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帝国时代 — 张骞的路线选择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对于一个强大而又渴望胜利的帝国来说,总是不会缺乏张骞这样的冒险家的。事实上,这次冒险的外交之旅,很有可能在一开始就夭折。因为张骞和汉帝国,对于帝国以西地区的了解实在太少了。尽管掌握足够多地缘知识的我们,知道从青海道穿行的话,很可能可以绕过匈奴人的控制区,进入西域。但实际上,对于这点张骞和他的使团在出使前却并不知道。从技术上看,这和张骞所选择的向导应该有一定关系。因为唯一能够为这次西域之旅提供技术帮助的,是使团中的一位叫作“堂邑父”的匈奴人,这位向导最终也成为了,唯一陪同张骞完成西域之旅的随员。然而在匈奴并没有将直接控制区,渗透到祁连山以南地区的情况下,匈奴人对青海道的了解,也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堂邑父能够凭借他的身份,在旅途中从匈奴人那里探听出西行的路径,所能够指向的也就只能是河西走廊了。  其实这样一个问题,即使是问那些生活在陇西的羌人,也很难有准确的答案的。毕竟青海道在出湟水河谷后,要穿行大片人烟稀少的牧区或无人区,对这样一条通道,那些久居汉地的羌人也未必知道。然而是否还存在一种可能呢,那就是张骞先由陇西进入湟水河谷,然后向北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的地缘核心——黑河流域呢?毕竟以中央之国和羌系族群的渊源来说,汉帝国和张骞对湟水谷地的存在,应该还是有所了解的。  不过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张骞应该并没有选择由湟水谷地,转进河西走廊的路线。因为他如果这样走的话,就应该很快能够收集到,关于大月氏人的信息了。这是因为,在月氏部为匈奴所败,被迫西迁时,并不是所有的月氏人都接受了这个选择。有一部分不愿意远离故土的月氏人,选择了向南进入青藏高原,为了与西迁的大月氏人相区别,这部分月氏人被称之为“小月氏”。而他们所选择的路径,应该就是我们之前分析过的“大斗拔谷”。  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层面,这种由低地就近转入高地避难的做法,都是很自然的选择。只不过,祁连山南是羌人经营的地盘,人数不多的小月支人其实并没有机会得到祁连山南最好的土地,重建强力政权,更多的是以联姻等方式依附于原有羌人部落。真正能够打出自己一片天地的,还是带走月氏主力的“大月氏部”。如果当初月氏人的战略决定,是尽数退入祁连山南,在羌人占据的青海地区重生。那张骞西行的终点,兴许就只是河湟谷地了。不过要是那样的话,西域之地被华夏文明所渗透的时间,很可能就要推迟一点了。  尽管以月氏难民身份,避难于祁连山南的小月氏人,并没有机会成为这片高原之地的主人,但如果张骞选择了由湟水河谷向西,或转进河西走廊的路径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应该有足够的机会,在湟水河谷至大通河谷、祁连山一线知晓小月氏人的信息,并由此对大月氏部有个初步的概念。然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张骞应该还是在匈奴向导的指引之下,选择了最为人所熟知的河西道西行。其结果就是,他很快就成为了匈奴人的俘虏。  尽管习惯于游牧生活的匈奴人,并不一定会象汉帝国那样,在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但在匈奴人已经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的情况下,张骞所带领的一百多人的使团,想要顺利的穿越这条走廊地带,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唯一不确定的是,他到底走了多远,是被哪个匈奴部落所俘获的。事实上,被匈奴阻击的风险,并不仅仅存在于张骞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之时。这种风险,其实从张骞跨越陇山进入陇西高原时,就已经存在了。  我们知道,如果按照一般规律,横穿陇西高原与关中盆地的“渭水”,无疑是连通两大地理单元的当然纽带。然而陇山与秦岭的地理关系实在太过紧密,结合部的东西纵深也够宽(也可以认为,陇山——六盘山就是秦岭向北延伸的支脉)。山高水急的地理结构,使得沿渭水来往陇西与关中的通道艰难,相比之下,在海拔并不算高的陇山之中,寻机翻越会更加的安全。这样一条通道的走向关键并不在于,应该从哪里翻越陇山,而在于陇山东西两端渭水支流的走向。这样的话,穿越陇山者可以尽可能的行走在河谷通道中。从尽量缩短行程的角度看,与陇山地理位置最近的两条支流,是最有机会承担这项任务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年秦人由渭水上游,渐进式的渗透关中,并最终受命于周王室入主关中时,发源于陇山东、西两侧,与之地理距离最近的两的渭水支流——清水(今牛头河)、汧水(今千河),就帮助秦人渐进式的完成了这个过程。至于为连接这两条不得不绕行的支流通道,而设立在陇山之间的关卡——陇关,自然也就是在清水、汧水之间了。  