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帝国时代 — 韩信平齐、楚河汉界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其实楚汉相争的这段历史,很象是浓缩了的战国史,如果不是项羽的个性太过悲剧,再次出现诸侯割据的“小战国”时代,也未可知。不过项羽个人的悲剧,却也缩短了战乱时间,对于当时的百姓乃至中国历史进程来说,倒也是件好事。  如果说项羽在政治能力的缺陷,使得他在与刘邦的博弈中,已经失去了战略层面的机会;那么韩信的横空出世,更是在战术层面上大大加速了汉王朝的建立。也就是说,虽然从战略上来看,项羽那毫无政治家气质的表现,使得他根本没有机会创立一个“项氏王朝”,但如果刘邦没有韩信相助的话,战争的时间无疑会被大大拉长。  韩信对于刘邦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将领那么简单,有了这个会“将兵”的助手,汉军实际上已经可以履行两线作战的战略任务了。即刘邦率领汉军主力,在黄河以南的荥阳一线,阻击楚军主力;而韩信则在黄河以北,收三晋之地。从太行山一线,击溃那些项羽所分封的诸侯。  之所以说韩信所执行的是战略任务,是因为韩信在黄河以北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刘邦的支援,反而他所训练、收降的军队,时不时的要被尽数拿去,补给荥阳前线的汉军。这种自给自足,独立发展的情况,让韩信已经完全具备成为称霸一方的诸侯的条件了。不过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央之国的政治版图,显然是以刘、项两家来划分阵营的。经过灭秦战争,刘邦和项羽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政治影响力,来显示他们才是天下的争夺者。在这种时候贸然出头,自立门户,并不是一个好的想法。不过,不管韩信有没有过自立门户的想法,现在这种独立发展的情况,已经足以让他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了。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项羽现在所面对的,并不是一支单纯的“汉军”,而是以刘邦为核心的“汉军”,以及以韩信为领导的“韩军”(为避免歧意,可称之为“韩信军”)。至于说刘、韩两股政治力量,将来有没有可能分裂,倒不是项羽现在会考虑的。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攻破固守在荥阳的汉军主力,自己就是当然的“天下之王”了。  既然项羽和刘邦,作为政治博弈舞台的主角,已经顶死在洛阳盆地和中原腹的的交界之处了。那么中央之国其他板块的博弈,就要由韩信和那些项羽阵营的诸侯们,自己去解决了。非常不幸的是,项羽方面的这些诸侯,虽然表面站在楚军阵营,但实际上都还在看风向。尽管慑于项羽的军威,诸侯们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暂时不会给楚军的侧翼造成直接威胁,但他们之间也难以产生合力,共同抵御韩信的东进了。  在上一阶段的内容中,韩信已经凭借他的军事天才,以及诸侯们的犹豫之心,攻取了整个太行山以西的三晋故地,并准备东出井陉,攻灭赵国了。关于穿越太行山的路径,我们在战国部分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解读了。应该说,根据韩信军的位置,以及“太行八陉”的分布,赵国并不难判断出韩信的行军路线。事实也的确如此,韩信准备通过井陉穿越太行山的消息,很快便被赵军获知了。  对于处在防守一方的赵人来说,当年秦军的那些攻赵战争,让他们有足够的历史经验,来对抗韩信军的入侵。从战略角度来看,赵军其实是非常有优势的,赵国在河北平原积蓄的力量,以及从太行山以西回护回来的代军,让他们从兵力上占据了很大优势(号称二十万)。而此时的韩信,刚刚平定了太行山以西,主力又被刘邦所抽调走(只要三万新军),并没有本钱和赵军进行持久战。只要赵军以优势兵力扼守住井陉的出口,即使战力稍弱,也可阻敌于太行山之西。  其实,抛开韩信和赵军的实力对比不说,单凭一路进攻,就想攻入河北平原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我们在战国末期的秦、赵战争中也可以看到。每一次秦国的入侵行动,基本都是两路出击,即选择两条穿越太行山的通道,两路出击。正常情况下,韩信也应该花点时间,经营一下那些刚刚归顺的土地。在兵力、物资都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再以两路出击方式攻赵。然而韩信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兵力尚显不足的情况下攻赵。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节节胜利的前提下,这种一鼓作气的做法,在战术上也有些道理,但在双方兵力对比悬殊,对方又据有天险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赌博。  之所以说韩信的这次攻赵之举是一场赌博,还在于韩信的战术运用。这是一次堪比项羽“破釜沉舟”的赌博战术,其结果也同样收获了奇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背水一战”。与“破釜沉舟”大破秦军成为项羽的成名之作一样,韩信大败赵军的“背水一战”也成为了他军事生涯中的经典之作。两者在战术上的共通之处,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然而战场上的胜负,并不仅仅取决于,自己有必胜的决心和巧妙的战术,也要取决于对手的表现。对于韩信来说,他的幸运在于赵军没有采取正确的战术,固守坚垒和他打消耗战。要知道,刚才打下山西高原的韩信,相对地头蛇的赵军,是完完全全的客军。处在防御状态的赵军,只需闭门不出,加上坚壁清野,就足以让韩信因缺乏补给知难而退了。只不过,道理虽是如此,但在自己兵力上拥有绝对优势时,却不是每一个统帅都能够把握的。在正面交锋中,克敌制胜所带来的成就感,让很多军事统帅放弃了看上去有些保守的稳妥战术。  