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国的地缘背景
文 | 温骏轩 辑 | 兆斌 毛毛 Vince
不管安第斯地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多少文化、文明体,印加文明的地位都是无可置疑的。如果不是对文明的演化过程特别感兴趣,印加文明这条主线,便已足够帮助我们了解“前哥伦布时期”的安第斯地区了。
将印加帝国的时间轴与大航海时代的时间线放在一起比较,可以有一些让人叹息之处。大约是在公元11世纪,印加人开始生活在今秘鲁中部山区的库斯科地区。在1438年之前,印加人都没有太大的野心和能力对外扩张,以库斯科城为中心的印加王国,领土面积不过3万余平方公里。此后在新国王帕查库特克的带领下,印加人开始了在秘鲁境内的扩张之路。这一年,往往也被视为印加迈向帝国之路的起点。
然而将刚刚迈上权力巅峰的印加国王,肯定没有想到同样在这一年(1438年),在距离库斯科城8700余公里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也有一位新国王——阿方索五世登上王位。这位新国王登基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全力支持他的弟弟,大航海时代的开拓者——恩里克王子的航海事业(具体的措施包括:将博哈多尔角以南的航海与贸易垄断权交给恩里克王子,并免除一切税金)。
此前,为了开拓新航线,葡萄牙人已经向被视为海洋尽头的博哈多尔角,发起过多次冲击。在这项利好政策的刺激下,5年之后(1443年),葡萄牙探险家终于突破了笼罩在撒哈拉沙漠阴影下的海岸线,打开了欧洲人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突破博哈多尔角,使得欧洲人终于确信,他们可以通过海洋绕过异教徒和游牧者的阻隔,前往东方那些富庶之地。半个世纪后,哥伦布那次阴差阳错发现,则将原本不在计划之中的新大陆,拉入了欧洲人,尤其是西班牙人的殖民版图中。在葡萄牙人开始探索西非海岸,并向好望角发起冲击的这50年间,印加帝国大致完成了对秘鲁境内安第斯地区的征服工作(包括沿海地区)。
巧合的是,在哥伦布登陆美洲,帮助西班牙帝国开启人生巅峰的同一年(1493年),印加帝国也再一次完成了权力更迭,并迎来了新的扩张高峰。此后40年间,印加帝国的版图开始从秘鲁境内,向北部的厄瓜多尔,南部的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境内扩张。当西班牙人开始踏上印加的土地时,一个北起今厄瓜多尔首都“基尔”,南至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已然形成。令人叹息之处在于,这个几乎与大航海时代同步推进的美洲本土文明的高峰,在双方碰撞之时是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
(印加帝国地缘结构图)
▼
一般情况下,印加文明被认定为是上述安第斯国家所共享,不过通过这个时间轴,我们会发现,狭义的印加文明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定为就是“秘鲁文明”,就像把中美洲文明称之为“墨西哥文明”,看起来也不算是有大错。今天,秘鲁和墨西哥分别是南、北美大陆,印第安后裔比例最高的国家,便是与这个背景有关。当然,如果秘鲁一定要说印加或者安第斯文明只属于自己,周边那几个国家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美洲原住民人口占比)
▼
鉴于大部分重要的文明遗址都存在于秘鲁境内,如果说秘鲁只是声称自己最有资格做南美原住民文明的代言人,问题倒也不大。相比之下,土豆的起源地之争,却是要模糊许多,甚至差点在秘鲁和智利之间引发一场国际官司。千万不要小瞧这一点,既然土豆在安第斯文明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土豆最初是在哪里被培育出来的,可能就是关乎安第斯文明的原点问题了。
如果一定要从地缘政治角度,去探究谁更有可能得到“土豆之乡”的美誉,智利并不是秘鲁最有力的挑战者。先来看看“安第斯文明”和“土豆”,在适应的气候环境上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我们知道,抛开昙花一现式的,曾经出现在沿海干旱地带的文明萌芽不谈,印加帝国所代表安第斯文明,本质是一个山地文明。以印加帝国的政治起源地“库斯科”为例,这座古城的海拔就超过了3000米。单纯从纬度上看,秘鲁应该算是一个“热带国家”,印加文明也应该是一个“热带文明”。
然而山地的复杂性,造就了一个气象学上的名词——山地气候。在一片狭小山地之中,根据海拔、朝向不同,可以拥有从热带到温带,乃至寒带的各种气候类似就气候类型。依托农业发展文明的人类,总是会在山地中,选择局地气候最为适宜的谷地来发展。从这点来说,散布于安第斯山区的文明点,气候上可以被归类于温凉的“亚热带高原气候”。也就是说,因为安第斯山脉的存在,印加文明在气候属性上成为了一个“温带文明”。
在我们熟悉的区域,同属于这种情况的的,还有纬度更高一些,但海拔也更低一些的云贵高原。参考一下那些高原坝子(也就是小型盆地)的人口密度,以及昆明所享有的“四季如春”的美誉,就不难想象高海拔是如何帮助安第斯山区,进入更有竞争力的温带文明范畴了。也就是说,由于在纬度上身处热带区间,高海拔在安第斯地区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这点从该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也能看出。以秘鲁的南邻玻利维亚为例,湿热的亚马逊平原,占据了其60%的国土面积,然而高达70%的玻利维亚人,却生活在西部的安第斯山区。
(南美洲人口密度)
▼
