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 | 玉米还是仙人掌,这是一个问题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兆斌 毛毛
作为亚洲人迁入北美大陆的第一站,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的环境,对于原始人类来说并不存在问题。除非你不相信,他们能够通过渔猎方式生存于西伯利亚。然而却几乎没有人会认为,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会有机会率先成为文明之地。与西伯利亚相当的纬度,使得这一地区的气候可以用“苦寒”二字来形容。问题的焦点,还是归结于美国本土,为什么没有能在“前哥伦布时期”进入文明进程。依照惯例,我们先要来看看美国的地理结构。
中国当下的版图,在地势上向有“三大阶梯”之说:青藏高原是第一级;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为第二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这些则为第三级。说起来,美国的地势也有三个阶梯,不过却是呈“两端高、中间低”的结构。这样的地势说起来,已经不是阶梯而是盆地了。造就“美国盆地”的山地:一是位于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二是位于美国西部的“科迪勒山系”。其中后者的体量要远甚于前者。需要说明的是,“科迪勒山系”这个标签在地理层面上,覆盖有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的整个美洲西部山地,绵延有1.5万公里。可以说美洲有多长,它就有多长。
北美洲地形剖面图
在中、南美洲,科迪勒山系的东西纵深较为狭窄。其中墨西哥部分,就是孕育了中美洲“玉米文明”“墨西哥高原”了。围就这片高原的边缘山脉,被合称为“马德雷山脉”,并依方位划分为:东马德雷山脉、西马德雷山脉、南马德雷山脉三部分;至于科迪勒山系南美部分,则是著名的 “安第斯山脉”的。这条纵贯南美洲西部,全长将近9000公里(长度为世界第一)的山脉北部孕育了被我们称之为“土豆文明”的印加文明。
北美洲地形图
既然科迪勒山系的中部,成就了中美洲文明;南段又催生了南美洲文明,那么身处北美的部分,看起来应该也很有机会诞生属于自己的文明。单纯从体量来说,科迪勒山系在美国的部分,看起来要“厚重”的多。安印斯山脉东西最宽处为640公里;包含马德雷山脉在内的墨西哥高原,东西最宽处也不过800公里。相比之下,覆盖美国西部的科迪勒山系部分,其东西纵深可以达到1600公里。假如你手边没有地形图只有行政图,可以试着在美国地图上,找到旧金山和丹佛这两个美国知名城市,二者之间便是那片海拔在1500~3000米之间的山地-高原。
美国地形图
鉴于美国部分的体量占据明显优势,且中南美洲部分可以用更为简洁的“山脉”标签覆盖,狭义概念上的科迪勒山系,一般可以仅指美国部分。就象很多时候,“美洲印第安人”的概念指向“美国印第安人”一样。如果将美国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的话,那么“西部”的地理范围,几乎可以与科迪勒山系重叠(如果不考虑狭长的太平洋沿海平原的话)。一定要用个指向更为明确的标签来涵盖这片高地的话,“美国西部大高原”看起来会比较合适。不过后面我们会说到,地缘意义上的美国“西部”,范围要广阔的多。
由于墨西哥高原本身属于科迪勒山系的延伸,美国境内的山系主体有机会凭借这种地理连接性,从玉米种植切入,发展出自己的文明。实际情况却并不容乐观,隶属于同一山系,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具备相同的气候环境。阻止玉米文明北上的最大障碍是纬度。这个论断看起来颇有些奇怪,今天美墨边境延绵于北纬26°-33°的区间。这个区间对应到中国,则正好是“亚热带气候区”。如此看来,美墨边境地带看起来应该是非常舒适,并且适宜人类生存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我们开眼看世界时,经常要不时的告诉自己,“中央之国”在很多方面还真是一个特例。这种特例性,甚至会体现在生理上。比如说属于黄种人东亚类型的中国人中,有“臭汗症”(也就是俗称的“狐臭”)的比例是相当低的,大约只有5%左右。在东亚人种之外,“臭汗症”的比例却高得惊人(高加索人种为90%,尼格罗人种则超过99%)。也就是说,就体味这件事情来说,中国人及其所属的东亚圈才是真正的异类。
