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硝石战争与伊基克的中国人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音 | 兆斌 

系列:大航海时代

对一片无人区划分边界时,旧有边界自然延伸的原则最容易被接受,也最容易保持稳定。一个危险的突出部,不仅会让每一个看地图的人觉得难受,更会在实际控制层面遇到很大挑战。


看看现在秘鲁与智利的边界划分,就能够感受到这一原则的存在。在战争中取得完胜的智利,并没有拿走全部阿塔卡马沙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秘鲁在这里还是保留了一小块阿塔卡马沙漠,行政上为秘鲁“塔克纳省”。如果智利一定要拿这个两面置于秘鲁威胁之下的突出部,那么最起码秘鲁和智利将很难达成和解。



回到“南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年代。在19世纪6、70年代,阿塔卡马沙漠在地缘政治结构上的不稳定因素,归根结底并不是智利的手要伸多长,而是秘鲁的手伸得过长的问题。相比玻利维亚和智利,秘鲁拿到“塔拉帕卡”地区的理由实在有点牵强。


鉴于秘鲁的强势插入,在这场针对硝石矿的争夺中,很难出现一个令三方满意的方案出炉。想在阿塔卡马沙漠中分得更大份额的秘鲁面临一个抉择——玻利维亚还是智利。要么选择与智利结盟,去挤占玻利维亚的份额;要么全力支持玻利维亚向南扩张(最起码阻止智利北上)。

最终秘鲁选择了后一方案——做玻利维亚背后的男人。这种选择在地缘政治上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即不用直接面对同样野心勃勃的智利。即使玻利维亚获得再小的份额,也可以在秘鲁与智利之前充当缓冲国。



反之从玻利维亚的角度来说,秘鲁相对来说还更为可靠一点,最起码后者不会把自己对应的沙漠地带全部拿走,并且愿意帮助自己对抗智利。于是这片荒凉而又充满诱惑的沙漠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博弈局面:在秘鲁认定自己拿到“塔拉帕卡”地区的情况下,有关硝石矿的博弈,演变成了玻利维亚与智利,对南纬21°50′——26°段阿塔卡马沙漠的博弈。

智利与玻利维亚争夺这一地区,被称之为“安托法加斯塔”地区。在各方调解之下,玻、智两国于1866年签订协议,约定以南纬24°为两国国界。单纯从玻利维亚内陆边境线向外延伸的角度看,这条边境线看起来被定在23°会更为合适。不过在秘鲁控制“塔拉帕卡”地区的情况下,玻利维亚如果不再向南扩张一点,得到的份额就实在太少了。更何况在这场博弈当中,玻利维亚已经把南纬23°——24°线之间的安托法加斯塔港,经营为了自己主出海口。



鉴于争议区内各方资本混杂,一时无法厘清,所以在最初的协议中,南纬23°线与25°线内的税收,暂时由智、玻两国平分。1874年,双方进一步对协议进行补充,约定智利彻底放弃南纬24°线以北地区的全部权利。


玻利维亚则给出一个25年内不对境内智利公司提高税收的承诺(当时安托法加斯地区的硝石矿,主要由智利和英国组成的合资公司控制)。然而经济危机带来的财政收入锐减局面,使得双方在硝石收入上的矛盾越来越大。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玻利维亚人开始加征税收,直至将硝石矿收归国有。

战争即需要理由,又不需要理由。说需要是因为,你必须有一个理由说服自己的国民和有能力介入的旁观者;说不需要是因为,如果你需要战争来改变国运,总是能找到自认为合适的理由的。


对于智利人来说,他们从来没有满意过阿塔卡马沙漠三分天下的局面。这当中最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智利拥有更强大的军力。从地缘属性上看,智利在地理和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安第斯国家”,而是一个因大航海时代而出现在地缘政治舞台上的太平洋国家。这一属性,使得智利更加的注重发展海上力量。至于智利的两个对手,刚刚才获得太平洋国家身份的玻利维亚,甚至还没有建立正式的海军;秘鲁海军的吨位则不到智利的一半。