关于韩信“背水一战”的战术细节,相信大家都可以百度到。在这里,我们所关心的是战争的结果,所导致的楚、汉两方博弈格局的变化。对韩信而言,井陉一战的意义,不仅在于尽灭赵军主力(连赵王都俘虏了),更在于从此之后,再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阻挡韩信的去路了。对于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的军事天才——韩信来说,河北平原一马平川的地形,意味着他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如果说刘邦所率领的汉军主力,现在的战略任务,是在荥阳一线拖住项羽的楚军的话,那么韩信的战略任务,就是通过迂回战术,将那些西楚阵营中的诸侯各个击败了。基于这个目的,灭掉赵国并不是韩信东进的终点。要是此时不南下渡过黄河支援荥阳前线的话,河北平原北部的燕国,以及山东半岛的齐国,就会是韩信的下一个目标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燕、齐两国无非面临两个选择,或战,或降。到底要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并不在于他们是怎么想的,而是在于处在进攻方的韩信是怎么做的。所谓“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胜利并非只能从战场上收获的。向这两个并非坚定支持项羽的诸侯展示出进攻的态势,并善待之前被收降的赵国军民,就能够起到很好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效果了。  从地缘实力看,燕国要比齐国更容易受到韩信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战术的影响。在漫长的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所一直扮演的角色,就是偏安于燕山脚下,并无力于争霸于中原。历史上给予燕国板块最大的露脸机会,就是乐毅伐齐。对于这点,在楚汉战争中割据故燕之地的“新燕王”,当然也是心知肚明的。既然没有成为主角的实力,那么甘为配角,把宝压在更有机会获胜的一方,就是保全自己的最好方式了。如果没有现实的压力,燕国完全可以先关起门来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静待局势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后,再做决定。然而韩信如此神速的解决了赵国,将兵锋指向燕国,却让燕王必须很快的作出抉择了。要么归降韩信,成为汉军阵营中的一员;要么象当年的燕国一样,抵抗到底,甚至在失败之后撤入辽东作最后的挣扎。  应该说,燕国最终选择了归降韩信,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毕竟以燕国的实力,只需要在两强当中作选择题就可以了。而且这一次的选择,也一定会是最终的结果,一旦有一天项羽重新回到河北平原,燕国同样也可以反戈一击,倒向西楚阵营,就好像魏国那样。然而同样的威慑,对于齐国却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齐地的地缘条件,使得占据这片土地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有机会跻身于政治舞台的中心。也就是说,齐地边缘板块的位置,以及自成体系的地理结构,让齐国不甘心于如此之快的成为配角。最起码,齐国有本钱再看看形势是如何发展的。齐人此刻的态度,一如他们在战国时期的表现一样——“坐山观虎斗”。即不入楚,也不入汉。基于齐国的位置,齐人的这种“中立”态度倒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如果齐人回头看看历史,就应当清楚这种骑墙的态度,并不能够让自己笑到最后。  从战略上来看,解决齐国的任务,应当是由已经控制了河北平原的韩信负责。不过一方面前期的灭赵收燕进行的太过顺利,韩信需要有时间来消化这些胜利果实,积蓄力量;另一方面齐国的山、河之利,也使得韩信必须进行更充分的战争准备,才有可能上战而胜。要知道,如果不能一战而胜的话,贸然发起的进攻很有可能就把齐国推入到了楚军阵营了。事实上,齐国目前这种人畜无害的表现,已经能够让汉军满意了。当然,对于汉军阵营来说,如此齐国能够在这个时候,战略牵制楚军是再好不过了。只是刚才我们也说了,齐国要比燕国,更有实力再观望一阵。因此刘邦所派出的使者(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郦实其),除了被齐王热情款待,好酒好肉的招待以外,并没有机会说服齐王。  尽管韩信在山西高原以及河北平原,对那些杂牌诸侯一气呵成的军事行动,极大的逆转了楚、汉双方的对抗局面,但项羽仍然牢牢控制着中原腹地以及东楚之地。虽然从地缘结构上来看,我们并不认为项羽一味的眷恋东楚之地,以及认为控制了中原腹地,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但“得中原者得天下”,却是一个现实。也就是说,不管韩信在河北取得多么大的成功,如果汉军不能够在中原击溃楚军的话,就不能说取得了战略优势。  单从军事能力来说,刘邦明显不是项羽的对手。之前的荥阳之战(楚汉第二战役),楚军本来已经占得了优势,并击破了汉军的补给通道,只是由于那个一直期望在“梁地”为王的彭越,在楚军的后方捣乱(史称“彭越扰楚”),使得项羽不得不回军以解后顾之忧。而在收复了被彭越攻取的城池之后,项羽很快又杀回了荥阳前线,再一次的将兵锋指向了汉军主力。  其实没有固定的地盘的彭越,本身并没有实力与项羽久战,这也是刘邦非常希望齐国能够加入自己阵营的主要原因。如果齐国能够和汉军联手的话,那能起到的作用就不仅仅是袭扰那么简单的。楚军必将面临真正的两线作战,而在齐、汉两王都拥有大后方的情况下,这种两线作战必将极大的消耗掉楚国的实力。  不过彭越在项羽后方的游击战,还是对楚汉战争的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不仅为荥阳一线的汉军争取了喘息的时间,也让项羽无力去关注赵、燕等国在河北平原的命运。