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 | 地缘枢纽“台湾岛”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兆斌 毛毛
西班牙人完全有机会比荷兰人更早一步登陆台湾。要知道,尽管麦哲伦“发现”菲律宾后,西班牙因为欧洲战事的原因,延缓了对这片亚洲殖民地的开发,但殖民吕宋岛的起点时间(1571年),仍然比荷兰人登陆台湾的时间(1624年)早了半个多世纪。而台湾岛与菲律宾的主岛“吕宋岛”之间,直线距离仅360公里,大半海程还有隶属菲律宾的一系列岛屿以为中继。
1635年荷兰人所绘制的台湾地图
▼
在台湾岛与吕宋岛之间,最宽的水道是台湾岛与菲最北部巴丹群岛之间,宽140公里 “巴士海峡”;巴丹群岛与吕宋岛之间,另有一组被称之为“巴布延群岛”的岛屿。分布于这些群岛之间(包括与吕宋岛之间)的诸条水道,被统称为“菲北海峡”。其中,巴丹群岛与巴布延群岛之间的水道,被称之为“巴林塘海峡”;巴布延海峡与吕宋岛之间的水道,则被命名为“巴布延海峡”。相比之下,巴士海峡的名声看起来会更大些,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宽度,更在于这个地标频繁与“风”、“浪”一起,出现在海洋天气预报中。
台湾岛与吕宋岛之间的水道
▼
巴士海峡、菲北海峡所处的海区,是西太平洋著名的大浪区,在季风影响下,出现大风、大浪频率很高。考虑到海峡两侧并没有大片陆地为之缓冲,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恶劣气候看起来,似乎影响西班牙人登陆台湾的信心,然而对比航海者们在茫茫大洋中遇到过的那些风险,这个理由并不充分。真正让西班牙人止步于吕宋岛的原因,在于“南下”要比“北上”看起来更有价值。无论是葡萄牙人还是西班牙人、荷兰人,不远千里的来到南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香料群岛上的那些硬通货。西班牙人更愿意以吕宋岛、米加鄢群岛为基地,向南扩张势力范围,以迫近这片盛产香料的土地。
一个原因,在于当时的台湾岛看起来,实在是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先来看看台湾岛的地缘位置。
从位置上看,台湾无疑是东亚大陆(中国)、东亚外岛(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地缘交会点。这意味着,如果从地缘属性上看,台湾岛被划入哪一个地缘政治圈,都是说得过去的。比如以台湾岛的原住民的语言及种族属性上来说,无疑与南洋群岛上的马来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被很多研究者定位为,马来人的迁徙源点。今天那些试图摆脱中国大陆影响,希望将对外政、经交流主方向定位东南亚甚至印度(比如经济上的“南向政策”、“新南向政策”)的台独主义者,同样更愿意突出台湾的这一属性。
然而,从台湾岛与福建处于同一纬度区间的位置及其距离来看,无疑却又属于东亚大陆附属岛屿。如果东亚大陆一如欧洲那样政治分裂,那么台湾岛谋得一个如英国、爱尔兰那样的独立国家地位,几乎是没有悬念的。问题在于,这片在“家国天下”理念下融合而成的大陆,与欧洲的情况完全相反。尽管台湾海峡的宽度要数倍于英吉利海峡,但东亚大陆诸板块整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合力,足以将地缘影响力延伸到台湾岛。这一点帮助长期秉持大陆优先政策的中央之国,最终能够将台湾岛纳入自己的政治范畴。
作为东亚外岛以及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对台湾的企图是尽人皆知的。单纯从地理属性上看,作为东亚外岛中的最强者,日本沿岛链向南扩张,在其战略上并非没有可行之处。一个很多人都了解的事实,是关于日本在二战时的“南下”“北上”之争。所谓北上,说到底就是坚持以大陆为扩张方向。所必须承受的战略后果,就是与苏联开战;南下,则是不惜向美、英宣战,以东南亚地区为扩张方向。前者更多依赖于日本的陆战实力及大陆属性;后者则仰仗于它的海战能力及海洋属性。
最终,日本还是选择了“南下”政策,并且通过珍珠港事件开启了太平洋战争。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日本能够在19、20世纪相交的这个特殊历史时期,抓住这个千年一遇的机会崛起,受益于其“脱亚入欧”的基本国策,而这一国策的根本点在于,摆脱受中国影响而形成的“大陆属性”,通过强化“海洋属性”完成逆袭。事实证明,这一战略性调整对于日本来说是正确的。表现在军事上,则是使得日本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海军,并且有信心在已经被西方列强瓜分殆尽的东南亚进行决战;二是相比冰封的西伯利亚,东南亚资源要丰富的多,尤其已经被西方列强开发出来的橡胶、矿产、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更是日本所急需的。
