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航海时代 — 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胡椒海岸(谷物海岸)并不是西非唯一以“土产”命名的海岸线,接下来在几内亚湾沿线,还将看到象牙、黄金、奴隶三大海岸。这些带有鲜明殖民贸易特征的标签,今天皆已不再使用,不过却能帮助我们了解这段历史,以及非洲的“资源”。离开胡椒海岸的葡萄牙人将转而向东,正式对几内亚湾进行探索。接下来这段海岸,依然是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地带,葡萄牙人发现的下一个贸易机会就是——“象牙”。  一般认为,大象有两个亚种:非洲象和亚洲象。不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洲象其实也分两种:一为我们印象中,漫步于非洲大草原之上的“非洲草原象”;二为体型较小,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中的“非洲森林象”。在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所使用的战象应该就是性格相对温顺的“非洲森林象”(草原象无法驯服)。不过这些战象并非产自西非,而有可能产自埃塞俄比亚高原,由靠近红海的厄立特里亚地区输入北非。一直到19世纪末,这一地区依然能找到大象的踪迹。

  显而易见的是,驯服大象要比驯养其它动物更为困难。印度是这一技术的源头,亚历山大东征之后,源自印度的“象奴”(驯象者)被托勒密王朝带入了埃及。至于处在文明初始阶段的西非,则没有能够让非洲森林象在工作场合(包括战场)发挥作用。缺乏生存条件(太冷)的欧洲,更是没有让大象驰骋的空间,既然罗马帝国时代,欧洲人已经可以轻易从非洲获得这一资源时。然而作为一种天然奢侈品,象牙雕刻早在欧洲中世纪,尤其是拜占庭帝国就已十分流行了。葡萄牙人对西非的“发现”,第一次给了欧洲人直接进口这一贵重原材料的机会。  从科特迪瓦沿海出口的象牙,大部分并不是非洲森林象,比之受富塔贾隆-几内亚高原阻隔的“胡椒海岸”,科特迪瓦南部的雨林地带,已经不那么“厚”了,境内的几条河流(萨桑德拉河、邦达马河、科莫埃河),已经能够向北延伸至草原腹地,并与尼日尔河的黄金帝国发生贸易关系了。也就是说,从塞内加尔河上游——内尼日尔河三角洲,这一非洲黄金帝国核心区所出产的象牙,都可以从科特迪瓦出海。当然,几内亚湾海岸线的其它港口,同样也可以出口象牙,它们没有被命名为“象牙海岸”,是因为有更重要的商品可供出口。  比之奢侈品定位的象牙,葡萄牙人更为渴求的,是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的“黄金”。甚至可以说,黄金才是葡萄牙人费尽心力向南探险的源动力。在掠过“象牙海岸”之后,葡萄牙人的这一目标很快将会实现, “黄金海岸”——加纳,即将展现在葡萄牙人面前。当然,经过之前的解读,大家已经清楚了,现在我们所说的“加纳”并非12世纪开创黄金帝国时代的“古加纳”。然而要说“黄金海岸”徒有虚名也是不对的,因为当时,它的确已经成为了西非最重要的黄金出产地以及集散地。

  从地理上看,加纳主要分为两块,覆盖东、北部的是沃尔特河中下游流域。西南部则是一些独流入海的小河流,二者之间的分水岭,是一条叫作“夸胡高原”的丘陵带。西非最大的黄金出产地便是在这一带,被称之为“阿散蒂”(即是地区名,也是部族名)。另外,沃尔特河上游,今加纳-布基纳法索相接一带的“洛比”地区,也是重要的黄金出产地。在穆斯林商人垄断黄金贸易时期,阿散蒂和洛比的黄金,或向北经内尼日尔河三角洲的延巴克图、杰内等城,输向西北非的马格里布;或向东经乍得湖流域,运往非洲东部。  葡萄牙及欧洲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也使得位置原本最边缘的产金区“阿散蒂”,变成了西非最重要的黄金集散地。这些源源不断从海路输出的黄金,最终成就了著名的“黄金海岸”。至于阿散蒂和加纳的黄金储量到底有多丰富呢?其实我们中国人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10年前,广西上林人开始进入加纳,并迅速凭借自身先进(较当地人)的淘金技术,成为了加纳黄金重要开采者。一夜暴富的神话,以及由此引发的刑事、外交事件,一度让“上林帮”之名,频频在国内各大媒体暴光。当然,加纳金矿资源真正的垄断者还是那些白人控制的大公司,上林帮更多是在做的拾遗补缺的工作。

