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帝国时代 — 吐蕃王朝与象雄王朝的意识形态争夺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我们都知道吐蕃王朝的雄主“松赞干布”迎娶了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松赞干布同时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婆罗国”(今尼泊尔境内)娶了一位公主——尺尊公主。从这两个战术举动,大家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吐蕃王朝实际上是在同时吸收东亚、南亚两大文明的技术优势。当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成为了青藏高原最有地缘交流优势的板块时,阿里地区唯一能够与卫藏地区对抗的地缘优势也荡然无存了。很快,吐蕃王朝在与象雄王朝的地缘博弈中成为了胜利者,阿里高原也成为了吐蕃王朝的一部分。直到吐蕃王朝没落,青藏高原又重新陷入政治分裂状态时(不过民族认同、意识形态上已经统一了)。阿里板块才以“古格王国”的政治标签,独立出现在地缘政治舞台上  地缘博弈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我们具体可以从很多角度,来阐述两大体系之间的竞争。比如中国与印度的竞争,即可以从单纯的地理角度,被看作是“东亚半岛”与“南亚半岛”的竞争;也可以被认为是华夏文明与印度教文明之间的博弈。在具体的竞争过程中,竞争的一方往往会有意在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作出与对手不一样的选择。就象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在与阿拉伯半岛的闪族人竞争时,会特立独行的以什叶派立国一样。  在诸多层面的对抗中,意识形态层面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阿里王朝基于地缘位置优势,引进、消化、吸收而产生的“苯教”,是他们能够在吐蕃王朝建立初期,俯视这个竞争对手的根本原因。如果吐蕃王朝想抢夺意识形态上的话语权,也就必须作出类似伊朗人的选择。  对于吐蕃人来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意识形态并不难。毕竟他们同时拥有对接东亚、南亚两大文明的地缘优势。虽然中央之国的历史学家喜欢无限放大文成公主在西藏的影响力,并试图以此暗示西藏地区,早在1400多年前,就是中央之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非常不好意思,我幼时通过教科书,就是得出了这样的印象)。但实际上,以地缘位置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力来说,南亚对于与之仅一山相隔的卫藏地区,显然要更具影响力。从印度方向选取一个成熟的宗教,用以对抗象雄人的苯教体系,要比向中央之国学习那套儒家体系要容易的多。  在印度诞生的诸多宗教中,佛教和印度教无异是最据影响力的两大宗教。在吐蕃王朝兴起的时代,印度教在与佛教、耆那教等后发宗教的竞争中,正重新获得优势,成为南亚次大陆统治者所信奉的宗教。不过,基于南亚文明在宗教问题上的包容性,这种此消彼涨的交替过程并不血腥。印度教在复兴并成为主导宗教的同时,也给了佛教等宗教以自然生存的空间。也正因为此,这一时期到访北印度的玄奘法师,才仍然有机会感受到佛教的存在。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到底选择哪一种宗教并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但对于一个王朝的统治者来说,这个决定却必须慎之又慎。以吐蕃王朝的角度来说,他们之所以急于引进一个全新的宗教,是希望在与近邻象雄王朝的竞争中,不在意识形态层面受制于人。然而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位置来说,恒河平原同样会是一个潜在的竞争者。那些能够将文化和商业利益,输送上高原的通道,也一样有可能将来自印度的政治影响力带上来(在上世纪前半叶,这种情况就发生过)。基于这个理由,选择一个与印度统治者相同的宗教,作为自己的立国之本并不明智。相反,如果选择一个在南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成熟宗教,那么吐蕃就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迅速完成自己的文明进化史。  类似的情况在俄罗斯从走向衰亡的东罗马帝国,接过东正教的大旗这一案例中,也同样发生过(伊朗选择伊斯兰教中弱势的什叶派,也是如此)。历史证明,这类选择的确很成功。最起码我们今天提到东正教、什叶派、佛教,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俄罗斯、伊朗、西藏三个板块。  说到这里,不妨提一下很多朋友期待解读的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单从中、印两国博弈的层面来看,这个故事的确容易激发起民族主义者的自豪感(让人感觉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就“征服”过印度)。但结合到当时的地缘政治结构,这其实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因为作为帝国使者的王玄策,出使印度所执行的任务实际上和张骞类似。是为唐帝国在吐蕃背后的印度寻找战略盟友,以牵制这个强大的对手(虽然这时唐、吐两国,已经貌似化干戈为玉帛了)。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帝国使者在吐蕃的帮助之下,攻击了这个本该合纵连横的对象。  尽管王玄策有充分的理由(使团被劫杀)执行这次攻击行动,并且在战术上可圈可点。但从战略层面上来说,这无疑帮助吐蕃解除了背后潜在的威胁。对于被攻灭的印度政权来说,他们只会意识到自己是败于实际主导、执行作战任务吐蕃。试想一下,如果李广利或者后来远征西域的汉将,不是依靠帝国远征军,而是从匈奴借兵征服大宛等背汉国家的话(这和引导西域小国互相攻伐又不一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地缘政治后果,关于这次“远征”印度的得失就很容易盘算的清楚了。  回到阿里板块与卫藏板块的博弈问题上来。为对抗象雄王朝意识形态控制权所引入的佛教,最终也不负众望的成为了吐蕃王朝整合青藏高原的终极武器。当然,由于苯教作为吐蕃人信仰了数百年的土著宗教,在与佛教的碰撞中也多次在吐蕃内部引发了激烈的对抗。尽管佛教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在这种磨合中融入了非常多的苯教因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藏传佛教,从本质上来说应该算是苯、佛两教的融合体。而那些让现代都市人感到神秘不已的宗教元素,实际上大多数都来自于苯教。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佛教为体,苯教为用”。  虽然苯教和象雄王朝,今天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但在我们现阶段所参考的历史时段,它们却正处于兴盛期。那么张骞和后来的汉朝使者,有没有机会接触到神秘的阿里板块呢?阿里板块与我们正在解读的克什米尔板块,又是什么样的地缘关系?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近期章节的高清附图  

1、雅鲁藏布江河谷地缘结构图
  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205657477&uk=268777676&third=0
  2、克什米尔及其周边地区地缘结构图
  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632338504&uk=268777676&third=0
  3、青藏高原地缘结构图
  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614625268&uk=268777676&third=0
  4、汉.西域地缘结构图(南疆部分)
  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605142044&uk=268777676&third=0
  5、葱岭地缘结构图
  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782465858&uk=268777676&third=0
  6、疏勒地缘位置示意图
  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648497944&uk=268777676&third=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