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比较,第二批十字军的组成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加入了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二是政治规格高(由法兰西国王和神罗皇帝统领)。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中,德国人并不认为跑到亚洲去圣战是明智之举。事实上,如果神圣罗马帝国想要向异教徒“传教”的话,家门口就有“波罗的人”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心愿(相邻的西斯拉夫人已经归信了天主教)。要知道,后来成为德意志帝国起源之地的“普鲁士”,此时还被不信仰基督的“古普鲁士人”(波罗的民族)控制着呢。让一个大陆属性的国家,舍近求远跑到亚洲去“圣战”,怎么看也不是一件可以持久的事。  后来的事实也验证了德国人最初的担忧,在整个以收复圣地为目标的十字军东征中,德国人所取得的成果乏善可陈。直至日耳曼人针对波罗的人,在北线开辟十字军第二战场,才算找准了方向。相比之下,在大西洋和地中海都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法兰西”,在地中海东岸的想象空间就要大得多的。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经提出的“地中海联盟”的概念、在利比亚、叙利亚的动乱中,法国比其它欧洲国家都更为“热心”,都是基于这层地缘关系。  尽管德国人并不认为,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亚洲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政治、经济、宗教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已经对西欧天主教世界的平衡产生了影响。从长远来看,要是一直让法兰西专美此事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德意志人对“罗马皇帝”(神圣罗马帝国)这笔政治遗产的继承。有鉴于此,在埃德萨伯国被穆斯林所攻破之后,德国人也开始思考要不要受教廷之召,前往亚洲圣战了。  同样受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成果刺激的,还有法兰西、德意志两国的君主。如果继续让中下层骑士和平民垄断这一神圣事业,无疑将会对君主们在国内的统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中,法兰西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成为两支大军的带队者。这也使得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在政治层面上升级成为了国家行为。表面看,这种升级对十字军的战斗力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最起码指挥层面应该变得更加有序。  除了德意志、法兰西两股力量之外,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中还有一支来自“尼德兰”地区的十字军独自出发,并没有直接加入法、德两国君主的队伍。我们知道,在西欧平原与中欧平原之间,围绕着莱茵河三角洲,有一片与不列颠隔岸相望的低地,一直在充当着高卢(法)、日耳曼尼亚(德)两大板块的缓冲之地。这片低地就是“尼德兰”(尼德兰的本意就是“低地”)。由于尼德兰地区目前为比利时、荷兰所有,它的地理标签也可标注为“比荷低地”。在中世纪,尼德兰地区的地缘政治标签则主要为弗兰德斯(比利时境内)和弗里斯兰(荷兰境内)。  从大陆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看,尼德兰地区其实并没有什么机会成为地缘政治舞台的主角。然而背河面海的位置,却使之有机会在海洋时代发挥重要作用。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朋友想到了,荷兰后来在大航海时代成为一时的霸主,应该正是缘于这一地缘优势。不过大航海时代却并非尼德兰地区崛起的起点。早在11世纪,借助维京人(包括丹麦、诺曼人)对不列颠的征服浪潮,尼德兰地区就发展了与斯堪的纳维亚及不列颠的海上贸易,并藉此成为了欧洲的工商业重地(比如从英格兰进口羊毛,然后加工成纺织品销往欧洲大陆)  沿海地区在发展工商业上天然具有地缘优势,但并非所有的沿海地区都能成为工商业重地。尼德兰人的工商业基因,源自于这一地区相对不稳定的农业环境。海侵是尼德兰人最头疼的事情(今天荷兰的国土有将近1/4来自于围堰填海)。在人口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尼德兰人只有改变经济结构、着力发展海洋经济和工商业,才有可能立足。