很快,韩信在河北平原打下的地盘,就将成为决定楚汉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了。对于在荥阳胶着的楚、汉两军来说,战争已经陷入了痛苦的拉锯状态。总的来说,当项羽在的时候,汉军一方是处在守势,并经常被楚军攻破补给线,甚至破城;而当项羽回师收拾不断在后方袭扰的彭越时,汉军又能在局面上占据优势,并夺回一些失去的据点了。这些因楚汉拉据而被载入史书的城池、据点,包括荥阳、成皋、汜水、敖仓等。这些地名,我们在战国部分其实都已经解读过了。如果你一定希望了解这些点在哪里的话,可以回头翻阅那些曾经的内容和附图;如果不想那么麻烦,或者有一定印象的话,那么我们只需清楚,这些不光在楚汉战争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其实指向的都是一个战略通道,那就是洛阳盆地的东大门。也就是说,楚、汉两军主力,拉据了三年(公元205——203年)“楚汉第二战役”,对于汉军来说,就是一场“洛阳盆地保卫战”。  楚军之所以不能迅速打开洛阳盆地的东大门,除了汉军采取的保守的,据城以自守的防御战以外(除非项羽离开,否则不主动出击),也和彭越在楚军后方袭扰不无关系。不过即使没有这些因素,楚军也不可能很快结束战争,反而一定会被拖入久战的泥潭中。这个恶果,其实在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分封天下下,就已经种下了种子。放弃形胜天下的关中盆地称王,而眷恋故土——东楚,以及简单的认为,把一马平川的中原归属了自己,就能够“得中原者得天下”,注定了项羽终将以失败而告终。即使项羽能够很快结束荥阳之战,甚至进占整个洛阳盆地,汉军也能够再退守函谷关,并据地势更险峻的“崤函通道”节节抵抗。而要想攻破这道天险,楚军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时间成本,将会更大。反观楚军,一旦在军事实力上被汉国逆转的话,他们背后那一马平川的平原之地,就不知道要退到哪里才是个头了。  对于以“勇战”而闻名于世的项羽来说,他一开始应该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毕竟凭借自己的军事能力,项羽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打跨了强大的秦军,并成为事实上的天下之王。在这巨大的成功面前,项羽本身对楚军战力的信任度,要远高于那些被世人视作天险的雄关峻岭。然而在荥阳拉据的时日一长,习惯于一战解决对手的项羽,也不得不重视这些战略性的东西了。要知道,摆在项羽面前的,不单单是以后可能会遇到的,汉军不断据险以自守,消耗楚军的局面(那会迫使楚军,必须投入数倍的资源,才有可能取胜),更在于这时候的战争,已经转而成为比拼双方根基之地,地缘实力的战争了。  当战争陷入拉锯状态时,双方在正面战场上的一些战术性的胜负,就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谁的后方拥有更多的资源,来支撑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以双方最根本的基地,江东平原和关中平原来说。尽管在后来的历史中,江东平原的价值越来越高,并且最终成为了物产丰富,富甲天下的象征,但在楚汉战争时期,江东平原无论在开发程度还是农业基础上,都远不如周、秦两代苦心经营了近千年的关中之地。更何况,秦人还“帮助”刘邦开发了“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足以在粮食产量上再造一个关中平原。在这种情况下,单从物资补给的角度看,刘邦一方也要更占优势(基本就是接收了秦灭六国时的本钱)。  除掉所占板块的地缘实力差距以外,刘邦的侧后方显然也要比楚军安全的多。相比楚军后方有不安定的“游击将军”鼓越,以及首鼠两端的“齐国”,刘邦的侧后方可以说是高枕无忧。唯一有过异心的,盘据河西的“魏豹”,也已经被韩信迅速解决了。这种无后顾之忧的地缘政治格局,让刘邦不仅能够率领汉军主力,在荥阳一线消耗楚军,还能够让韩信独立出太行山,在黄河以北攻城略地。  如果说,对手有大后方源源不断的补给(具体的后勤保障,是由慧眼识韩信的“萧和”负责的);自己的后方,却又不断遭遇彭越的袭扰,以至于补给困难,已经让项羽感到有些难以支撑了。天才军事家韩信,在河北平原的快速推进,更成了压垮项羽必胜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韩信在河北平原如此迅速的解决掉赵、燕两国,不仅从北面给楚军造成了巨大的战略压力,还在战术上直接支援了荥阳前线的汉军。在项羽返身击退彭越,暂时解了“梁地”之困之后,率主力回师荥阳前线的项羽又一次的取得的战役的主动权,不仅夺回了之前被刘邦复夺的荥阳,还逼迫刘邦不得不弃城而逃。  要是没有韩信在河北平原的成功,在荥阳前线失利的刘邦,很可能就要考虑在洛阳、渑池、崤山、函谷关。。。等崤函通道上的据点上,设置第二、第三道防线,以阻击楚军的追击了。不过,有了韩信在河北平原的成功,刘邦就又多了一样更积极的选择。就是在汉军苦苦支撑洛阳盆地东大门,其他据点的时候,从河北调兵以扭转战局。  一般情况下,有了韩信这个军事天才在河北的良好发展,刘邦应该选择命令韩信率军渡河侧击楚军,以缓解汉军的正面压力,甚至击溃楚军。然而刘邦却选择了一种相对另类的方式,就是突然出现在韩信军中,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征调了韩信军的主力。并分兵两路,一部分东东,去支援彭越,以让他继续袭扰楚军后方;另一部分则带回了荥阳前线,继续和楚军对抗。  单从战术角度来看,刘邦这种做法也有他的道理。明知项羽在正面战场的军事能力,远胜于自己的他,最希望和项羽打的是一场消耗战,依托自己的地缘优势,刘邦有信心把这只老虎的爪子磨平。而从结果来看,汉军的这种恢复能力,也的确让项羽感到了绝望。为了能够迅速结束这场消耗战,他甚至使出了一招似乎只有小人才会用的招数——以刘邦的家属,尤其是父亲的性命,来迫使刘邦投降。只可惜他遇到的是一个流氓,一句:“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就让项羽手中的王牌,变得一文不值了。当然,项羽说起来也的确做不了小人,思虑再三他还是留住了刘邦家属的性命,并在双方和谈之后交还给刘邦。  与刘邦有韩信可以帮助独挡一面不同,英雄无双的项羽,就有点独木难支了。不过这也怪不得旁人,事实上韩信当初投的就是项氏家族,在受到冷遇后才转而投入汉军阵营的。而这个在军事上,完全可以自我发展、独挡一面的韩信,最终也成为了西楚政权的掘墓人。当楚军在荥阳前线,越来越感到难以支撑时(倒不是正面对抗不行,而是补给越来越困难了),在河北整军完毕的韩信,又一次开始了他的东征之旅。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最后一个独立的诸侯国——齐国。一旦齐国落入了汉军之手,项羽的后院,可就算是真正的起火了。



