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草原、黄金与巴西利亚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音 | 兆斌
系列:大航海时代
拥有巨大潜力的亚马逊平原,之于巴西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如果只有亚马逊,那么巴西最多也就是个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级别的国家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能够帮助巴西蓄积人口、发展经济的还是巴西高原及其沿海地区。
在了解过葡萄牙人得到亚马逊平原的过程之后,现在我们再把视线南移,看看究竟是什么帮助葡萄牙人摆脱海岸线,向巴西高原渗透的。
先来了解下巴西高原的气候及生态结构。气候及受其影响下的原始植被状态,是最为重要的地缘因素之一。
巴西及其周边原始植被示意图
人类在相信自己有改变自然能力的同时,也必须敬畏自然。总的来说,巴西高原的植被类型可以分为两种:沿东、南边缘的“雨林”,覆盖高原腹地的“热带草原”。后者依照植被的类型不同,又可分为两个区块:一是东北方位的“卡廷加草原”(又译“卡丁加”);二是面积约为前者三倍的“喜拉多草原”。之所以在地理相连的情况下,从生态角度上又区分为两块,是因为这两片草原的降水量有所有同。
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750-1500毫米。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这样的降水量一般足以孕育出茂密的森林来了。可惜的是,热带草原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分为明显的雨、旱两季。雨季到来,万物复苏,整个草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生物多样性亦要远高于温带草原;一旦进入旱季,则呈现出一派死亡的景象。
从植物的角度来说,这种降水状态,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以及根系发达的灌木会更为适应。乔木则需要有点特殊的本事,才能够生存下来。比如说进化成能够在树干内储存大量淡水的瓶子状(因此被称之为”瓶子树)。
喜拉多草原算是这个世界上,条件最好的热带草原之一。它的年平均降水能够达到年降雨量800-2000毫米,其雨季的时间也比旱季要更长些,并孕育了更多的生物种类,以及相对更多的乔木(仅植物品种就超过1万种)。
分布在喜拉多草原上的乔木,抵御旱季的最主要秘诀跟灌木一样,就是进化出发达的根系,以更多的吸收蕴藏在地下的水分。其深入地下的部分,甚至比地上部分要高出一部,以至于喜拉多草原的树木又被形容为“颠倒的森林”。
如果说喜拉多草原是优质热带草原的代表,那么卡廷加草原就是另一个极端了。其年平均降水只有250-1000毫米。旱季时间比雨季时间要更长,最长的区域甚至能达到11个月。这片草原的优势植物,是那些能够在旱季蛰伏的灌木,以及亚乔木属性的刺树。而在漫长的旱季,整片草原呈现出一片灰色的荒漠景象,能够看到的绿色,几乎就只有仙人掌科植物。
在温带属性的欧亚草原中,以南俄草原为核心的“西干草原”,条件要比以蒙古草原为核心的“东干草原”好得多。相对多水的“喜拉多草原”,与呈现荒漠草原状态的“卡廷加草原”对比,大体也是这样一个关系。
只是这片草原并没有产生强悍的游牧民族,原因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那就是没有大牲畜,尤其是没有马。既然条件优越得多的潘帕斯草原,在前哥伦布时期都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肃杀景象,巴西高原上这两片面临旱季挑的战热带草原,就更难吸引原住民入住了。
葡萄牙人的到来,从技术上解决了巴西高原的开发问题。大牲畜和农业技术的引进,使得这两片热带草原,有机会成为人类的居住地。不过在沿海地带的红木以及蔗糖经济还有潜力可挖时,这种有些勉强的农业潜力,暂时对殖民者没有吸引力。然而这并不代表殖民者就不会对内陆地区进行探索。相比农业潜力,葡萄牙人更看中的是高原腹地的矿藏潜力。更准确点说,是希望在当中发现黄金、白银这样的贵金属矿藏。
西班牙人在安第斯山脉所获得的那些黄金白银,足以让所有的身处其侧的葡萄牙人眼红。矿藏大多生成于山地之中,最吸引人的金矿,又往往可以从河流中淘取。技术上看,巴西海岸山脉周边的河流当中,同样可能有矿脉。唯一的区别在于,西班牙征服的是一片已经被印加人开发过的熟地。这使得他们在殖民初期,就很快能够从印加人口中,获知矿脉的所在。反观葡萄牙人如果想在高地中有所发现的话,就需要靠自己去寻找了。
向高腹地扩张的路线大体有两条:一条是沿着那条唯一绕过“巴西海岸山脉”入海的河流——圣弗朗西斯科河,一路向上游地区探索;一条则是从里约热内卢或圣保罗出发,翻越马尔山脉,进入巴那拉河与圣弗朗西斯科河的源头处。在整个17世纪,不断有抱着黄金梦的葡萄牙人,在原住民的带领下依照上述路线,一步步的沿河寻找矿脉。这一努力在17世纪末收到了回报。寻宝者们终于在埃斯皮尼亚苏山脉西南麓的“圣弗朗西斯科”源头处,发现了大量金矿。
如果这个世界上,能够有一样东西能够让人疯狂的话,那一定是黄金了。那些蕴藏在黑色河沙中的金砂,迅速在葡萄牙人中掀起了一股移民潮。不仅如此,还有数以万计的黑奴,不再在种植园和糖厂劳作,而成为了矿藏的劳动力。
更为让人兴奋的是,18世纪20年代,圣弗朗西斯科河上游地区,还发现了更让人垂涎的钻石矿。地球上总是会有那么一些幸运的地区,能够同时得到黄金和钻石的垂青。就像南非即是著名的黄金之国,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大钻石出产地一样。钻石矿的发现,进一步刺激了巴西高原的经济和人口导入。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去淘金的。大量人口的导入,势必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由此,金矿周边的喜拉多草原地带,开始被大量开垦成牧场、农场。金矿催生了今天巴西的第四大城市——贝洛哈里桑塔(又译“贝洛奥里藏特”),这座初建于1698年的高原城市,最初的名称就叫作“黑金城”, 是整个矿区的交易中枢。
