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欧洲系列 — 蒙古西征13 列格尼卡之战
800多年前,波兰人与罗斯人的政治分割线,与今天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国境线大体吻合。从地理的角度来说,北路蒙军相当于从德涅斯特河上游,进入了维斯瓦河上游。后者的上源有两条主要支流,其中发源于西喀尔巴阡山脉西北的西源被视为正源;源自东喀尔巴阡山西北的东源,则被称之为“桑河”。两条人字型相交的河流,所处这块山前低地,地理标签为“桑多梅日盆地”。不过在历史类书籍中经常出现的,是板块的地缘政治标签——加利西亚。 顺便提下另一个覆盖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标签——红俄罗斯。基于地缘位置关系,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上游(摩拉维亚之北),一直都是罗斯人、波兰人、匈牙利人三大势力相争之地,这两个上源地区也曾经被政治整合在一起,被称之为“红俄罗斯”或者“红色塞尼亚”。其地缘属性,类似于同样处于族群交融之地的“白俄罗斯”。 蒙古人最先征服的波兰城市是维斯瓦河、桑河相交处的“桑多梅日”城(具体位置在维斯瓦河右岸),桑多梅日盆地之名,也正得自于这座板块枢纽城市。此后蒙古人沿维斯瓦河而上,向加利西亚西端的重镇克拉科夫(1320~1609年为波兰首都)发起攻击。波兰人寄希望于在克拉科夫阻击对手,然而狡猾的蒙古人,再一次将不熟悉其战法的欧洲人诱出了城,并利用弓箭消灭了落入伏击圈的波兰军队。 为了策应匈牙利的战事,拿下加利西亚的蒙古人可以做两个选择:A方案是从维斯瓦河源头南下,透过“摩拉维亚门”进入摩拉维亚河流域。此后蒙古人即可以选择向西攻击波希米亚或者奥地利,将神圣罗马帝国卷进来,也可继续南下,通过“匈牙利门”与主力会合;B方案是继续向西,进入与加利西亚相邻的第二个板块——西里西亚。 事实上,上述两个方案都是蒙古人的选项,只不过是要在执行完B方案后,再执行A方案。这样做的用意,是彻底让让匈牙利人失去从波兰获取后援的可能性。当然,波兰人并不清楚蒙古人的真实用意,他们希望的是能够在西里西亚完成阻击蒙古人的任务。公元1241年4月9日(比穆希之战早两日),波兰联军在西里西亚莱格尼察市东南的列格尼卡(Legnickie)列阵,迎击来袭的蒙古军,史称“列格尼卡战役”(又称“瓦尔斯塔特[Wahlstadt]战役”)。
西里西里的地理范围为奥得河上游,列格尼卡则位于苏台德山脉与奥得河上游之间,基于位置关系,西里西亚向为德意与与波兰相争的焦点板块。蒙古人要是能够征服西里西亚的话,也相当于打开了入侵德意志的门户。不过在波兰人紧急备战的时候,德意志诸国并没有出手援助,而是仍然希望观望一下事态的发展。这种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就像列格尼卡战役中,波兰方面的兵力是以西里西亚公国为主一样。 为了准备这场决战,波兰方面共征召、募集了将近3万——4万军队(以重骑兵为主,辅以部分从德意志矿区雇佣而来的步兵)。为了圣战理想,三大骑士团特别是与波兰关系密切的条顿骑士团,也提供了一定支援。从数量上看,波兰联军占据了不小的优势,并且装备精良。不过最大问题仍然在于,这支以重装骑士为主的欧洲军队,完全不熟悉蒙古人的作战方式。 波兰人并非没有和游牧民族打过交道,南俄草原的钦察人同样经常入境波兰袭扰。甚至在基督教世界的战争中,雇佣钦察人也是常有的事。这些突厥游牧部落给欧洲人的印象是,没有严格的组织性,战术通常以袭扰为主。然而蒙古军队却截然不同,虽然这些亚洲人表面看起来也没什么章法,但实际却有着严格的组织架构和纪律。借助东方战争中常用的令旗,蒙古人能够快速在战场上传达命令、调动军队。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蒙古人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机动能力,并不仅仅是靠蒙古马来完成的。 另外,认为蒙古人在野战中以只用轻骑兵破敌的想法是错误的。最起码在入侵欧洲的蒙古人当中,承担正面冲击任务的重骑兵,已经占到了总数的40%。在列格尼卡战役中,蒙古人先利用轻骑兵和骑射技术,远距离与波兰联军缠斗,待对手阵线变得散乱不堪时,再利用重骑兵冲阵。虽然波兰骑士的盔甲防护要强于对手,甚至能够阻挡蒙古人在运动当中发出的箭矢,但显然他们没有办法为战马提供同样程度的保护,而被受伤战马掀翻在地的重装骑士们,结局只能是被对手屠杀。 战役结束后,波兰联军至少损失了2.5万人。幸运的是,征服波兰并不是此次西征的目标,接下来蒙古人将转而向南,沿摩拉瓦河、多瑙河而下去参加匈牙利的战事了。这也使得列格尼卡战役成为了此次蒙古西征的战争边界。由于后来的金帐汗国,满足于在东欧的经营,没有再对波兰、匈牙利发动大规模入侵,列格尼卡甚至可以算是蒙古帝国所触及到的最西点。
