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 | 米南加保人/森美兰,峇峇娘惹,海峡华人,李光耀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音 | 兆斌
在荷兰人统治马六甲时期,布吉人并非是唯一被引入平衡马来亚本土势力的外来民族。还有一支源于苏门答腊岛西部高地的民族——米南加保人,也同样在政治上取得了成功。米南加保人是苏门答腊诸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支,人口约800万。这个民族给人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 “牛”文化无处不在。至今仍然在米南加保人的头饰及民居设计上,看到牛角的形象;二是母系社会遗风浓厚。今天在米南加保人家庭中,母亲仍然承担着一家之主的职责。
有一种说法,米南加保人的祖先来自云南,大约在2500年前迁至苏门答腊。要是单纯从民族服饰及民居风格来看,倒是与云南一些少数民族风格颇有类似之处。其实在南洋很多民族中,都有类似的传说。另一类能够与中国联系上的传说,便是某位来自中国的公主,曾经在郑和时代前往马来地区和亲(马来语称“汉宝丽公主”)。不管此类传说有多少可信度,最起码能够证明,中国的影响一直存在于南洋吧。
米南加保人服饰及民居
米南加保人在马来亚建立的国家叫作“森美兰”,位于马六甲和雪兰莪之间。尽管基于文明发展的必然性,米南加保人在很多方面也开始向父系社会转变,包括开始接受父权思维浓厚的伊斯兰教,但相对“原始”的氏族文化,使其在国家的结构上,也有别于其它马来苏丹国。简单点说,森美兰人在马来亚建立的国家类似于“部落联盟”的结构。
在马来语中,“森美兰”是“九个州” 的意思。最初移民马来亚的米南加保人,按照自己的氏族归属,自然形成了九个城邦。为了解决彼此间的争端,并形成合力对抗外部压力,九个米南加保城邦在18世纪上半叶(1730年),结成了联邦结构的“森美兰”。有别于其它马来亚苏丹国,森美兰的国家元首并非由某一家族所世袭,而是由州内四大部族的首领定期选举产生,并称之为“严端”(意为最高统治者)。
由于苏门答腊岛与马来亚半岛隔海峡相望的地理关系,以及米南加保人在苏门答腊岛的人口优势。早在马六甲苏丹国崛起时,就有米南加保人被引入,以平衡原有的马来亚土著势力了。马六甲苏丹国的崩溃,以及荷兰人有意分而治之的想法,给了米南加保人最终建立国家的契机。
锡矿的发现,是“马来亚米南加保人”数量增加并最终形成独立政治势力的重要原因。如果说布吉人在马来亚立足,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属性的话,那么米南加保人的情况,则多少与后来移民南洋的华工有些类似了。在米南加保人所世居的苏门答腊西部山地中,向来以出产金矿而著称,这意味着米南加保经济中,除了依靠“牛”的帮助来经营的农业以外,还拥有一定程度的采矿业。马来亚所发现的锡矿,不仅成为了普通米南加保人提供了工作机会,更为“森美兰州”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作为一个地缘枢纽,马来亚成为四方民族汇聚之地,并不让人意外。即使是充当马来西亚国家源头的“马六甲苏丹国”,其建立者同样来自于苏门答腊。共同的种族背景以及信仰,使之在融合成为一个民族时并无技术上的障碍。然而今天的马来西亚,却依然是一个种族分立明显的国度。华人和印度人社群,与马来社群之间虽然在共同的“马来西亚”国家认同下,尚能和平共处,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却没有融为一体的可能性。在马来穆斯林看来,最应当为这一“三族鼎立”的格局负责的是英国人,因为华人和印度人大量涌入马来亚,都是在英国主控马来亚之后。
18世纪末-19世纪初,决定将扩张重心放在亚洲的大英帝国,相继在马六甲沿线,获得了三个重要支点,包括:西端的槟城、中部的马六甲城,以及东端的淡马锡(新加坡)。这三个英属港口合在一起,被称之为“海峡殖民地”。其中除了荷兰人交出来的,马来亚传统地缘政治中心“马六甲”以外,槟城和淡马锡都是最适合建立直属殖民统治的岛屿。只不过前者的政治范围,后来又从所在的“槟榔屿”岛扩大至了对岸。
为了强化自己在马来亚的控制力,英国人并没有如荷兰人那样,从其它南洋岛屿上引入马来部族,而是将吸引人口的方向,放在了印度和中国这两个超级人口地区身上。选择前者的原因,是因为印度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选择后者,则是因为英国人发现,华人的适应能力及生产效率,要远远高于南亚、东南亚的热带民族。
在荷兰人控制西加里曼丹的采矿业之后,马六甲海峡周边地区,尤其是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峡殖民地”成为了华人矿工移民的重点地区。对于南洋华人来说,开采锡矿与开采金矿,在技术上并无本质区别。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在荷兰人、英国人治下的种植园里,这些原本在中国为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在转而经营咖啡、橡胶等经济作物时,同样拥有巨大的优势。为此,诸如米南加保人之类的马来民族,很快便在这场产业竞争中落了下风。只不过出于分而治之,及减少管理成本的原因,英国人将政治管理权更多向土著马来政权倾斜罢了。
一如所谓的“马来人”内部,存在多样性现象一样,在马来亚这个文明交汇之地,华人群体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分化。19世纪以前,最远可以上溯到明朝的小规模华人移民,由于不具备种群优势,大多都一定程度开启了土著化进程。这一进程显现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迎娶了当地的马来女子,使得血统上呈现了一定的混血性;二是在语言上同样呈现出混合性,其所使用的语言并非纯正的华语(主体为福建方言),而是混杂了很多马来语甚至泰语的成分。由于这些马来 “土生华人”的社群中的男性,又被称之为“峇峇”(女性则被称之为“娘惹”),因此这一语言又被称之为“峇峇语”。整个土生华人社群则被统称为“峇峇娘惹”。