在飞机、导弹等空中打击武器尚未出现之前,军舰的吨位和舰炮的火力,在海战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种被称之为“巨舰大炮主义”的战争思维,在彰显一战后世界各国实力对比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中》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条约中,除了对主力战舰的吨位以及舰炮口径做出最高限制以外,美、英、日、法、意五个一战胜利国的海军的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吨位比例被设定为10:10:6:3.5:3.5 。尽管这个条约后来并没有被严格遵守,并且“巨舰大炮主义” 最终被航空母舰和飞机终结,但这段历史最起码可以告诉我们一点,无论在吨位还是火力上,都超出对手一倍的智利海军,为什么会那么有信心去面对秘鲁和玻利维亚联军。

既然已经决定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并且自认为军事上有绝对优势,那么智利的目标就不会仅仅是玻利维亚控制下的那部分安托法加斯地区了。将秘鲁控制下的塔拉帕卡地区一并拿下,迫使秘鲁退回自己所对应的那段岸线,变成了智利在“硝石战争”中的地缘政治目标。


鉴于三方角逐的地区是一片沙漠,并且主要城镇分布于沿海,智利为自己行动提供战略支撑的能力,要高于从安第斯山脉下来的秘鲁和玻利维亚军队。另外,对军事的重视程度,以及英国在背后的支持,使得智利陆军在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上,同样高于对手(尤其是玻利维亚)。

1879年5月-1880年6月,仅仅用了一年时间,智利军队便攻占了秘鲁和玻利维亚在这片沙漠地带的所有城市(包括后来归还给秘鲁的塔克纳地区)。问题在于,塔拉帕卡和安托法加斯坦地区,始终还是处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眼皮底下。即使秘鲁能够凭借当时的军事优势控制这两个地区,也并不意味着这两个国家就此会与智利和解。


从玻利维亚的角度来说,就算不在乎硝石的得失,失去全部海岸线的结局仍然是不可接受的。相比之下,逼迫秘鲁退出的可能性要大,毕竟对于秘鲁来说,这只是失去一个勉强得到的突出部问题。

让对手接受失败结果的最好的做法,是让他明白,如果不接受就将遭遇更大的损失。在战争进行到第三个年头时(1881年1月),智利军队决定对秘鲁首都利马发动攻击。



这座秘鲁的中心城市并非传承自印加帝国,而是西班牙人在经营南美之初,为自己选定的地缘政治中心(1835年)。通过利马港,西班牙人可以很方便的将掠夺自印加的财富运往本土(包括为城市提供补给)。在殖民时期,为了控制日益庞大的殖民地,利马的西班牙殖民当局,甚至强迫包括阿根廷在内的其它殖民区,在出口商品时必须经由利马转口。

不幸的是,随着南美各国纷纷独立之后,再无西班牙背书的利马,所能够依托的就只有秘鲁的资源了。在智利掌控制海权,并拥有更强大军力的情况下,秘鲁人的首都仅仅支撑了两天,便宣告投降。1883年10月,智利与秘鲁政府签订和平条约,得到了原本为秘鲁控制的塔拉帕卡地区,同时承诺在10年之后,将突出部性质的塔克纳地区归还秘鲁。至于玻利维亚,还有谁会关心他们的得失呢?

抛开地缘政治上的得失不说,这场战争对于三国海上力量的建设亦造成了深远影响。为了永远不可能放弃的海洋梦,玻利维亚长期在的的喀喀湖,维持一支人数为数千的“内陆海军”力量;痛定思痛的秘鲁,则长期与智利在海军建设上展开竞赛。


这种竞赛导致智利、秘鲁两个不大的南美国家,在海军实力上能够与巴西一起,跻身南美前三。至于当下到底谁更有优势,也许还要通过一场战争才能够验证了。

对于初级地缘政治爱好者来说,攻占一国首都却并不吞并对方,往往是很难理解的事。产生这一疑问的根源,在于将地缘政治问题,简单理解为土地的归属问题,而忽视了居民的控制、融合成本。


实际操作中,为被征服地区建立新的“国族”认同感,才是政治家所面临的最困难问题。虽然进行种族清洗,或者民族大迁徙,看起来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但这样做即使没有现代社会所考虑的人道危机问题,在技术上的难度也是非常之大的,尤其是原住居民人口众多的情况下。



如果智利一定要吞并秘鲁,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失败。智利并没有可能把秘鲁人变身成为智利人。不过单就阿塔卡马沙漠的情况来说,却对智利人颇为有利。这片沙漠并非传统的聚落区,所有的定居点都是近年来围绕着海港以及矿区而生成的。