如果说项羽的军事天才,加速了秦帝国的崩溃,那么韩信的军事天才,则让历史的车轮,更加快速的驶向新的大一统王朝——汉帝国。正是在这两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共同作用下,从陈胜在大泽乡喊出那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项羽饮恨乌江,刘邦建立汉朝,仅仅花了八年时间(公元前209年——202年)。不过与项羽依赖自己超凡的勇气“勇战”,并以江东子弟兵为核心,建立百胜之军不同。韩信所代表的,是一种“谋战”的思维。这种思维不仅仅表现在战术上的多变,同样也表现为“不挑食”。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点说,就是如果项羽本身出现问题,包括他的江东子弟兵不断的被消耗,而无法得到有效补充的话,那么项羽和他的军队的战力,就一定会受到影响;而反过来,韩信的“不挑食”,则表现为他可以空降到任何一个区域,统帅任何一支军队,并使之迅速形成战斗力。二者的管理能力,孰优孰劣相信大家都能够感觉出来。  相信对于项羽和韩信军事才能的研究成果,并不会仅仅运用于军事领域。不过这些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要关心的。我们今天所要解读的主要内容,是双方在战略上的博弈。当刘邦征调了韩信军主力,南下对抗楚军主力后,战略上独挡一面的韩信并没有闲着。只不过他这一次的动作,却已经不能完全被定义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了。  对于韩信的军事才能,我想大家已经不会怀疑了,史书中用一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便极好的总结出,他整合、统帅军队的能力。因此在刘邦征调走韩信军主力之后,韩信很快以剩余军队这基础,补充整合出了一支新的军队。而对于韩信而言,他这时候面临两个战略方向的选择:一是南下侧击楚军,与刘邦、鼓越三面围攻项羽;二是东征齐国,打掉这个持观望态度的“第三方”。  从楚汉战争的对抗形势而言,南下合围楚军,无疑是韩信最有可能,也最应该作的决定。因为从战略格局来看,被刘邦、彭越消耗的疲惫不堪的项羽,现在已经是进退两难了。如果韩信此时作为生力军,加入正面战场的话,项羽所能选择的,就只能是战略后退了。然而最终,韩信还是选择了第二套方向,即东征齐国。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战略上已经看清结果的韩信,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了。  尽管有秦国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在前,但参与秦末战争的将领们都相信,这并不是一个得人心的制度。也就是说,不管谁获得最终的胜利,对有功之臣进行分封都是必须的。作为韩信来说,也是时候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了。一般情况下,军事将领所封建之地,都是自己的战功所在。从韩信现在的战功所在来看,山西高原上以河西为核心的“西魏”之地,河北平原的燕赵之地,都是韩信帮助汉军所打下的天下。就目前的情况看,韩信可以选择向刘邦要求,分封魏王、赵王,或者燕王。  单从给自己选一块根基之地的角度看,河东之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为晋国故地,周王朝八百年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不过韩信却并没有奢望刘邦会把这块地,封建给自己。有了项羽放弃高地,陷入战略被动的前车之鉴,任何一个有战略思维的人,都应当相信,刘邦将来不会步项羽的后尘,也回到楚地,坐视太行山以西那些高地,成为他人的根据地了。事实上在韩信大破西魏,将魏豹送往荥阳前线之后,河东就已经被刘邦改制为“郡”了。这刘邦如此明确的发出信号之后,如果韩信一定希望得到这块封地的话,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想步魏豹的后尘。  既然做不了魏王,那么河北平原的燕、赵之地呢?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韩信也同样不大可能图谋这两块土地。一方面,韩信之所以能够迅速在赵地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得到了与他合作的原“常山王”张耳的鼎力相助。关于张耳和赵国的恩怨,我们在前面的内容已经交待过了。可以说,张耳之所以投奔汉军阵营,想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重返赵地。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如果一定想做赵王的话,刚刚稳定的赵地势必会出现变数。事实上,在韩信、张耳统军攻取赵地之后,张耳就已经被刘邦加封为新的赵王了。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韩信都不会打赵地的主意。假如燕国是被韩信武力攻破的,也许韩信会考虑向刘邦请求做个燕王。不过燕国却是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治攻势下,主动投降的。这样一个“顺应天命”的,识时务的典型,无论如何也不好打他的主意了。