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 — 泉州,季风,赤道无风带,爪哇之战
一甲子之前,花剌子模的无礼行为,直接触发了蒙古西征的决定。由此也诞出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大陆帝国。这次爪哇人的自负,能不能也让蒙古人顺势扩张至整个东南亚呢?这首先要看,蒙古人这次的准备工作对不对路。毕竟之前已经有过几次不成功的案例。
在元朝的行政建制中,南海诸国的经营问题,并非是由位置更近的广州,而是由福建负责的,这与泉州在宋朝成长为中国的海上贸易中心有直接关系。公元1292年12月,已经决心做一个“中国”皇帝的忽必烈,下令以200艘海船、2万人(包括5000陆军),由泉州启程发起了对爪哇的远征。
应该说,已经坐稳江山并且吸取教训的元朝,准备工作比前几次要好的多。最起码用来远征的船只以及水手,都是源自长期开展远洋贸易的泉州地区。至于这些用来远赴南洋的泉州舰船长什么样,大家可以参看前些年在广东台山海域发掘出来的“南海一号”沉船。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蒙古人有些“异样”的地缘属性,让他们的很多行动不能简单的算在“中国人”头上,“蒙古帝国”与“中国”也不能简单的划等号。至于以蒙古帝国的边界为依据,将中国的历史疆域划到东欧、西亚,就更是自欺欺人了。不过已经采用中国式国号“大元”并统一中国全境的“元朝”,在政治属性上却是可以归入中国朝代史的。
军事层面上看,军事上为蒙、朝、汉三军合作的二次远征日本之战中,代表中国力量的原南宋水师,所承担的更多是战略支援(包括用来囤田打持久战)的作用,军事上的“中国”属性并不突出。同时鉴于原南宋水军的内河属性,无论是看过程还是结果,也都谈不上有海洋层面的突破。相比之下,由泉州组织的爪哇远征军,无论是运输工具还是水手、军队的属性上,都是建立在南宋的海外贸易基础之上(只有少量高级官员为蒙古人),结合政权此时的属性,将爪哇的远征之举视为中国海权扩张的突破,客观上没有问题的。
当然,这些海外战争的政治归属问题,其实本来也是无所谓的问题。在这里拿出来讨论,更多是给关注“中国”古代成就的朋友一个判断标准罢了。更容易引发我们关注的,是战争中的技术问题以及它的地缘背景。
对于爪哇远征军来说,除了船型和航海基础比之前更占优以外(比之征日),更大的利好还在于气象。虽然说从航程上来说,远征爪哇的距离要远高于从朝鲜东渡日本,但依靠东北季风的助力,以及丰富的远洋经验,远征军在航行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从泉州出发的舰队,在经由占城补给之后乘风南下,于次年二月登陆爪哇。
另一个能够让中国远征军松一口气的情况是,之前在日本遇到的困难不会再出现。南、北纬5°一带被称之为“赤道无风带”。,马来西亚、印尼的大部分领土,以及南海南端都包含在这一区间。这一区域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年四季风平浪静。加上热带风情,非常适合休闲渡假。今天诸如马尔代夫、巴厘岛等,都是位于这个区间。爪哇也是位于这个区间的边缘,因此对于中国远征军来说,再也不必担心“神风”来袭的问题了。
在这一看似有点疯狂的计划中,更多要考虑的是怎么回来的问题。无论胜负,远征爪哇的中国军队如果想回来,所倚仗的还是季风。南海的东北季风一般始于11月,结束于次年的3月;西南季风在南部则一般始于每年的五月底,结束于九月中。借着东北季风南下的中国商人,如果想继续穿越印度洋,前往南印度、红海或者东非等地区的话,可以借着东北季风一次性完成航程(反过来的行程则借助西南季风)。
不过大多数人并不会如此安排,而是会借着东北季风抵达南洋诸岛,与乘西南季风来此的阿拉伯、印度商人交易,然后再借着西南季风回程。横跨印度洋进行贸易的商人,大多也是如此操作。由此,靠近马六甲海峡的这几个南洋岛屿,便由此成为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贸易枢纽点。在严重依赖季风的计划中,扛着“元朝”大旗的中国军队,最起码需要在南洋坚持三个月才可以言退。如果在这个季风周期预先没有安排好后续梯队的话,则必须坚持一年,等到下一次东北季风再起之时,才有可能得到后援。
东爪哇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岛屿东北部的“泗水港”( 今称苏腊巴亚),也是这次远征的直接目标。中国远征军的登陆地点是泗水西北部的图班(Tuban),稍事休整后于3月向水陆并进向泗水进军。此时岛上的政治形势,对于远道而来的中国人来说,也颇为有利。我们知道,海岛虽然从形态上来看,貌似一个天然的统一体,但漫长海岸线所带来的贸易开放性,实际上更容易使得岛内各点经济自成一体,并产生诸多独立政治单元。看看大不列颠多年内部遇到的问题,就容易理解这点了。
