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帝国时代 — 阳关对于丝绸之路南线的作用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提到河西走廊对接西域的地标,大家脑海中一定会闪过下面几个地标:敦煌、玉门关、阳关、嘉峪关这些名字。而除了嘉峪关以外,前面三个地标都出现于汉武帝时代。  在汉帝国的建制中,敦煌郡是河西四郡中位置最西的行政区。往前推的话,这个包含疏勒河——党河流域的板块,还曾经是乌孙故地。在联手月氏共同对抗匈奴的希望破灭之后,汉武帝曾经想“召”乌孙人回河西故地,帮助帝国镇守西大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此时已经得到伊犁河谷,并可以向中亚方向大展拳脚的乌孙人,自然是不会接受这个建议的。不过这样也好,汉帝国可以仔细考虑移民实边,自己经营河西走廊的问题了。  玉门关和阳关,都是在河西走廊纳入郡县体系后,作为帝国直属地的西大门而修建的。对于很多人唐诗中知晓这两个著名关口的人来说,心中多半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汉、唐帝国,需要有两个西大门。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了下玉门关和阳关的位置。尽管对现在发现的玉门关、阳关遗址,是否就是西汉始建的位置,还有些许怀疑的声音。但大致位置总是不至于出现太大偏差的。  关口总是建立在交通要道之上的,比如那些穿越山脉,连接重要板块的谷地,就经常会被军事家们用来构筑一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只是自河西走廊始的西域之路,大部分的路程当中都是在荒漠化的低地中行走。而要想顺利走完这段丝绸之路,能够为旅行者补给淡水、指明方向的河流,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要点。  仔细观察附图(可参考《河西走廊——西域地缘关系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玉门关和阳关都是在水源地左近。其中玉门关所依附的,是一路向西,直通罗布泊的疏勒河;而阳关则是在向北穿敦煌而过,与疏勒河交汇的党河附近。与水源相近的好处,自不必说了。我们现在关心的是,这两条河流能够为玉门关与阳关带来什么样的区位优势。  记得在当日解读楼兰时,曾经说过玉门关的用处。很明显,通过楼兰的最佳路线,是顺疏勒河而下,然后沿罗布泊边缘西行,切入罗布泊西侧的塔里木河——孔雀河三角洲。最初的时候,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很有可能是在楼兰分道的。毕竟那时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可以很方便的将将商旅们,分别从楼兰带往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阳关的兴建时间可能就要略晚于玉门关了。  汉帝国之所以要在玉门关之南再建阳关,倒不是因为楼兰和罗布泊消失而必须改道(那时还没有这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汉帝国需要一条稳定的,较少受到匈奴干扰的南线,以保证丝绸之路畅通。从地理结构上看,这条南线要想稳定的话,最好是沿祁连山北麓直接过渡到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在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一直受到匈奴战略威胁时,在即将步出河西走廊之时就分道向南,相比把楼兰打造为一个掌控南北两道的枢纽点,战略上要安全的多。  正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敦煌南面的阳关得以兴建。阳关的具体位置,并不在党河河畔,它直接所连接的水源地,是党河西侧的一个天然蓄水洼地——寿昌海。这个连通党河的洼地,在当时也滋养出了一片绿洲。汉帝国因此得以将阳关所在板块,屯垦成一块有自给能力的战略补给点,而不仅仅一是个用来驻军以控交通的城堡。  帝国在寿昌海绿洲所建制的行政区叫做“龙勒县”,它的名字来源于一座绿洲之南的山——龙勒山。所谓龙勒山如果要泛指的话,就是今天的阿尔金山了。如果要再具体点的话,那就是阳关西南方向,阿尔金山脉上的一处向北凸起的山地了。  从阳关所在的寿昌海向南插入龙勒山北,接下来的路程看起来无疑是,贴着阿尔金山脉北麓一路向西,然后进入车尔臣河下游了。