其实就算燕国是被韩信武力收服的,韩信也未必看得上眼。虽然从面临内部博弈的安全角度看,象燕地这样后背无忧的边缘板块(不考虑边缘民族的情况下),无疑是更有机会传以子孙的封建之地;而从政治角度看,燕地也远离了将来的政治中心,可最大限度的避免中央政权的掣肘。只是以燕地本身的地缘潜力而言,在中央之国内部诸版块中,可以说排名靠后。很难想象,以韩信之功,会愿意屈就在此。既要有边缘优势,又要远离政治中心,还要在包括物产、人口、利于防御的地形等地缘潜力指标上占优。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就只有“齐地”了。  齐地虽然非常符合韩信为将来谋一块安心立命之处的目标,但如果这时齐王“田广”如果象燕国一样,识时务的倒向汉军阵营,那么韩信也就很难有机会了。到那时,他再所能谋的,估计就只有他和刘邦、项羽共同的老家——东楚之地了。只是有了项羽的案例在前,这似乎并不是个好的选择。  鉴于齐国现在“中立”的态度,刘邦本身对于劝说齐人倒向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所谓的“中立”,都只不过是看风向罢了。只是自己在楚汉战争中取得战略性优势,相信齐国很快就会倒向自己的。而战略的天平,在项羽困于荥阳前线,韩信攻略河北之地后,就已经倒向汉军一面了。在这种情况下,那位曾经为刘邦在荥阳之战出过力的高阳酒徒“郦食其”,被派往了齐国,以说服齐王投汉弃楚。  正如刘邦所预料的那样,此时楚汉两军的战略形势,的确足以让齐王生出投汉弃楚的想法。只是荥阳战场尚没有决出胜负的现实,却又让齐国不愿意这么快的,就把宝压在刘邦身上。于是乎,齐国虽然表面上同意了倒向汉军阵营,实际上却仍然保持中立,并没有出兵攻击楚军。至于那位喜好喝酒的说客“郦食其”,倒也没白跑一趟,每天都和齐王在宫中把酒言欢。  齐王选择这种暧昧态度,也不能说错。毕竟项羽现在还控制着半壁江山,虽然现在战略上有些被动,但军威尚在,齐国希望在更有把握时再反戈一击也可以理解。只是这种暧昧态度,最终却为齐王带来的杀身这祸。因为基于前面我们所分析的原因,齐国可以入汉,但齐王如果入汉的话,却会让韩信失去这块为子孙后代谋的福地。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独立发展,在政令上不需要受刘邦具体辖制的韩信,决定乘齐国尚没有在行动上证明自己有投汉之心背景下,发动了攻齐战役。  从战略上来看,韩信此举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无论刘邦对齐国有没有采取政治攻势,齐国也会保持中立状态,最低限度不会与汉军为敌。依照秦灭六国的路线,在解决了楚国之后,齐国基本就会放弃抵抗了。事实上,以今时今日的情况,并不用等到尽收楚地后,才能解决齐国问题。时刻盯着风向的齐国肯定会在最后的时候,主动出兵帮助汉军打“落水狗”的。换句话说,此时的韩信,大可无视齐国的存在,集中兵力南下帮助刘邦与楚军决战。而如果不这样做,一定要以齐王答应降汉不可靠为理由,力图通过武力来解决齐国的话,齐国就不可避免的投入西楚阵营了。  最终的情况也的确如我们所分析的那样,在韩信的攻击之下,那位已经和齐王喝了几个月酒的汉使“郦食其”成为了牺牲品(被活煮了,不过他最后的表现,还是很英雄的)。而为了支援这个来自不易的盟友,项羽派出了自己得力的军事将领“龙且”,率领二十万楚军,北上与齐军联合作战。对于韩信来说,如果不能一战灭齐,而让楚汉战争出现齐楚联合对汉的相持状态,那他就必须为自己的那点私心,付出代价了。
看到关于韩信执意攻齐,是否存在私心,或者说攻齐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有朋友提出不同意见。其实韩信或者其他历史人物,在执行公务时,存有一些自己的小算盘,也是十分正常的(没有,倒不正常了)。只不过不能因私废公,置公务于不顾罢了。象土木堡之变中,王振为了回乡光宗耀祖,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执意绕到蔚县盆地去转一圈,结果到了家门口,又怕损害了自家庄稼,再更换线路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因私废公,忘记了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了。  对于韩信来说,在齐国没有真正倒向汉军之时(标志就是有没有主动向楚军发起攻击),是有理由认为,先解决掉这个潜在对手,有利于为汉军赢得最后胜利的。毕竟如果齐国归汉,楚军的后院就不保了。而在这种情况下,为自己谋一块安身立命之地的想法,就有可能决定韩信到底是愿意相信齐国真心降汉,还是阳奉阴违了。  事实上从最初的战略分工来看,河北平原的燕、赵两国,以及山东半岛的齐国,这几个名义上归属于楚军阵营的诸侯国就是由韩信负责的(刘邦所率的汉军主力,主要是正面顶住楚军主力);而从战术准备的层面来看,韩信的确也已经做好了攻齐的充分准备。换句话说,无论齐国是否降汉,箭已在弦上的韩信,自己都有信心收服齐国。当然,如果韩信攻齐失败,导致齐国归入项羽阵营的话,相信前述之观点,应该就不会有太大异议了。对于韩信来说,不论是因为自信、能力,还是幸运,最终的结果都是他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出于“历史”对胜利者的尊重,再去讨论韩信这个战略选择是否是最佳选择,意义其实也不大了。  在韩信突袭齐国,攻破齐都临淄之后,西楚援军也穿越沂沭河谷,到达了齐国的核心地带。最终韩信与齐、楚联军的决战,是在潍水之侧。在先秦分析齐国的地缘结构时,由鲁北平原和胶莱平原所组成的平原地带,是被定性为齐地的核心板块的。而潍水正是这两块平原的连接处。说起潍水来,很多朋友可能没印象,不过潍坊的话,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很显然,依照中国人标示地名的规律,潍坊之名得自于流经它的“潍水”了(现在叫潍河)。  潍水之战的具体地点,并不是在潍坊,而是在潍坊南面的“安丘市”。不过这场战役的细节,并不是我们解读的方向。韩信在大平原地区又一次的验证了自己的军事天才(这次用了水攻的战术)。此战齐王田广,以及楚军统帅龙且被杀。在齐地核心平原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韩信,也随之取得了齐地的控制权。