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欧洲系列 — 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在之前解读日耳曼尼亚的地缘结构时,我们曾经为之划定了一个由南向北的三级地形结构,分别是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中欧平原(西部)。观察东法兰克内部这四大板块的位置、结构,也正与这三级地形相合。其中领地北接日德兰半岛,西临莱茵河,东至易北河、波罗的海,南至中德山地北缘的,是萨克森公国。很显然,留在中欧平原西部的萨克森人,与西迁至不列颠的族人(撒克逊人)一样,地缘属性中最明显的标签为“低地”。 在查理曼以传播天主教为名进行的战争中,萨克森人的抵抗是最为顽强的。鉴于这片土地的位置,是日耳曼尼亚诸板块中最边缘的,萨克森人对“文明”表现的最为抗拒(“天主教”代表文明的话)也情有可原。如果把历史再向前追溯,最早占据的这片沿海平原,是曾经给罗马造成第一波冲击的日耳曼部落——条顿人。在很长一段历史中,“条顿人”曾经成为日耳曼人的另一个标签。这片土地和这个标签所代表的攻击性,是它能够传世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正是由于环境相比南部高地区更为恶劣、离最初的文明中心(包括继承其地位的罗马教廷)最远。在德意志民族内部,南部高地部分,对北部低地区在心理上一直颇有优势感。今天德国境内,高地德语成为标准德语的基础语言(类似普通话与中国北方官话的关系),而低地德语的地位不高(甚至受到歧视),就与它们的地缘背景有关。 位于萨克森之南,占据中德山地主体的是“法兰克尼亚”公国(包括相对应的莱茵河谷)。据信这个名称的来源,是因为这片山地曾经是法兰克人的祖地。在法兰克人移居高卢,并且希望成为罗马人之后,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就和法兰克人无关了。不过从地缘角度看,法兰克人放弃这片土地,去往高卢开辟一片新天地也是明智之举。因为仅从日耳曼尼亚内部的结构来看,前有中欧平原,后有巴伐利亚高原的“中德山地”,也是危机四伏。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位置很容易成为周边板块博弈的舞台。 背靠阿尔卑斯山脉的“巴伐利亚高原”,算得上是地缘条件最好的了。一方面,与意大利半岛和教廷的距离最近,使得这片高原比其它板块更有机会升级文明。实际上,巴伐利亚高原大部(多瑙河以南部分),曾经一直是罗马帝国的边境区;另一方面,高度和纬度,决定了巴伐利亚高原上的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阳光(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这点很重要)。在东法兰克王国的版图里,这片得天独厚的沃土,东、西向分为了两个部分。西部(德国奥格斯堡市所在的莱希河以西),包括阿尔萨斯、瑞士高原东端(苏黎世一带),为“士瓦本公国”。所谓士瓦本人,其实就是之前被法兰克人灭国后,南迁的阿勒曼尼人(他们也是今天瑞士东部德语区居民的祖先)。至于占据巴伐利亚高原大部的,自然就是“巴伐利亚公国”了。 东法兰克王国正式从“法兰克体系”中分裂出来,正式成为日耳曼人国家的时间,被定位在了公元911年。这一年,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一世),被四大公国共推为东法兰克国王(而不是从查理曼所传的“加洛林家族”选取)。这一年,也被后来的德国人,认定是德意志民族的开端。从地缘角度看,德意志概念的确立,意味着将以法兰克人为代表的,拉丁化的日耳曼人,剔除出了日耳曼人的概念。也可以说,从此之后日耳曼的标签,仅仅属于那些仍然说着日耳曼语的民族。 在地缘博弈的各种表现形式中,国家之间的博弈是最容易被人理解的。东法兰克王国的“德意志”化,也被认为是法、德恩怨的开启。不过德国人所认定的“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却并非始于公元911年,也并不是在法兰克尼亚公爵的带领下创立的。前面我们也说了,法兰克尼亚地缘位置过于尴尬。强邻环伺的结果就是,其内部的政权结构都还不够稳定。将其推上最高权力宝座,更多是过渡阶段,诸侯之间的妥协。 最终帮助“德意志”完成第一次统一,并且升格为“帝国”的,是萨克森公国的统治者。这位公爵也因此成为了德意志民族的第一位大帝——奥托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