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 | 美洲原生文明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兆斌 毛毛
大航海时代最令人兴奋的发现,无疑是美洲了。以“世界”这个概念来说,长期以来只包含欧洲、亚洲,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也就是麦金德所认定的“世界岛”。在美洲被发现并被视为“新大陆”之后,原本的“世界岛”随之被称之为“旧大陆”。当然,这里的所谓新、旧,只是一个欧洲发现者的视角。美洲的印第安人完全可以认为,这里面带有歧视的意味。事实上,“印第安”这个标签本身同样也有问题。印第安就是“印度”的意思。由于哥伦布一开始误以为他发现的是印度,使得这个错误的名称得以流传开来。以至于待到真正的印度被“发现”之后,欧洲人不得不以“西印度”“东印度”来区分真假印度。只是这种前缀式的命名,仍然带有强烈的欧洲中心思维。位于欧洲以东的印度半岛,成为了“东印度”;位于欧洲以西的美洲,则成为了“西印度”。
麦金德“世界岛”示意图
抛开“印第安”命名中的误会成分,那些在欧洲人抵达之前便已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部族,也有理由拒绝这个强加给他们的名称。相比之下,“美洲原住民”一称会更为的客观,也更加的政治正确(美国在法律层面上,目前已经用“美洲原住民”取代“印第安人”一词)。鉴于有类似情况的区域,在政治上往往没有完成统一,比起用某一较大部族之名,来做所有土著统称的做法,这种中性命名法会更容易引发共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解读台湾时,会使用“原住民”而不是高山族一词。
与被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割在“世界岛”之外的美洲相比,散布于旧大陆上的欧亚非诸文明,之间的交流就算不密切,也都不间断存在着。各种文明因子的相互交融,促进了诸文明的成长。尽管这种交流,有的时候是通过残酷的战争来进行的。比如很多研究者相信,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是在公元751年的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帝国与唐帝国在中亚的战争),由被阿拉伯人所俘获的中国战俘传入西方世界的;反观一直被认定为,孤立于旧大陆东部自成体系的中央之国,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输入了无数来自旧大陆其它地区的文明因子。
在新大陆被发现之前,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完全的封闭性会对文明进程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有了与新大陆原生文明的对比,诸文明之间交互影响的益处方才显现出来。现在,随着本文时间线的推移,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已经登陆到,被他认为是“印度群岛”的加勒比群岛之上,并开始野蛮的掠夺行动。我们需要在整片新大陆文明,还没有被欧洲殖民者破坏之前,赶紧了解一下这片神秘的土地。
一个需要解决,同时又广为人知的事实,是美洲原住民最初来自于旧大陆。从地理角度来看,最窄处仅37千米,深度在30米-50米的白令海峡,最有可能成为新旧大陆的连接点。一般认为,白令海峡在冰河时代末期,曾经因海平面下降自然形成了“大陆桥”。来自西伯利亚的狩猎者,在追逐猎物时进入了美洲。美洲原住民整体呈现的黄种人特征,从种族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白令海峡位置示意图
来自亚洲的移民,大约是在13000年左右进入北美大陆,然后再逐步南下,扩散至整个美洲。尽管印第安人中的大多数,在基因上可以追溯到一支小型移民团体,但目前的证据表明,美洲原住民的来源会更加多样性。有观点认为,除了存在多批次来自西伯利亚的移民以外,美洲也有可能在史前接受过来自南太平洋岛屿,以及欧洲北部的基因。不过这些太过久远的基因混合问题,对于后来美洲本土文明的影响,以及新旧大陆的碰撞并没有丝毫影响。最终进入美洲的欧洲人,甚至不知道他们遇到的原住民属于黄种人,而是因北美印第安人脸上涂抹的红色颜料,误以为是他们的肤色,并将之单列为所谓的“红种人”。
印第安小哥
美洲原住民被归类于黄种人的事实,曾经让远在太平洋彼岸的部分中国人,产生过无限联想,并生成过印第安人是殷商移民的荒谬假设。这当中最直接的证据,是所谓“印第安”是“殷地安”,也就是“殷人之地安好”的意思。很显然,知道哥伦布与印第安名称来源的人,都会明白这种假设有多么的荒谬。不过,除了这个无厘头的假设以外,的确也有很多看似有道理的证据,暗示着华夏文明与美洲文明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其中最让人产生这种错觉的证据有二:一是玛雅人的象形文字;二是玛雅文明的玉文化。
然而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很多技术并非单一起源,再向外传播,而是会在相似的地缘环境中,各自独立起源的。以文字的发展过程来说,有一个图画符号——象形文字——表音文字的演变过程。其中地中海文明圈的地缘结构复杂性,使之在文明初始阶段,便完成了向表音文字的转化。古埃及文字中的大部分,虽然看起来具备象形文字的特征(甚至相当部分直接就是图画符号),但实际已经转化为了表音的拼读文字。3500年前,纵横地中海的商业民族腓尼基人,将古埃及那些复杂的象形表音符号,简化为了线条简单的字母——腓尼基字母,并成为后世地中海文明圈诸字母文字,如希腊字母、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的源头。
