其他
欧洲系列 — 阿基坦高卢
阿基坦地区最负盛名的应该就是它的首府、加龙河下游的“波尔多”了。当年辛布里战争时,罗马军团就曾经在此遭遇过一次大败。如今在中产、小资文化日渐流行的今天,波尔多之名几乎等同于“葡萄酒”。以至于波尔多葡萄酒中的代表“拉菲”,成为了中国境内可以和茅台比肩的奢华消费代表。甚至于它的销量也和茅台一样,成为反腐力度的风向标。不过需要提醒曾经以喝拉菲为荣的公款消费者一点,在能放开喝的年代,你喝到的很可能是假酒。因为拉菲当日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超过产量的十倍了。当然,对于这些人来说,其实喝到的到底是什么酒并不重要,更多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满足感罢了。 凯撒既然已经把征服高卢作为了一项事业,那么阿基坦高卢也就没有理由成为例外了。很难说到底是因为罗马在高卢的军事行动,引发了阿基坦高卢人(部落名为“阿奎达尼”)的警惕,还是这些高卢人先想着主动出击罗马,反正凯撒早就想好了,不会留下这一块盲区。在凯撒率军进行“大西洋之战”的同时(公元前56年),他麾下的另一支罗马军团,便已经从卢瓦河流域南下,准备啃掉这最后一块硬骨头了。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这些生活在比利牛斯山脉与加龙河之间的高卢人,不仅在高卢内部积极联络,更从邻近的伊比利亚半岛引入外援。吸取其他高卢地区的失败教训,凯尔特人这次决心复制罗马人的战术。那些曾经跟随过罗马人作战的人,受命成为了指挥官。这种改变不仅表现在战术细节的模仿上,也体现在了战略指导思想。凯尔特人不再急于出战,而是像真正的军事家那样,认识到客地作战的罗马人,不仅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在后勤补给上也一定会遇到麻烦。因此他们的应对策略就是,一方面选择有利地形,按照罗马人的方式构筑防御工事;另一方面则派出小股部队,袭扰罗马军队交通线。 看到凯尔特人的做法,罗马人也意识到,如果不速战,这次将会被凯尔特人拖死。幸运的是,凯尔特人虽然已经意识到,在陆战方面应该向罗马人多多学习,但学习本来就需要一个过程,并且也是要交学费的。很显然,你不可能指望在战前引入几个体验过罗马军团作战方式的指挥官,就期待能够扭转战局。在罗马人决定速战之后,他们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攻破了凯尔特人的防御工事,并且消灭了将近4万凯尔特人。 当然,这一结果并不代表凯尔特人的改变不正确,只是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并不仅仅是一个战术问题。一定要按照罗马人的方式打造自己的军队,凯尔特人需要自上而下的做出改变,就像马其顿人当年从文明的层面融入希腊那样。至于眼前的事情,罗马式的防御方式,反倒不如跟前的地利——森林、沼泽管用。在阿基坦地区的抵抗失败之后,高卢地区绝大部分部落都识时务的归顺了罗马。少数还在与罗马军队作战的部落,则将自己的人口、财物转入了森林地带。 即使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正规军在森林地带作战也是一场恶梦。对这一点有所质疑的人,可以让越战时期的美军分享一点心得。由于正规军所倚仗的武器、阵型优势,在森林地带会有极大限制,反倒是那些注重个体能力,并且熟悉地形的原住民能够如鱼得水。最终凯撒所能做到的,也只是逼迫这些反抗者逃往森林深处,并把他们在森林边缘的村落、驻地焚烧一空。而当罗马军人想再追击深入一点的话,伤亡率就会明显的上升。 应该说,对于凯撒和罗马来说,高卢的森林里隐藏一些不服罗马管教的凯尔特人并不是大问题。毕竟高卢地区开发的成熟度已经很高了。人口、粮食主要都大量集中在那些已经开拓过的平原地带,控制起来要容易的多。如果是放在开发程度较低的日耳曼尼亚,来自森林的威胁就会成倍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