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初的“巴西”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音 | 安妮
系列:大航海时代
很多人对葡属美洲为什么能够形成一个整体,而西属美洲却分裂为将近20个国家感到迷惑。其实关于西属美洲为什么会分裂,之前的内容已经解读的很清楚了。
从地理结构上说,西属美洲是依附于科迪勒拉山系而存在的。单就跨度来说,已经很难想象在如此之大的跨度之上,能够建立一个统一国家。在西班牙人登陆之前,阿兹特克、玛雅、印加等文明的独立发展亦证明了这点。在建立殖民统治后,西班牙人逐渐分割出:新西班牙、秘鲁、新格拉纳达、拉普拉塔四个总督区,并在各总督区内部进一步细分行政区(建立了数十个郡),更是因为认知到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分裂性。
那么巴西的面积看起来也不小,为什么却最重整合成了一个国家呢?这是因为,巴西的面积虽大,但核心区却很集中。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部拥有几个不必互相依存的核心区,那么分裂的风险就会加大。
以西属美洲的情况来说,身处新墨西哥城的“新西班牙总督”,没有办法让身在秘鲁的西班牙殖民者听命于自己;同样,秘鲁总督又很难让波哥大或者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民臣服于自己。
反之一个核心板块如果能够集中境内大部分资源,那些地广人稀的边缘地区,一般并没有力量分裂出去。俄国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无论是人口、经济、工业,它的欧洲部分在总量中的占比都超过了80%。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能够在绝对实力上压倒俄国的外部势力介入,否则将西伯利亚从俄国手中分裂出去的计划,就只能停留在臆想阶段。
现在我们知道了,葡属美洲之所以通常演变成“巴西”而不是分裂成多个国家,基础原因在于它有一个能集中大部分资源的核心区。那么这个核心区在哪里呢?很显然,并不会在亚马逊平原。
即使在今天,这片以热带雨林著称的土地,大部都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当然,人类应该为此感到庆幸)。生活在亚马逊地区的巴西人,主要居住于在河口及干流沿岸地区,整个区域的人口加起来也只有1800万左右。要知道,巴西的总人口在2018年可是达到了2.12亿,这个数字几乎仅为一个零头。
这样看来,亚马逊地区在巴西内部的地缘政治定位,类似于西伯利亚在俄罗斯内部的定位。如果没有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包括外东北),只拥有欧洲部分的俄国依然会是个欧洲大国。问题是,缺少亚洲部分所提供的想象空间,俄国能否长期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将成为一个疑问。
就像现在的英、法、德、日,虽然曾经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成为世界地缘政治舞台的主角,但在诸后发板块纷纷崛起的今天,又都很难凭一己之力成为一类地缘政治区。正因为如此,法、德才会抱团搭建欧盟这个平台;英、日等没落的海洋帝国,才会紧紧的依附于美国这个“新世界岛中心”国家。
亚马逊地区所拥有的巨大潜力,无疑是跻身大国行列的加分项。不过巴西能否成为大国,还是要看另一大地理单元——巴西高原的情况。要是这片高原同样的地广人稀,那么巴西的潜力最多不过是另一个加拿大罢了。
好在这种情况并未出现,一片能够承载2亿人口的高原,是无论如何不能说条件差的。假如巴西高原内部不存在分裂风险的话,那么以它的地缘力量来说,控制亚马逊平原完全不成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巴西高原”,还包括高原对应的狭长的沿海平原。如果没有海岸线,这片高原的地缘价值将大打折扣。航海者们认知一片大陆,永远是从海岸线开始的。
