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第斯帝国的边际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文 | 温骏轩            辑 | 兆斌  毛毛  尘埃

印加人最终并没有沿乌鲁班巴河,继续向亚马逊平原扩张。虽然这片平原,经常让观者不由自主的,去计算它粮食潜力,但它被大规模开发的难度,之前的内容已经多次解读了。


纯粹从气候来说,让习惯干燥、凉爽山地气候的印加人,去适应湿热的雨林,难度也不是一点半点。就像当年成吉思汗的铁骑,甫一接触到印度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时,便顿时失去了纵马恒河的兴趣。这是因为,比之“温度”来说,“湿度”对人的影响其实更大。


(蒙古帝国入侵印度示意图 公元1221年


在高温作用下,大脑所分泌的褪黑素会增加,同时肾上腺素会减少。褪黑素可以帮助改善睡眠(也就是脑白金等保健产品的主要成分),而肾上腺素则会让人的心跳和血液流动加速,反应变得更加的灵敏。


回忆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在湿热的夏季更容易犯困,应该也就能够理解它对人体的影响了。同理,热带地区的工作效率整体没有温带地区高,也同样不仅仅是个温度问题。

在温度较低的冬季,湿度过高同样不是什么好事。在中国的网络上,南方冬季与北方冬季的差别,被形象的形容为“魔法攻击”与“物理攻击”的差别。除了南方地区缺乏集中供暖所营造出的,整体适温环境以外,南方更高的湿度,让人的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但让印加人去造就这样一个差异极大的环境,是需要时间和动机的,尤其在他们还有更好选择的时候。事实上,即使给印加人更长的时间,亚马逊平原也依旧难以进入帝国的范畴。回首华夏文明的生长史我们会发现,即使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充足时间,温带属性的中央之国最终也只是在疆土的最南端,触及了一下热带气候区的边缘。

当然,即使是雨林地带,也未必不能发展适应其环境的文明。如果让生存于中美洲热带雨林地带的玛雅人来亚马逊的话,他们应该能做得好一点。只是玛雅人粗放的农业方式,并没有在丛林内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也可以说,发展的越快,离毁灭的时间也就越近。至于印加帝国,考虑到从开始扩张到最后崩溃,不过百年光景,他们显然还没有时间发展出,适应雨林气候能力。


(湿热的热带雨林


既然下山去开拓热带雨林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向,那么印加人最好的选择,还是在邻近那些同属于亚马逊水系上游的河谷,包括“的的喀喀湖”上游那些环境类似的河谷扩张比较稳妥。最起码印加式的梯田和管理模式,可以很容易进行复制。同时对于印加帝国来说,“的的喀喀湖”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根据传说,最初的印加人便是由这个高山淡水湖畔向库斯科迁徙的。这种地理、地缘上的联系性,使得印加帝国在第一阶段扩张时,就扩张至了的的喀喀湖西岸,并成为了后来秘鲁、玻利维亚共分这个圣湖的地缘背景。


(印加帝国地缘结构图


对秘鲁境内安第斯山区诸部族的征服工作完成之后,印加帝国并没有停下征服的脚步。如果印加帝国注定是一个只能在安第斯山区的梯田上,播种土豆的帝国,那么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北两端也还能提供巨大的空间。之前的内容我们已经说过,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印加帝国已经向北扩张至了今天厄瓜多尔首都基尔,向南扩张至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如果西班牙人再来的晚一点,印加帝国并非没有可能再进一步扩张。

印加人没有全面完成的“安第斯帝国”梦,最终被西班牙人接棒完成了。以地理关联性来看,安第斯山脉在南美洲共延伸入了7个国家,由北至南包括有: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智利、玻利维亚以及阿根廷。这七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属于前西班牙殖民地,也就是最初的“秘鲁总督区”管辖区。