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着维京血统的诺曼底公国,因为有能力通过武力获得政治上的收益,反过来就没有动力做这些锱铢必较的事了。  在法、德两地骑士集结在自己君主的旗下,准备从陆路向君士坦丁堡进发时,尼德兰十字军却先行一步从海路出发,准备南下经由直布罗陀,横穿整个地中海抵达东方。结合尼德兰地区的地缘背景,显然这并不简单是一个军事层面的考虑。与其说尼德兰人是想去耶路撒冷圣战,倒不如说他们想借机把海上贸易线向地中海方向延伸。  最终的结果也验证了这点。尼德兰十字军在经停伊比利亚半岛时就停下了脚步。在此之前,统治伊比利亚半岛的“后伍麦叶王朝”已然崩溃。整个伊比利亚半岛被分裂为许多南北对峙的基督教、穆斯林国家。由于地缘位置的关系,从法兰西方向而来的贵族,一直试图在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中有所收获。这其中就有葡萄牙王国的开国君主“阿方索一世”(公元1139年自立为葡萄牙国王)。公元1147年,阿方索一世和过境于此的尼德兰十字军达成的协议,在后者的帮助下攻下了被穆斯林占据的“里斯本”,这座城市后来也成为了葡萄牙的首都。  无论此行出于圣战、经济,还是荣誉的目的,尼德兰十字军的愿望都已经在葡萄牙得到了满足,所以这部分十字军并没有再继续前行加入东方战场。当然,尼德兰人帮助葡萄牙立国之事,只是整个十字军东征事件的一个小插曲。不过鉴于尼德兰(荷兰)和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的表现,在这一阶段让大家对两个国家形成的地缘背景有所了解,也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德、法两国君主,所率领的十字军主力身上。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十字军率先沿多瑙河而下,抵达了君士坦丁堡。需要说明的是,拜占庭帝国对于这些十字军的到来,并不如第一次那般热心,双方甚至发生了强烈冲突。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拜占庭帝国本来想借十字军之力,一举拿回叙利亚的利益。只不过十字军骑士国的建立让拜占庭认识到,十字军不是来做奉献的,最终还是只能靠自己,一步步的先把小亚细亚拿回来。  从十字军的角度来说,他们此行的直接目的,是夺回被穆斯林“赞吉王朝”所吞并的埃德萨伯国。为了抵达目的地,十字军可以有三条线路可供选择:一条是横渡博斯普鲁斯海峡,经尼西亚横穿整个安纳托利亚高原,然后在安条克向东发起攻击。这一路线,也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所采取的线路;第二条则是由君士坦丁堡出发,经海路前往安条克;第三条线路则是沿小亚细亚半岛西、南海岸线前行,经尼西亚、爱奥尼亚、卡里亚、吕基亚、潘菲利亚等拜占庭帝国控制下的沿海平原,接入奇里乞亚、安条克。  德国人的选择是第一条,即从塞尔柱“罗姆苏丹国”领地过境的陆地线路。显而易见的是,这并不简单是德国人的决定。如果让拜占庭人提供船只、补给,让十字军从海路直抵安条克的话,东正教徒无疑是做了一件赔本买卖。而如果让十字军横穿整个小亚细亚的话,那么不管这些天主教骑士的命运如何,对拜占庭正面的塞尔柱人都会造成消耗(这样拜占庭也就没有白管饭了)。  踏入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德国人,遇到了半个世纪前第一批十字军一样的麻烦,那就是游牧者比他们更适应这片干旱的高原。熟悉地形的塞尔柱人像非洲草原上的肉食动物那样,预先埋伏在水源地附近,很快就完成了对德国十字军的狩猎行动(萨卡里亚河上游的埃斯基谢尔城附近)。全部的步兵和大部分骑兵,都成为了突厥人的猎物(神罗皇帝康拉德三世逃回了尼西亚)。德国人的第一次圣战之旅,也就此画上了一个悲惨的句号。  在德国人十字军几近全军覆没后不久,法兰西国王也率领着法国十字军,踏上了尼西亚的土地(1147年冬)。吸取德国人的教训,法国人决定不贸然穿行塞尔柱人控制下的安纳托利亚高原,而是计划沿刚才所说的第三条线路,沿海岸线抵达安条克。这样做虽然有点绕远,但好处是可以一路处于拜占庭帝国的势力范围内,安全和补给都有保证。然而沿海线虽然能够避开突厥人,却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恶劣气候也不只有干旱。仅仅走完一半爱琴海岸线,法国人就遭遇到风暴和洪水的袭击,损失了部分人员和大量辎重。这使得法国人决定还是冒险从安纳托利亚高原切入(从以弗所东入高原),以尽可能直的线路向奇里乞亚方向进发。  事实证明,塞尔柱人并不比变化莫测的风暴好对付。进入山地的法国十字军,很快便尝到了突厥游牧骑兵的苦头。这些弓骑兵甚至不用正面决战,只是利用机动优势不断袭扰法国人的行军队伍,就已经让这支十字军面临崩溃的边缘了。在遭遇惨重损失之后,法国人决定就近南下拜占庭控制下的沿海城市“安塔利亚”(潘菲利亚板块),然后从海路进入安条克。至于这些法国骑士,最终有没有抵达安条克,这次东征的结局又如何呢?