由于未发现成熟文明的踪迹以及期望中的贵重金属,登陆巴西之后的葡萄牙人,并没有马上开始开拓工作。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有限的资源必须投向更有利可图的东方航线。迟至16世纪30年代,殖民巴西的计划才开始实施。在此之前,葡萄牙人只是定期派驻一些舰船前往巴西海岸线巡航,以向其它觊觎这片土地的欧洲国家宣示主权。
(葡萄牙人在巴西的扩张)
▼
发生在地球另一端的一个大事件,成为了葡萄牙开发巴西的助推剂。1522年9月8日,麦哲伦船队中的幸存者“维多利亚号”,在历经种种磨难后返回了西班牙。
尽管麦哲伦本人已经身死于菲律宾,但却丝毫不会有损他对这次发现的贡献,以及这次航行的意义。对于人类来说,麦哲伦的航行验证了世界是一个球体的推断;而对于西班牙来说,菲律宾的发现使之有了从自己势力范围,靠近香料产地的可能性。
1494年的教皇子午线,只是在大西洋中央划定了一条分割线,并不能让两颗牙完美瓜分一个球面世界。因此在西班牙人登陆菲律宾后,如何在太平洋方向再划定一条新的分割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以葡萄牙人的想法,以及当初“教皇子午线”的划定初衷来说,明显位于“东方”的菲律宾,应该是葡萄牙势力范围的一部分。
教皇子午线
这样的话,在太平洋腹地的某个位置再划出一条新线来,看起来会更为公平。无奈西班牙人没有经由葡萄牙人的东方航线发现菲律宾也是事实。1529年,在教廷的调解之下,西、葡两国在太平洋上的势力分割线划定。西班牙人退出香料群岛及整个东方贸易的争夺,并同时坐实对菲律宾及太平洋诸岛的占领。
西班牙人在葡萄牙势力范围内的这次“挖肉”之举,不仅利用了之前条约的漏洞,更让葡萄牙人开始重视巴西的开发。虽然并不能很肯定,发现巴西与“教皇子午线”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教皇子午线帮助葡萄牙站上了原本应该完全归属于西班牙的“新大陆”,亦是不争的事实。
在被迫让出菲律宾后,葡萄牙人一方面不失时机的,在合约上进一步确认了自己对巴西的主权;另一方面紧锣密鼓的开启了殖民巴西的计划。要知道,此时觊觎新大陆的,可不仅仅是西班牙。如果葡萄牙人不抓点紧的话,从欧洲事务中抽身的英、法等国,才不会管教皇到底把世界交给了谁。
要想守住巴西,首先要守住的就是海岸线。整个巴西的岸线呈现为直角状,分为西北和东南两部分。两段沿海地带的交汇处叫做“布朗库角”,这个海岬亦是整个南美大陆的东部极点。
不过葡萄牙人并没在同时进行两段海岸线的开拓工作,在整个16世纪,葡萄牙人的殖民活动都是围绕着东南岸线来进行的。从布朗库角北部城市纳塔尔起,一直到靠近乌拉圭的阿雷格里港,葡萄牙人苦心经营了一系列据点。这段长达3500公里的岸线,至今仍然是巴西的精华所在。
今天,巴西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总共为12个,这一区间就占了5个,包括: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萨尔瓦多、阿雷格里港这四个占据前四位置的城市,以及累腓西这个排名前十的城市(上述城大都始建于16世纪)。
葡萄牙人在1500年发现巴西时所登陆的塞古鲁港,正位于东南岸线的中部。不过这并不是葡萄牙人选择经营这段岸线的根本原因。就像哥伦布在南美的登陆点其实是委内瑞拉地区,但帝国后来的殖民重心却在西部的安第斯地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巴西东南岸线的地理和资源结构,能够有利于葡萄牙人的经营。
从地理条件上看,紧邻大西洋的“巴西海岸山脉”,虽然没有延伸出太多沿海平原,但蜿蜒的海岸线却是航海者的最爱。尤其覆盖里约热内卢地区及其以南岸线的“马尔山脉”,更是几乎与海洋到了无缝对接的程度。这段向大西洋方向急剧倾斜的山体,创造了很多优良的天然海港。
在巴西东岸线的诸多港口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里约热内卢”了。相信在影视作品中,关注过这座“上帝之城”的人,一定都对两点印象深刻:一是依山而建的贫民窟;二是矗立于城郊山颠的那座张开双臂拥抱城市的耶稣像。这两张城市名片正体现了这一区域山、海相依的特色。在后来的历史中,里约热内卢曾经长期作为殖民地的政治中心,并在1960年之前充当巴西的首都。