除了上述七个国家以外,南美洲还有三个国家和一个特殊地区存在。由南向北分别是:巴西、法属圭亚那、苏里南以及圭亚那。



这四个国家和地区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属于大西洋沿岸国家;二是前身都不是西班牙殖民地。其中巴西属于葡萄牙殖民地,苏里南属于荷兰殖民地,圭亚那归属于英国,而“法属圭亚那”今天的身份,还是法国的一个海外省。


在西班牙帝国依照最初的那条“教皇子午线”(1493年),试图垄断整个新大陆的利益时,西班牙人并非没有在上述地区展开过争夺。问题是,先发固然是一种优势,能不能保住就得看有没有实力了。

由于竞争者都来自欧洲,西班牙人大西洋岸线的防御工作,一开始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一点,从1500年葡萄牙人登陆巴西,并最终跨越教皇子午线向安第斯山脉方向扩张,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在北美大陆,西班牙人同样没有能够阻止竞争者控制大西洋岸线。美国的前身,英国殖民下的“北美十三洲”以及加拿大,就是英国人渗透的成果。这使得西班牙帝国在新大陆的经营重心,不得不放在了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太平洋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积累丰富的美洲三大文明区,成为了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的基石。

回头再来说说印加帝国的扩张问题。客观说,即使没有西班牙人的征服,印加帝国想覆盖整个安第斯山脉也是困难重重的。事实上,在西班牙人到来之时,这个安第斯帝国的扩张步伐就已经开始出现颓势了。这首先是一个几何问题,以安第斯山脉超过9000公里的长度(包括委内瑞拉境内的延伸山脉)、平均只有240公里宽度来看,将权力中心建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很难将控制力,有效辐射到这样一个长宽比近乎40:1的狭长地区。

实际上,西班牙人在殖民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他们不可能以一个“秘鲁总督区”的行政设定,就完成对南美殖民地的统治。在拥有海上交通能力的情况下,将殖民地的首府设在沿海的利马(今秘鲁首都)


(利马欢迎你


技术上看起来,会比印加帝国在安第斯山脉中的首都,更有利于辐射统治力,但客观上这样大跨度的殖民区,一个政治中心仍是远远不够的。

在南美洲北部,今天的哥伦比亚首府“波哥大”,是西班牙在这一地区的兴建的政治中心。


(波哥大欢迎你


然而就像“危地马拉都督府”,一直都游离在墨西哥城的实际管控之外一样。利马对波哥大管控同样非常乏力。1717年,这种地理距离上的分离性,使得西班牙人正式将北部受波哥大辐射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以及地理上隶属于中美洲的巴拿马,从秘鲁总督区中分割出来,升级成为了“新格拉纳达总督区”。1776年,西班牙再次将秘鲁以南,安第斯山脉分水岭以东的区域,从“秘鲁总督区”剥离出来,建制了帝国在美洲的第四个总督区——拉普拉塔总督区(行政上指向现在的:玻利维亚、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


(秘鲁总督区示意图


那么,印加人的扩张瓶颈,仅仅是一个无法无限纵向延伸统治力的“几何问题”了吗?答案并非如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印加帝国也并非完全不能向低地扩张。亚马逊平原并不是安第斯山脉所面对的唯一平原。任何一条靠近海洋的山脉,都会有一条狭长的沿海平原存在,安第斯山脉亦不例外。不管印加人有没有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离太平洋是那么的近的他们,看起来没有理由不去看一看。

可惜的是,要是印加人真想到海边感受下“春暖花开”的浪漫气氛,估计会大失所望。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整个秘鲁到智利北部的沿海,属于干热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其中位于智利、秘鲁相接处的“阿塔卡马沙漠”,是这个星球上最为干旱的区之一。虽然我们前面也说了,沙漠中未必不会有繁荣存在,但肯定不是中国人思维中的“春暖花开”浪漫景象。


