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帝国时代 — “浚稽山之战”之且战且退入南山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退入浚稽山的李陵,做了两件事情。一件跟战术有关,即将受伤的士兵分为三类,受三处(及以上)伤的可以躺在车上休息;受两处伤的负责驾车;而受一处伤的,则执兵器继续作战。所谓轻伤不下火线,做出这种安排本身并不需要太多军事才能。能够引发我们关注的是,这些受伤士兵所受的都是箭伤。一般来说,在面对骑兵攻击时,一个训练有素的弓手至多也只能放出三箭,至于弩手的速度就更慢了。当然,汉军可能已经能够将弩手分为二排甚至三排,以增加射击的效率了。  不管怎么说,应该还是有部分逃脱第一波攻击的匈奴骑兵,能够冲至他们的射程范围内,并射出自己的箭(但杀伤力已经不大了)。不过即使这些匈奴人能够再逃脱第二拔箭雨,也基本上不会对汉军的防线,造成大的冲击了。也就是说,匈奴人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能够找到克制汉军的方法,只凭借数量优势继续进行集团冲锋。  另一个需要引发我们注意的是,“两创者将车”的命令,也证明了我们之前的判断,那就是汉军虽然没有战马提供机动性,但却还是有足够的畜力来装载物质的。也就是说,并不能单纯的把李陵的五千汉军,想象成训练中的魏武卒那样,一个人要携带所有的武器、盔甲、粮食(三日食用),半日急行军百里。如果说吴起训练魏武卒的标准,相当于现在的特种兵选拔,那么浚稽山之战所透露的则是汉军步战体系的技术细节。  李陵在退入浚稽山之后做的另一件事情,就跟技术细节无关,而是事关士气了。由于面对强敌连续作战,且处于撤退状态,汉军的士气受到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李陵鼓舞士气的方法,却让很多后世阅读这段历史的朋友有些疑惑。因为李陵认为士气受影响的真正原因,是军中藏有女人。并且他还真的在车中找到了这些女人,并斩之。  不管是出于迷信,还是让士兵专注战事的理由,军中不让夹带女子都是可以理解的。让人疑惑之处在于,这些女子是如何藏身不被发现的。而实际情况是,与士兵朝夕相处的李陵,并不会不知道她们的存在(否则怎么会那么快把士气和藏匿女子一事联系起来)。身处边地经年,让这五千军人完全禁欲本身就是一件影响士气的事情。让他们与那些发配边关的罪犯家属结合(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也是一种管理手段了。同样的,在汉军需要鼓舞士气时,以军法为理由,拿她们出来祭旗也是一种管理手段。  当然,这些女子的真实身份,以及上层军官是否真的不知她们中有人随军出征了,并不是我们在这里要展开讨论的。汉军是否能够全身而退,也不是这些女子所能决定的。从结果来看,汉军为接下来的战斗,所做的这两项准备工作,还是收到成效的。在第二天的战斗中,匈奴人在付出三千人的伤亡后,依旧未能攻破汉军的防线。  尽管斩获这些匈奴人的首级,并换取军功,曾经是李陵这次出征的目的所在,但此时这些数字对他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他需要利用下一波攻击前的空窗期继续带领汉军南撤(一场胜利能够换取更多的时间)。然而对于南撤的方向,李陵此时心中却应该有些犹豫了。  从浚稽山的位置来看,汉军可以有两个方向可以后撤:一是径直向南原路返加居延塞;二是依据汉武帝拟定的B计划路线,沿夫羊句山东南方向退入受降城。后一条路线,由于是汉、匈连接西单于庭(龙城)与河套地区的主线,因此也被史家称之为“故龙城道”。  就交通距离看,原路返回居延塞用时会更短。然而向这个方向后撤的最大问题在于,李陵无法得到驻军接应。根据汉武帝的命令,原本应该接应李陵的路博德军,此时也已离塞。至于他们的去处,汉书记载是“涿邪山”。涿邪山也是一个在汉匈战争史上经常出现的地理标签,与之想对应的还有一个山口“涿邪径”。  “涿邪”这个地缘标签,在卫青的漠北之战时曾经提到过。如果说浚稽山是戈壁阿尔泰山最西端的山体,那么涿邪山就是阿尔泰山主脉最东端的山体了。二者之间的山口,就是“涿邪径”。在历史中,汉军(特别是东汉时期)曾经多次试图出涿邪径与匈奴人决战。它所对应的,就是“湖谷”中最西端的一条河谷通道——拜达里格河(匈奴河)。  然而这个记载很可能是一个笔误,因为汉武帝让路博德出击,包括制定B计划让李陵部转向受降城的原因,都是在预判匈奴单于本部会攻击河套地区基础上。他甚至调动河套驻军(公孙敖),由西河郡出发,与路博德军相会,以备匈奴。