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来看,日本在二战中决定挑战潜力巨大的美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问题是,就政治家的决策来说,当时决策势必要受经济因素所影响。如果一项决定,不能迅速达到经济上的收支平衡,即使大方向再正确也是难以为继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情况是,在日本的对外扩张战略中,台湾进入日本视线中的时间,要远早于大多数人的认知。早在16世纪末,当时刚刚结束战国时代的日本就已经考虑过是否要南下台湾。
对日本历史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日本的战国时代结束之时,共经历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任主导者(史称“日本战国三杰”),然后进入了内部矛盾趋于稳定的“江户时代”。这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历史期,又被称之为“织丰时代”(公元1573-1603年)或“安土桃山时代”(安土、桃山两城为织田、丰臣的本城)。当我们习惯性的将“英雄史”放置于在大历史的进行审视后,会发现日本战国三杰实际承担了日本当时的三个需求:其中织田信长结束了日本的战国分裂期;德川家康则最后稳定局面,将日本带入200余年“江户幕府”时代。
结束一个动乱时代,并开创一个稳定的新时代,固然是一个历史周期律,但在承上、启下之间,一定还存在一个武力过剩需要消化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不再迎来一个新的混乱时代,就需要通过对外战争来进行软着陆了。比如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立即的征南越之役。在日本的战国三杰中,丰臣秀吉所代表的正是这样一种时代需求。为此,公元1592——1598年,丰臣秀吉策动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对朝鲜半岛的大规模军事入侵。这场战争在日本被称之为“文禄.庆长战争”,半岛则命名为“壬辰倭乱”。而在中国,由于发生于明万历年间,且中国出兵援朝,遂被称为“万历朝鲜战争”或者“万历援朝战争”。
丰臣秀吉上书天皇: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
万历朝鲜战争的过程,并非我们这一阶段的解读重点。关于朝鲜半岛对日本地缘政治扩张的重要性,自是勿需多言。大航海时代对这场战争的影响,更多是通过中、日军队所引入的西式火炮、火枪技术来体现出来。然而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即使没有大航海时代所引发的技术影响,以当时的日本国力来说,想拿下有中央之国为后盾的朝鲜半岛同样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我们感兴趣的是,在16世纪末的这场日本扩张冲动中,日本除了朝鲜半岛这个一直觊觎的方向以外,将台湾岛所代表的南下路线也纳入了考虑之中。南蛮贸易所带来的想象空间,以及台湾海峡在中日贸易及中国东南倭乱中,所展现出来的重要价值,突显了台湾岛的地缘政治价值。换句话说,在日本急需用开疆扩土之举,消化战国时代所蓄积的武力压力之时,尚处在政治开发空白期,却又已经显现出枢纽潜力的台湾,成为了选项之一。
在发动侵朝战争的第二年(1593年),丰臣秀吉派出的使者抵达台湾岛,以探查这个岛屿的政治现状及资源。在使者带回的报告中,台湾岛被称之为“高山国”,而在后来的日据时间,居住于岛上的原住民则被命名为“高砂族”。令日本方面失望的是,当时的台湾岛尚处在几乎没有被开发的状态,居住于中央山地及山前平原生存的原住民部落,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上都处于原始阶段(甚至有猎头的习惯)。对于急于获取资源、以战养战的日本来说,这样一座未开发的岛屿并不是理想的对象。相比之下,朝鲜半岛所能给予日本贵族、武士阶层的回报要大得多。