接下来那些在山地的抵抗,也很快在韩信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土崩瓦解了。这其中所遇到的最大抵抗,当属齐王田广的叔叔“田横”,退至泰沂山脉他,在最后的抵抗失败后(具体地点为莱芜),转而向南投奔了彭越。  现在看起来,局面对刘邦是相当的有利。项羽可以说是羽翼尽失,所能控制的地缘板块,也就是他当初给自己留下的中原、东楚之地了。这一大片没有天险庇护的土地,现在全线面临着汉军的威胁。除非项羽有办法一夜之间变出一条长城来,否则他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防御这纵深千里的防线。不过项羽虽然不能变出长城来,却有可能派出说客,也做一次外交努力。而他所努力的对象,就是新得了齐地的韩信。  尽管当初项羽并没有留意过韩信,但韩信这两年的作为已经足以让霸王刮目相看了。很明显的是,韩信的成就,在军事上完全是个人之功,非但没有得到刘邦的支援,反而不时的被征调主力。而从战果来看,可以说半个中央之国都是韩信打下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心中都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有点功高盖主,尾大有掉的韩信在政治上有没有更高的要求。  对于刘邦来说,他需要思考怎么圆满的处理这个问题,既不让韩信有自立门户的想法,继续为己所用;又不至于让韩信觉得,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过对于项羽来说,面对这个问题就不用有太多有顾虑了。现在的他,唯一翻盘的机会,就是说动韩信以齐地为根基自立门户(倒不是说一定要投向自己)。那样的话,不仅可以解自己的后顾之忧,还可以极大的消弱刘邦的实力。  如果韩信在政治上有更大的野心,相信无论项羽游说与否,他都有可能自立门户。然而从韩信最终为自己选择的安身立命之所可以看出,韩信并没有这种想法。假如有的话,以他的战略观察力,是不会不知道,秦晋之地才是王气所在,而齐地只是一块上不上,下不下,更适合安享富贵的所在。可能会有朋友觉得韩信这样做,是很没有政治远见的,因为功高震主的他,在汉帝国建立之后,最终还是死于中央集权的体系之下。只是我们也知道,即使韩信再善谋,他也很难判断出,汉帝国将来到底会采用什么样的政治结构。要知道,秦帝国那中央集权的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大家可以说都是心有余悸。将来刘邦再完全复制秦帝国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即使不象项羽那样,完全采取分封制,郡县+分封的混合结构还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韩信相信自己能够以诸侯之身,封得一块富庶之地,也是合乎情理的。  还有一个让韩信放弃谋天下打算的可能性,是在于政治资本。项羽和刘邦之所以能够成为公认的,天下的争夺者,是因为他们在灭秦战争中所建立的不世之功。前者击败、收降了秦军主力;后都则攻入关中,成为秦帝国的直接终结者。换句话说,在灭秦战争中寸功未立的韩信,如果也想争夺天下的话,并没有政治资本(简单点说就是没人服气)。  在未能说动韩信自立门户后,项羽再想翻盘的机会就已经不存在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做出让步的前提下,和刘邦进行和平谈判。其实这已经不是双方第一次试图用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了。只不过时过境迁,当初想谈判的是刘邦,而现在想谈判的,是项羽罢了。  所谓谈判,无非就是划分地盘了。刘邦在荥阳之战之初,屡败屡战时试图劝说项羽接受的方案,是以太行山——洛阳盆地一线为分割线。也就是说,高地属汉,低地归楚。说起来。不过今时今日的局面,刘邦已经不可能回过头来答应这个条件了,项羽只有有割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让刘邦觉得有和平解决的必要。  现在在项羽手中控制的,就是中原腹地以及东楚之地了。要让刘邦满意,而自己又有根基之地的方案,就是让出中原之地,回到东楚老家了。只是那样的话,也就意味着项羽完全失去了天下,只是一个偏安的诸侯罢了。那样的话,项羽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以项羽的底线而言,和刘邦共享天下,分治东西已是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分割中原,成为了唯一让双方都有可能接受的方案。  虽然从地缘结构上看,这种局面能维持住的可能性极小,但从政治角度看,将中原一分为二,西汉东楚。算是为双方都保留了颜面,也在表面上成就了楚汉共治的局面。至于这条分割中原的中线在哪里呢?相信大家都已经想到了,那就是魏国当初所开挖的“鸿沟”。


齐.地缘结构图
从几何的角度看,以鸿沟为界,不失为一个平分天下的方案。然而从地缘结构来看,这只可能是一个理想状态。即前无古人行之,也后无来者效仿。你无法想象,在一马平川的中原腹地,仅仅依靠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就能够让楚汉两国相安无事。事实上这并不仅仅是鸿沟的问题,相比山地而言,河流本身的分割作用并不算强。在山地的话,通行的道路往往是有限的。单是穿越那些有重兵把守的山口、关卡,往往就足以让试图打破平衡的一方,知难而退了。至于河流,即使不考虑到冬季有可能的结冰情况,进攻方依靠船只也能够更灵活的掌握主动权(所以据江河以为天险的一方,一定要在河对岸有一片缓冲之地)。  尽管以鸿沟作为“楚河汉界”是那么的勉强,但对于在荥阳前线苦战日久的刘、项二人来说,这却是一个暂时可以接受的方案。毕竟这场战争双方都打的太苦了,都需要有一个缓冲期来休养生息。也就是说,虽然双方心里必定都清楚,楚汉之间必定还有决战,却都认为可以迎来一段和平期。  正因为刘、项二人,都认为鸿沟暂时可以成为双方的地缘平衡线,因此在立约之后,楚、汉两军主力都准备开始后撤了。最先行动的是楚军,他们回军目标是“彭城”。对于项羽来说,彭城是他霸业兴盛的支撑点,也是他的都城、大本营。