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航海时代 — 科伊桑人,卡拉哈迪沙漠,班图尼格罗人的迁徙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对于葡萄牙人来说,他们在黑非洲发现的无疑是一片“新大陆”,但作为人类发源之地,这片大陆绝非无人居住之地。随着南部非洲开发的深入,葡萄牙人和后来的欧洲殖民者发现,这些人口稀少的原住民(较之班图人),与他们在西、中非所贩卖的那些黑奴外表有着明显的差异。很久之后人类学家们才搞清,这些被称之为“科伊桑人”的南部非洲原住民,从种族还是语言上看的确应该独立分类。

  科伊桑人内部可分为两大民族集团:科伊科伊人和桑人,科伊桑人这个标签,便是这两个族名的合称。另外前者还曾经被命名为“霍屯督人”,后者过去则被叫做“布须曼人”。前后两组名称的差异在于,后一组名称是欧洲殖民者所取,带有歧视性。其中霍屯督人的是根据他们的发音特点来命名的,意指其说话含混不清;布须曼人则是“丛林人”的意思(前一组则是自称)。当然,之于我们来说,更关心的是科伊桑人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首先来看下科伊桑人的生存环境。通常情况下,一个边缘民族的生存环境都不会太好。科伊桑人也是如此。纳米布沙漠周边的半干旱地区(萨赫勒),以及与之相接的较为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是他们目前的生存之地。不过如果把科伊桑人的分布区域标注在地图上,又很容易造成一个错误的感觉,那就是他们好像覆盖了南部非洲的半壁江山(西半部),看起来在本地区应该很有发言权的。事实当然并非如此了,要知道包含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等10国的“南部非洲”大陆,总人口达到1.3亿,而能够被归类为科伊桑人的总数不过20余万。

  纳米布沙漠并非这一地区唯一的沙漠,这条狭长沿海沙漠带的东部是一条南北向的山地带,包括北部的卡奥科兰山脉,以及南部的阿瓦斯山脉。其中阿瓦斯山脉东部是一个面积达到60余万平方公里的高原盆地——“卡拉哈迪盆地”。假如卡拉哈迪盆地处在刚果盆地的位置,那么这一地区肯定也是降水丰沛的雨林区。不幸的是,它的位置正处在副热带高压带,因此整个盆地同样呈现为干旱、半干旱地貌。其中盆地的西半部为沙漠所覆盖,被称之为“卡拉哈迪沙漠”。倘若不是阿瓦斯山脉的分割,纳米布、卡拉哈迪两大沙漠势必会连成一片。不过即使如此,这条干旱地带也对刚果-安哥拉方向的班图人南下造成了战略上的障碍。同时也让边缘化的科伊桑人,有了一片看起来相当大的天然保护区。  虽说政治、经济影响力,并不一定与人口比例成正比(比如犹太人),但科伊桑人很显然没有可能获取超出其人口比例的存在感。因为这个由于背靠“沙漠”才得以幸存的古老族群,整体一直还处在非常原始的游猎和游牧阶段,其中桑人(布须曼人)的生产方式,以在草原(灌木草原)上狩猎、采集为主;而分化时间稍晚的科伊科伊人,除了狩猎以外,经济上已经开始进入游牧阶段了(长角牛)。放在中央之国所面临的环境里,就是满洲渔猎和蒙古游牧两大体系之分。  划分族群所需参考的因素有很多,种族、语言、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是常见的标准。对于大多数非洲以外的人来说,很大程度还处在原始部落阶段(没有大块整合),又被外来文化冲击的七零八落的黑非洲,内部民族的细分实在是一件头疼甚至没有意义的事。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科伊桑人的存在也还是值得特别关注一下。因为这一族群与大家脑海中的“典型黑人”形象的确有非常显性的差异。如果说俾格米人的“矮”,是这个族群与典型黑人的标志性区别,那么科伊桑人的重要识别特征就是“白”了。当然,这个白只是相对于典型黑人的黑了,更严谨的说法是,科伊桑人的肤色与黄种人相近。

  科伊桑人与黄种人的相近之处,并不仅仅在肤色。黄种人(蒙古人种),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有一个多发性的外部特征,那就是内眼角经常会出现上眼睑下拉,遮盖住下眼皮及泪腺的情况,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内眦赘皮”或者“蒙古褶”。上述地区的亚洲人的眼睛看起来不如高加索人种大,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有二点:一是在黄种人当中,蒙古褶的出现机率呈现北高南低的走势。如果没有蒙古褶也不代表自己不属于这个种族;二是蒙古褶和单眼皮是两个概念,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如果同时拥有比较明显的蒙古褶和双眼皮,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双”了  顺便说一下,经常看到有争论中国古代是否以单眼皮为美,毕竟流传下来的仕女图,大都看起来都像是单眼皮形象。实际上这一审美观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观,本质并不在于眼皮单双,而在于蒙古褶所造成的内眼角下压,同时外眼角又明显高于内眼角上挑,加上较长眼裂(两眼角之间的距离)的所呈现出来效果。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俗称的“丹凤眼”。受此影响,今天西方人所认可的中国美女形象也大都偏向于此。只不过相比西方人喜欢的是那种单眼皮式丹凤眼,现在的中国人会更接受“内双”式的丹凤眼罢了。  在科伊桑人当中,“内眦赘皮”的现象也属多发。典型的科伊桑人除了上述两大特征以外,还具有面部皮肤较为松驰、颧骨较高,以及头发卷曲的特征。比如我们大家熟知的南非著名政治家,血统中就含有一半科伊桑人的成分(另一半为班图黑人)。这也是为什么,曼德拉的某些照片,看起来甚至比黑白混血的奥巴马还要“白”的原因。前几日在里约奥运会上,破了400米纪录的南非运动员范尼凯克,从肤色、颧骨上看,似乎也有明显的科伊桑人血统。事实上,科伊桑人出现的时间要比典型黑人要更早。只是由于科伊桑人的数量过于稀少,加之现与班图黑人的混合度较高,这个族群很多时候被简单归类为尼格罗人的一个特殊分支。