此次元朝远征的直接目标“信诃沙里”,虽然在驱逐三佛齐势力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在爪哇岛的称霸,但内部依然没有整合完毕。在元军登陆之前,信柯沙里的国王刚刚被此前统治东爪哇的前朝(谏义里国)王族后裔所暗杀,并起兵试图复国。后者在控制东爪哇时,通过与三佛齐王国的联姻,成为了爪哇诸国中的霸主。如果这次内乱,有三佛齐的幕后支持,并不会感到意外。
当然,对于远征军来说,谁做岛上的“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愿意服从于元朝政府。而对于两股爪哇本土势力来说,谁先能争取到中国“客军”的支持,也意味着打开了胜利之门。最终抢得先机的是信柯沙里方面,在国王被暗杀之后,王国的领导权被转移到了他的女婿(罗登•韦查耶)手中。在这位新领导人主动表示愿意归顺天国上邦后,元军将领相信了这位盟友的诚意。并开始与之组成联军,向谏义里军队发起进攻。
来自中国的军队,无论是战术还是武器层面,都有着很大优势,所欠缺的主要是地利和人和。有了信柯沙里这个“土著”的配合,这两点便不成为问题了。针对谏义里的几次战役很快便取得了胜利。然而接下来局势却并未如元军所想的那样发展。在之前战役中保存实力的信柯沙里,只是用了一招借刀杀人之计。当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覆灭后,旋即将兵锋指向中国人。
最终遭受袭击的5000中国远征军,在损失了3000余人后于4月底撤回港口登船。此时能够帮助他们回国的西南季风尚未刮起。不过即使此时西南季风起,船队也需要在人力和船桨帮助下,先行纵穿赤道无风带。无非是季风起时,会有带动对应方向的洋流为之助力罢了。因此这个时间,可以说还是刚刚好。功败垂成的中国远征军,在进入南海之后,高效率的赶上了刚刚刮起的西南季风,最终顺利的回到了中国。
可以想见,损兵折将的远征军将领将受到一定处罚。然而接下来,身在大都的元朝皇帝却并没有远征日本那样,再对爪哇用兵。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爪哇远征军回国的第二年(公元1294年),元朝的创立者忽必烈便离开了人世。无论出于内部稳定局面需要,还是为了防备中亚方向那些兄弟汗国觊觎最高汗位,蒙古人都必须把心思放在大陆上;另一方面,经过几次不成功的跨海尝试,元朝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权力边界在哪。除非中兴的信柯沙里执意要与“中国”为敌(阻断商路),否则再劳师远征也实在没有必要。
那位凭借平定叛乱、赶走元军而声望达到顶峰的国王女婿,并没有中兴信柯沙里,而是借机建立了属于自己家族的新王朝,这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满者伯夷”。好在这个新王朝,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也知道与中国的贸易将给他带来多大的利益。很快,爪哇的新国王便遣使纳贡,向中国的新皇帝表明,自己愿意纳入中国的朝贡体系。
之前在攻取占城和安南的战役失败之后,自大的蒙古人已经接受了这种名义宗主的关系定位,或者说继续维持前朝所达成的平衡。这一次,在爪哇人主动表示臣服的情况下,自然也没有必要再动刀兵了。对于彼此来说,这种政治关系定位,无非为了开展贸易的需要罢了。
虽然元朝在南海的两次军事行动(占城、爪哇)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也不能说是空耗军力。毕竟这两次使用武力,在军事战略、战术层面,都展现了强大的远洋攻击能力。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并不是每一场战争,都需要有领土甚至经济的直接收获。很多时候,单纯为显示威慑力而进行惩罚性战争,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旦有强力而来的第三方势力,试图拉上它们影响中国利益的话,这些前车之鉴必定会对南海诸国的决策,造成一定影响。当年汉将陈汤,在孤军前往中亚康居之地攻灭郅支单于后,所做的战争总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正是此类军事行动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