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航海时代 | 太平洋岛屿及美国的扩张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音 | 兆斌

以类型来说,岛屿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位于大陆边缘,在某一个地质时期原为大陆一部分的“大陆岛”。像东海、南海这类边缘海周边的岛屿,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类型。除了在河口处冲积而成的“冲积岛”以外,大多数被归类于“大陆岛”类型的岛屿被归类为“基岩岛”,本质为大陆山脉。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原本地势大大高出海平面,也不会在沧海桑田的转换中,有机会变身为岛屿。


除了与大陆相近的“大陆岛”以外,大洋腹地还存在另一种类型的岛屿——大洋岛。,这种岛屿从未在任何地质时期与大陆相连过。接近海面的海岭或者海底高地,是其形成的基础。 以其形成原因来说,又可分为两类:火山岛与珊瑚岛。顾名思义,前者是因为海底火山喷发而成;后者则是珊瑚虫努力的结果。


太平洋岛屿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上的岛屿也是最多的。其中大部分,又都是紧贴亚洲大陆边缘的“大陆岛”。一般来说,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岛屿都属于“大陆岛”。地理相近,又使得这些岛屿更有机会接受大陆的影响,晋升成为文明之地。日本列岛、马来群岛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前的开发,便是典型案例。在葡萄牙人已经通过印度洋航线,“发现”亚洲边缘这些大陆岛存在的情况下,麦哲伦此行的目的,可以被认为是,从世界的另一端,重新“发现”这些岛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有一些“大洋岛”,在大洋腹地为麦哲伦的船队提供补给,就再好不过了。


用大洋岛的概念来定义“太平洋岛屿”范畴的话,太平洋上的岛屿大体可以分为三组,分别为: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以及美拉尼西亚。这些岛屿都处在南、北纬30度,东、西经130度之间的太平洋腹地。其中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基本分布于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太平洋西北海区;美拉尼西亚群岛位于赤道以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太平洋西南海区;波利尼西亚的岛屿,则大部散布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的海域。


太平洋岛屿示意图


相比其它两组太平洋岛屿,最有可能为麦哲伦船队提供中继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结构更为复杂。这组岛屿中面积最大的,同时也最具战略价值的,是位于太平洋东北海区的夏威夷群岛。这个以珍珠港事件闻名于世的群岛,总面积为16759平方千米,大致与北京的面积相当。其中最大岛屿“夏威夷岛”,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


夏威夷群岛示意图


顺便说下,夏威夷群岛属于火山岛。相比珊瑚虫的力量,火山的力量显然要大得多。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珊瑚岛,是位于南太平洋的夸贾林岛,面积不过16.4平方公里。在地图上可以显见轮廓的大洋岛,都属于火山岛。不过造就夏威夷群岛的火山,大都已为死火山,其中位于第二大岛毛伊岛上的哈雷阿卡拉火山,还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火山。 


从地理位置上看,夏威夷群岛似乎与波利尼西亚的其它岛屿相去甚远。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对称的完美主义者,完全有理由把夏威夷群岛及太平洋东北海区的其它小岛,进行独立分区,并与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三个群岛并立。然而板块的划分,从来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问题。就像我们在南海会看到,与中沙大环礁相去甚远的“黄岩岛”,会被归类于“中沙群岛”的范畴一样。


夏威夷群岛的命运


夏威夷群岛被归类于波利尼西亚的概念中,倒并不是因为现实的地缘政治因素,而是其土著居民的种族、语言分类。波利尼西亚语,属于“南岛语系”(又被称为“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这个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岛屿上的语系,下面可分为四个语族,分别为:印度尼西亚语族、波利尼西亚语族、官克罗尼西亚族族、美拉尼西亚语族。其中南海周边岛屿的主要语言,包括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西亚语、菲律宾语,以及台湾岛的“高山族”的语言,都属于印度尼西亚语族。


能够归属于同一语系,太平洋岛屿上的原住民,很显然与南洋群岛上的原住民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只不过后者因为人口、经济潜力更大,且处在东西方海上贸易线上,能够较早进入文明阶段。今天能够被归类于南岛语族的2.5亿人口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可以与广义“马来人”重叠的印度尼西亚语族,其它三大语族中人口最多的也不过百万。


关于太平洋岛屿原住民的民族来源,一直以来有很多种说法。不过这些基因上的推导、争议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毕竟这些岛屿孤悬于外洋,对人类文明的进化几乎没有发生过影响。今天亦很难凭借这些种族分类,影响现代地缘政治。相比之下,它们分布的位置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并非所有的岛屿,都有被开发的价值。处在主要航线或者有特殊资源的岛屿,才会优先受到青睐。在整个大航海时代,绝大多数太平洋岛屿并不具备开发、殖民的价值。很多不处在航线上的岛屿被航海家发现后,只是在海图上标注一下罢了。即使是澳大利亚这种都可以跻身大陆范畴的“岛屿”,也只是在18世纪末,才因为被英国认定可以被作为囚犯流放地,才开始被开发。而事实上,在17世纪初,西班牙人和荷兰航海家应该就已经发现澳大利亚的存在了。


一直到日本和美国分别在太平洋两端崛起之后,太平洋岛屿的命运才出现重大改变。由于人类文明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战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即使在美洲被开发后),所以赤道以北的太平洋岛屿,在现代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地位高得多。具体来说,密克罗尼亚群岛,以及赤道以北,以夏威夷群岛为核心的那部分波利尼西亚群岛,地缘政治价值要比西南、东南两个太平洋海区的岛屿更具价值。


