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巴西 — 荷葡争霸的历史背景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音 | 兆斌
系列:大航海时代
荷兰人在东方航线上与葡萄牙人的竞争,前面已经花费了不少的笔墨来描述。荷兰人的海外事业,几乎就是建立在葡萄牙东方殖民大厦的废墟上。这样做很大程度是因为,两国都属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小国,不得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贸易线及沿岸据点的经营上。
在荷兰崛起之后,葡萄牙在东方航线上的两个最重要枢纽点:好望角与马六甲海峡,以及让所有欧洲国家都垂涎三尺的香料群岛,最终都落入了荷兰人的手中。这一变化对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就是诞生了南非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国家。
葡萄牙并非只在东线进行扩张,受益于教皇子午线以及巴西的发现,葡萄牙人同样在西线进行了扩张。既然荷兰处处针对葡萄牙,似乎也没有理由无视南美大陆的存在。问题是,除了被更名为“苏里南”的原“荷属圭亚那”,今天我们并没有在南美大陆发现荷兰人的政治遗产,这是不是意味着当年的荷兰并没有在西线进行过努力,没有试图夺取巴西呢?情况并非如此。
荷兰人的贸易路线
对于欧洲人来说,一直到一战之时,欧洲以外的博弈都是被认定为欧洲内部博弈的外延。这也是为什么,所谓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西方很多时候只是被称之为“欧战”。
所谓“欧战”之时,日本作为亚洲的代表、美国作为新大陆的代表,其实已经具备了进入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实力。这场战争本身,亦成为了“欧洲中心”观点的转折点。然而在大航海时代初期,情况自然不会是这样的。尽管欧洲人还没有展现出对世界的统治力,但却并不妨碍他们基于欧洲内部博弈的需要,对全球利益做一个分配。
想要全景式的了解荷兰与葡萄牙之间的竞争,需要对16、17世纪相交时的那段欧洲历史有所了解。二者之间的竞争,牵扯到两个历史事件。一件是在台湾部分曾经解读过的“荷兰独立战争”(又称“尼德兰革命”、“八十年战争”)。
16世纪的西班牙,在欧洲的势力如日中天。通过继承、战争等手段,西班牙王室除了在海外占得大量殖民地以外,还在意大利南部、法国东部等地拥有不少领地。这其中就包括荷兰所处的“尼德兰”地区(尼德兰的字面意为“低地”)。
这两起事件的另一个主角都是西班牙。从地缘角度来看,尼德兰地区脱离西班牙实属必然。抛开地理距离不淡,当时尼德兰地区的居民多属于商人阶层,并且受宗教改革影响,选择信仰了不受传统宗教、政治势力约束的基督教新教。政治上则倾向权力结构更加分散的共和体制;相反,作为天主教体制的最大受益者,西班牙则极力维持着其天主教的意识形态,以及王国属性。
尼德兰革命画作
1568年,尼德兰地区爆发革命,开启了独立之路。实际上,这场战争在进入17世纪时,就已经分出了胜负。通过在战场上的胜利,荷兰人获得了他们想要的自由和独立,并且就此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只是由于后来双方仍然摩擦不断,直到1648年西班牙才算正式承诺了荷兰的独立。因此所谓“八十年战争”,前半段可以算是荷兰在争取独立;后半段则是荷兰崛起成全球霸主的过程。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西班牙失去荷兰,并不得不接受荷兰崛起的同时,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将葡萄牙收入囊中。其实以葡萄牙的地理位置来看,能够一直顽强的独立于西班牙之外,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早在14世纪末,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王国)就曾经尝试过武力吞并葡萄牙。与英格兰的结盟,是葡萄牙能够逃出生天的重要保障。侥幸逃生的葡萄牙,不久之后便开始走向海外探索之路,试图通过海外资源来摆脱西班牙的阴影。
然而该来的始终还是会来,如果大航海的事业能够一直被葡萄牙所垄断,那么葡萄牙的确很有机会,凭借东方贸易所获得的利润对抗西班牙。问题上,哥伦布的发现,帮助西班牙同样成为了一个海外殖民大国。并且从美洲三大文明身上直接掠夺贵金属,收益要比经营东方航线的收益更加的直接和稳定。公元1580年,通过王位继承与武力威胁,西班牙完成了对葡萄牙的吞并,此后一直到1640的60年间,整个伊比利亚半岛都处于西班牙王室的统治之下。
这种“共主”模式并没有影响到葡萄牙内部的行政、法律、经济及海外殖民地等方面的独立运作。欧洲在国家关系上所偏向的“模块式结构”,确保了无论是分手还是合并,都能够较平稳的进行。鉴于西班牙实际并没有融合葡萄牙,而是像后来的“奥匈帝国”那样,呈现出二元结构。因此历史上伊比利亚这60年的统一状态,又被称之为“伊比利亚联盟”。
荷兰与葡萄牙身份的对调,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造成了极其重大的影响。首先荷兰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率先以有限公司这种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争夺贸易主导权。在荷兰人的强势出击下,原本已对世界完成分割的西、葡两国,利益都受到了影响。
