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法明传[2024]173号
3
中共中央
4
起源 解读 龚
5
写小说
6
123456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妈 分享 回
9
赵紫阳
10
南京李志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法明传[2024]173号
3
中共中央
4
起源 解读 龚
5
写小说
6
123456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妈 分享 回
9
赵紫阳
10
南京李志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近视的孩子有救了!国内最新近视防控矫正技术,不手术,扫码进群即可了解!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帝国时代 — 蒲类国的命运及战略通道“柴窝堡——达坂城谷地”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按照我们之前所分析的,西域山脉“西高东低”的走势来看,山北诸国所对应的这段天山主脉,应该是属于体量较小的末端了。这也意味着,东天山所能利用的水气,远比不上西天山。这一趋势“山北诸国”的直接影响就是,这个西域小国所处区域的河流规模都不大,那些天山雪水从北麓山坡流下,冲刷出河谷之后,最终并没有机会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大多数河流各自在荒漠中渗透一段后,便消失在戈壁中了。这种情况很象浙闽丘陵那些独流入海河流的分布结构。而它反应在地缘结构上,就是每一条河谷都有机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缘板块。 如果你对这些河流的分布有兴趣的话,我也在图上标示出了一些,现在还明显存在的河流,比如塔西河、呼图壁河、三屯河、头屯河、乌鲁木齐河。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事实上那些在高精度地图上清晰可辨每一条山谷,都有机会承接来自天山之上的雪水(有些是季节性的河流)。而这些河谷的存在,也为那些西域小国的存在奠定了基础。基本上我们所说的这些,以游牧为主的山北小国,都会依附一条固定的河谷游牧、转换牧场。这和现在建立行政区的基础是一样的,以至于你几乎可以为每一个山北小国,找到现在所对于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当然,这些河谷的体量也限制了这些游牧部落的规模。如果不是正好处在一个敏感的博弈焦点,汉帝国需要缓冲国的话,山北诸国是很难避免被匈奴直接吞并的命运的。 对于匈奴来说,他们在翻越阿尔泰山分水岭后,控制阿尔泰山南麓,也就是准噶尔盆地北沿并没有困难。如果想继续向南渗透的话,沿“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渐次向天山北麓游牧渗透是最自然的选择。这也意味着,匈奴人会更容易对准噶尔盆地西南部产生兴趣。至于山北诸国所在的东南部,匈奴人如果想直接控制的话,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古尔班通古盆地”会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假使匈奴想稳定的控制山北诸国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东天山北麓,寻找一个条件最好的地理单元直接经营,以作控制山北地区的基地,和进一步渗透天山南麓的跳板。从战略用途上来看,其作用和匈奴必须取得对河套地区的控制权,才能稳定控制漠南草原,以及攻击黄土高原是一样的。 不过,以山北诸国所在区域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哪一条河谷能够象河套地区那样,地理结构明显优于相邻板块。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匈奴人也许会“矮子里拔高子”,从中选出一条环境相对较好的河谷作为他们在准噶尔盆地东南部的核心区。只是匈奴人的运气实在不错,他们只需要把视线向东移,越过车师国所主控的博格达山北麓,就会发现在哈密盆地以北,也就是天山最后一段主脉“巴里坤——哈尔里克山”北侧,有一个两山包夹的盆地“谷地”区,可以承担这个战略任务。这个盆地就是与哈密盆地南北相连的“巴伊盆地” 巴伊盆地实际上还可以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北天山与巴里坤山合围而成的“巴里坤盆地”;另一部分则是北天山与哈尔里克山包夹形成的“伊吾谷地”。