之所以在这里拿玻利维亚举例子,是因为一定要和秘鲁争夺“土豆”起源地的话,玻利维亚应该比智利更有资格。这是因为智利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土地,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而最接近安第斯文明核心区的北部地区,则是阿塔卡马沙漠的核心区。这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至今人烟稀少。并不是说沙漠就没有可能成为农业的摇篮,但具体到土豆这种性喜冷凉,喜欢凉湿土壤环境的作物来说,显然应该是在安第斯山脉上面那些谷地中培育出来的。
即使是在山地之中,决定农业潜力的也往往是平原的面积。按照这个思路在安第斯山脉中搜索,我们可以在南美洲的“腰部”找到整个安第斯山脉最“宽”的所处。较宽的东西纵深,使得这一位置的山脉呈现出“边缘高,中间低”的高原盆地结构,并在平坦的腹地生成了几个大型湖泊,包括北部现为秘鲁、玻利维亚所共有的“的的喀喀湖”、中部盐水湖属性的“波波湖”,以及南部只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的雨季有水的,以“乌尤尼盐泽”为代表的盐泽地区。
这片高原盆地区被称之为“阿尔蒂普拉诺高原”,西班牙语的原意就是“高地平原”。
(阿尔蒂普拉诺地区地缘结构图)
▼
由于它大部分位置玻利维亚境内,有时也会被称之为“玻利维亚高原”。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平原,都代表着绿色和生命。从水系的角度来说,玻利维亚高原腹地的这块盆地区属于让人产生一丝忧虑“内流区”。参考在亚洲腹地的经验,内流区的腹地那些平坦的土壤中,总是会因为蓄积大量的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盐份,而变得更加的荒芜。
其实从玻利维亚高原由北向南,线性分布着:淡水湖-咸水湖-盐沼三种属性的水域,已经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这意味着,玻利维亚高原上最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并不是在腹地那些大而平坦的土地上,而是在边缘那些海拔更高的谷地之中。2016年,盐湖性质的“波波湖”,在上游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影响下彻底干涸,进一步验证了“高地平原”的脆弱性。
(波波湖,1986年12月、2016年12月卫星影像)
▼
相比之下地势较高的“的的喀喀湖”地区则要幸运得多。由于可以通过外泄的河水,将盐分排至海拔更低的后两片湖沼,“的的喀喀湖”得以成为了农业和文明的昌盛之地。在安第斯文明中,这个南美洲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有着“圣湖”的地位。湖泊的南边(玻利维亚),至今仍然能够看到一座兴盛于印加之前(鼎盛期为公元10-11世纪)的古城——蒂亚瓦纳科城。这座在西班牙人入侵时已经荒废的古城,及其所代表的“蒂亚瓦纳科文化”,被认为是印加文明崛起之前,安第斯文明的代表。
土豆很可能就是起源于“的的喀喀湖”周边地区。至于这个“土豆之乡”的荣誉,到底应该归属于秘鲁还是玻利维亚,就有赖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了。不过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用处,阿尔蒂普拉诺高原中南部那些干燥、荒芜的腹地,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与在植物驯化方面的巨大贡献相比,美洲原住民在动物驯化方面显得乏善可陈,却也不代表他们在动物驯化方面就一无是处。最起码在安第斯山区,还有中国网民喜欢用来调侃的神兽“羊驼”存在。这使得安第斯文明的农业经济中,除了种植以土豆为代表的作物以外,还包含有牧业成分。
即可充当肉食和纺织品来源,又可充当驼兽,是安第斯文明的一个独特象征。在功能上,羊驼即能够为印加人提供肉食和纺织原料,还能够充当驼兽。从这点看,倒还真像是羊和骆驼的结合体。那么,它到底算是骆驼还是羊的亲戚呢?动物学家告诉我们,这种网络神兽可以算作是一种没有驼峰的骆驼(属于骆驼科),只不过体态、大小长得像绵羊罢了。需要说明的是,羊驼只是对这一物种的一种统称。细分的话,骆驼科-羊驼属下面还可以被分为“小羊驼”、“大羊驼”、“原驼”三种类型。不过鉴于三者可以交配繁衍,前两者很可能只是野生状态下的后者,人工选育的结果。
适宜开展种植经济的土地,同样会适宜开展畜牧经济,反之则不一定。由于前者的土地利用率更高、产出更多,在第一经济还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畜牧集中之地往往被挤压到那些淡水资源不太充裕的地区。基于这点,阿尔蒂普拉诺高原中南部,大片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高地平原”,成为了安第斯地区最大的畜牧业集中之地。
不过与中美洲文明一样,印加人同样不必担忧旧大陆诸文明最害怕的“游牧”威胁。蓄养状态下的小羊驼,成年个体的重量约在60-80公斤;大羊驼则在100-120公斤。作为驼兽来说,即使是体型最大的“大羊驼”也只能说是勉强为之,更无法象“马”那样,赋予那些集中饲养它们的部族,额外的军事机动力。事实上,除了骆驼和大象,在一些特定地区能够做到这一点以外,“马”几乎是工业革命之前,军事机动能力的唯一来源。
在西班牙人征服印加之后,安第斯地区的羊驼们也如印加人那样,大量死于来自旧大陆病毒的攻击。人烟较为稀少的“阿尔蒂普拉诺高原”,反而成为了羊驼们最后的避难所,并使得其种群得以延续到现在。从这点来说,“阿尔蒂普拉诺高原”即使不是羊驼的最初驯化地,得到个“羊驼之乡”的美誉也是不为过的。
地缘看世界
温骏轩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