结果二者的地缘位置,二军相会的地点应该是以受降城为中心的外长城沿线。如果要以一座山为定位的话,那就是受降城西,被认为是“光禄塞”西部起点的卢朐山(而不是涿邪山)。  也就是说,在李陵率军出征后,居延塞驻军主力开始沿长城,向东北的受降城方向移动。同时,河套驻军也沿光禄塞外围,向受降城方向扫荡。加上北出居延的李陵部,帝国相当于在秋高马肥,匈奴单于最有可能出击之季,在长城防线之外又布设了一道阻击线。  在汉军出塞主力都向受降城方向集结的时候,李陵也试图向受降城靠拢就可以理解了。问题是,这一计划在行至龙勒水的终点——大泽时,不得不再一次改动。所谓“大泽”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式名称。如果一条河流不能归流入海的话,通常情况下它终是会在终点留下一个终端湖,或者一处沼泽地的。以龙勒水集水区(浚稽山),它能够在戈壁中留下的最后痕迹,只能是一片水草交融的沼泽地了。  最终,李陵部花了四、五天的时间,行军到了龙勒水的终点,并暂时在大泽中密布的芦草丛中休整。然而这一选择却也为汉军带来的极大的风险。记得在漠北之战中,曾经有朋友问,匈奴人有没有可能用火来攻击武刚车。从技术上看,这样做的困难性很大。毕竟武刚车本身并不算是易燃物,即使有少数匈奴人能够冲破汉军箭阵、点燃火箭并射出,也无法引燃大火(赤壁之战吴军准备了足够的易燃物极放火点)。不过,这一技术障碍在大泽一战中,就不存在了。因为匈奴人只要有一支火箭射到已经进入枯草期的芦草中,就足以引发大火了。更何况拥有机动优势的匈奴人,一定会选择上风口来放火。  面对匈奴人的大火,汉军的技术应对就是在自己的营前也主动放火,烧出一片隔离带来,这其实也是今天应对大火的标准程序了。只是这样做,至多只能保证汉军不变成烤鸭,要想摆脱数万匈奴骑兵的追击,李陵还必须继续后撤。  当李陵决定继续后撤时,他又必须再一次面临选择了。因为匈奴人同样知道,庇护河套地区的受降城是汉军防御的重心。选择在西北方向(因为肯定是西、北风)放火的他们,此时应该已将主力集结于东南方向,封堵住了汉军进入夫羊句山南麓的入口。  一个合格的军事将领,总是会为自己准备备选方案的。沿龙勒水东南,进驻大泽的李陵也是如此。进驻大泽本身,就是为了给自己有考虑的时间,参照《汉.天山/浚稽山之战示意图》我们会发现,大泽不仅处于浚稽山口通往受降城的必经之路上,其位置也正处于居延者的正北方。也就是说,无论李陵后来选择何种路线突围,运动至大泽的四、五天时间,都不会被浪费掉。  李陵最终选择原路返回居延,汉军最终选择从大泽向南突围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匈奴主力集结于东南。因为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无论往哪个方向后撤,都无法摆脱匈奴人的追击。影响决策的主因在于,李陵更熟悉这条线路。人在面对困境选择方向时,总是会选择自己所熟悉的道路。最起码这样走的话,李陵不会步赵破奴的后尘,因为找水而被俘(出击过程中,李陵甚至画出详细地图,传书汉武帝)。  当李陵率部离开大泽,向古尔班赛汗山地进发时,单于方面也同样开始了兵力调动。拥有机动优势的匈奴人,抢先一步占据南退道路上的制高点。疲惫不堪的汉军,又将迎来一场新的战斗。
古尔班赛汗山主体大致是由三部分所组成:最东侧与阿尔泰山脉走势一致(西北——东南走向)的是“夫羊句山”,而夫羊句山的西侧,则是两条东西走向,平行与之相接的山体。为了堵截汉军,匈奴人最先占据的是北部这段山体。在汉书的记载中,这段山体被称之为“南山”。与“大泽”之名一样,这应该也只是一个按照形态、方位进行的简单命名。不过,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姑且可以用此标签来代指这段山体。  占据南山的单于,这一次派出了自己的儿子亲自领军攻击。不过,这一次汉军的防御方法,较之前又有所不同。因为南山之前的树林,为汉军提供了很好的藏身之处。当匈奴人因为树林的羁绊,不再拥有机动优势时,李陵军就可以用精确射击,甚至短兵相接的方式来解决对手了。当然,如果汉军依然在旷野布阵的话,匈奴人应该也还是占不到便宜。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减少用箭量。要知道,经过连日来的高密度战斗,汉军所携带的箭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对于这支汉军来说,匈奴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的机动能力,当匈奴人不再拥有机动能力时,李陵和他所带领的这些荆楚壮士,其实并不畏惧与之近身相博。