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航海时代 | 飓风影响下的美洲文明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安妮  毛毛

不管是“热带沙漠气候”还是“温带沙漠气候”,造就出来的环境并不一定是那种黄沙漫漫的沙漠,更为精确的说法应该是荒漠。在美国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腹地,你虽然见不到那种撒哈拉沙漠的感觉,但那种荒凉感可以让你真切感受到这一地区实在不是文明迸发的好地方。


美国地形图


人口密度,是最能反映一片土地地缘潜力的指标之一,尤其是在更多只能依靠土地物产求生的光合文明时代。以身处这片荒漠地带的内华达州为例,这个总面积达到286297km²的美国第七大州(相当于辽宁省+安徽省的面积),总人口却只有300万(2017年数据)。这其中又有2/3生活在那个以赌城之名而为世人所知的“拉斯维加斯”。


事实上,受赌业和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刺激,内华达州还是美国近年来人口增长最快的州。当然,美国西部绝对人口的不足,还与美国总人口数量有关。如果把这些土地交给中国人来打理,估计即使是内华达州这样的荒漠州,也还是很有机会突破千万级的。


只是都可以想见,当年尝试向北迁徙的玉米文明,以及后来西方殖民者,初看到这片土地时会有多么的绝望。


不过科迪勒拉山系并非是美国的全部,抛开太平洋沿岸,那点狭长的湿润平原暂且不谈,落基山脉以东还有大片的低地为我们提供想象空间。从位置对应关系上来看,玛雅人似乎应该为这个方向的尝试,做出更大的贡献。毕竟在中美洲,相对墨西哥高原上的阿兹特克人(包括其之前的文明创立者),玛雅人看起来已经适应了低地生活。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并不是说地势相近,就一定会更有吸引力的。相比那些高原文明,玛雅人会更不愿意向远方迁徙。



一提到玛雅,略知一二的人,脑海中都应该会浮现出一幅被丛林包围的金字塔形象。玛雅文明是这个星球上少有的“热带雨林文明”。不过这也限制了玛雅文明的影响边际。在中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区从墨西哥高原东麓,沿“索科努斯科山”(科迪勒山系在墨西哥高原以南的中美洲部分)一路向东南方向延伸至巴拿马南部。玛雅文明正是生长于“索科努斯科山”东麓的这片热带雨林中。



风在中美洲热带雨林的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哥伦布在发现美洲大陆的过程中,巧妙的利用了北大西洋上的两个风带:东北信风带与西风带。前者将哥伦布的船队带向了新大陆;后者则帮助船队回到了欧洲。其中东北信风带大体处在北纬5°~25°之间。


对比中美洲热带雨林分布范围,你会发现二者的重叠之处。


当然,并不是所在处在这个区间的陆地,都有机会生成雨林。索科努斯科山,包括墨西哥高原的东南部,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些从加勒比海方向吹来的暖湿气流,只有在遇到山脉阻隔之后,才会在迎风面形成丰沛的“地形雨”。换句话说,索科努斯科山成为了一条分割线,只有其面向加勒比海方向的低地区,才能形成热带雨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美洲地区的太平洋岸线,这一地区就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成为 “热带草原”了。

玛雅拥有很多大家熟知的文明成就,如文字、建筑。不过虽说玛雅人的食谱中,玉米占据了最核心的地位,以至于玛雅人会将自己称之为“玉米人”,但这个雨林文明在农业上,却并没有很特别的贡献。


前面我们也说了,玉米并不是玛雅人驯化的,而是来自于墨西哥高原的贡献。事实上,玛雅人在农业技术上显得很原始。通俗的讲就是“刀耕火种”。通过焚烧原始森林,玛雅人能够获得肥沃的土壤,并在播种之后坐等作物的成熟。只不过,这种做法并不能保持土壤的肥力,尤其在水土流失严重的热带雨林中。往往在一年之后,就要另行择地烧荒。而被撂荒的土地,需要3-6年才能够恢复。因此这种原始的农业经营方式,又被称之为“迁徙式农业”。

很显然,迁徙式农业对土地的利用效率是很低的。当玛雅人的人口膨胀到雨林的承受极限,城市被放弃也就成为了必然。当然,玛雅人在水利方面也并非一点建树都没有,最起码他们知道,在旱季通过一些人工水渠,将一些天然洞穴的储水引出使用。只是相比阿兹特克人那种可持续性的“水上农田”耕作法,玛雅人对“水”、“土”的利用,实在是不够高明。