气候这件事情也是如此。在前面的内容中,“副热带高压”这个气象术语,曾经不断的帮助我们更新在东亚形成的既有地理逻辑。所谓“副热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亚热带”。问题在于,这个通常定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区间,大部并不是温润舒适的 “亚热带气候区”。在北半球,除了亚洲那些受季风影响的区域,以及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的美国东南部以外,副热带高压会让这个区间大部分地区,都变成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带。我们可以依此规律,在非洲找到“撒哈拉沙漠”;亚洲找到“鲁卜哈利沙漠”(位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大沙漠;澳大利亚找到“大沙沙漠”、辛普森沙漠、吉普森沙漠等位列世界前十的沙漠区。
至于美洲,在这个区间同样未能幸免。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美墨边境科迪勒山系变成了一片热带沙漠地带。这片主体在墨西哥高原北部,横跨美墨边境的热带沙漠地带,以西马德雷山脉为分割线。山脉以西被称之为“索诺拉沙漠”,以东则被称之为“奇瓦瓦沙漠”(索诺拉和奇瓦瓦是墨西哥的两个州)。
北美洲沙漠分布图
我们之所以常常会在脑海中,把墨西哥的国家形象和巨大的仙人掌,以及硕大无比的墨西哥草帽联系在一起,便是源自于这两片沙漠。不幸的是,在今天的时政新闻中,这片沙漠往往又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每年都有无数墨西哥人,试图在蛇头的带领下,横穿这片沙漠前往美国。在偷渡过程中,干旱气候和人为因素,使得很多偷渡者失去了生命。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美墨边境都处在沙漠地带,但只有渺无人烟的沙漠地带,才是边境管控最松的地带。然而对于多数美国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无何管控这条延绵上千公里的沙漠边境,以避免自己的工作机会、福利被非法移民所蚕食。有鉴于此,美国那位特立独行的新总统,在竞选期间就把兴建“美墨边境墙”作为了宣传的重点。只是在如此漫长的国境线上修建隔离墙,资金从哪出始终是个大问题(墨西哥人是绝对不会出的)。
几千年前,如果奥尔梅克人或者他们的后来者,想沿着那些山间峡谷向北迁徙的话,倒是不必考虑美国警察的堵截。问题在于,聚落于墨西哥高原南部的原住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气候类型上来看,没有被副热带高压影响到的墨西哥高原南部,整体上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中美洲原住民要想向北迁徙的话,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截然不同的气候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作物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就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这一问题来说,墨西哥高原上的文明创造者们,有过很成功的实践。与热带森林气候一样,热带草原气候也被分为“干”、“湿”两季,而不是我们在温带所见的那种四季分明气候。尽管不缺乏降水,但热带气候区的降水集中度非常高。每年5-9月份的雨季,集中了全年8成左右的降水。这种旱涝两重天的景象,以及对动物生存状态造成的严重影响,相信大多数人已经通过赵忠祥老师对非洲大草原的解读中体验过了。
人类解决全年水资源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修筑水利工程。墨西哥高原的地形,帮助了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美洲原住民,解决了用水问题。考古学家们在奥尔梅克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水渠和蓄水池的存在痕迹。阿兹特克人的解决方式则显得更为的奇特。今天墨西哥城所在的谷地,当年也是阿兹特克政治中心“特诺奇提特兰”的城址所在。阿兹特克人并没有费力去排除谷地中天然蓄积的湖水(被称之为特斯科科湖),而是利用旱季在湖中央修筑周长达十几公里的堤坝,以使堤坝内的水平面,长年维持在一个稳定高度,然后再在堤坝内填土兴建水道纵横的城市。这座被西班牙人认定与威尼斯颇为相似的城市是如此的宏大,最高峰时甚至容纳了30万人。
阿兹特克人在适应环境的创新,并不止于构筑一个水上城市,还在于他们颠覆式农田设计。一般的农耕思维,是在平整的土地上开垦农田,然后通过水利设施引水灌溉,阿兹特克人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这些农田并没有被开垦在周边平原或者山地,而是被巧妙布设于堤坝之外的湖面上。有一种说法是,阿兹特克人会利用湖底生成的杂草固定木筏,然后再在木筏之上,堆覆营养丰富的湖泥,以此打造出一片 “浮岛”式的水上农田。不过阿兹特克人的真正做法,更有可能是在湖中扎下能够高过丰水期的湖面木桩,然后再在上面架设木筏、堆覆湖泥。