不过天然海港只是被选择的一个因素,一座海港还需要具备贸易潜质,才会更具吸引力。泛泛而谈的话,一个地点或者一个区域能够被选择,无非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自然因素;一个是人的因素。
比如西班牙人选择把重心放在安第斯地区,更多是侧重于人的因素。这是由于印加人已经在安第斯山脉之上完成了文明积累,并且开发了这片高地的农业潜力。单纯通过掠夺和奴役拉美诸文明所获得的收入,就能够使西班牙站上世界之巅了。
假如西班牙人面对的是一片原始地带,他们一开始所能做的,应该是沿海布设一些贸易据点,然后通过与当地部族的沟通,看看大陆腹地有什么值得贩卖到欧洲的资源。
那么,葡萄牙人在入驻巴西之时,巴西东南海岸有没有原住民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些尚未进入文明阶段的原住民,被统称为 “图皮人”。所谓“图皮”并非一个政治概念,而是一种语言(图皮语系)。
这些操图皮语的美洲原住民最初生活在亚马逊雨林当中,然后在大约3000年前由亚马逊河口走出,向巴西东南海岸线扩散。尽管最初登陆于此的葡萄牙人,毫无疑问的曾经得到过图皮部落的帮助。然而这些已经熟悉了海洋的图皮人,大都并没有成为葡属巴西的一员,而是在家园被葡萄牙人入侵之后,逐渐大规模的向秘鲁方向迁徙,以寻找另一片海洋(并最终消失于茫茫大陆)。
《失落的部族》剧照
类似因外部压力而造成的迁徙并不鲜见。在英国人入主北美大陆之后,东海岸的印第安部落同样发生过很多整部落迁徙事件。只不过,相比北美大陆所发生的这一切,图皮人的历史要模糊的多。
事实上,即使没有外部压力,一个族群在面临人口压力之后,也会向其它地方迁徙。比如后来参与创造巴拉圭历史的“瓜拉尼人”,就是属于迁徙部落中的一支,其向内陆迁徙的时间,应该早于葡萄牙人的登陆时间。然而具体到巴西沿海地带土著文化的消失,仍然与葡萄牙人的到来有着直接的关系。
今天,由于能够参与巴拉圭的历史进程,瓜拉尼人和瓜拉尼语,很大程度成为了“图皮人”的代言人。乌拉圭的“查鲁亚人”,算是另一支还留有部族文化痕迹的图皮人。至于大多数图皮语部落,则消融于历史长河之中,或是以原始部落的形象,在亚马逊地区成为受保护对象。
原本生活在亚马逊河口以南地区的图皮人,并非是唯一从亚马逊雨林地带中迁出的族群。生活在河口以北地区的,隶属于“阿拉瓦克语系”的原住民,则选择了向北迁徙,并成为圭亚亚、委内瑞拉,及加勒比海原住民的主体。也有观点认为,图皮语、阿拉瓦克语的独立性还不足以支撑它们各自成为一种语系,这些分布在西起安斯第山脉,东至大西洋,以赤道或者说亚马逊河为轴心区域的南美洲原住民(赤道恰好横穿亚马逊河口),在语言上应该被归入覆盖面更广的“安第斯-赤道语系”。
不管语言学家们去如何归类,亚马逊雨林的原住民曾经分为南北两个方向,分别向加勒比海及大西洋沿岸迁徙,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基于其原生区域与赤道的关联性,我们可以将之统称为“赤道印第安人”。这些源自雨林低地“赤道印第安人”,与被印加帝国整合的“安第斯印第安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更适应多雨的热带地区。如果说安第斯文明的农业基础,是适应干凉气候的“土豆”;那么赤道印第安人在农业上的贡献,则是之前曾经解读过的“木薯”。这种非常适应湿热环境的热带作物,虽然未能在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区创造出文明来,却还是为这片土地的原住民人口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木薯及图皮人种植的其它粮食作用,虽然能够为原住民的人口增长作出贡献,包括为前来落户的葡萄牙人提供粮食补给,却无法为葡萄牙人的贸易渴望作出贡献。葡萄牙需要在巴西东南海岸以及图皮人那里,寻找到足够的经济理由,以支撑殖民地的运行(以及为王国财政作出贡献)。
- END -
图集
戳图片,看往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