一直以来,彭城至荥阳的补给线,都被彭越所袭扰。现在,西线无战事的项羽,需要回去好好整理一下后院了。至于刘邦,他当然是会回到项羽分封给他的汉中了,关中平原才是刘邦下一步需要重点经营的地缘中心。不过,正当刘邦准备率主力回师关中之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促使他改变了战略方向,提前打响了与楚军的决战。  促使刘邦改变主意的,并非时局发生了变化,而是有人把当前的局面,清楚的分析给他听了。就目前的战略格局来看,汉军显然是占据了绝对优势,攻取齐地之后,楚军在战略上已经必须两面作战了;从战术的角度看也对汉军十分有利。因为荥阳之战,实际上是以项羽落败而告终。当然,这并不是说楚军的战力比汉军弱,而是汉军的补给状况要远好于楚军。楚军实际上是给“饿”走的。既然战略、战术都占优,那么乘项羽后撤之机,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军几面包抄,一举在运动战中消灭楚军主力,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方案。  能够一战而解决楚军主力,总是好过让项羽回去休整完毕再战要好的多。要知道,楚军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只是苦于补给不力罢了。如果让他们回到了根基之地,自己反过来打攻坚战的话,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战争了。不过对于刘邦来说,心里来明白汉军在野战当中,并不是楚军的对手。之所以能在荥阳之战笑到最后,无非是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及充足的补给,把对方给拖死罢了。因此,如果刘邦想作为攻击方,在野战中消灭楚军,就必须有大大超出对手的兵力。这一点,就要取决于韩信、彭越等独立作战的“准诸侯”们,是否愿意倾力攻击了。  从刘邦的角度看,调动韩信、彭越两军南下合击楚军,并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毕竟这二军虽然一直独立作战,但都属于汉军阵营,且在之前的军事行动中,也都做的不错。正因为有这个自信,刘邦在权衡之后,决定越过鸿沟,准备在楚军回到东楚之地之前,一战而定乾坤。  汉军主力追上楚军的地方,叫作“固陵”(今河南太康)。一直以来英雄情节颇重的项羽,应该没有想到刘邦那么快就毁约追来。很快,汉、楚两军就将在固陵展开一场决战了。对于项羽来说,他其实应该早就盼着和汉军主力来一场野战了。当日那种攻城战,实在是让处于防守方的汉军占得了不少便宜。而刘邦也知道自己军队的战力,所以他在咬住楚军之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扎下营来等待韩、彭两军到来。非常不幸的是,刘邦并没有等来韩、彭两军。更为不幸的是,在刘邦等待合军过程中,项羽并没有闲着。一向在战术上非常自信的他,很快便回身对汉军发动的突袭。一场刘邦计划中的“群殴”,就这样变成了一对一的“单挑”。  单挑的结果,不用说想必大家也猜到了。没有压倒性优势兵力的汉军,很快便败于楚军之手。不过刘邦并没有就此后退,而是重新拾起了他在荥阳耗走项羽的“乌龟战术”,既用深壕坚垒把自己保护起来,使得战争,又一次进入了消耗状态。这种“不思进取,以本伤人”的作法虽然难看,却很成功。反过来看还没有回到根基之地的楚军,虽然固陵之战中取得了战术胜利(史载杀伤汉军两万),却依旧面临着后勤不力的战略局面局面。也就是说,楚军这招回马枪虽然又一次证明了,楚军在野战中的能力,即并无法改变战略上的被动。至多只是让自己,可以更加从容的后撤罢了。  如果说项羽在固陵之战后继续选择了战略后退,是出于无奈;那么刘邦在战略有压倒性优势的时候仍然大败,需要的就是反省了。他需要反省的最主要问题是,为什么在自己发出攻击令之后,韩信、彭越两军却按兵不动,只顾在自己认定的地盘中,攻城掠地呢?  前面我们说到了韩信在齐国已经答应降汉的情况下,仍然执意攻齐是存有一定的私心的。这种说法引来了一些朋友的质疑。实际上在战略上认定对手已无逆转可能性时,为自己做些打算,并无不可。很多时候,这甚至是最高领导者所希望看到的。这种小富即安的想法,最起码证明你暂时不会觊觎最高权力,只是想在体制内获得个好位置罢了。韩信和彭越当时的情况也是如此,因为战略上谁都看得出,项羽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没有翻盘的机会了。是时候该为自己做些打算了。
韩、彭二人为自己将来所做的谋划,并不难猜。那就是成为汉王朝体系下的一方诸侯。有这种想法并不过分,也很现实。不用回看到当年武王伐纣后封建诸侯的历史,仅仅是在数年前,分封十八诸侯的项羽,就已经给刘邦树立一个榜样。尽管我们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中央集权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但谁又能苛求,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的人,一定能够看到,甚至接受这个现实呢。  我们并无法判断,当时的刘邦是否已经为自己将来的政权,做好了结构规划(到底是封建,还是郡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现在必须让那些有功之臣,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至于韩、彭二人想的的究竟是什么,其实并不难猜。前者想要做的是“齐地”,而后者想做的是“梁王”。  韩信想做“齐王”之心,在他执意攻齐之时,就已经不是秘密了。现在的他,已经基本扫清了齐地所辖的各地缘板块,驻军于“沂沭河谷”的地缘中心——城阳(也就是当年莒国的都城,现在的山东“莒县”)。如果他愿意的话,很快就可以沿着沂、沭两水南下,攻击项羽在泗水两岸的根基之地(特别是楚都“彭城”)。至于彭越,他对齐、鲁之地兴趣倒不大。这位一直不肯投入项羽阵营的乱世枭雄,图谋的是项羽留给自己的自留地——梁地。要是项羽当初肯把梁地封给彭越,而不仅仅是给他一个“侯爵”的话,彭越很有可能就是项羽的部下了。