这两部分也就是现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及伊吾县的所在地。相比那些只能一面供水的博格达山北麓,巴伊盆地在结构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两面供水,以及北天山在阻挡北部外阿尔泰戈壁的侵蚀上所发挥的作用,都使得巴伊盆地在草场面积明显优于东天山北麓诸河谷。那些从两侧山脉上汇流而下的雪水,甚至还在巴里坤盆地的腹在,形成了一个湖泊——巴里坤湖。这样一个自成体系,水、草资源良好的地理单元,没有理由被游牧部落所忽视。在匈奴人相中这块游牧宝地之前,生存于此的部落(国家)叫做“蒲类”(巴里坤湖时名“蒲类海”)。然而伴随着匈奴人的南下,蒲类国的悲剧也即将来临了。
蒲类国的悲剧在于,他们所经营的地方是东天山北麓唯一的盆地区,也是唯一拥有大型淡水湖的板块。如果没有外力干扰的话,巴里坤盆地完全有机会,让蒲类国成为一个人口过万的国家。然而,这样的规模虽然可以让蒲类国有机会压倒周边的大多数竞争者,和车师国在山北地区一较高下,却没有机会抵御住已经统一在匈奴旗下的,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政权。在匈奴人渗透至此,并准备将巴里坤盆地作为他们经营东天山北麓的基地时,土著的蒲类人就只能让位,向周边地区迁徙了。 以天山山脉的水草分布特点来说,向东迁徙是很没前途的选择。如果蒲类国不想走的太远,向西迁至博格达山北麓是最好的选择。最终匈奴人鸠占鹊巢的入主巴伊盆地后,6000多蒲类人被迫西迁至新的游牧地,史称“阿恶地”。其大致位置就在现在博格达山脉东北部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一带。 在匈奴人看来,西迁的蒲类人这时候也可以算是匈奴人了。事实上,所谓的匈奴帝国,本来就是一个组织相对紧密的游牧部落联合体,任何一个受这个部落联盟控制的部族,都可以被冠以“匈奴”之名。当然,这种身份认同的效力,只会存在于匈奴足够强大的时候。一旦匈奴帝国的统治出现危机,那些虽然被纳入匈奴体系,但却未被打乱原有结构的部族,很容易就会重新和匈奴人划清界限了。象后来鲜卑崛起后,在大兴安岭西麓游牧的,数以十万计的匈奴人,就开始声称自己不是匈奴,而是鲜卑了。 试图搞清游牧体系内部这些融合、分裂的变化是徒劳的,因为没有文字记录传统的他们,自己也很难弄清这些。以至于在苏联准备为中亚那些部落,按照他们自认为先进的方式划分“民族”时,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终虽然勉强划分出了中亚五族,但民族认定模糊的情况,到现在依然存在(比如中国境内的W族,在中亚很多时候就被认定为乌兹别克族了)。 如果没有汉帝国的到来,蒲类国和其他北山小国,应该很难有机会被我们知道他们的存在。毕竟比起天山南麓那些选择定居生活的“城国”来说,天山北麓的这些游牧“行国”,除了墓葬以外,一般很少给我们留下他们存在过的证据。即使偶有考古发现,也最多是被认为是匈奴人的一部分。然而,在汉帝国将影响力延伸到西域之后,和北山诸国一样,蒲类国的命运也被改变了。为了缓冲匈奴的压力,汉帝国在东天山北麓,承认了包括蒲类国在内的十二个小国。这其中就包括两个以“蒲类”为名的国家。一个是回迁至巴里坤盆地的“蒲类国”,另一个则是由留在西迁地的部分蒲类人所组成的“蒲类后国”。其实这时的蒲类国完全可以因祸得福,扩大自己的领地范围。只不过汉帝国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控制力较弱的地区,分而治之总是最好的方式。 现在问题来了,汉帝国最终选择直接经营天山南路,而放弃直接经营天山北麓的理由。除了天山北麓更容易受到匈奴的攻击以外,很大程度是因为天山北麓自然条件,更适合粗放型的游牧经营。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游牧之地,都无法变身为农耕区呢?当然不是这样。历史上象河套地区的经营模式,就经常在农、牧之间转换。而现在我们在乌鲁木齐以西的天山北麓地区,也能够看到一系列由生产建设兵团,以“耕战”模式建立起来的城市。比如博格达山西北角的古“劫国”所在地“五家渠市”,就是农六师的基地。问题是,就汉帝国所处的时代而言,暂时还没有合适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来克服天山北麓的低温(水不是问题)。真正大规模的在这一地区,尝试大规模农业开发的,是第三个将控制力延伸到西域的古典王朝——清王朝。 在清王朝通过军事手段,从准噶尔人手中夺取西域的控制权后。帝国的统治者马上就开始着手考察天山北麓的农业条件。比起两千多年的汉帝国来说,清帝国的优势在于他们同时也在政治上控制了青藏高原。这使得那些执行这项任务的官员,有机会用从青藏高原引进的,耐高寒的农作物“青稞”,来尝试开发天山北麓的农业潜力。包括乌鲁木齐在内的,天山北麓的一系列城镇,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建立的。在此之前,整个天山北麓还是居无定所的游牧文化覆盖区。
