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蒙古西征8 钦察人与罗斯人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蒙古人当然不会与钦察人共享草原了。事实上在成吉思汗的这次西征中,分割四大汗国的想法已经有了。作为欧亚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的草原地带是被分配给其长子“术赤”的。这个在第二次蒙古西征时(公元1236——1241年)成立的汗国,就是著名的“金帐汗国”(钦察汗国)。虽然征服钦察草原,并不是这次西征所必须完成的任务,不过钦察人表现出来的犹豫,让出征的蒙古将领看到了再进一步的机会。在迫降阿兰人及高加索诸部后,蒙古人开始向钦察人的领地进发。
  从多瑙河口一路向东至乌拉尔河的干草原地带,被一系列南北向河流贯穿而过。这些分别注入黑海(包括亚速海)、里海的河流,成为了草原的经脉,无论是领地的划分,还是战场的选择,都与这些河流有关。几乎呈X相交的顿河、伏尔加河,是这片草原的核心河流。被称之为“钦察人”的突厥游牧部落,此时正是这片草原的主要游牧者。  驻足北高加索的蒙古远征军,正处在南俄草原的中南部。即可以选择向东北方向移动,以征服伏尔加下游及其以东地区;也可以向西北方向追击,越过顿河向欧洲深处迫近。就一次试探性远征来说,第一方案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即完成了探路工作,又能很快回到亚洲。然而蒙古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第二方案,即向亚速海北部进军。做出这样决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钦察人此刻正在向西逃亡。对于势不可挡的蒙古人来说,对手的位置决定了他们出征的方向。  钦察人选择向西逃亡的原因有二:一是判断蒙古人不会再从高加索地区返程,而是会从里海北部回到中亚草原。如果此时身处伏尔加河以东的话,必然与之再次遭遇;二是在草原西部,钦察人有可能从基辅罗斯获得后援,以共同对抗这些从亚洲而来的征服者。后者的历史,我们在前面已经解读过了。与欧洲绝大多数政治体一样,由北欧瓦良格人始建,并在11世纪初达到鼎盛的基辅罗斯,此时内部也已陷入了割据状态。在蒙古人侵入欧洲之时,十几个各自独立的罗斯公国面临一个共同抉择:到底要不要卷入这场战争。  总的来说,罗斯人与钦察人堪称宿敌。基于游牧民族的本性,身处南部草原的钦察人,总是会周期性的侵入罗斯人的领地;与此同时,出于与黑海及地中海地区进行贸易的需求,罗斯人也一直致力于穿越草原西部打通商道。不过就此认为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也是有失偏颇的。毕竟基辅罗斯已经分裂为十几个政治体,钦察人的部落也不少于此数。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罗斯诸国与钦察诸部中结成联盟的事并不鲜见。尽管如此,让罗斯人战略性的和钦察人结盟,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联想一下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关系,这种矛盾心理并不难理解。  最终罗斯诸公国中主张与钦察人联合的意见者,还是说服了其它公国。毕竟相比时不时劫掠一下自己的钦察人,蒙古人那毁灭式的征服方式,威胁要大的多。虽然蒙古人这次所派出的兵力,不大可能对罗斯诸国发起远征,但征服南俄草原之后的蒙古汗国,势必会把近在咫尺的基辅罗斯作为下一个目标。到时候罗斯人面对的,可就不是十几个内部矛盾重重的钦察部落,而是一个统一了整个欧亚草原的强大游牧帝国了。就这一认识来说,罗斯人反倒要比后来与蒙古结盟灭金的南宋王朝认识更清。  公元1222年冬,由北高加索进入亚速海北的蒙古远征军,攻入克里米亚半岛,并在温暖的黑海之滨度过了他们在欧洲的第一个冬天。钦察人则被迫继续西逃,向答应与之结盟的罗斯人靠拢。面对二者的结盟,蒙古人试图再次施展纵横之术,以让罗斯人相信他们的目标是钦察人。只是钦察人背叛阿兰人后,又遭遇攻击的前车之鉴,显然足以让罗斯人认为蒙古人这是在故技重施,因此双方的问题最终还是只能在战场上解决。  顿河之西的第聂伯河,是南俄草原上另一条重要河流。对于中世纪的罗斯人来说,第聂伯河的地缘地位,远比伏尔加河、顿河要高出许多。因为基辅罗斯的崛起之地,正是在第涅伯河流域(“基辅”处于第聂伯河的中游河畔)。