假如张骞是按照这条最初的官道,从关中平原溯千河而上,然后跨越陇山进入陇西高原。再沿牛头河南下,至天水一带回归渭河河谷,并由此继续向西的话,那么他的他的使团在这一路上应当说是相当安全的。那些有可能威胁到这条线路的戎狄部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被整肃干净。除掉西迁至河湟等地,变身为“羌”人部落者之外,剩下的基本已经被融合为华夏族了。  现在的问题是,张骞也许并没有走这条最安全的路线穿越陇西。在后来成型的丝绸之路中,穿越陇山的路径并不只有经由陇关的“陇关道”,在陇山以北,被称之为“六盘山”的那段延伸段(陇山、六盘山可合称为“六盘山脉”)中,还有一个对中央之国来说更加重要的通道——萧关道,用以连通陇山左右。  “萧关”之名,相信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应该都有所耳闻。作为“关中四塞”中的西北门户(另三塞为:散关、潼关、武关),萧关在历史上所承受的压力和战火也是最多的。在中央之国的核心区已经形成,战争压力主要来自西、北方向时,其他三关的军事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所谓“内战”之上了。唯有“萧关”,一直都以其接近农、牧分割线的地理位置,而长期在所谓针对游牧民族的“外战”中露脸。我们经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有需要,在六盘山之中多打通几条通道,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我们也经常说,在古典时期如果不是十分有必要,为了降低维护成本,已经更好的管制战略要道,一个时期里,连通两个地理单元的通道有一条就够了。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萧关道”,其实指的是:由萧关防线所直接庇护的,穿越六盘山的通道。  简单从地理结构上看,我们也能看出萧关道存在的必要。陇关道的存在,相当于直接连通了关中、陇西两单元;而位置更北的萧关道,所连通的就是陇西、陇东两大高原了。如果来自关中的汉使,希望最终到达的是陇西高原的北部,那么他最合理的选择,就是溯泾水而上,沿一条发源自六盘山东麓的上游支流到达六盘山东麓,然后再翻越六盘山,进入到陇西高原北部。这样一批通道存在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为关中、陇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更在于可以直接连通陇西、陇东两大高原。而这点,对于中央之国的西北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就地缘位置而言,陇西、陇东两大高原,都是关中平原在北方的屏障。也是游牧民族从西北方向入侵中央之国的前沿板块。机动性极强的他们,即可能沿六盘山西麓侵入陇西高原,也可以沿六盘山东麓,直攻陇东高原。  事实上,一直到游牧骑兵兵临城下时,分驻陇山左右的边军都未必能够判断出对手的主攻方向。这是因为,当游牧骑兵迫近帝国的西北边关——萧关时,他们依然可以随时变换攻击的方向。出现这种复杂局面的原因,在于在这个方位上,最有可能作为游牧民族南侵跳板的板块——西套平原身上。当匈奴人试图从西套平原向南渗透时,他们会发现,有一条很不错的河谷通道,直插陇西、陇东两大高原的结合部。而对汉帝国威胁更大的是,当匈奴人沿着这条叫作“清水河”的河流,上溯到它的源头处——也就是萧关之北时,这些凶恶的敌人不仅已经切入到陇西、陇东两大板块的腹地,甚至离关中平原也已经不远了。如果张骞最初是由此进入陇西的话,那么它在萧关一带,实际上就已经无限接近匈奴人的势力范围了。  既然在西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生出了一条重要的战略通道——清水河谷,那我们就很有必要,来探究一下这条河流的走向以及它与西套平原、黄土高原的地缘关系了。当我们在地图上,审视西套平原与陇西、陇东两个黄土板块的位置关系时,会发现如果从西套平原的中心,南北向拉一条线直至秦岭的话,这条和六盘山交叉的直线,基本上就是陇西、陇东高原的几何分割线。也就是说,当匈奴人向南渗透至西套平原,并以此为跳板进攻汉帝国的话,陇西高原和陇东高原受到攻击的概率是对等的。  当然,上述假设是建立在纯几何关系的基础上的,而在现实中我们也知道,由于山脉、河流的阻隔,两个板块的地缘关系远近,并不一定会和几何距离成正比的。不过就西套平原与陇西、陇东两大板块的地缘关系来说,这种障碍却并不明显。因为在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东西向的,难以逾越的高大山脉。在这片黄土高原上,最为高大的山脉就是南北走向的六盘山脉了。更为重要的是,游牧民族由西套平原侵入汉地的主要路径——清水河谷,本身就是沿六盘山麓切入的。  从地缘关系上看,清水河与西套平原会更为紧密。这是因为,这条和六盘山主脉连接在一起,成为陇西、陇东高原地理分割线的河流,实际是一条发源于六盘山麓,向北由西套平原西南角汇入黄河的支流。从这一点上来看,来自西套平原的控制力,显然更容易在清水河谷中体现。