现在我们应该对以巴里坤盆地这核心的,“巴伊盆地”在东天山北麓的地缘作用有所了解了。在很多资料中,巴里坤湖都被描写成一个水草丰美之地。然而就巴里坤湖的湖体而言,实际上却是一个高咸度的“咸水湖”。不过,咸水湖本身,并不意味着就是生命的禁区。在很多咸水湖区(包括海滨)盐碱化滩地上,同样可以生长出“盐生草甸”这种植被来。这些据有抗盐性的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下之所以能够生存,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的根系已经进化的很深,足以透过表层的盐碱化土层,从更深处吸收淡水了。 当然,如果仅仅依靠这些靠近湖体的盐生草甸,巴里坤盆地的草原规模是无法受到游牧民族的青睐的。那些在湖体周边,依靠上天山雪水渗透而形成的湿地,才是决定巴里坤盆地游牧潜力的关键因素。那些从两侧山地漫流而下的雪水,或从地表,或从地下渗透到了低地,再以泉水的方式滋润而成的湿地,是游牧民族最爱。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可以游牧对干旱环境更为适应的“羊”;也可以为自己的畜群增加对水资源要求更多的“牛”的比例。当然,不管是羊、牛马,或者为游牧民族带来战术优势的“马”,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水草丰美之地,总是比那些只能生长矮草的荒漠草原,要更有吸引力的。 需要注意的是,当地牧民所所称的“巴里坤湖”,指的其实不是湖体本身,而是湖体外围这片水草交融的湿地。用更准确的地理名称来概括的话,应该是“巴里坤草原”或者“巴里坤湿地”。而我们在地图上,所标示出的湖体部分,也就是地理意义上的“巴里坤湖”,当地人则称之为“海子沿”。这也就是地缘概念上的“巴里坤湖”和地理概念上的“巴里坤湖”之间的区别。所谓水草丰美的巴里坤湖,其实指的是地缘概念上的巴里坤湖了(上一节把地缘概念上的巴里坤湖,写成淡水湖是一个失误。应该是“东天山北麓最大的湿地”)。和西部大部分的河流、湖泊一样,由于人类在中游地区的过度开发。巴里坤湖的湖体,大部分也萎缩,并露出深度盐咸化的湖底了。这些浓度越来越高的湖水,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周边湿地的生态结构,需要通过减少上游地区的用水,来保证生态环境不至于进一步恶化。不过对于关心GDP的官员来说,也许湖底那些千百年前因地质运动而蓄积在湖低的矿物质盐才更有经济价值。只是这些提炼这些矿物质,恰恰又消耗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如何在短期利益,与长期的生态环境中取舍,并不仅仅是巴里坤盆地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不过对于古典时期生活在巴里坤湖的游牧部落来说,巴里坤湖湖体有多咸,倒并没有太大影响。毕竟巴里坤盆地对他们最为有用的,本身就是依靠那些最终流入湖体的雪水,在湖体外围所滋养出来的牧场。就游牧这种生产方式而言,对生态结构的破坏力也有限。相比之下,习惯于将湖泊本身视为生存核心的农业文明,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些。这意味着他们不仅难以在湖内直接获得经济收入,和引水灌溉;也意味着农业民族所习惯的围湖造田的,扩大生存之地的方式无法实践。这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在天山北麓已经被生产建设兵团深度农业开发的今天,巴里坤草原仍然很大程度的被保留了游牧本色。并在牧区排名中,仅次此于巴音廓勒草原,位列第新疆二大草原。 看来我们现在,应该已经比较清楚的了解“博格达地缘圈”在西汉时期的地缘结构,以及其内部各板块,在地缘圈内所承担的角色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夹在汉、匈帝国之间,左右为难的地缘圈。而被天山主脉所分割的巴里坤盆地,和哈密盆地,则是这一地缘圈南北的两个重要支点,也是最有潜力的两个地理单元。清帝国通过解决蒙古高原的战略威胁,完整将西域之地纳入版图之前。第二个将触角伸及到西域的唐帝国曾经做过尝试,以博格达山之北的车师后国故地为核心,设立羁縻天山北路的“北庭大都护府”(前身为隶属安西都护府的“金山都护府”。都护府遗址在今吉木萨尔县)。不过这种没有大规模农业移民的羁縻管理,注定是不能形成真正统治力的。就象那些入主中原的游牧政权,尽管能够凭借武力和政治技巧,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统治权,但却无力改变中央之国核心区的农业结构。