尽管无论在血统还是文化上,都出现了一定混合性,但峇峇娘惹无疑还是华人的一份子。在这个土生华人社群形成之后,一般并不会选择再与马来族通婚,而是会从相同背景的家族,或者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中选择婚姻对象,以避免被马来人同化。这也使得整个峇峇娘惹群体,在文化上仍具有鲜明的中华特征。
槟城华人祠堂
在西方殖民者尤其是英国主导马六甲政局之后,土生华人社群在文化上又出现了新变化。这些兼具华人优秀品质,又与当地马来社群沟通无碍的“峇峇”,成为了英国经营海峡殖民地的得力助手。而接受这一定位的土生华人,除了在自己的语言技能上,再增加一项“英语”之外,很多也都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并开始在生活方式上模仿西方。
与土生华人群体相对应的,是“新华人移民”群体。19世纪初,在英国开始渗入马六甲海峡,并率先占得槟榔屿之后便已开始主动前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招募华工了。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英国对华贸易额的的剧增,马来华人的数量出现了质的飞跃。对于这些为了生计而“下南洋”的新华人移民来说,并不愿意视那些完成本土化进程,并成为英国人在“海峡殖民地”统治助手的“土生华人”群体为同类。“海峡华人”,是那些坚守故乡传统的华人移民,对这些出现西化倾向华人群体的称呼。
由于最先成为英国统治助手的,主要是“峇峇娘惹”群体,这也造成“峇峆娘惹”与“海峡华人”之间的区别往往是模糊不清的。然而即使是19世纪后期移民马来亚的“新”华人群体,也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所谓的“三代成峇”。新华人移民对自己的第二代,还能够灌输故乡的记忆,但到了第三代,其本土化认同往往就要压倒自己的中国认同了。类似的情况,同样出出现在政治分割的台湾岛。以至于绿营的台独主义者们,认为他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时间为之创造了“天然独”群体。
总得来说,“海峡华人”并不能等同于“峇峇娘惹”群体。如果说后者所吸收的,主要是马来文化的话,那么前者所表现出的则是西化或者说英国化了。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为例,李光耀的曾祖父,广东大浦客家人“李沐文”是李氏家族移民新加坡的第一代(公元1862年)。从时间上来看,李氏家族无疑属于“新华人移民”群体而非峇峇娘惹群体。然而作为移民家族的第四代,李光耀自幼接受英式教育,并于12岁便前往英国留学。以至于后来被英国人评价为“苏伊士运河以东最纯正的英国人”。
有趣的是,李氏家族的祖籍也是兰芳公司成员的来源地。如果不是以兰芳为代表的华人采矿公司,在西加里曼丹势衰的话,李沐文下南洋的目的地,应该很有可能是西加里曼丹了。不过兰芳公司这段历史,对李光耀亦有很大影响。最起码在日后建立新加坡的过程中,李光耀在处理与马来人及西方文化的关系上,吸取了兰芳公司的教训,并使得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具备了独特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尽管很多中国人,对于李光耀的亲西方倾向,以及其甚至更希望新加坡留在马来西亚联邦的想法颇有微词,但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说,他只是选择了一条最适合在夹缝中求生的道路吧。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移民南洋的华人,都务实的接受西方化的“海峡华人”定位。事实上,无论是李光耀及其所代表的“海峡华人”,还是被很多坚守纯粹华人文化的南洋华人所轻视的“峇峇娘惹”,都只是华人在适应环境时,所做出的一种选择罢了。是否选择吸收土著或者强势文化,并不会改变他们“华族”认同(不是政治上的中国认同)的本质。这是因为,一个身处异地的族群,如果不想被融合并失去自己原本优势的话,坚守自己的文化核心,与周边民族划清界限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从技术角度看,移民群体自身的文化越强大,能做到的机率就越高。就这点来说,有5000年文明史做依靠的华人,以及用“犹太教”来武装自己的犹太人,都算是成功者了。
需要说明的事,并不是所有峇峇娘惹都能被归类于“海峡华人”,同样也并不是所有新加坡人,都是“海峡华人”。在这个概念形成之初,真正能够接受英式教育,并成为英国统治“海峡殖民地”的助手阶层的毕竟是少数。只不过新加坡在立国之后,以李光耀为代表的“海峡华人”群体,的确从国家和文化角度一直在强化“海峡华人”的属性。以至于以英语教育主导的新加坡华人群体,与坚守华文教育的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然而海峡华人或者说新加坡的选择,说到底只是个务实的选择。基于维持自身种群特征的需要,即使在一定历史阶段淡化了华文教育,也无改自己“华族”的定位。因此尽管新加坡在立国之后,显现出了很强的英国化特征,甚至在地缘政治上倾向于依靠西方力量,来维持地区平衡,但在中国强大之后,海峡华人文化中的务实因子,也同样会促使其开始强调自己的“华人”属性。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地缘看世界
作者:温骏轩,70后,长于以历史为脉络,地缘为角度,解析世界
新书《谁在世界中心》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新书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