正因为如此,在从刘邦处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彭越和汉军更象是一种平等合作,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也因为这种关系所产生的不信任感,彭越甚至收留了那位被韩信打的国破家亡的末代齐王——田横。以让自己在政治上有更多的选项。  既然彭越由始自终的是希望做“梁王”,那我们就要花点时间解释一下“梁”这个地缘概念了。简单点说,“梁”指的就是魏国在华北平原的土地。我们知道,魏国的根基之地本来是在山西高原的“河东”,而中原之地只能算是自己国土中次一级的版块。不过当秦国崛起,河东之地因秦人的压力越来越难以支撑时,魏国的政治中心便开始转向中原了。直至秦人完全控制了河东,把魏人的势力赶出太行山以西后,魏国在地缘属性上,算是完成了一次被动的搬迁工作。其标志就是,居于中原之地中心位置的“大梁”城(也就是现在的开封),成为了魏国的政治中心。而为了和之前的魏国有所区别,这一时期的魏国也被称之为“梁国”了。  由于魏国在中原的版图,并非一成不变的。因此确认“梁”这个地缘板块的边界究竟在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以宋国灭亡之后的情况而言,西至现在的郑州,东至泗水,北至河水(河济平原的西部),南至睢水流域,都可以算是梁地。从位置上看,这可以说是一块天下至中的板块,也是项羽执意把他归入自己直属地的原因所在。只是说起来,彭越执意希望梁地称王,并不是个好想法。说起来,相比韩信,彭越的战略眼光就要差的多了。韩信谋齐地,算得上是一个成熟的想法。即使不考虑那些技术问题(比如板块的完整性、防御力等),仅仅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当年同样为周王朝立下了最大军功的姜子牙,也已经向后人证明了,齐地是一个有机会传于子孙,并在今后有可能出现的诸侯体系中,位列三甲的板块。反观中原这块是非之地,可以提供的反面例子就太多了。即使没有汉帝国后来的中央集权,彭越和他子孙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记得在彭越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我们曾经分析过,为什么彭越会对梁地感兴趣。这其实和他的根基之地有关。彭越所生长和起兵的“昌邑”(现山东巨野县与金乡县之间),位于深沟以北,济水以东,巨野泽以南。在位置正处在泰沂山区和中原之地的交接处。由于连通泗、济两水的深沟存在,昌邑和深沟以南的“陶邑”一样,处于几方势力交织之处。齐、魏、宋、楚,甚至秦的势力,在战国时期都曾经触及于此。这样的地缘位置,也让彭越的家乡有机会连通几个重要的地缘板块,并在其中选择自己的奋斗目标。  从现在的情况看,彭越已经离自己的目标很近了。为了促使韩、彭两军南下,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在固陵之战遭遇挫折的刘邦,很快便意识到,到了“分蛋糕”的时候了。为了满足彭越做地头蛇的愿望。分封给彭越的“梁”,并不仅仅限于中原之地,而是向东北方向越过了巨野泽,到达了泰山与济水交汇之处的“谷城”(今山东平阴县)。另外划定了睢阳这个曾经的宋都(商丘)作为彭越封国的南点。从位置上看,彭越的根基之地“昌邑”,正好处于将谷城——睢阳两点的中点(这样昌邑就有机会做彭氏“梁国”的政治中心了)。这种设计,明显上为了满足彭越即想谋中原之地,又不想做地头蛇的想法,可谓用心良苦。只不过将来确定梁国东、西边界时,估计还得花些心思。毕竟这种切割方法,并不符合地缘规律,也很难象齐地那样,找到稳定的地缘边界。不过这些细节在当时,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邦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让韩、彭二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封号,至于自己将来的封国究竟有多大,还是要看自己努力的。因为按照惯例,你的封地所在。而这一切变现的时间,和项羽生存的时间又是成正比的。有鉴于此,封号一至,再不用刘邦去做工作,新晋的“齐”、“梁”二王,便急不可待的领军南下了。  从战略上看,南出沂沭河谷的齐军(韩信军),所指向的会是西楚在泗水流域的根基之地,尤其是彭城这个大本营,将会是这位汉军第一人所需要解决的目标;至于彭越,他更感兴趣的是汉王分封给他的中原之地。不过他们现在的心中,究竟是公心多一点,还是私心多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次生力军一动。项羽在中原及泗水流域就没有后路可退了。  正在向东战略后撤的项羽,在得知韩信已经攻克了彭城,彭越也已率军南下的消息后,心里应当知道,淮河以北已经不再有他的立足之地了。现在的楚军,虽然还有机会在野战中取得战术性胜利,但到却决没有实力在攻城战中消耗了。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夺回包括彭城在内的,被韩、彭二军南下占领的城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唯一正确的战略决定,就是回到那些暂时没有被汉军染指的楚地,然后以此为基地准备防御战。以刘、韩、彭三人的攻击方向来看,淮河以南地区会是项羽最后翻盘的本钱。  事实在后来的历史当中,以江东为基地,淮河一线为缓冲,大多数时候是南方政权对抗北方政权的基本模式。所谓“守江必守淮”,如果没有有江淮做外围,长江防线所所谓天险,实际上是为双方所共有的,并不能起到真正的防御作用。当然,要真正的实现南北分治的局面,长江中上游的两湖平原,以及巴蜀之地也必须由南方政权掌握。以当时战略格局来看,项羽并不具备这种条件。不过如果有淮河做第一道防线的话,项羽最起码会有机会喘息,整军再战。然而刘邦并没有把这个机会留给项羽,因为在他的手上,还有一张政治王牌,可以迅速将淮南乃至“吴头楚尾”的赣江流域,从西楚政权中分离出来。这张政治王牌,也曾经是项羽阵营中的一张军事王牌,他就是那位和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的“英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