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欧洲系列 — 南斯拉夫民族的分化
留在摩拉维亚的斯拉夫人,后来成就了斯拉夫人历史上第一个强大国家——大摩拉维亚国。而当日从摩拉维亚继续南下的斯拉夫人,则成为了南斯拉夫人。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东流而下的多瑙河,是从西喀尔巴阡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缺口注入这片低平之地的。因为山地(小喀尔巴阡山)的阻隔,摩拉维亚河也是在这个点上汇入多瑙河的。这个被称之为“匈牙利门”的枢纽点,也成为了多瑙河中、上游的分割点。穿越匈牙利门,南斯拉夫人的祖先算是进入了“多瑙河中游平原”。 基于地理结构、气候的原因,匈牙利门以东的多瑙河中游平原,又被南、北向的多瑙河切割为了两部分:西部的潘若尼亚平原,以及东部的匈牙利草原。前者在罗马帝国时期已经进行了农业开发,后者在斯拉夫人南迁时则还是游牧者的天下。考虑到游牧者的攻击性,很显然即将独立发展的南斯拉夫人并不会考虑去匈牙利草原冒险,而是寄希望在潘诺尼亚平原寻找机会。 公元5世纪末,原本定居于潘诺尼亚的东哥特人,强势进入意大利,并最终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国。其身后所留下的空间,也再一次被斯拉夫人填补。然后想在这场乱局中占个好身位的,并不只有斯拉夫人,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来自匈牙利草原的游牧者。悲剧的是,游牧者在这片低平之地要更据优势。定居者若无罗马帝国那样的组织能力,是很难将他们阻挡在多瑙河以东的。 很多人将罗马帝国崩溃的直接原因,归结于匈人入侵所引发的民族大迁徙。或者说,是因为匈人的入侵,迫使原本羁縻于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部落进入帝国内部,并在那些直接服务于帝国的日耳曼人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混乱。不过在经历过“阿提拉帝国”的短暂辉煌后,原本被匈人勉强整合在一起的草原,也很快陷入了部族林立的分裂状态。经过激烈的竞争,从高加索而来的阿瓦尔人成为了匈牙利草原的主人,并进而控制了整个多瑙河中游平原。 然而游牧民族在定居区的统治总是不那么稳定,在保加尔人进入多瑙河流域(并与当地的斯拉夫人结盟、融合),以及查理曼建立法兰克帝国后,阿瓦尔人在潘诺尼亚的统治受到了严重打击,活动范围逐渐向匈牙利草原萎缩。9世纪末,马扎尔人的到来,则再一次在多瑙河中游平原掀起了一股游牧扩张潮。当然,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在新千年(公元1000年)决定归依天主教的马扎尔人,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从一枚无法摆脱周期性衰弱规律的“游牧之箭”,变身成为了名叫“匈牙利”的基督教之盾。 在阿瓦尔人、马扎尔人的冲击之下,南迁入潘诺尼亚乃至巴尔干半岛的“南斯拉夫人”,逐渐与“西斯拉夫人”切断了地缘的联系。匈牙利人与天主教世界的和解,以及他们所能够发挥的特殊作用(游牧基因),又让斯拉夫人在和匈牙利人竞争潘诺尼亚的问题上处于下风。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人的生存空间,不可避免的向巴尔干方向挤压了。基于巴尔干半岛复杂的地形,以及多方势力交错的地缘位置,南斯拉夫人最终分解成为了现在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的亚人、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波斯尼亚人。。。以及吸收了游牧基因的保加尔人等族。相比各自仅分为三族的西、东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内部的结构可谓复杂的多。 凡事都有个起点,族群的分化也是如此。那么南斯拉夫人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开始第一次分化的呢?顺着斯拉夫人南迁的轨迹,我们的视线被带向了潘诺尼亚平原的西南部。在这里,南北向的多瑙河在接收了源自阿尔卑斯山的支流:德拉瓦河之后,开始转而向东流淌,并最终透过铁门峡谷进入瓦拉几亚(平原)。 不过这并不代表在德拉瓦河之后,多瑙河就再也享受不到阿尔卑斯山的润泽了。事实上,在注入铁门峡谷之前,多瑙河右岸在今天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位置上,还接收了一条源自阿尔卑斯山的支流——萨瓦河。
尽管源头指向阿尔卑斯山脉东南部,但萨瓦河水却主要是由巴尔干北部山地“迪纳拉山脉”所供给的。在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迪纳拉山脉北坡的河流,几乎都北向注入了萨瓦河。关于“巴尔干地区”的范围,或者说北部边界在哪,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从地理关系来看,南向承接巴尔干山地之水的萨瓦河,及其东向的多瑙河应该是最有资格充当这条地缘分割线的。不过被定位为“巴尔干民族”的南斯拉夫人,却并非是在萨瓦河之南开始分化的,今天我们说到“巴尔干”或者南斯拉夫这个地缘概念,它的界限一般也会扩张到德拉瓦河。而萨瓦河与德拉瓦河之间,这片丘陵广布的多瑙河中游平原区,也有一个与“斯拉夫”( slav)关系极为密切的名称——斯拉沃尼亚(slavo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