可爱的字母
中国与地中海文明圈,在文字上并没有交互影响过。地缘结构的单一性,使得中国文字在象形文字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尽管由于象形文字的局限性,汉字加入会意、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并且笔画越来越精练,但整个汉字体系无疑还是属于象形文字范畴(虽然从技术上看,更应该被称之为“意音文字”)。不考虑诸如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之类的化石文字,汉字几乎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仍活着的象形文字体系。
象形文字演变示意图
东巴楔形文字手抄本《创世纪》
与字母文字相比,象形文字显得非常的难学。在中国被迫向世界,或者说是向西方打开大门之后,汉字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保守、落后的象征。鲜为人知的是,汉语拼音的设计者,最初只是将其作为“汉字拼音化”目标的初始阶段。幸运的是,地缘基础稳固的汉字,最终并没有走向这条歧途。以拉丁字母为表现形式的汉语拼音,只是成为了汉字识读的辅助手段。这保证了中央之国的历史,能够通过文字这个重要载体,继续有效传承下去。相比之下,韩国、越南两国,在将本国文字拼音化之后,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最起码后来者,在研究那些通过汉字记录的本国历史时,不如中国人那么自如。当然,考虑到这样做,是为了地缘政治层面完成“去中国化”影响,并且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使用简单易学的表音文字,上述国家的这种转变,负面影响并没有部分中国人调侃的那么大。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并不能简单的评论,汉字与世界通行的拼音文字之间,孰优孰劣,只能说拥有这样的特质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你的实力很弱,弱到不会被周边国家和民族构成威胁的话,那么你可以凭借这一特质,获得文物级的保护。就象留存于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尽管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但却因为独特的原始象形文字特征,得以成为受保护对象一样;如果你的实力很强、基数很大,大到全世界有将近20%人在使用,那么它就能够成为凝结内部力量、应对外部竞争的利器了。
受保护的纳西族东巴文字
把视线拉回到美洲上来。印第安人也好,美洲原住民也罢,在民族和政治上其实都只是一个泛称。这片土地历史上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的意识认知,在今后的历史中也几乎没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当然,考虑到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强调各方面统一的案例似乎只有中国一家,美洲的这种情况才算是常态,就象大多数人类都在使用拼音文字,而汉字却在独竖一帜一样。在美洲诸土著文明中,真正发展出文字的只有位于中美洲的玛雅人。其文字形态,则处在与汉字相似的“意音文字”阶段。这使得一些人相信,玛雅人一定与中国有某种联系。
然而经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这其实只是文字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只不过,封闭、半封闭的地缘环境,使得两地的文字发展,都停留在这一阶段罢了。这种情况,在另一个将二者联系起来的因子——玉石身上,同样有所体现。我们知道,石器时代是所有人类祖先都经历过的一个时代。随着青铜时代的来临,石器逐渐退出了人类生活。华夏文明与玛雅文明之所以不约而同的产生玉石文化,在于二者都经历了较长的“石器时代”。尽管华夏文明一直声称有5000年历史,但真正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距今却只有3000年时间。无论最初的冶炼、合成技术,是本地起源还是由亚洲中部传入,这个时间在旧大陆诸原生文明中都属于最晚的。这使得中国人的祖先,不得不把更多的历史时间放在石头身上。所谓“美石为玉”, “玉”无非是比较漂亮的石头。至于玛雅人,他们甚至在西班牙人入侵之时,都没有掌握铜的冶炼技术。
当然,这并不代表整个美洲在被“发现”之前,都没有掌握金属,特别是铜的冶炼技术。比如美洲三大文明中的印加文明,就已经有少量铜器的运用(但没有文字)。对应华夏文明的历史,整个美洲文明的发展阶段,大体与中国的夏王朝及其以前的三皇五帝阶段相当。技术上属于新石器时代,或者铜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间的过渡阶段)。美洲诸文明的存在,证明了人类社会在缺少文字、铜等要素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进入高度组织性、创造力阶段的文明阶段。对于一直试图坐实商以前文明史,但目前又缺乏文字、青铜方面证据的华夏文明来说,这一来自太平洋彼岸的案例,最起码可以帮助证明,司马迁为我们保留下来的上古史,并非只是传说。
好了,关于美洲文明的粗线条白描就先写到这。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地缘角度,一层层的撕开笼罩在这片神秘大陆上面纱。
地缘看世界
温骏轩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