比如玻利维亚曾经的出海口“安托塔加斯塔”城,仅仅是在1866年才开始出现在这片沙漠中。那些经济移民,对这片土地尚没有形成归属感。同时,沙漠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有限。


仍以“安托法加斯塔”地区为例,其目前是智利行政面积最大的大区,但人口却只有50万左右(每平方公里人口还不到4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二都生活在安托法加斯塔城。这意味着,从人的角度来说,这片沙漠的地缘融合问题要简单的多。智利军队只要有能力拿下,几乎不存在重建居民归属感的问题。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遥远的中国竟然有机会在“硝石战争”,以及智利经营阿塔卡马沙漠的问题上,体现出存在感。在从秘鲁手夺取的塔拉帕卡地区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位于这一大区中部沿海的“伊基克”城。据称,这座沙漠城市20万左右的人口中,有1/3为华人后裔。这一比例,即使放在华人移民最为密集的东南亚地区,也足以令人侧目。

追根溯源的话,伊基克的华人移民源起于19世纪后半期所开启的华人海外淘金热潮。在人口大爆炸的压力以及诸西方殖民地急需劳动力的诱惑下,大量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华人,走上了出海谋生的道路。尽管这些移民中的绝大部分,出海之时都仅仅是把这当成一项工作,而不是真正的想移民,但迫于各种原因,还是有很多华人最终留驻当地。



19世纪的南美大陆,秘鲁是吸引华人劳工最多的国家。整个秘鲁境内生活着将近十万中国人。然而这里说的“吸引”,很大程度带着欺骗的成分。其中最为恶劣的合同,要求契约劳工们在长达8年时间中,不能获得任何报酬。


很显然,没有人会在事先了解这些内容之时,接受这样的约定。有记录表明,曾经支撑秘鲁经济的鸟粪岛上,禁锢着数千最为悲惨的中国劳工。不过这些华人中的大部分,并不是从事采矿业,而是分散在铁路工地、加工厂、种植园,以及在家庭中充当佣人。

当智利军队开始进攻利马时,一些受骗来到秘鲁工作的中国人,看到了获得解放的希望。这当中,一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曾经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智利军官,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名对中国人和中国语言有一定了解的智利军官,接受了中国人自行编队,加入智利军队的请求。在整个进军利马的战役中,大约有2000名中国人,得以穿上智利军服。虽然这些中国人所承担的,主要是非正面作战性质的后勤及破坏工作,但智利人很快为他们的决定感到庆幸。



中国人特有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使得这批加入智利军队的中国人表现得非常优异。在近几年流传的一篇网络文章中,这支军队被认定为是战败后移民海外的太平军,而伊基克则被描述为,智利为了感谢中国人的帮助,而特别留给中国人的自治城市。


问题是,南美太平洋战争所开启的时间是在1879年,此前相关三国虽然摩擦不断,但并没有开启战端,而太平天国在中国的失败时间是1864年。如果说,真的有人数高达上万的太平军,通过契约劳工的形式出现在伊基克的矿场,时间并不会离1864年这个时间点太远。


要是这样的话,意味着这支仍保持建制的太平军,已经在秘鲁条件恶劣的矿场中生活了十几年。抛开如此大规模,且成建制的出海行动是否可行,单单是在环境恶劣的矿场工作十五年这一点,已是没有可能性了(因此网文将战争的时间点,有意提前到1866年)。

可以肯定的是,在硝石战争中加入中国青壮年,并不是所谓太平军残部。唯一有可能将这支中国军队与太平军联系在一起的,是将他们组织起来的中国首领。


这名中国人在决定加入智利军队之前,已经凭借自身的努力,在秘鲁成为了一名小有积蓄的农场主。鉴于其自称已经在秘鲁定居达20年,这一时间与太平天国在中国的衰弱时间相吻合,并不能排除其的确参与过太平军,并将太平军的一些军事组织原则,带入硝石战争的可能性。

不管当年在硝石战争与太平军是否有关联。中国人曾经主动参与这场战争,并发挥积极作用都是历史事实。战后,为了避免遭遇秘鲁方面的报复,也为了获得更为公平的工作合同,数百名中国人从秘鲁移居伊基克。为了开发当地的矿场,智利方面也的确提供了更据吸引力的条件,以至于在后来的历史中,伊基克成为了华人前往南美务工的一个目的地之一,并且造就了当下高比例的华裔群体。 


-  END  -



戳图片,看往期系列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