如果最终不愿完全融入农业文明的话,退回游牧之地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不过解读到这里,似乎有一个地理单元的潜力,被我们所忽视了,那就是“柴窝堡——达坂城谷地”。以这条战略通道的结构、纵深而言,应当并不仅仅成为一条沟通南北的战术通道。而是完全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生存基地的。然而在西域三十六国的政治版图上,如此重要的地理单元,却被博格达山南北的国家所遗忘,或者说并没有象我们想的那样,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领地。 在西域地图上,如果你看到一片没有“国家”的空白区域,通常情况下意味着这里属于干旱的荒漠地带。不过“柴窝堡——达坂城谷地”应该不会缺水。除掉那些由两侧山地而下,流过谷地的河流以外(如乌鲁木齐河),柴窝堡湖这个淡水湖的存在,也显示着这个板块并不缺水。既然这条谷地并不缺少西域最为珍贵的水资源,那么是什么力量阻止了它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发挥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板块呢?答案就是“风”。 最直接影响天山南北环境的因素,其实就是“风”。西、北部呈现为断续山体的(地理名称为“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准噶尔盆地,比起被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等高大山体,严严实实的封堵为一个近乎完美的盆地区的“塔里木盆地”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处在西风带,承接更多的来自大西洋的水气。当然,能够透过“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吹进准噶尔盆地的,并不仅仅是来自西风带的水气。从北冰洋南下的冷气团也同样定期影响着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在这些冷气的作用下,准噶尔盆地的积温相较塔里木盆地就处于弱势了。以至于在绝大部分的古典时期,它的环境更适合那些对积温要求不太高的草本植物的生长。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吹入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风,在穿越整个盆地之后,依然有力量走的更远,甚至影响到河西走廊的西段。当然,风的形成原因其实很复杂,并不仅仅是单纯因为外来气流的影响。外来冷空气与水漠热气对流,以及山坡和盆地之间不同温度的气层相互作用,都有可能形成风。不过不管是哪种类型、哪个方向的风,在通过象“柴窝堡——达坂城谷地”这样天然通道时,“狭管效应”都能让风力变得非常恐怖。按照往来于天山南北的司机们描述,就是这条“一年只刮一场风,只是从年初一刮到年三十”的百里风带刮起风来,足以把小车刮翻。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选择一片生存、死葬之地都是要看风水的。这“风”、“水”二字就蕴含了我们祖先对于生存环境的认知。仅仅狭义的从这两项指标来看,柴窝堡——达坂城谷地在“风”上过于突出的表现,也增加了人类适应它的难度。在现在的行政规划中我们会看到,象达坂城、乌鲁木齐县这样貌似存在于谷地中的行政中心,其实都并没有定位于平坦的腹地,而是扎根于边缘山谷,依靠周边山地来缓冲风的影响。至于整条谷地,自然也就没有地缘潜力来承担更高一级的行政职能了(整体属于乌鲁木齐所辖)。就象它在西域三十六国中,无法成为一国的核心区一样。 对于古典时期的人类来说,面对这样的大风更多的是只能苦笑了。不过仅仅是穿行的话,人类还是有办法克服大风的影响。加上“柴窝堡——达坂城谷地”在地势、水源方面的显著优势,谷地在承担沟通天山南北的作用方面,还是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的。而“白水涧道”这个标签,就是它出现在历史记忆中的名称。至于这条道路,具体应当精确到谷地的哪一部分,就很难考证了。只是根据谷地的环境来看,那些没有钢铁车辆护体的古人所选择的道路,可能会比现在的穿行其间的国道、高速,更靠近两侧山地。 其实“柴窝堡——达坂城谷地”,并非是准噶尔盆地与东部地区交流的唯一风口。还有一个体量比它还大的天然通道,同样有可能为“风”和人类,提供进出准噶尔盆地的路径。至于这个天然通道在哪,又有没有机会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所青睐,我们明天再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