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在于征服者和贸易者的目标是在于土地本身。在人类已经能凭借工业之力,高效开发每一片土地的潜力之后,这样的认知并不算错误。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列强虽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全球争夺,但直至1884年的柏林会议后,才开会真正分割世界。然而在工业时代以前,“人”才是最大的资源。一片土地上如果没有通过生产力的进步蓄积足够人口,往往并不会被认定是有价值的。同样的心理也体现在葡萄牙人对台湾的态度上。早在1542年,葡萄牙水手就已经发现台湾岛,并将之命名为“福尔摩萨”(意为美丽的岛屿),这个标签遂长期成为了台湾岛在西方的名称。
然而出于经济因素考虑,人力缺乏的葡萄牙却对台湾岛完全没有兴趣,宁愿大费周章的从中、日两国租界澳门、长崎这两个弹丸之地。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同样没有多余的人力向台湾移民,如果台湾岛本身没有足够的人力供他们征服,且他们眼中的“高山国”之民又是那么难服王化的话,那么即使是出于长期经营的角度,征服这片土地的前景也实在堪忧。随着日本在征朝之役的失败,以及江户时代锁国政策的开启,作为B计划的臣服台湾想法,亦随之无疾而终。
其实就算接下来的江户幕府有想法,远征台湾的想法也是难以实现的。要知道,日本与台湾岛之间,当时还间隔有独立的琉球王国。在征朝之战结束、江户幕府建立后不久(公元1609年),位于九州岛也是日本最南端的萨摩藩,派军征服了近在咫尺的琉球王国。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自战国时代所蓄积的武力,包括大量从葡萄牙人那时仿制得来的“铁炮”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这两个战略、战术因素,使得琉球从此沦为了萨摩/日本的藩属。
然而接下来的日本,并没有直接吞并琉球。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中国。一方面,中国方面仍然对日本实行海禁,如果说琉球之所以能够在15世纪后崛起,是因为明朝政府对日实施海禁,但却允许琉球拥有官方贸易渠道的话,那么当时日本方面之所以要征服琉球,所图谋的主要也是这个渠道。而维系这个贸易渠道的根本,在于让琉球继续以独立国家的身份,留在中国的朝贡体系内(同时实际上臣服于日本)。
简单点说,自公元1609年起,琉球王国在政治上实际就处在中、日两属的境地,并且被迫向中国方面隐瞒实情。是不是看起来很难?其实也不是很难。毕竟以中央帝国自居的中原王朝,对这些蛮夷的政权更迭,本身并不是特别在意。尽管在后来的朝贡贸易中,明朝官员曾经产生了些许怀疑,但并没有去深究。在这种顾虑之下,日本即使有能力登陆台湾岛,也不会冒引发明朝政府警觉的风险。
臣服琉球,可以被看作是日本在西征朝鲜失败后,在南线所得到的一种补偿。当然,如果有能力的话,日本肯定是想鱼和熊掌兼得的。公元1879年,通过明治维新崛起为帝国的日本,终于在法律上正式吞并琉球,将之变成了现在的日本“冲绳县”。16年后,在甲午战争中获胜的日本,又通过《马关条约》,从当时的清王朝手中得到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包括澎湖列岛)。
有趣的是,日本使者出现在台湾岛的消息,一度让身在吕宋岛的西班牙人产生了恐慌。在西班牙将吕宋岛,打造为自己的亚洲贸易基地后,西班牙商船作为日本“南蛮贸易”的一部分,同样被获准前往平户贸易。这使得身处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政府,第一时间收到了日本遣使南下的消息。基于台湾岛与吕宋岛的距离,西班牙人产生了是不是要抢在日本之前抢滩台湾的想法,包括派出了先遣船北上台湾探查情况(被风暴吹了回来)。只不过,随着日本方面的放弃,西班牙方面还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菲律宾的经营上。
在日、西两国,将台湾岛纳入政治视线的16世纪初,与台湾岛地理关系更为紧密中央之国,似乎没有理由缺席。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只不过在中央政权无意于海外扩张,且必须优先应对北方压力的情况下,先行代表中央之国向台湾岛渗透的,是来自东南沿海的民间力量。事实上,在东亚海上贸易大部为中国海商所控制的情况下,台湾岛能够进入日本的政治视线,信息很有可能便是源自于与之交好的中国商人。下一节,我们就将解读一下,到底是什么力量为台湾烙上了中国印记。
地缘看世界
温骏轩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