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蒙古西征3 印度河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虽然很多战役会被定性为是战略转折点(比如怛罗斯之战),但实际上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并不是一次战场上的成败。是否失败后有力量再战,才是问题的关键点。这就好像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失败,中途岛海战的失败并不是真正致命的,让日本走向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没有与美国对抗的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日本决定突袭珍珠港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点战役统帅山本五十六自己反倒是最清楚的)。
  回到蒙古西征的话题上来。在喀布尔河谷遭遇史无前例的失败后,蒙古人意识到花剌子模在阿富汗境内的战争潜力,以及自己在战术上的问题。为此成吉思汗本人亲率十余万主力,迅速由巴米扬(就是那个有大佛的地方)再次越过兴都库什山脉分水岭,准备给予对手致命一击。在压力面前,花剌子模人刚刚积累的一点信心,很快便荡然无存。在蒙古人到来之前,他们主动放弃了包括伽色尼在内的阿富汗城市,越过今天的阿、巴边界向印度河方向撤退。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连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山口中,海拔仅千米开伯尔山口几乎成了唯一代言人,然而如此漫长的山地中,能够通行的山口显然不止一个。这就好像一提到华北平原与东北的分割点,大家就会想到山海关所处的那条沿海通道,但燕山山脉之上,还是会有不少对接分水岭两侧河谷的山口(通行难度更高罢了),它们被使用的历史,甚至比山海关要早得多。也正因为此,拥有强大人力、物力的中央之国,才会通过建立一条连续防线(长城),以谋求绝对的安全。  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印度河平原与兴都库什山脉之间,倒也具备修筑长城的条件。不过邦国林立的次大陆,并没有做过类似的尝试。在蒙古人到来之前,花剌子模人在阿富汗南部集结的地点,是在当年伽色尼王朝的都城“伽色尼城”。以地理结构的划分来看,伽色尼城处于兴都库什山脉南麓谷地带(具体赫尔曼德河上源——洛拉河的上游)的东部,其北部则是喀布尔所处的“喀布尔河谷”。由喀布尔河谷起,穿开伯尔山口后,进入的是印度河平原与克什米尔山地之间的缓冲高地——波特瓦尔高原。
  开伯尔山口东侧的“犍陀罗盆地”(核心城市为南部的白沙瓦)是波特瓦尔高原的核心区,也是历代外来民族入侵南亚次大陆的跳板。如果花剌子模人想逐次抵抗蒙古人的话,他们可能的选择是波特瓦尔高原。不过这显然不是花剌子模人的预案,要知道如果你在兴都库什山脉那种复杂山地中,都没有信心抵抗的话,到了波特瓦尔高原、印度河平原这种平缓之地,就更没可能抵御蒙古骑兵的冲击了。事实上花剌子模人上一次在喀布尔河谷(八鲁湾)的胜利,就是因为他们审时度势的弃马,以步兵设伏的形式迎战,而蒙古人当时却还固执的坚持他们的人马合一(这次成吉思汗是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  在地形图上我们会看到,在兴都库什山脉与波特瓦尔高原之间,在是一条体量不大、但海拔颇高的“厂”字形山脉,近乎天然长城般的存在于今天的阿、巴边境。这条山脉的名称叫做“萨菲德山脉”,其与南部的苏莱曼山脉一起,共同成为了兴都库什山脉——南亚次大陆的地理分割线。开伯尔山口,就在这条天然长城的东端。另外,萨菲德山脉的西部延伸部分,也是伽色尼所处的洛拉河谷(赫尔曼德河流域),与喀布尔河谷(印度河流域)的分水岭。  从伽色尼出发进入印度河平原,并不一定要绕经喀布尔河谷和开伯尔山口。伽色尼城位置正是在萨菲德山脉的西南麓。沿萨菲德山脉南麓向东,有一条从“厂”形山脉拐角处穿行,直接进入平原区的山口——“派瓦尔山口”(阿富汗城市加德兹东部),今天,阿、巴两国在此也有公路连接。只不过与开伯尔山口相比,这个海拔2600米的山口,通行难度要大一些罢了。在没有信心坚守印度河平原的情况下,急于逃亡的花剌子模国王(扎兰丁),率领还原意追随他的5万余人,在蒙古人到来之前就穿越了派瓦尔山口,向印度河方向转移。然而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比花剌子模人晚半个月从迦色尼出发的蒙古人,在对手准备横渡印度河之时追上了这些逃亡者。  眼看渡河无望的部分花剌子模军队,开始北上向白沙瓦方向逃亡。如果最终能够进入克什米尔山地,那么还是有保存性命的可能性。不过成吉思汗派出的另一支蒙古军队,已经东出开伯尔山口,入驻了犍陀罗盆地,等待这些逃亡者的,只能是一边倒的屠杀。最终为花剌子模留下火种的,是少数跟随着他们的国王,骑马强渡印度河成功的花剌子模人。他们的下一站,恒河平原的门户、今天印度的中心——德里。  在花剌子模人攻灭古尔王朝之前,古尔人曾经横扫恒河平原,一直攻入孟加拉国境内。当然这种占领,并非是真正意义的帝国,而是迫使当地的印度邦国归附。攻灭古尔王朝的花剌子模人,也在恒河平原一定程度的拥有的影响力。问题在于,纯粹从地形条件来看,在这样的大平原地区是绝对阻挡不了蒙古铁骑的。不过蒙古人在追击了一段路程之后,还是退了回去。后来的几次西征中,也没有再把南亚次大陆作为扩张的方向。说起来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地理影响力并不只体现在地形上,还包括气候。从北亚苦塞之地而来的蒙古人,根本无法忍受恒河平原那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  蒙古人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中高纬度民族入侵南亚次大陆时,所遇到的最大挑战。相比之下,印度河流域那种干热的热带沙漠气候,反而要更加容易适应些。当然,也会有一些民族,经过时间的洗礼后,最终适应热带季风气候。比如最早的雅利安人、后来建立莫卧尔王朝的突厥人。只是这样做的代价,势必是将自己土著化,并切断自己和故地的地缘联系。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适应还体现在,原本以马上优势征服印度的民族,逐渐因适应环境的原因,习惯使用印度式的军种(如象兵),然后再被新的马上民族所征服。  对于在欧亚大陆还有巨大扩张空间的蒙古人来说,印度的吸引力还不足让他们决心变成一个热带民族。一定要从欧亚大陆富庶的边缘之地选一个板块来征服的话,长城以南那片与蒙古高原对接的土地,要适合的多。事实上在结束这次攻灭花剌子模的西征之后,蒙古人便很快就在东亚发动了灭金战争(公元1234年灭金)。灭金战争结束后,高效的蒙古人旋即进行了第二次西征(公元1236年)。  之所以要花些笔墨在蒙古人身上,是因为这个纵横欧亚的游牧民族,前所未有的将欧亚大陆几大边缘地区串连了起来。对于身处东亚,又想了解欧洲的我们来说,这实在是一个把两个平行世界(如果将中央之国视为孤立板块的话)联系在一起的好媒介。在攻取中亚,将触角伸及西亚、南亚之后,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却没有定位于这两个方向,而是开始了在欧洲的征战。至于为什么,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