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欧洲系列 — 摩拉维亚、波希米亚、下奥地利
如果不是因为摩拉瓦河流域特殊的地缘位置,它今天应该还是可以和斯洛伐克“在一起”的。问题是,它的位置实在是太“中原”了。不仅斯拉夫人可以从中欧平原透过摩拉瓦河,直通潘诺尼亚,从巴伐利亚高原向东扩张的德意志人,也可经由摩拉瓦河——多瑙河河口,附近的“匈牙利门”(阿尔卑斯山脉与喀尔巴阡山脉分别延伸出了两段支脉,隔河口相望所形成的天然关口)进入潘诺尼亚 现在我们知道问题的尴尬性了。无论日耳曼人还是西斯拉夫人,都有强烈的动机控制整个摩拉瓦河流域,背后也都有庞大的民族集团,为之提供支撑。最近一个世纪所达成的妥协,是摩拉尔河下游以西地区,归属日耳曼系的奥地利,以东及上游地区则归入捷克、斯洛伐克两个斯拉夫国家。换句话说,如果以摩拉瓦河流域,来定义摩拉维亚范围的话,它应该是被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三国所瓜分了。只不过占据捷克拥有最大份额,并控制了摩拉维亚门,所以成为了“摩拉维亚”历史的继承者。今天我们再提到摩拉维拉板块,也就专指捷克部分了。 现在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看起来更有机会“在一起”的斯洛伐克,只是和奥地利对分了摩拉瓦河下游?这是因为摩拉维亚的西部,还有一个与德意志地缘关系密切的斯拉夫板块——波希米亚。今天我们提到波希米亚,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种源自吉普赛服饰的“波希米亚风”。在解读辛布里战争时,巴伐利亚高原东北部的那片高地了,已经被我们标记为“波希米亚高地”了,其与巴伐利亚之间的相隔的那条山脉,则为“波希米亚森林”。
然而波希米亚的核心地区,并不是波希米亚高地,或者波希米亚森林,而是高地与厄尔士山脉、苏台德山脉围就的那片盆地—— “北波希米亚盆地”。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因为森林覆盖的高地之上,并不利于开展农业生产,人口潜力相应较小,只有山前的低地,才能够进行深度开发。今天捷克首都“布拉格”,正处于这个北波希米亚盆地中南部,。 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波希米亚一词的来源,是最初占据于此的凯尔特人“波希人”,在凯尔特人消失后,日耳曼人曾经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不过现在覆盖波希米亚地区的,是与摩拉维亚人同属斯拉夫人的“捷克人”(所以“北波希米亚盆地”,也会被称之“捷克盆地”,波希米亚高地,有时也被称为“捷克高原”)。将波希米亚(捷克)内部,高、中、低三个亚板块串连起来的,是在这一阶段曝光率颇高的易北河。从流域上定义,所谓波希米亚地区,所指向的就是易北河上游了(布拉格在易北河上游的伏尔塔瓦河畔)。 严格来说,广义概念下的“波希米亚高地”,应该被称之为“波希米亚——摩拉维亚高地”(或“捷克——摩拉维亚高地”),其东部隶属摩拉瓦河流域的部分,算是摩拉维亚的一部分;高地的中西部,易北河上游的,才算是波希米亚高地。由于核心低地体量相当,且分列于高地两侧,波希米亚和摩拉瓦河流域其实是两个地缘实力相近,并且相互独立的板块。至于说谁能吃掉谁,决定权很大程度并不在彼此手中,而是要看外部的地缘环境对谁更有利。 在“大摩拉维亚国”立国之后,波希米亚的捷克人,很快也被迫成为这个斯拉夫国家的一部分。然而相比山地环绕、自成一体的波希米亚,处于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乃至游牧民族三方包夹之下的摩拉维亚,有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虽然有机会凭借与外部交流的更多机会,在斯拉夫体系中拔得头筹,但要想保住胜利果实,却是千难万难。公元10世纪初,在东法兰克的德意志人酝酿从法兰克人那里独立出来时,斯拉夫人的大摩拉维亚国,却在取代阿瓦尔人,成为多瑙河平原之主的“马扎尔人”的冲击下解体。 