其中葡萄牙的利益受损最为严重,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进逼之下,葡萄牙最终只能在整个太平洋地区,保留东帝汶、澳门两个贸易点。东线战场的胜利,大大鼓舞了荷兰人的自信。1622年,用于开拓跨大西洋贸易的“荷兰西印度公司”成立。从美国到巴西的美洲大西洋海岸线,都成为了荷兰舰队和商人的猎场。
在教皇子午线的西侧,也就是西班牙的预定利益范围内,荷兰西印度公司先是夺取了曼哈顿岛(也就是现在的美国纽约),并以之为起点扩张出了名为“新尼德兰”的荷属北美殖民地。紧接着,荷兰人又在圭亚那建立殖民地(地缘政治遗产就是现在的苏里南),以及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安的列斯群岛占得5个半岛屿,建立“荷属安的列斯”。关于荷属圭亚那及荷属安的列斯的情况,在圭亚那部分已经解读过了。新尼德兰部分,则会在北美部分展开。
荷属安第斯群岛地缘结构图
在这里需要再次指出的是,尽管荷兰人的独立、崛起之路,一直在摆脱西班牙的影响,但在扩张殖民地上,却并没有把主要扩张方向对准西班牙。仔细观察荷兰在北美、加勒比海、圭亚那建立的殖民地,都是西班牙没有余力开拓的点,并没有侵害到西班牙的核心利益。
这一方面是一个技术问题,拉美作为“新西班牙”的核心之地,是建立在美洲三大文明的废墟之上。尽管那些黄金非常诱人,但想要打破西班牙人的垄断就需要深入内陆。就这点来说,在海上如鱼得水的荷兰商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另一方面,荷兰与西班牙的关系一直处于时战时和的状态。鉴于双方的体量对比,想要全面击溃西班牙是不现实的,荷兰人在战略上谋求的,是逼迫西班牙彻底放弃吞并荷兰的想法。
无论从实力对比还是外交后果来看,侵夺葡萄牙的海外利益,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从1601年荷兰战舰第一次试图攻击澳门时起,一直到1661年双方达成协议,荷兰完全退出巴西时止,荷葡之间的战争延绵了长达60年的时间。这期间,由于“伊比利亚联盟”的存在,使得荷兰人在东、西两线所面临的压力并不相同。在东线战场,独立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博弈的葡萄牙,整体上处于劣势。以至于几乎丧失所有的贸易据点。
在西线战场,尤其是西葡都在开拓的南美大陆,荷兰人面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既然葡萄牙已经在表面上成为了西班牙的一部分,那么西班牙最起码在战略上,不能坐视葡萄牙的利益被荷兰人侵蚀。更何况为了西班牙一直不愿意放弃的对荷兰的统治权,以及让葡萄牙人心甘情愿的和自己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也是西班牙的需要。
公元1624年,刚刚成立的“荷兰西印度公司”,对葡萄牙在巴西的首府“萨尔瓦多”发动的攻击,并占领了这座城市,由此拉开了“葡荷战争”西线战场的序幕。次年,在西葡联合舰队的共同攻击下,葡萄牙夺回了萨尔瓦多,暂时稳定住了巴西局面。
法国与巴西在巴西的殖民
除了在军事上合作对抗荷兰以外,伊比利亚联盟所造成的地缘政治影响,还体现在淡化“教皇子午线”的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很正常,大家都已经成为一家人了,再坚持这条分家线看起来的确没有必要。
有鉴于此,在巴西的葡萄牙人开始合法合理的越过教皇子午线,往原先被划入西班牙势力范围内的内陆地区渗透。在以圣保罗为起点的“西南线”,这种渗透行为主要体现在:缺乏人力资源的种植园主们,深入巴拉那高原劫掠土著人口;在而以萨尔瓦多为中心的“西北线”,葡萄牙人不仅在进入17世纪后,开始经营原本划给自己的那部分巴西东北岸线,更于1612年开始进驻原本归属于西班牙的亚马逊河口。
关于葡萄牙“西南”、“西北”两条扩张线所取得的地缘政治成果,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解读。现在我们知道了,在“伊比利亚联盟”这面政治大旗的影响下,葡萄牙在巴西的经营,开始摆脱了“教皇子午线”的束缚。然而西班牙和教皇子午线,并不是葡萄牙争夺巴西的唯一障碍,最起码通过之前的解读,我们已经知道了法国和荷兰同样对这片土地感兴趣。如果说法国新教徒渗透巴西的初衷,更多是基于政治理想,那么荷兰人的目的就简单的多了。
荷兰人前往巴西的目的就是为了“钱”,再直接点说是“蔗糖”。说起来,荷兰人急于占领巴西也与西班牙的影响有关。西班牙默许葡萄牙人越界渗透的前提,是希望葡萄牙人能够与自己一起,坚定的站在反叛者的对立面。这其中就包括禁绝巴西与荷兰的蔗糖贸易。要知道,荷兰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拥有更为低廉的海上运输成本。如果没有国家之力进行干涉的话,那么商人们几乎肯定会选择“海上马车夫”们来帮助他们运输或者销售蔗糖。
海上马车夫
虽然西、葡两国断绝对荷贸易的做法,不能完全杜绝走私行为的产生,但势必会对荷兰人的利益造成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原本专注于贸易的荷兰,产生了在巴西进行土地开发,兴建种植园和糖厂的想法。由于巴西东北地区,无论在气候和土地资源上都更有利于蔗糖的生产,这一地区成为了葡、荷两国的争夺焦点。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发生于新大陆的博弈,不仅对巴西日后的版图走向造成了重大影响,还出人意料的影响到了中国。至于“荷属巴西”到底在哪里,双方的战争又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 END -
图集
戳图片,看往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