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岩石的阿拉伯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从美索不达米亚转运来的商品在抵达大马士革后,接下来可以有两个选择,或向西穿越今天被以色列占领的叙利亚领土“戈兰高地”,向西切入地中海沿岸地区(黎巴嫩西南沿海)。在那里,自腓尼基时代,就已经建成了包括推罗、赛达在内的一系列港口,可以将这些商品跨海转运至欧洲。如果最终目的地是埃及和非洲的话,也可以沿海岸线一路南下,穿越犹太人覆盖的约旦河——死海以西地区,经西奈半岛北部抵达埃及。  不过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并不想让那些精明的犹太人去盘剥自己的商业利润。他们更愿意在沙漠边缘,打通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商路。基于此,西亚裂谷带东部山地,成为了阿拉伯人南出阿拉伯半岛的选择。这条今天为约旦河以东,北邻戈兰高地、南接汉志山地的这段山地,成为了阿拉伯人打通商路的依靠。  这段今天成为约旦西境的山体,被犹太人称之为“亚巴琳(山脉)”。由于迎风面朝东,约旦河以东地区所能接收到的大西洋水气,要比靠山面海的西部地区少的多。除了东西纵深不过3、40公里亚巴琳山脉,能够有300——600毫米的降雨以外,山脉以东地势较低地区,基本为沙漠所覆盖。正因为如此,今天的约旦首都安曼,以及古代阿拉伯人在此所建立的城市,都与亚巴琳山脉紧密相连。
  当图拉真准备向东方扩张前,。受益于罗马和亚巴琳山脉的庇护,北阿拉伯人最起码已经在亚巴琳山脉东麓建立了南北两个枢纽型城市:布斯拉(Bosra )和佩特拉(Petra),并建立了名为“奈伯特”( Nabataeans,又译“纳巴特”或“纳巴泰”)的国家。上述两座城市,也先后成为了这个商业——游牧王国的都城。其中前者负责迎接来自叙利亚方向的货物;后者则负责将从阿拉伯沙漠中转运来的商品,通过西奈半岛运往埃及。  公元107年,在罗马庆祝达契亚战争胜利的图拉真,派军征服了奈伯特王国。当然,罗马人征服的其实只是亚巴琳山脉一线,至于奈伯特人建立在阿拉伯沙漠中的那些据点,帝国并没有兴趣去控制。事实上,只要能够将整条西亚裂谷带控制在手,就等于切断了阿拉伯人与西方交流的陆地通道。如果他们还想继续做生意的话,就必须受罗马所控制。为此,西奈半岛全境也和亚巴琳山脉一起,成为了新“阿拉伯行省”的一部分。  正如巴尔米拉成为罗马属地后,城市规模有了质的提升一样,罗马人对亚巴琳山脉的征服,也让规模庞大的罗马式建筑出现在了亚巴琳山脉。这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建立在亚巴琳山脉南部峡谷中的佩特拉古城了。今天大家如果去当地旅游的话,还能够看到那些依山开凿的巨大罗马式建筑。正因为如此,阿拉伯人也把因商而兴的亚巴琳山脉一带,称之为“岩石的阿拉伯”(或译“岩石的阿拉比亚”)。除此之外,拥有良好农业基础,并成为阿拉伯半岛人口基地的阿西尔山地,则是“幸福的阿拉伯”。至于其它荒漠游牧区,就是“荒凉的阿拉伯”了。按照今天的地缘政治格局,这三大板块大体所对应的,就是约旦、也门,以及沙特阿拉伯和它的海湾君主国兄弟们了。
  与阿拉伯行省相邻的,是犹太人曾经立国的“犹太省”。罗马人的这次行政划分,也奠定了今天以色列和约旦边境线的基础。当然,阿拉伯人肯定不会认同这点的。在他们看来,能够与约旦相邻的,是同属阿拉伯的“巴勒斯坦”国。今天我们提到巴勒斯坦,肯定会认为这是一个被打上伊斯兰烙印的标签。在当下的世界政治版图中,后缀为“斯坦”二字的地名,也几乎为伊斯兰地区所垄断了。然而巴勒斯坦之名,最早却是由罗马人命名的,且与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并没有关联。  犹太人在这片土地上所经历的苦难,我们在中东部分以及前面的内容中,已经写过很多了。由于犹太人那特别的“一神教”信仰,导致他们始终无法融于征服者。在罗马征服这片土地并设立犹太省后(公元前63年),曾经分别爆发过两场大起义,史称“犹太战争”,而战争的导火索都是宗教。  公元135年,当罗马军团第二次攻陷耶路撒冷,并焚毁犹太圣殿后,罗马人决定彻底解决犹太人问题。此后犹太人再一次被迫迁出他们心目中的“迦南美地”,“犹太省”也被更名为“巴勒斯坦省”。至于巴勒斯坦一词,源自希腊人记录下来的一支,曾在10——13世纪定居迦南的海上民族 “腓力斯丁人”(非利士人)。所谓巴勒斯坦,也就是“腓利斯丁人居住地”的意思。很显然,罗马人希望把犹太人的印记从这片土地上彻底抹去。  虽然在绝大多数犹太人从巴勒斯坦的土地上消失后,并且不会有什么“腓力斯丁人”来填补这个真空,但巴勒斯坦地区肯定不会成为无人之地的。从地缘关系来看,阿拉伯人是最有机会渗透至此的。这一点,从一个半世纪后,巴勒斯坦被并入了阿拉比亚这一行政事件也能看出(而不是反过来)。又过了三个多世纪,当“荒凉的阿拉伯”依靠伊斯兰教迅速做大之后。阿拉伯人对巴勒斯坦的渗透,也正式被伊斯兰教固定了下来。只不过,无论是罗马人还是阿拉伯人都没有意识到,自认为是“上帝选民”的犹太人,所执着坚守的不仅是教义,还有这片土地。而当1900年后,犹太人奇迹般的再一次复国成功,这片土地所牵动的,已经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了。
  虽然当年的罗马人,以及现在的阿拉伯人,都很排斥犹太人的宗教,但他们最终都还是不得不佩服犹太教理论的生命力、传播力。以至于罗马后来为了维持帝国的统一,转而接受了犹太教的升级版“基督教”为国教;而阿拉伯人更是把一神教的教义再次升级,将一盘散沙的部落体阿拉伯,整合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当然,现阶段罗马人肯定不会未卜先知的知道这些了,他们所要考虑的是:要不要继续向阿拉伯半岛腹地渗透。  罗马人肯定不会对深入“荒凉的阿拉伯”感兴趣了,只有类似巴尔米拉这样的,与新月沃地相邻的枢纽型据点,才会引起罗马的关注。事实上直到今天,除了阿拉伯人自己,也还没有任何一个帝国真正控制了这片荒漠之地。对于罗马来说,沙漠也像是一堵天然长城。只要在分配商业利益上使些手段,那些沙漠部落自然会相互制衡的。在这种情况下,沙漠成为了罗马在阿拉伯的天然长城,以至于在帝国后来的历史上,阿拉伯反倒成为了帝国边境省中最稳定的一个。  虽然罗马人对深入沙漠之地没兴趣,也有办法制衡这些沙漠游牧部落,但这并不代表帝国对阿拉伯半岛最富庶的板块——幸福的阿拉伯没有兴趣了。至于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下一节再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