为了安置南迁更国名为“鄯善”的楼兰人,也为了让旅行者们尽快有一片绿洲补给(当然还要为帝国屯兵积粮了)。在兴建阳关的同时,车尔臣河——台特玛湖之南,已经开发了诺羌河、米兰河等绿洲。看起来,丝绸之路南线就这样和阳关对接起来了。而阳关的战略作用也就此明了了。不过当我们把视线越过龙勒山之后,却发现了一个我们在上一节曾经解读过的重要板块——苏干湖盆地。  出现在龙勒山侧的,不仅仅是苏干湖盆地,还有从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之间穿越而过“当金山口”。从位置上看,当金山口基本就处在寿昌海绿洲的南偏东方向,与阳关的直线距离仅仅50公里。在我们知晓了当金山口和苏干湖盆地,是一条横穿青海境内的“羌中道”的起止点时,阳关的另一个战略作用到底是什么就不再是迷了。  很明显,即使丝绸之路南北两路是在楼兰故地分线,阳关和龙勒县的存在对于防止青海境内的游牧部落(当时是羌人)侵扰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丝绸之路南线确定从阳关开始向南之后,阳关在交通网上的位置,就更加显得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阳关即使称不到是河西走廊的南大门,最起码也算的上是敦煌郡的南大门了。  基于中央之国与羌人之间的恩怨,阳关被附加上战略防御羌人侵扰的作用,并没有什么让人奇怪的。不过终汉一事,来自青藏高原的羌人游牧部落并没有对西域造成什么威胁。然而到了唐代,来自青藏高原的威胁终于成为现实了。尽管从雅鲁藏布江崛起的吐蕃人,攻击西域的主要路线还是透过克什米尔——喀喇昆仑走廊进行的。但攻灭吐谷浑,占据整个青海地区的吐蕃人无疑不会放过更加富庶的河西走廊。当这支高原农牧政权开始攻击河西走廊时,当金山口——阳关这条攻击路线,相信是很难置身于事外的。  既然汉帝国并没有去开拓青海道,在西域的经营实际也没有受到那些高原羌人的干扰(人口少是主要原因),那么我们还是应该把解读的重点,放在阳关——鄯善国的这条丝绸之路南线通道上来。粗略测量一下距离的话,我们会知道阳关与伊循城之间的直线距离,约在五、六百公里。而在此之间,无论两千年前还是现在,都没有绿洲居间补给,也看不到明显的河流痕迹为旅行者补给淡水。那么当年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那些商旅是如何走完这段路程的呢?是不是就是沿阿尔金山北麓西行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下一节,我们将揭晓问题的答案。
从阳关到鄯善,最显见的路线,应该就是沿着阿尔金山北麓前行了,这样一条路线,也同样可以成为张骞靠近当金山口,进入南山的选择。问题是,就现在的环境来看,单薄的阿尔金山并没有为它的北麓提供多少淡水,用以湿润土地。早在两百多万年前,阿尔金山与罗布泊洼地之间,就实际上是为一片沙漠所覆盖了。  这条叫做“库姆(木)塔格”狭长的沙漠地带,可以视作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在吐鲁番盆地东南部,今天的鄯善县一带,也有一片相同名称的沙漠。没有证据证明,是那些鄯善后裔在迁移的同时,把这个名字带到了吐鲁番盆地。不过从地缘角度来看,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巧合”吧。  在塔里木盆地这片干旱的土地上,沙漠本身并不足以阻挡人们前行的脚步,关键在于其中要有高山之水补给,而这恰恰又是阿尔金山的弱项。与被沙漠吞噬的风险相比,阿尔金山腹地反而成为了最好的通行选择。一方面可以免受沙漠恶劣气候的侵扰;另一方面山地之中也更容易找到水源。  如果山地本身成为了通行的选择(而不是阿尔金山北麓的山前低地),那么从阳关南下的旅行者,理论上可以选择直接从当金山口,切入到山脉之南。然后在苏干湖盆地、塔里木盆地的西边缘,贴着阿尔金山,向米兰河上游靠近,并最终北向切入到鄯善人当年游牧的地区。不过通常情况下,旅行者并不会选择这么快的进入山地之中。因为在苏干湖盆地相对应的这段阿尔金山北麓,环境还并没有那么糟糕。  让这段山前低地免受沙漠直接覆盖命运的,是一段海拔两千多米,东西纵横约一百五十公里的山地带。这段山体的存在,有效的阻隔了库木塔格沙漠的南侵。山体向南的突出部名叫“大红山”(汉称“西紫亭山”)。从地理位置上看,大红山与阿尔金山北麓的那个突出部——龙勒山遥相呼应,收紧了这条山前通道的宽度。相信即使你不是军事专家,也应该能够看的出。大红山和龙勒山这两个制高点,有条件建成河西走廊板块最西端的军事要塞。  事实也的确如此,汉、唐两朝也的确在大红山、龙勒山一带部署了军事据点。