今天,很多人会认为,拥有亚马逊平原的巴西,应该在人口上极具潜力。问题在于,尽管今天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看起来比玛雅人要多得多,但巴西如果真的准备把那片地球上最大的雨林,变身成为农田的话,他们在水、土平衡方面遇到的战略问题,并不会比玛雅人少。

现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上来。如果玛雅人选择向北,沿着墨西哥湾海岸线向美国方向迁徙的话,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气候问题。


受东北信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墨西哥高原东麓的沿海低地带,并没有象高原西部那样,成为沙漠地带,而是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不过鉴于玛雅人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这种转变。实际上,在玛雅文明后期,玛雅人已经在做这种尝试了。



一般提到玛雅,总归会和“尤卡坦半岛”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地理位置上看,这个位于墨西哥高原与中美洲地峡连接处的半岛,在向北延伸之后,与北美大陆方向向南延伸的“佛罗里达半岛”,共同组成了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的地理分割线。


受益于山地迎风面所形成的“地形雨”,尤卡坦半岛的南部属于雨林区,并成为了玛雅文明的起源、兴盛地。只是受限于“索科努斯科山”体量,其迎风面所形成的“地形雨”,难以覆盖南北纵深达700公里的“尤卡坦半岛”。因此尤卡坦半岛的中北部,属于树木密度相对较少的“热带草原”地带。

兴起于尤卡坦半岛南部雨林地带的玛雅文明,除了向中美洲地峡的雨林地带扩散以外,后期也向尤卡坦半岛北部的热带草原地带迁徙。及至公元9世纪后,尤卡坦半岛北部地区,逐渐成为了玛雅文明的中心。相比有更多“烧荒”材料的雨林深处,这一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要更弱,使得这一时期的玛雅城市,在规模上要小于雨林时代。另一个制约玛雅文明农业升级的因素在于,低平的尤卡坦半岛北部并没有大江大河,无法象旧大陆文明那些,依靠灌溉农业技术发展出成熟、高效的农业来。

除却内部原因以外,外部留给玛雅人的时间也不多了,因为西班牙人就快来了。以今天的科技发展速度来看,我们几法预料几百年后,技术会升级成什么样(也许人类已经不在地球上了),但在光合文明时代,技术的发展则要缓慢的多。


当然,玛雅人或者墨西哥高原上,其它依赖玉米而生长的文明,并不一定要等待自己衰弱之后,才向外传播文明因子。北美原住民在科迪勒山系腹地荒漠地带的玉米种植遗迹,已经证明了玉米文明在很早就已经向外传播了。有鉴于此,上述文字只能解读玛雅文明为什么衰亡,而无助于解释,为什么北美大陆的低地区,没有在漫长的历史中成就自己的文明。

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看美国本土的自然条件。现在让我们把视线拉到落基山脉东麓来,看看这里的环境状态。


之前曾经说过,美国的整体地势象是个“大盆地”。西边的“科迪勒山系”与东海岸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成就了美国“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势,不过宽度仅130公里-560公里,大部海拔1000~1500米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体量完全没有办法和“科迪勒山系”相比。抛开这条东部山脉,及依附其生成的大西洋沿海平原不看,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美国大部,还是呈现出”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形走势的。


北美洲地形剖面图(沿北纬40°纬线)


之所以用“阿巴拉契亚山脉”为美国做一个地理切割,是因为这条在地理上不太起眼的山脉,在美国地缘政治史上却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信略微知晓美国建国史的人,都听过“北美十三州”的说法。公元1607年至1733年,英国人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沿大西洋海岸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在行政上被分为十三块,并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时宣布独立,成就了最初的“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示意图


前面曾经说过,地缘政治上意义上的美国“西部”,要比地理层面上的感觉大得多,便是因为这条山脉的存在。简单点说,在美国历史上,阿巴拉契山脉以西地区,曾经都是有待开发的“大西部”。

越洋而来的英国人,率先开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大西洋沿海地区,然后再占领、开发所谓“西部”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不过相对中美洲文明的传播者来说,这一地区的距离就有些远了。无论玉米是沿陆路还是海路传播,墨西哥湾北部的平原地区,都有理由成为第一站。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是这片土地的核心地理特征。在地理上,“科迪勒拉山系”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美国中部地区,大部都属于密西西比河流域。