      另外,罗斯人自开国以来一直尽力维护的,对接波罗的海——黑海的“瓦希商道”,也必须依托这条河流。要知道,第聂伯河河口的位置就在克里米亚半岛的西北方向。已经渡过顿河河口,并攻掠克里米亚蒙古人,只需再向西一点,便可夺取第涅伯河河口。到时候,即使蒙古人暂时没有沿河北上的想法,也将极大影响罗斯人的商业利益。  基于先发制人的想法,罗斯诸公国(特别是南方第聂伯河流域的公国),开始在第聂伯河河口以西集结兵力,以图与蒙古人决战于国门之外。那些不愿意接受蒙古人统治的钦察人也同样向此汇集,大战一触即发。一般认为,仅罗斯人集结的兵力就有8—10万,而他们准备应对的蒙古人,则不到三万之数。以兵力来看,似乎罗斯-钦察联盟的胜算要大的多。不过,在欧亚大陆纵横多年的蒙古人,又什么时候靠人数取胜过呢?  正常情况下,处于守势的罗斯人应该以第聂伯河为天然防线严防死守,宽阔的河道以及春夏丰沛的水量,将极大增加蒙古人的渡河难度。然而在春天到来之时,主动渡河发起攻击的却是罗斯人。这点倒也不难理解,毕竟集结于此的罗斯军队,不仅都离开了母国,同时对是战是和还心存疑虑。不能速战的话,很有可能会自乱阵脚。出乎意料的是,罗斯人的先头部队竟然击败了蒙古人的先头部队(甚至俘杀了对手的先锋主将)。这无疑极大的助长了罗斯人的信心,本来还在争议是守是攻的罗斯大军很快尽数渡河,准备一战而解决这支蒙古远征军。       关于蒙古先锋部队为什么会败于对手,基于不同的立场,东西方的记录不尽相同。斯拉夫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作战勇猛以及对手的轻敌,而蒙古人则更愿意将之描述成是故意牺牲的诱饵,其目的是为了诱使罗斯大军远离第聂伯河。不管罗斯人的首战告捷,到底是不是因为蒙古人放水,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蒙古人的确没有立即反动反击,而是以一部保持接触,且战且退的向顿河方向后撤。  很显然,蒙古人的确是在诱敌深入。前面我们说了,基辅罗斯的核心之地,是第聂伯河中上游地区。如果罗斯人沿第聂伯河死守的话,那么他们将在战略上能够从基辅方向源源不断的接受补给。更为重要的是,第聂伯河事关整个罗斯民族的利益,其下游保卫战,能够让原本分裂的罗斯诸国紧密的团结起来。从这点来说,蒙古人将战场东移,的确是非常聪明的决定。  蒙古人选择的决定战场,并不在今天归属俄罗斯的顿河下游,而是在亚速海边“马里乌波尔”市西北(乌克兰境内)。如果你特别关注乌克兰内战的新闻,有可能会在新闻中看到这座城市。
       在试图从乌克兰分裂出去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个东部州中,与亚速海相连的是顿涅茨克(后者在其北部),而马里乌波尔就是顿涅茨克及至整个东乌克兰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目前这个战略要地还掌控在乌克兰政府军手中,不过很显然,无论是希望独立的东乌还是背后俄罗斯,都会将其视为势在必得的焦点(已展开了多次进攻)。  回到我们正在解读的历史,滋养马里乌波尔的是一条流程仅200公里的河流——卡利米乌斯河(kalmius),河流上游连通的城市,正是所谓“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首都顿涅茨克市。不过蒙古人选择的决战地点,并不是在卡利米乌斯河畔,准确说是在它的右岸支流卡尔卡河(Kalka,今Kalchik)之东(后者在马里乌波尔市注入前者)。这场重要战役,因此也可被称之为“卡尔卡河之战”(中文资料中一般以其俄语发音译为“迦勒迦河之战”)。  此时距离罗斯-钦察联军离开第涅伯河河口,已有大约十天时间了。从技术上看,主力部队以逸待劳的蒙古人,在战力上会更有优势。更为致命的是,罗斯人内部对是否要深入草原深处,与蒙古人决战一直存在着分歧。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延伸,分歧也越来越大。这使得十万罗斯大军,不仅与钦察人之间无法有效的协同作战,内部同样亦无法统一指挥。一切,都在朝着有利于蒙古人的方向发展。  有句网络用语叫做“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历史上诸多所谓“以弱胜强”的案例,其强、弱之分,往往是以人数多少来定义。殊不知指挥权如果不统一、结盟者各怀心事的话,数量反而可能会连累自身。洞悉对手短板的蒙古大军,再次显示出其强大的攻击力。正如我们刚才分析的那样,在先行击溃信心不足的钦察人之后,溃败的钦察人对罗斯人的阵线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而在敢于迎战蒙古人的部分罗斯军队落败后,整个罗斯大军很快便溃不成军。悲剧的是,在草原上与游牧者决战失败,结局很可能是全军覆没。这一点,当年经常深入大漠戈壁寻机与对手决战的汉军,就深有体会。  最终在这场战役中,罗斯人损失了将近9成的兵力。剩余的罗斯人之所以能保住性命,在于他们逃回第涅伯河西岸后,将渡河用的船只尽数烧毁。至此,欧洲草原上的三股力量:阿兰人、钦察人、罗斯人,尽皆惨败于蒙古人之手。对于一支仅承担探路任务的远征军来说,可谓是超额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如果还想更进一步,尽灭罗斯诸国,仅仅依靠这支人数不到三万的军队是肯定做不到的。最起码学聪明了的罗斯人,不会再愚蠢到把兵力集中起来,在草原上与蒙古人决战了。  在第涅伯河东岸结束对罗斯残军追击的蒙古军,终于开始了他们的返乡之旅。接下来他们会跨越顿河、伏尔加河、乌拉尔河,横穿哈萨克丘陵,回到他们在蒙古高原的故乡。仍在东线苟延残喘的金国,将成为蒙古大军的下一个征服目标。不过认为蒙古人就会这样轻易离开欧洲的想法却是错误的。因为这负责这次欧洲之旅的蒙古将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圆满完成了大汗交给的任务。在回到亚洲之前,他们还要为下一次的西征,再做一点准备。那么,在这片土地上,谁又会倒霉的被蒙古人惦记呢?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