大摩拉维亚国也是斯拉夫人所建立的,第一个基督教国家。以其所处的位置来看,这样的选择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然而与现在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所信仰的罗马天主教不同,摩拉维亚人最初的选择,是从拜占庭而来的“东正教”(虽然双方还未正式分裂,但早已是两套体系了),并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出斯拉夫文字。很显然,这是一个从地缘政治角度,以“远交近攻”的外交原则为标准的选择。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位置尴尬的摩拉维亚,并无法摆脱日耳曼人的影响。在大摩拉维亚国还未因马扎尔人的入侵而彻底崩溃时,顶着罗马教廷授权的日耳曼人,就已经让罗马天主教的传教士,渗透并取代拜占廷的传教士,在摩拉维亚国的土地上传播“福音”了。 当奥托大帝开始为德意志人争取“罗马皇帝”的宝座时,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也先后成为了帝国的势力范围。不过新生的帝国并未能跨越匈牙利门,将大摩拉维亚国的另一笔遗产——斯洛伐克地区收入囊中。因为此时包括斯洛伐克、潘诺尼亚在内的多瑙河中游地区,已经整体为游牧的马扎尔人所占据了。神圣罗马帝国,暂时还没有实力解决这些野蛮的游牧者。 尽管奥托大帝所建立的帝国,控制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但却未能将这两个板块中的斯拉夫人日耳曼化。德意志人对这两个板块的统治,更多是从政治、宗教这种上层建筑着手的。以至于千年之后,捷克仍然有机会以斯拉夫国家的面目独立。当然,德意志人在东线也并非一无所获,最起码地缘位置极为重要的 “维也纳盆地”,完成了日耳曼化进程。 所谓维也纳盆地,所指向的是匈牙利门以西,在摩拉瓦河下游与多瑙河共同作用下,所淤积的那片平原(包括多瑙河南部)。需要注意的是,维也纳盆地与摩拉瓦河流域有重叠之处。如果从地缘角度划分板块的话,在德意志人扩张至此之后,摩拉维亚的范围,就退缩为摩拉瓦河中、上游地区了。维也纳盆地(及附属的部分阿尔卑斯山区)则成为了德意志人的“奥斯特马克”地区。
奥斯特马克的位置,相当于一个十字路口。日耳曼人或者斯拉夫人,可以通过这一地区,沿阿尔卑斯山东麓,经现在的斯洛文尼亚进入意大利半岛或者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民族,正是沿这样的迁移路线南下巴尔干的);也可以向东跨越“匈牙利门”,进入潘诺尼亚,乃至匈牙利草原(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奥斯特马克地区,包括阿尔卑斯山东麓,一直为神圣罗马帝国所经营的边境地区(因为打通与意大利半岛的连线,对于“罗马帝国”来说最重要)。事实上同样的事情,当年查理曼也做过。不过在查理曼帝国分裂、大摩拉维亚国崛起之后,这条战略通道曾经一度为摩拉维亚人所控制罢了。 奥斯特马克,也就是今天奥地利的“下奥地利”地区了。这一地区和奥斯特马克的标签,也正是“奥地利”这一地缘概念的源头。基于地缘位置的关系,在神圣罗马帝国时代前期,管理阿尔卑斯山东麓这些边境区的,是巴伐利亚公国。由于地缘位置极为重要,并且地理上独立于巴伐利亚高原之外,在公元12世纪中叶(红胡子腓特列一世时期),“奥斯特马克”得以脱离巴伐利亚的管制,升级为独立的“奥地利公国”。 事实证明,提升奥地利在德意志体系内的地位,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最起码维也纳的统治者可以独立思考,背靠整个德意志的自己,到底是应该北上摩拉维亚、波兰,去夺取斯拉夫人的土地;还是应该跨越匈牙利门,将整个多瑙河中游平原作为自己的扩张方向。至于结果,相信对欧洲历史略有了解的朋友都已经意识到了。曾经在欧洲近代史中叱咤风云的“奥地利帝国”(及转型后的“奥匈帝国”)得以建立,正是受益于“下奥地利”地区的地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