从东西两大山地收集雨水的密西西比河,最终向南注入了墨西哥湾北部。最迟在公元9世纪,也就是玛雅文明中心转移到尤卡坦半岛北部时,玉米就已经传播到密西西比河流域。


在来自英国的殖民者登陆美国东海岸时,他们已经能够从当地土著部落那里,学习到玉米、南瓜等美洲特色作物的种植技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玉米是顺着密西西比河,向美国中东部扩散的。


不过河流在人口和商品、技术传播过程中,总是会起到天然的通路作用。就这个问题来说,法国人的殖民经历倒是可以提供一定参考。

公元1682年,法国探险家由密西西比河上游出发,向下一路探索至墨西哥湾。随即,法国政府宣布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到落基山脉之间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为法国殖民地。并以当时的法王“路易十四”之名,将之命名为“路易斯安那”。今天,美国中部还有一个州以此为名,不过最初的“法属路易斯安那”,可比现在的路易斯安纳州要大得多。

关于英法等国在北美的博弈,以及美国具体的地缘政治结构问题,后面会有章节专项解读。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文明升级。


以旧大陆“大河文明”的为参考的话,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包括整个墨西哥湾北部那些严格意义上,不隶属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沿海平原地区,应该是很有机会进化出自己的文明的。


一个更为利好的信息,是受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及东北信风的影响,包括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在内的,整个墨西湾北部的美国东南沿海地带,在气候上属于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美国东北部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这意味着,玉米在它最初登陆美国东南部之时,就应该能够在雨、热两方面,遇到个好环境。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说华夏文明在发展初期,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以黄河为代表的水患的话,那么美国东南平原地区,发展农业文明最大的障碍,则是频繁而又破坏力极强的飓风了。


所谓飓风,就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台风”。前面在解读麦哲伦的探险活动时,我们已经解读过。“飓风”、“台风”只是风速较大的“热带气旋”在太平洋两端的不同命名罢了。美国是这个世界上,遭遇飓风灾害最多的国家。


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又是飓风灾害的重灾区。由加勒比海方向北上的飓风,几乎每年都要在此肆虐一番。整个飓风季,从当年的6月初一直到11月底,跨度达整整半年之久。

如果说旧大陆“大河文明”的创立者(比如大禹)们,面临的水患还能有“人定胜天”的想法,那么在面对飓风灾害时,就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了。地势是人类抵御强风灾害的重要依靠。


比如发源于中国东南海域的台风,每每沿东南沿海北上,抵达富庶的江南平原地区时,就已经势衰。至于最受台风气候影响的东南沿海地区,正好又是复杂的丘陵地带(东南沿海丘陵)。山地极大的削弱了台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比之下,试图在美国东南平原发展农业的原住民部落,就完全没有可以依靠的地势了。在这种情况下,原住民们又有什么机会,去发展出那些注定要周期性被摧毁的文明呢?

玛雅文明之所以长期困守于中美注热带雨林之中,缺乏向外扩张的动力,一定程度也是受飓风灾害的影响。实际上,受飓风灾害影响的,并不只有墨西哥湾的沿海低地区,还有墨西哥西侧的太平洋沿岸地区。


区别在于,前者被称之为大西洋飓风、加勒比飓风,后者被称之为太平洋飓风。这也是为什么,源起墨西哥高原的玉米,在高原南部和东南方向的热带雨林中都催生了文明,近在咫尺太平洋沿海地区,却一直未能成为土著文明中心。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尽管已经引入了玉米等作物的原始种植技术,但今天美国最重要的东、南平原地区,在“前哥伦布时代”都没有机会,发展出本土文明来。


之所以要把焦点聚焦于密西西比河下游,及整个美国墨西河湾沿海平原地区,不仅因为这一地区,离中美洲文明地理距离最近,更因为它的地形、气候条件,符合我们对“鱼米之乡”的定义。

不过同样参考中国人的思维定势,我们似乎还遗漏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文明和人类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


即使中美洲那些种植玉米,并在金字塔上祭祀神灵的“古墨西哥人”,没有动力北上;北美的土地上,也缺乏诞出文明的环境基础,那些处在文明圈之外的北美印第安人,难道就不会想办法南下吗?


要知道在美国的扩张史中,那些常常被定型为“游牧者”的北美印第安战士,可是经常被白人农民们,视作恶魔般的存在。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们下一节再揭晓。

地缘看世界

温骏轩专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