受整个产业链影响,又生成了以贝洛哈里桑为政治中心的巴西 “米纳斯吉拉斯州”。不仅如此,这些黄金、钻石还为整个巴西经济带来了一个“矿业周期”。在将近100年的时间中,巴西的经济支柱由蔗糖转向了这些贵重的矿藏。一直到18世纪末,随着矿脉的枯竭,巴西才不得不寻找新的支柱产业。
尽管矿藏终有枯竭之时,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已经足以帮助深入高原腹地的开拓者们,在米纳斯吉拉斯落地生根,以及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了。在矿脉衰竭后的19世纪30年代,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西南,适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高原地区引种的咖啡树,被引入了这一地区(这也是为什么,云南是中国咖啡的主产区)。
此后一个世纪期间,巴西经济迎来了一个以咖啡为支柱产业的“咖啡周期”。今天,在大豆成为全球大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米纳斯吉拉斯和喜拉多草原的土地,又被大量用来种植大豆。
就喜拉多草原的情况来说,目前已经有近半数为人类所开发,追根溯源的话,黄金是这一切的起点。除了贝洛哈里桑塔和米纳斯吉拉斯以外,还有一座城市是这股淘金热的直接受益者,它就是“里约热内卢”。
在红木和蔗糖是巴西的经济支柱时,巴西的地缘重心更为偏向于以萨尔瓦多为中心的东北地区。作为离金矿最近的大型港口,里约热内卢借助“矿业周期”迅速成为了整个巴西最重要的港口。大量黑奴和物资由此登陆,被送往矿区(里约热内卢市也因此成为东南地区黑人比例最高的城市);开采出来的黄金、钻石亦主要通过里约热内卢运回欧洲。此后由米纳斯吉拉斯地区引领的咖啡周期,进一步帮助里约热内卢,巩固了巴西第一经济城市的地位。
里约热内卢在经济上迎来的战略机遇,亦在政治上结出了硕果。公元1763年,这座“上帝之城”取代萨尔瓦多成为了葡属巴西的首都,并一直延续到巴西独立后的1960年。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剥离,逐渐成为了一股潮流。尤其在联邦制的国家,这种剥离可以避免权力过于向某个点集中,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分裂。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在美国经济上并没有特别的优势。
上世纪50年代,为了开发内陆地区,避免经济和人口过于集中于沿海地区,巴西政府决定在内陆地区,寻找一个合适的点营建新的首都。基于巴西的面积是如此庞大,这种选择并非没有道理。问题在于,到底新都的地址应该选在哪里。从其所将要承担的功能来说,最好是越接近地理中心越好。这里说的地理中心,并不是几何意义上的,而是能够最大限度将巴西几个地理单元连接起来的中心。
首先,巴西当下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以“巴拉那河”为轴心的东南、南部地区。新巴西首都的位置,不能与巴拉那水系相去太远;其次,以圣弗朗西斯科河为轴心的巴西东北地区,同样是巴西的人口重地,必须处在巴西新首都的辐射范围。由于圣弗朗西斯科河的源头,与巴拉那河河源相近,在这两河相接之地选择一个点建都,将可以打通一条贯通巴西:东北、西南、南部三大地区连接线,看起来应该是个完美方案。
按照上述方案,覆盖有圣弗朗西斯科河和巴拉那河源头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不过且慢,兴建新都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加强这些传统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而是成为经济和人口都处于弱势的巴西北部地区,或者说亚马逊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纽带。从这个角度说,新首都的选址在地理上,又必须与亚马逊河右岸的某条重要支流相接。
最终,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西侧的“巴西利亚”脱颖而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这个即能够透过“托坎廷斯河”连通亚马逊河口,又可通过巴拉那河接入南部、东南地区;还可透过圣弗朗西斯科河,影响东北地区的点,被选择成为了“巴西利亚”。
1960年,经过将近4年的建设,巴西在这个三方交汇之地兴建了全新的“巴西利亚”城,并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移至此(同时在其周边兴建了8个卫星城,共同组建中央直属的“联邦区”)。
今天的巴西利亚,已经从无到有的拥有了260万人口。甚至因为其全新的规划,快速增长的人口,以及地缘意义强烈的选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巴西利亚
考虑到巴西利亚被认证时(1987年),建城时间还不到30年,获得这项殊荣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同时还有研究者认为,巴西利亚是全球20世纪新兴城市中的最大者。只不过,巴西人如果看到了深圳速度和深圳的规模,相信会不好意思接受一殊荣的(深圳市于1979年设立;2017年常住人口1252.83万)。
- END -
图集
戳图片,看往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