从位置上看,夏威夷群岛很可能是整个南岛民族迁徙的最后一站。直到公元13世纪,波利尼西亚人才登陆于此,而在与来源地更近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亚地区,人类迁入的时间可以上溯至4-5000年前。不过从北美或者说美国向太平洋延伸控制力的角度来说,夏威夷群岛却是势在必得的第一支点。


在殖民时代,以“发现”澳大利亚而闻名于世的英国库克船长,同时也是夏威夷群岛的发现者(1778年)。当然,这一说法本身看起来有些政治不正确。最起码澳大利亚土著和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亚人不会认同这一观点。在库克船长登陆夏威夷之时,拥有”四大四小“八个主岛,以及120余个小岛的夏威夷群岛,仍处在部族分治状态。其中面积占据绝对优势的夏威夷岛,是整个群岛中实力最强者。


白人航海家的到来,为夏威夷群岛的经济及内部整合带来了机会。除了为横穿太平洋的贸易船队提供中继以外,夏威夷还出产名贵的檀香木。以至于后来前往此地谋生的华人,将夏威夷的首府火奴鲁鲁称之为“檀香山”。然而夏威夷群岛的首府“檀香山”,却并不在夏威夷岛上,而是在它西北方向的第三大岛屿“瓦胡岛”上(1574平方千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瓦胡岛的南岸存有两个天然港湾,其一即为火奴鲁鲁;另一个,则是更为知名的“珍珠港”。除瓦胡岛以外,其它岛屿的海岸线都过于平滑,并不适合建港(土著那种独木舟是无所谓的)。



在欧洲航海者到来后不久,来自夏威夷岛的“夏威夷王国”,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将其它岛屿逐步收入版图(1810年完成统一),并且将政治中心迁往最适合开展贸易的瓦胡岛。白人贸易者带来的先进武器及巨大经济利益,是促使夏威夷王国向外扩张的主要原因。这一幕在殖民时代实在是太常见了,为了减少成本,与土著统治者合作是一种常见的贸易线维护手段。而那些愿意与西方贸易者合作的部族,则能够因此对周边部族形成优势。


然而,类似夏威夷群岛这样体量和文明程度的弹丸之地,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基于它独一无二的位置,任何希望称霸太平洋的国家,都会希望将之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在库克船长发现夏威夷群岛120年后(1898年),与之地理最为接近的美国,吞并了夏威夷王国,使之成为了美国的一个州。这一结果出现的如此之“晚”,是因为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北美的地缘政治结构,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中。


美国的扩张


库克船长发现夏威夷群岛之时,北美正处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5年—1783年)。此时“美国”的概念,还仅限于位于大西洋海岸方向的13个州。独立后的美国,通过购买法属、俄属北美殖民地,以及对西班牙/墨西哥发动战争,将版图向太平洋方向扩张。其得到了西部诸州、获取我们现在看到太平洋海岸线的时间,是在1846-1848年间(阿拉斯加州则为1867年从俄国手中购得)。此后美国又经历了“南北战争”(1861-1865年),才算真正完成内部政治统一。


美国领土的变迁


完成内部统一及恢复工作后的美国,开始将战略方向转向海洋,被视为美国后花园的加勒比海,及欧洲殖民势力薄弱的太平洋方向,是美国的扩张重心。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便是这一战略方向的具体体现。通过针对西班牙的战争,美国获得了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及太平洋的所有殖民地,包括:太平洋方向的菲律宾、关岛等殖民地,以及加勒比海的哥斯达黎加、古巴。对原本保持独立状态的夏威夷群岛的吞并,只是这次海洋扩张的一个副产品罢了。


不过美国并不是唯一觊觎太平洋及夏威夷群岛位置的国家,在美国开始治疗南北战争所带来的创伤之时,身处太平洋之西的日本,正在以“脱亚入欧”为目标,开启它历史上第二次战略转型—— “明治维新”(1868年至19世纪末)。而日本的上一次转型,还是在1200年前的公元7世纪中(大化改新)。那一次,将中央帝国推向巅峰的唐王朝,是日本模仿的对象。


说起来,美国可以说是日本脱亚入欧的启蒙老师。1853年-1854年,美国海军两次进入日本江户港,那些冒着黑烟的军舰,不仅让日本人见识到工业文明的威力,更开始决心主动拥抱已经到来的海洋时代。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并崛起为海洋强国的时段,与美国南北战争后,至通过美西战争向西太平洋扩张的时段,几乎完全重叠。换句话说,如果当时的日本没有如此迅速、高效全盘西化,那么它很可能会在19世纪末成为美国的殖民地。当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美日争霸的太平洋战争了。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一样同样存在人口压力的日本,曾经在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也有过外迁移民之举。除了大家熟知的,带有地缘政治目的的,向中国东北地区的移民行动以外,夏威夷群岛曾经是日本移民海外谋生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以至于在最高峰时,夏威夷群岛中的日本人占比高达40%(目前也有15%,是夏威夷最大的少数民族)。在后来的珍珠港事件中,部分日本侨民曾经承担过重要的情报收集工作。 除了日本移民以外,在那些动荡年代,夏威夷也吸引了不少华人移民前往淘金。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14岁便前往檀香山求学的孙中山。

地缘看世界

温骏轩专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