今天甘肃与新疆的行政分割线,也正是从大红山之西滑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今天甘肃省的西部边界,的确与河西走廊——南疆地区的地缘分割线是吻合的。不过对于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来说,大红山及其所属山体,并不能一直帮助他们阻挡沙漠。如果不想进入沙漠地区的话,他们很快就必须选择向南进入阿尔金山腹地了。  在今天的行政地图上,寻找丝绸之路切入阿尔金山腹地的这个点,也并不困难。因为这个点和甘肃、新疆、青海三省(自治区)相接的这个点是吻合的。当然,在行政地图上我们并不能看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割。但如果在地形图上看这些行政分割线(可参照《汉.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地缘结构图》),揭开谜底的钥匙就露出来了。  这个三地交汇的点,所处的位置正是在阿尔金山之上。而它的北边,则是一条东西横穿阿尔金山东部腹地的盆地。事实上,从地理结构上,这条叫做“索尔库里”盆地,是一条标准的谷地形态。只不过阿尔金山的集水能力太弱了。这条谷地之中,并没有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河流。  沿着甘、新边界,切入索尔库里盆地的是一条古道,这条古道也是今天隶属新疆的若羌县,直接连通甘肃境内阿克塞县省道的选择(如果不想经过青海境,再经由当金山口北入阳关的话)。与山口最为接近的地区,今天叫做拉配泉(隶属若羌)。因此我们也可以将道路穿行的山口,称之为“拉配泉山口”。  从拉配泉进入索尔库里盆地之后,阿尔金山腹地的这条低地带,能够帮助旅行者一直抵达米兰河上游。顺米兰河而下,就是汉军为协防若羌而屯垦的米兰绿洲了。当然,鉴于米兰河上游所处的阿尔金山山体已经有些复杂了。旅行者们并不一定非要在抵达米兰河谷后,再北入塔里木盆地。今天的315国道,就在米兰河之东选择了两个山口穿出阿尔金山(苏吾什杰和巴什考供)。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比起周边那些高大山脉,穿越单薄的阿尔金山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不管选择哪个山口进入塔里木盆地,索尔库里盆地的存在,最起码都能够帮助丝路之上的旅行者,绕过库木塔格沙漠。我们实在无法确定的是,张骞在上述四个山口(苏吾什杰、巴什考供、拉配泉、当金山口),抑或是其它未知山口中,到底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帮助它转入到阿尔金山之南的。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最终还是落到了匈奴人手中,并且在滞留一年多之后,终于脱离苦海回到了长安。  张骞的这次旅行,前后耗时共计13年(公元前138年——126年)。其中大部分的时间,是被匈奴人所扣押。然而这些被扣押的日子,也并非一无所获。相反,正是有了这段经历,张骞才有机会为汉武帝带去更多关于匈奴的信息。在张骞返回之后,汉帝国经过五年的充分准备,连续发动了两次河西之战,并最终将河西走廊纳入了帝国的领土,完成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设想。  尽管张骞最后的回归,让汉帝国完成了对匈奴的致命一击。但长达13年的等待也未免太长了。汉武帝也不可能把反击匈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大月氏人身上。如果在遥远的西方,能够有这样一个战略盟友当然是最好;如果没有,汉帝国反击匈奴的主战场,仍然是在北方。在张骞出使大月氏五年之后,已经不对此抱有希望的汉武帝,终于决定在中央之国所熟悉的正面战场,拉开反击匈奴的序幕了。而我们接下来的视线,也将从黄土高原之西,转回到黄土高原之北。去看看在张骞出人意料的回来之前,汉匈之间对抗关系,呈现出了怎样一种变化。

河西走廊——西域地缘关系示意图

http://www.gzlytj.com/Upload/admin/2012-9-2249.jpg

(汉)罗布泊地缘结构图

http://xiangce.baidu.com/picture/detail/0c3abc594d08016a902c280c61ca0e936c7b071b?from=dialo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