  影响科伊桑人地缘地位的原因,主要在于班图人向非洲中、南部的扩张。从体质特征上来看,所谓班图尼格罗人和苏丹尼格罗人之间,原本并没有本质区别,这也是我们可以将之统称为“典型黑人”的主要原因。二者都源自于西非(西苏丹)。在公元前的漫长历史中,这些原始部落状态的典型黑人,主要的迁移方向是东部与之气候相近的中、东“苏丹”地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在尼罗河上游的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地区,与从北非、阿拉伯半岛南下的,闪含语族的高加索人种发生了混合和碰撞。原来也北进到尼罗河上游的科伊桑人,很快便被两个强势族群所融合掉。  由于东进的过程非常漫长,并且在南下闪含民族的强势影响,最终在西起塞内加尔河口、东至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土地上,苏丹尼格罗人在语言出呈现出了多样性。今天能够被归类于“苏丹尼格罗人”的种族集团,内部各民族在语言上却可能被归类入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或者闪-含语系。同时,一如撒哈拉沙漠影响了地中海的高加索人种南下一样,中非热带雨林带也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从几内亚湾一直到刚果盆地东部的这条热带雨林带,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平均纵深也有约1000公里。当然,这片雨林带也并非完全没办法绕过去。就地理位置来说,刚果盆地东部的非洲大陆是被两片高原所覆盖,其中东部与之相接的东非高原。东北部与之相接的则是名气更大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了。  东非高原最大的特色,就是以维多利亚湖为代表的一系列高原湖泊。通常也被称之为“大湖地区”。 与此同时,高原北部还和埃塞俄比亚高原西部,一同为尼罗河供水(源自东非高原的上游为“白尼罗河”,源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为“青尼罗河”)。连接这两大高原的,是一条举世文明的地球伤痕:东非大裂谷。东非高原上一系列呈弧状排列的湖泊,以及红海、西亚裂谷带,都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东非大裂谷及其周边地区,整体来说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但受跨度和高(深)度的影响,内部呈现复杂多样的气候环境,这不仅使之成为了动植物的基因库,更成为了人类的摇篮。不过也正因为它纵穿非洲大陆东部,全长将近6000公里的特点,使得地理上的“东非”,很难整合成地缘政治上的东非板块。

  通常情况下,会把红海南部至非洲东南海岸“赞比西河”下游,东非裂谷带所涉及的的国家归入东非概念(大陆地区)。就国家来说,从北向南包括有:厄立特里亚、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南苏丹、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这10个国家归入东非概念。北部领土位于裂谷带的莫桑比克则一般被划入南部非洲的范畴。基于东非板块南北跨度过大,一般围绕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埃、厄、吉、索四国,在地缘政治上自成体系为“东北非”(又称“非洲之角”)。在这样分类的前提下,“东非”的概念,很多时候又专指东非高原及其相关部分了。  东非并不是当下解读的重心,提前把东非及东非裂谷带的概念拿出来,是想让大家知道,在刚果热带雨林带的东面,有一条纵贯非洲东部、适宜自然迁徙的线路。科伊桑人无疑曾经曾经利用过这条线路,向北触及尼罗河上游。不过在进入公元纪年之后,操班图语的“典型黑人”开始强势向南扩张,并极大压缩了科伊桑人在东、南非洲的空间。这些“典型黑人”的南扩成功,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体质方面。尽管科伊桑人要比热带雨林中的俾格米人要高大些,但男性平均身高也只有不到1.6米。而苏丹地区的典型黑人,成年男子则平均达到1.8米。在一片双方都能适应的热带草原上,后者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则是文明的成熟度。尽管由于撒哈拉沙漠的阻隔,使得沙漠南部的“苏丹”地区的文明进程缓慢,但终归还是比东非高原和南部非洲地区,要更有机会接受北方文明的信息的。比如黑非洲普遍畜牧的长角牛,就是沿尼罗河从地中海周边地区传入的。地缘位置优势也使得苏丹、班图尼格罗人,有机会比之更加封闭的科伊科伊人,更早进入农业阶段(并由此带来人口数量上的优势)。  由于班图尼格罗人的原始位置较苏丹尼格罗人更偏南,后者的压力使之不得向赤道区迁徙。基于刚果热带雨林带的存在,从阿达马瓦山脉一带起程的“班图尼格罗人”,大体上沿着两条迁移路线扩张到了整个赤道及其以南地区:一条是沿雨林带的北沿向东渗透至东非高原,然后一路向南(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则为苏丹尼格罗人所据);另一条则从喀麦隆出发,南向进入刚果河下游,并进而扩张至整个刚果盆地。班图人在这个方向所遇到的土著,是适应热带雨林气候的俾格米人。当然,这里说的两条线路都是主线,在族群迁徙过程中,往往是每个方向都会尝试的。比如说进入刚果盆地的班图人,也可能有部分是从东、北方向。  班图人的两个迁徙方向,也造成的其内部种族特征上的分化。分化出来的两种类型被称之为:刚果型和大湖-开普型(开普意指南非地区),从这两个标签也可判断出二者所分布的区域。由于刚果盆地的俾格米人,并没有对北方来者的种族特征造成太大影响,刚果型班图人在外观上与西非的苏丹尼格罗人差异不大;而从东非高原南下的班图尼格罗人,则在融合原居于此的科伊桑人过程中,种族特征出现了一定变化,其中最容易让人感觉到的是肤色变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