        由于计划仓促改变,安塔利亚的拜占庭人并没有收集到足够多的运输船。最终地位更高的骑兵得到了从海路安全抵达安条克的权力,至于继续沿海岸线东行的步兵(以及随行的朝圣者)则没有那么幸运了。从潘菲利亚到奇里乞亚之间并没有足够纵深的沿海低地,托罗斯山脉中部成为了两个低地板块的分割线。这意味那些被迫沿山地前行的步行者,很有可能再次成为塞尔柱骑兵的狩猎对象。事实上,当年亚历山大在沿海岸线行至安塔利亚后也没有继续东行,而是北上征服安纳托利亚高原后,再南下奇里乞亚。当然与强大的马其顿兵团相比,被迫继续沿陆路前往东方的法国步兵,完全就是送上门的猎物了(大约只有一小半人抵达安条克)。
  虽然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事件的触发点,是埃德萨为穆斯林的“赞吉王朝”所没,但抵达安条克的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却并不想把自己残存的力量,消耗在为埃德萨复国这件事上。不能言明的理由是,埃德萨在基督教世界已经是有主之地,法国骑士们甚至都不能通过劫掠居民,来获得战利品(因为城内多是基督徒,也是埃德萨伯国的子民)。为此,法国人在他们的君主带领下,先行南下耶路撒冷朝圣。然后在权衡得失后,将耶路撒冷王国东侧、塞尔柱人统治下的大马士革作为了攻击目标。一旦得手的话,即使不能再建立一个新十字军骑士国,这座城市中的财富也能够让法国人有不虚此行的感觉。  从外交角度来看,攻击大马士革并不符合耶路撒冷王国的利益。因为此时的大马士革,还不是日益强大的“赞吉王朝”的领地。为求自保,统领大马士革的塞尔柱将领,甚至和耶路撒冷的十字军结成了同盟。问题在于,基于宗教“大义”,耶路撒冷王国也不好明确反对新十字军的攻击计划。只是缺少了“地主”的支持,法国人也知道自己坚持不了几天。在大马士革城下踌躇了几日后,还是决定踏上返回欧洲的行程。几年之后(公元1154年),赞吉王朝完成了对大马士革的征服,正式完成了对十字军骑士国的包围。  第二次十字军之旅(1147——1149年)就这样徒劳无功的结束了。至于埃德萨的事,就只能靠十字军骑士国自己了。只是通过大马士革的事情,大家也应该明白,谁都有自己的利益。比如对于耶路撒冷来说,不让大马士革这个通往圣地的门户落入赞吉王朝的手中,就比帮助埃德萨伯国复国一事更为重要。相比之下,安条克公国倒是与埃德萨唇齿相依。在埃德萨失国之后,安条克也成为了赞吉王朝的重点攻击对象。当从新十字军那里获得支援的希望破灭后,两地骑士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起反攻。只不过,这次反攻非但以失败而告终,还直接导致埃德萨地区的基督徒(特别是亚美尼亚人)遭到报复性清洗。  现在围绕着耶路撒冷所在的“西亚裂谷带”,对峙形势已经很明显了。一边是背靠地中海及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的三大十字军骑士国;一边是站在伊斯兰抗击十字军入侵前线的“赞吉王朝”。二者最大的优势,都在于能够以圣战的名义,从身后的基督教、伊斯兰世界吸引圣战者加入(有点像ISIS现在正在做的)。不过那些各自为战的圣战者的加入,很难帮助双方的一线国家,在与战略层面打破僵持的局面。比如这次法、德两国失败的远征,就是典型案例。无论是十字军骑士国还是赞吉王朝,都只有依靠自身力量,在领地有质的扩张后,才能够集中更多的资源彻底击败对方。至于谁先跨出了这一步,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