而这种地缘控制力,在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上,也能够清晰看出。作为中国面临最小的省级行政区(直辖市除外),宁夏的建制范围,除了贺兰山——黄河一线,以西套平原为核心的区域以外,在其南部还有一个偏离了黄河这条轴线的三角形突出部。正是有了这个行政标签为“固原市”的地级行政区的在在,甘肃省的东部的平凉、固原地区(陇东高原)几乎被分割成了一块飞地。而这个突出部之所以存在,地理上上原因指向,就是清水河谷。也就是说,宁夏南部的地理轴线,并不是黄河,而是“清水河”。  关于清水河谷、萧关是如何在汉帝国与匈奴的博弈中体现地缘价值的,我们在后面汉帝国进入战略反击阶段时,会详细解读的。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如果张骞或者其他人,在沿泾水上溯到六盘山东麓后,并不想继续向北进入西套平原,而是想横穿整个陇西高原,进入河西走廊的话,他们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路线。假如张骞和他的后来者,经由陇东高原翻越六盘山,进入陇西高原的话,他们并不能象走陇关道那样,很快找到东西向的“渭水”来指引道路的方向。在陇西高原中北部分布的河流,实际上被分成了两个系统,东、南的河流向南注入了渭水;西、北的河流则向北直接汇入了黄河。如果你在穿越六盘山——陇山之后,一定要回归到渭水河谷,再继续西行的话。那么无论是从萧关道还是陇关道出来,都很快能够找到一条渭水支流帮助自己向南转向。只不过,  以陇西高原复杂的水系走向而言,旅行者并无法完全利用一条河谷,就横穿整个陇西高原。无论你决心走南线,借助渭水河谷西行,还是从一开始,就决心从陇西高原中、北部穿行,最后一步都必须借助那些北流入黄河的河流谷地,才能到达黄河岸边,并最终转入河湟、河西等板块。既然没有一条现成的天然通道可供利用,那么道路选择者所重点关注的,就应该是地理距离的远近了。也就是说,在沿途地理形态相似的情况下,直线距离越近的方案,越有可能成为干道。当然,直线距离的远近,并非是唯一的标准。是否有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否能够尽量多的利用天然河谷通道,以及区域行政中心的位置,都有可能影响到主干道的走向。可以这样说,陇西高原的每一个重要城镇,都有证据声称自己在某一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上述因素,假如旅行者决定从萧关道,也就是北线开始横切陇西高原的话,他们在前半段的旅程中,应该会尽量遵循几何原则,选择最短的路线,横穿陇西高原。这是因为,由六盘山脉主脉(西侧)发源的河流,最终都是南流入渭水的。要是试图沿着这些支流一路向前的话,对于希望从北线进入河西走廊的旅行者来说,显然是在绕路。不过在行程过半之后,旅行者会很快就会发现第一条可以把他们直接带到黄河岸边的河流——祖厉河了。只不过这条发源于陇西高原中部的河流,是一条南北向的河流。旅行者们需要在进入祖厉河谷之后,转而向北,在陇西高原的西北河口处,也就是现在甘肃省靖远县渡过黄河。  沿祖厉河北上渡过黄河的旅行者,继续保持西偏北方向的话,他们很快就可以从乌鞘岭东端,也就是海拔最低处进入河西走廊。无论从绕开地理障碍,还是规避对手防线的角度来看,这样一条路线都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这样一条看似合理的线路,本身却也存在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缺水。这种缺水的感觉,在跨越黄河之后就会很明显的感觉到。因为从地理结构上看,这条线路所经过的区域完全暴露在阿拉善戈壁的风沙面前。那些来自乌鞘岭和天上的淡水,在面对阿拉善戈壁时,根本没有机会形成连续的绿洲带。旅行者们必须在穿行大片荒漠地带之后,才能到达石羊河流域的地缘核心——武威地区。  尽管在后面漫长的西域之旅中,张骞和他的后来者们,将要经常性的面对这样大片的荒漠地带,并且只能依靠那些点缀在荒漠中的绿洲来进行补给。但就陇西高原进入河西走廊这段路程来说,他们完全有机会选择一条不用为水发愁的线路。最起码,单从“水”的角度来看,走南线沿渭水河谷,经另一条北向注入黄河的支流“洮水”水系,进入湟水河谷。再由湟水河谷,经大斗拔谷插入河西走廊中部的路线,就肯定不有缺水的担心。只不过,这样一条线路在距离上并不占优。绕行湟水河谷这样一个高原板块,所增加的地理难度和地缘风险,更会加深通道维护者的担忧。  事实上,如果仅仅希望从黄河到乌鞘岭的这段路线,应该有足够的淡水补给,甚至有天然的河谷通道可供利用的话。张骞和他的后来者们,并不一定要深入到湟水河谷后,再冒着风险穿越祁连山脉。他们完全有机会在渡过黄河后,选择沿青藏高原边缘(祁连山脉东边缘)向乌鞘岭方向进发,最终在乌鞘岭的西端翻越山岭。在越过乌鞘岭分水岭之后,旅行者们马上就可以找到发源于乌鞘岭西北部的石羊河上游河流,带他们无缝接入河西走廊绿洲带。  简单点说,这样一线算作陇西道中线的线路,实际上是在渡过黄河之后,就开始沿青藏高原边缘行走了。在就是说,在正式进入河西走廊之前,旅行者们就开始受益于祁连山上流下来的河水了。对于他们来说,利好消息并不止于有机会免受缺水之苦,因为这样一条沿青藏高原边缘,连通黄河与乌鞘岭的通道,本身就是一条天然的河谷通道——“庄浪河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