  坐拥最重要的资源,黄金海岸也成为了最吸睛的西非版块。在葡萄牙人之后,法国、德人、英国人,甚至北欧的丹麦、瑞典等国,都纷纷在此建立据点,试图从利润巨大的黄金贸易中分一杯羹。需要说明的是,在中文的政治语境中,所谓“殖民”的范围实在是太过宽泛。欧洲人最初在非洲布局的目的,其实只在于贸易。真正政治意义上的“殖民”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黄金海岸争夺中胜出的,是欧洲殖民帝国中的最强者——英国。19世纪末,英国人夺取了其它国家在黄金海岸建立的据点,成功的将之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不过英国人并没有控制整个沃尔特河流域,沃尔特河上游地区,也就是“上沃尔特”地区,在19世纪末与“象牙海岸”一起,成为了法国殖民地。  在19世纪末开启的非洲政治殖民潮中,英法两个殖民强国,并非是唯一有所收获的欧洲国家。虽然最先开启大航海时代的伊比利亚两颗牙已经势弱,但一个在19世纪下半叶才算完成统一的中欧国家,却不甘示弱的加入了海外殖民地的争夺。此后的70余年间,这个国家也成为了英法最大的敌人。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它就是“德国”,准确说是“德意志第二帝国”。  1871年,通过“普法战争”的胜利完成德意志统一(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普鲁士国王,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这个后来伴随一战失败而解体的帝国,就是“第二帝国”了。所谓的“第一帝国”,则指向的是那个1000年前始建的“神圣罗马帝国”。不过这种历史关系,终归是后人来定义的。德意志三大帝国的承接定位,始于纳粹德国时代。希特勒所组建的“纳粹德国”,被其定位为“第三帝国”。  由于神圣罗马时代,德意志地区的混乱局面,数百年来德国人在欧洲海外扩张的浪潮中少有收获。考虑到连荷兰这种法、德间的缓冲小国,都曾经在海洋上风光一时,并非内陆国定位的德意志,这种表现实在是难以让自己满意。事实上,德意志的地缘属性中并非没有海洋基因,曾经纵横波罗的海,将海上贸易版图延伸至北海沿岸的“汉萨同盟”,就是德意志海洋属性的具体体现。19世纪末,当德意志终于从北向南完成统一后(尤其还击败了法国),德国人也终于可以集中力量,打造德国版的“全球化”计划。具体到军事层面,就是建立一支足以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公海舰队”;政治层面,则是开始强势在全球范围,尤其是被老牌海外殖民帝国,更多当成资源供给地的南部非洲进行卡位。甚至可以说,欧洲殖民帝国在非洲的这拔政治瓜分浪潮,很大程度是因为受到德国崛起的刺激。  同样沿非洲西海岸而下的德国人,在非洲的第一个收获是在黄金海岸之东的“奴隶海岸”。所谓“奴隶海岸”,指的是今加纳以东,一直到尼日尔河三角洲的“贝宁湾”地区。由于尼日尔河泥沙在河口地区的淤积,尼日尔河三角洲向南凸向几内亚湾,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岬角。岬角以西至黄金海岸部分,也可以说是沃尔特河口-尼日尔河口之间的区域,就是“贝宁湾”或者说“奴隶海岸”的概念了。政治上包括多哥、贝宁,以及尼日利亚的西部沿海地区。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整个贝宁湾地区在西非的地缘政治地位,实际上是十分边缘的。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只在身处萨赫勒-非洲热带草原相接地带的区域和部族,才是跨撒哈拉贸易的最大受益者。塞尔加尔-尼日尔河中上游的古加纳/马里/桑海帝国,以及乍得湖畔的卡涅姆-博尔努王国、两大流域相接处的豪萨城邦都属于这种情况。  奴隶海岸最重要的资源当然是“奴隶”了。沃尔特河、尼日尔河,以及二者之间延伸入热带草原地带的诸多河流,为黑奴输往贝宁湾提供了便利。然而由欧洲人自己动手捕捉的黑奴却是少数。事实上,葡萄牙人和后来者很快发现,这种即做“生产者”,又做“贸易者”的做法,并不是最划算的办法。与当地土著部族合作,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收购黑奴要简单的多。至于哪些商品,能够激发土著黑人的交换欲,则是一个完全不用担心的问题。基于文明上的弱势,欧洲人带来的几乎任何商品,如:金属制品、布匹、武器,甚至不值钱的玻璃珠子,都足以让土著首领为之侧目。  土著部族用来换取欧洲商品的“黑奴”,绝大多数并非本部落成员,而是在冲突和战争中俘获的其它部族成员。客观上即使没有欧洲人介入,非洲大地也像地球上其它地区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大小冲突。还没有进入所谓“奴隶社会”阶段的部族,通常会杀死被俘者(通常用于祭祀)。在这种背景下,欧洲人收购黑奴的行为,看起来似乎并不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改变。然而必须注意的有两点:首先西非此时也已开始进入了所谓奴隶社会阶段,大部分被俘人口并不会被简单“浪费”掉。如果欧洲人不把这些人口输出的话,那么无论以什么形式(包括奴隶),这些人口所产生的生产力,都是服务于西非本地的;其次当“人口”成为一项高利润的生意时(对于土著部落来说也是),冲突和战争的性质也就随之改变了。换句话说,“人口”上的收获已经不在只是战争的副产品,而直接成为了战争的起因。这种性质的改变,势必会加速西非的人口损失。  当然,黑奴贸易并非起源于欧洲殖民者。前面我们也说过了,欧洲人对这些黑皮肤的奴隶并不陌生,在跨撒哈拉贸易中,黑奴也早已进入穆斯林商人的商品目录。然而跨撒哈贸易中的奴隶交易,只是当时贸易的常态,并非只针对黑人,也没有对西非人口资源造成结构性破坏。欧洲人的黑奴贸易则不然,后面我们会看到,新大陆的发现让欧洲人急需大量劳动力,去填充那片潜力无限的土地,来自西非的奴隶则战略性的成为了人口输出地。与此同时,跨大西洋航线中的运输风险以及恶劣的劳动环境,又使得黑奴的浪费量极大。在这种背景下,欧洲殖民者对西非人口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