不管具体采取哪种做法来打造水上农田,阿兹特克人所种植的玉米等作物,都不会有缺水之忧了;淘换上来的淤泥,则能够不断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悲剧的是,在西班牙人入侵阿兹特克之后,殖民者们并不认为阿兹特克人的设计有什么可取之处。更大的原因在于,天主教徒们并不愿意美洲人存有能够引发民族自豪感的记忆。因此特诺奇提特兰所处在湖面,最终被逐渐填平。新的墨西哥城,则在古城遗址及被填平的湖面上重新兴建及扩张,并成为了墨西哥合众国的首都。
后面我们会看到,美洲原住民在农业上面,还有很多创新。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不管什么样的技术创新,作物生长都离不开:阳光、水、土壤这三大要素。在沙漠当中,这些要素并非不能凑齐。比如旧大陆最为先发的两河文明、埃及文明,都处在沙漠当中(但不是农业起源地)。两大古文明的形成,得益于两地所邻的高原,能够为之带来丰沛的河水(包括营养丰富的河泥)。反观身处墨西哥高原之上的奇瓦瓦沙漠,以及位于墨西哥高原西麓的索诺拉沙漠,却并没有成就大型冲积平原的条件。尽管沙漠中会有一些小型绿洲存在,并有机会聚落一些人口,但体量限制了它们的发展空间。
不具备交通价值,是美墨边境沙漠地带,成为文明盲区的另一个原因。如果科迪勒山系的美国部分,是在“前哥伦布时代”,就具备今天的吸引力的话,那么美墨边境那些能滋养巨大仙人掌的土地,并非没有可能诞生一些引发考古学家兴趣的绿洲文明。贸易将成为其发展文明、聚落人口的推进器。就象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发现的那些绿洲小国一样。然而当我们满怀希望,把视线越过北纬35°这条热带沙漠气候区的北部边界后,令人崩溃的事情发生了。在这条气候分割线的北面,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
“沙漠”总是与“热”和“干旱”联系在一起,不过并不是所有酷热的干旱地带,都处在热带地区。除了热带沙漠以外,地球上还存在有温带沙漠。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就属于温带沙漠。与热带沙漠区相比,温带沙漠区在日温差和年温差方面,都要大得多。中国新疆地区流传着的“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民谚,就是这一气候特点的真实写照。以至于温带沙漠又被形容为“冷沙漠”(热带沙漠则为“热沙漠”)。只不过,无论哪种沙漠,都与干旱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
世界沙漠和草原分布图(按类型分)
高大山脉对水气阻隔,以及远离海洋的位置,是中国境内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北美的科迪勒山系的山谷地区,干旱气候的推手则主要是“雨影效应”和“焚风现象”。所谓“雨影效应”,指的是暖湿空气到达高峻的山脉时,受地形影响被抬高,并形成降雨(使向风面成为“雨坡”)。而气流在抵达山脉背风面时,水气含量就已经很低了;同时山谷中沉降的空气也会有所升温,进一步蒸发水分,加剧背风面的干旱效应。这一现象则被称之为“焚风现象”。
焚风现象示意图
雨影效应和焚风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包括热带干旱地区以及中国的西北干旱地区,都会受这一现象的影响。只不过,在两面临海的美国,这两种相伴而生的气候现象,是引发干旱的主要原因罢了。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这片“美国西部大高原”,整体呈现出荒漠化状态。当然,再荒凉的地方,也会有几个地标为世人所知的。以赌城之名为世人所知的“拉斯维加斯”;奉行多妻制的摩门教中心“盐湖城”;经常出现在西部片中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都是这片温带沙漠气候区的著名地标。
事实上,在“前哥伦布时代”,玉米和文明并非完全没有尝试在美国西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渗透过。毕竟高原之上,并非完全没有降水,在漫长的历史中,总会有个别成功案例。比如考古学家们,就在美国亚历桑纳州首府凤凰城南郊(这个州的州花是“柱状仙人掌”,气候类型可想而知),发现了公元前300年——公元1400年期间,印第安人种植玉米、南瓜等作物的痕迹。只不过,在欧洲人入侵前的公元15世纪,这颗诞生于荒漠腹地的文明种子,便自然消失了。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源自墨西哥高原南部的“玉米文明”,一定尝试过沿着山谷向北方自然扩散。只是受限于地理环境,玉米并没有在美国西部的高原地带,竞争过仙人掌。那么在科迪拉山系以东的相对低地区,玉米的命运会不会更好一点呢?这个问题留待下一节再行解读。
地缘看世界
温骏轩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