今天的摩拉瓦河下游,承担了分割斯洛伐克、捷克,以及奥地利的重任。在13世纪,斯洛伐克则是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波希米亚王国也得到了摩拉维亚,成就了今天捷克共和国的版图。这意味着,无论蒙古人是南下还是继续西进,都相当于在波希米亚王国边缘活动。事实上,同属西斯拉夫的波兰人,本来是非常希望捷克人能在西里西亚与之并肩作战的,后者也的确征召了五万兵马准备参战。然而正如前面我们分析的那样,权衡再三之后,捷克人也还是先看下波兰人的战果。 沿摩拉瓦河而下的蒙古军队,让波希米亚王国及南边的奥地利公国非常紧张,并迅速打消了在野战中御敌的想法。蒙古人也则在摩拉瓦河上游,试探性的攻击了波希米亚的边境城市。只是善于分化对手阵线的蒙古人,这次并不想真的把“神圣罗马帝国”牵扯进来。在显示出足够的武力威慑之后,北征的蒙古军队很快便穿越匈牙利门,沿多瑙河北岸东行,前往佩斯城与拔都会合了。 由于进入汛期难以渡过宽阔的多瑙河,穆希之战后的大半年时间中,拔都所率领蒙军主力都在多瑙河左岸大肆攻掠。总的来说,蒙古人在低地区的收获非常丰富,城镇几乎都被破坏、劫掠。然而在特兰西瓦尼亚高原等高地区,蒙古人却收效甚微。那些依山而建的城镇,极大了影响了蒙古人的攻掠效率。以至于在正面战场无力抵抗蒙古人的匈牙利人,开始有意识的退入高原、山地保存实力。事实上,蒙古人后来没有再翻越喀尔巴阡山脉,地形方面的顾虑是一个重要原因。相比之下,钦察汗国在东欧平原的经营就顺畅的多了。 公元1241年12月,借助封冻的河面,蒙古人渡过了多瑙河,并攻占了布达等城。不久,拔都和蒙军主力则回到了匈牙利草原,以稳固胜利果实。之前从波兰战场南下的蒙古军队,则承担了在潘诺尼亚地区搜索匈牙利国王的任务。无力抵抗蒙古军队的匈牙利国王,试图从天主教世界获得庇护。然而蒙古人早就通过外交途径,让天主教诸国知晓,入侵匈牙利的直接理由,是匈牙利人收留了逃亡的钦察人。出于同样的理由,敢于收留落败匈牙利人的国家,也同样会遭受到蒙古人的惩罚。在整个天主教世界都袖手旁观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匈牙利保留复兴火种的,就只有匈牙利自己。 除了被喀尔巴阡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迪纳拉山脉合围而成的多瑙河中游地区(喀尔巴阡盆地)以外,此时的匈牙利王国还在巴尔半岛的西北部扩张成功。这使得蒙古人希望征服的匈牙利王国,还包括今天克罗地亚、波黑、黑山,以及塞尔维亚(北部低地区)等巴尔干国家在内,并成为了一个地中海国家。当日为了躲避蒙古人的追杀,花剌子模国王选择了逃往里海避难。现在,匈牙利国王和跟随他的残部,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帮助匈牙利王国成为沿海国家的板块是“达尔马提亚”。与亚得里亚海相接的达尔马提亚地区,是由“达尔马提亚半岛”及相对应的巴尔干半岛沿海地区所组成的。在拜占庭的势力退出之后,达尔马提亚也成为了代表海权的威尼斯共和国与代表陆权的匈牙利王国争夺的焦点。从1097年双方爆发第一次战争开始,一直到15世纪初,威尼斯人借奥斯曼帝国崛起之机,夺取达尔马提亚为止(匈牙利人要在南线再次充当“基督教之盾”),双方先后进行了不下15次战争。 巴尔干半岛具体的地缘结构,以及匈、威之间的恩怨,我们在后面解读奥斯曼帝国崛起时会详细解读。现在的话,大家只需清楚在蒙古入侵匈牙利时,达尔马提亚沿岸基本属于匈牙利王国的领地。这使得匈牙利国王有机会,在达尔马提亚群岛那1000多个岛屿中,选择一个即不受威尼斯人控制,又让蒙古人找不到的藏身之地。
为了完成拔都交待的任务,在潘诺尼亚攻掠的蒙古人,翻越迪纳拉山脉进入了达尔马提亚,不过想要探知匈牙利国王的具体下落,却是十分困难的。当然,蒙古人是肯定不会让自己闲着的,斯普利特等达尔马提亚沿海城市,相继受到了蒙古铁蹄的蹂躏。这也意味着,整个匈牙利王国的领地,都在承受着这场“黄祸”。如果不是一个重大信息从东方传来,没有谁会知道蒙古人还要在这呆多久。至于这是个什么消息,蒙古人后来又去了哪,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