(南美洲降水分布图


在安第斯山脉之水的帮助下,秘鲁沿海的沙漠气候地带,已经出现是了绿洲农业及文明的萌芽,比如之前介绍过的“莫切文明”。然而对于小型绿洲文明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环境的不稳定性。一场洪水或者河流改道,就可能会迫使他们放弃原有的居住点。而对于文明的传承来说,稳定性和规模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比之下,能够在安第斯山脉的河谷中,大批量复制的印加文明,就会显得有生命力的得多。即使是在西班牙征服已经过去将近500年的今天,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山谷中,还留存有大量传承印加式生产、生活方式的古印加人后裔。只不过他们在信仰和服装上,已经深深的烙上了西班牙人的印记。


(秘鲁街头


在印加帝国向沿海低地带扩张时,这条沙漠地带中留存的最大绿洲王国,被后人称之为“奇穆王国”(奇穆和莫切,都在今秘鲁沿海的“昌昌”一带)。印加人前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征服了这个气质与安斯斯山区有很大差异的国家。就这个结果来说,其实是毫无悬念的。对印加帝国来说,最大的障碍反而是沙漠地带与安印斯山脉迥异的环境。只是由于湿度不高,来自干冷高地的族群,适应干热沙漠气候的难度,要比适应湿热雨林气候的难度低。

在能够产生绿洲农业的荒漠地带,如果你能征服那些点状存在的绿洲城市,那么你就可以拥有整片沙漠了。当征服对象是一条沿海沙漠时,这种征服的还能带来一个地缘政治上的副产品,那就是“海岸线”。可惜的是,源出山地的印加帝国,并没有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这看起来也不算什么错误,虽然这些沿海绿洲的传说中有先民驾船而来的传说,但在美洲独处于世界一角时,来自海洋的威胁和利益几乎是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的存在不过是为帝国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扩张边界罢了。

事实上在旧大陆,这种“临海不靠海”的情况同样存在。回忆一下能够从海洋中感受到一定威胁,及获得一定利益的中央之国,对海洋的态度又曾经有多开放呢?唯一的区别在于,在被从海洋而来的入侵者打开大门之后,更为树大根深的中央之国没有被彻底颠覆,并最终迎来了凤凰涅磐的一天;文明层级还不够高的印加帝国,则失去了重新上线的机会。


(王者归来


最后要解决的一个疑问是,在印加帝国将自己统治线,平推到海岸线后,我们似乎已经不能再用海拔线,来标定这个国家的基本地缘气质了。虽然印加帝国的核心区,仍然是在那些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谷之中。如果一定要给印加帝国的扩张边界,划出一条环境极限的话,黄仁宇先生为中央之国在北方划出的“十五英寸等雨线”,倒是可以参考一下。


(十五英寸等量雨线图


当我们将印加帝国的疆域线,与降水线相叠加时,我们会发现印加帝国是个不太喜欢“水”的国家。水是生命之源,其实是没有人会不喜欢水的,只是印加人的“土豆”不会喜欢太多的水。“1000毫米等雨线”,看上去是印加帝国的扩张瓶颈。要对标黄仁宇先生的数字单位,也可以称之为“40英寸等雨线”( 1英寸=25.4毫米)。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都是一条“等雨线”,但其实印加帝国帝国在降水问题上,遇到的烦恼正好与中国相反。在中央之国“十五英寸等量雨线”的设定下,一旦年平均降水低于这条线,中央之国所赖以生存的农业模式,就没办法大规模推广。而在印加帝国,土豆则能适应更低的温度和更少的降水,但却不喜欢湿热环境。


(马特达蒙牌火星土豆


一旦超过“40英寸等量雨线”,“木薯”就将成为优势物种(木薯适应的降水区间是年降雨量1000-2000毫米)。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印加人就一定没有可能,让自己的帝国拥有两个优势主粮区间(就像中国大体可以分为小麦种植区和大米种植区一样),但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磨合。悲剧的是,来自旧大陆的殖民者,很快终止了南美洲大陆的这场文明试验。

地缘看世界

温骏轩专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