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欧洲系列 — 蒙古西征23 伊尔汗国的伊斯兰化
出于将蒙古征服史视为中央之国历史(并以此增强民族自信心)的缘故,很多人更愿意相信怯的不花的那次失败是出于偶然。然而实际上,职业军人属性的马穆鲁克骑兵,的确在战力方面压倒了蒙古骑兵。从公元1271年起,至公元1302年的三十年间,伊尔汗国的大军曾经数次大规模入侵叙利亚,并在阿西河谷的霍姆斯以及今天土耳其的东南安纳托利亚等地,以优势兵力与马穆鲁克军队对战,却鲜有胜迹。在战场上的损失,也要大于马穆鲁克骑兵。 不过这支在技战术水平上优于蒙古人,并且更有群众基础的穆斯林军事力量,也并没有能够反过来入主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由于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埃及马穆鲁克骑兵,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及很高的经济投入。这使得马穆鲁克骑兵数量,一般至多只能维持2-3万的规模。这种技术属性,很有点今天特种兵的特色,更是与欧洲中世纪的那些重装骑士很有些类似,受限于规模以及后勤保障,马穆鲁克骑兵和欧洲骑士都存在需要以“城市”为依托,并且作战时间有限。相比之下,游牧骑兵的能够适应的环境以及扩展的空间就要大的多了。 在罗马帝国时代,帝国曾经长期以幼发拉底河为界,划分其与波斯/阿拉伯帝国领土边界。马穆鲁克王朝与伊尔汗国的分界线,大体也是如此。为了打破这种平衡,更为了内部统治的稳定。公元1295年,伊尔汗国新上位的合赞汗终于做出了一个历史的性的决定——汗国内的蒙古人集体归信伊斯兰教。在此之前,汗国内力图维持旧信仰,并与基督教结盟的力量,一直与认可伊斯兰教的势力争论不休。十字军的完全退出(阿卡的陷落)可以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伊斯兰世界来说,伊尔汗国的的蒙古人成为穆斯林固然是一件幸事,但却不代表马穆鲁克王朝与伊尔汗国之争就此结束了。毕竟意识形态的选择,终究还是服务于地缘政治。在取信汗国内部的穆斯林之后,伊尔汗国再次发动了对叙利亚的入侵,并且一度迫使马穆鲁克主动退出叙利亚,但最终还是为马穆鲁克所击败,回到了幼发拉底河左岸(公元1303年)。事实上,此时改宗的伊尔汗国,已经没有办法因此在伊斯兰教获得更多的群众基础了。马穆鲁克数十年来抵抗蒙古入侵的辉煌历史,使之 “伊斯兰教悍卫者”的地位牢不可破,更何况当年蒙古人,还曾经不那么先知先觉的处理掉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将“哈里发”这面金字招牌“让”给了马穆鲁克。 其实蒙古人并非不知道马穆鲁克在意识形态层面的优势所在。既然没有可能竞争伊斯兰教宗主之位,那么在波斯更有群众基础,当年曾经助阿拔斯王朝上位的什叶派教义,则再次有了利用价值,成为了蒙古人在伊斯兰世界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法宝。只不过人数有限的蒙古人,终究还是很快被土著族群所融合,最终以什叶派立身于现在中东地缘政治舞台的,还是这片高原的土著波斯人。 对于伊尔汗国的伊斯兰化最伤心的,应该就是亚美尼亚人了。公元1323年,马穆鲁克王朝与伊尔汗国正式签定和约,结束了战争状态。然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很快都会发现。他们已然不是中东地缘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了,新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