最终不再面临箭雨的匈奴骑兵,在树林中的损失依旧大的让人难以承受。当他们向南山方向撤退时,身后留下的是数千尸体。  击退敌人进攻的汉军,并没有坐等对手的第二波进攻,而是尾随后撤的匈奴人出击。当然,没有马匹的他们想追上匈奴骑兵是不可能了,扩大战果的方式,仍然是汉军制胜的法宝——弩。这些远距离攻击武器,甚至直接射向了在南山上观战的单于本人,并逼迫他撤至山后。  战事进行至此,匈奴人实际上已经被逼至崩溃的边缘了。一场无论在数量还是环境的熟悉度上,都应该占据绝对优势的战役,到现在为止,却已经让匈奴人付出了阵亡万人的代价。而汉军此时却还能够保持阵型,看不到溃散的迹象。更为让单于感到不安的是,此时距离汉朝边境已经越来越近了。本身在士气上已经陷入低谷的匈奴人,身后随时有可能出现汉军主力的身影。  匈奴单于此时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从正常的战术安排来看,没有人能够理解李陵为什么要带领五千步兵,深入戈壁草原之中。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支战力超强的军团,本身就是一个诱饵。他们深入浚稽山的目的,就是引诱准备东南方向侵扰河套地区的单于本部,南下至居延塞一带,然后以主力伏击之。  一方面现实的损失已经让人难以承受了;另一方面又害怕李陵有后援。此时作为匈奴最高统帅的单于本人,实际上已经心生退意。让自己的儿子亲自领军进行攻击,就是在做最后的努力。而李陵也通过此战被俘匈奴人之口,获知了单于的这一决定。  事情发展至此,汉军仿佛已经看见了胜利的曙光。如果匈奴人此时撤围而去的话,李陵此战所获得的口碑,完全可以媲美第一次河西之战,率领一万骑兵,孤军深入河西走廊的霍去病。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接下来的变化,让汉军再一次陷入了绝境。  最先的变化,来自于匈奴内部。尽管单于本人已经心生退意了,但其属下的将领却竭力反对。其理由就是:如果单于亲自率领几万骑兵不能消灭几千人的汉兵。那以后匈奴人就再也不敢南下了。这样也只会让汉朝更加轻视我匈奴。同样的局面,在2000多年后的1940年,也出现在了山西东南部一个叫做“关家垴”的山头。围绕深入根据地腹地的五百日军(冈崎支队),八路军集结了两万部队轮番发起进攻。  这场曾经被电视剧《亮剑》重点表现的战斗,具体的战斗细节以及前因后果,相信大多数朋友已经有所了解了,它与两千多年前浚稽山之战,在细节上有哪些可比之处,大家也可以自己总结一下。二者之间最大的相似之处,就在于攻击方在蒙受巨大损失之后,都因为政治及战略层面的原因,不得不坚持下去。而对于被攻击方来说,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日军是真的有后援,而李陵是真的没后援。  日军有增援部队正在向关家垴靠近的情况,八路军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无论是下死命令要拿下冈崎支队的彭大将军,还是下面力谏保留革命本钱的诸将(这倒是跟匈奴人的情况正好相反),都还能够准确判断出作出决定的临界点在哪。换句话说,即使坚持一定要拼到底的彭,也知道什么时候必须撤了(日军援军围上来的时候)。然而匈奴人却并无法根据对手的情况,来判断这个临界点,因为他们所担心的汉军伏兵根本不存在。  单于帐内最后做出的决定,是继续向汉军发起攻击。如果汉军能够冲出古尔班赛汗山区,进入平地的话再后撤。按照匈奴人自己所划定的这条底线,汉军实际上已经离生的机会不远了。因为从南山北穿越整片山地的直线距离,不过四、五十汉里。要是他们能够再坚持一下的话,匈奴人就可能真的退兵了。  由于匈奴内部已经暂时达成共识,古尔班赛汗山区这剩下来的四、五十里山地,是他们最后的机会,因此汉军接下来也承受了空前的压力。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匈奴人,在一日之内向南山之前的汉军,发起发数十波攻击。只是在汉军的严密防御下,这些攻击又让匈奴人损失了两千多人。  很显然,单于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和嫡系部队再去冒险了,领命出击的是那些坚持再战的匈奴将领。而在他们也接连失利之后,匈奴方面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再一次被动摇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等不到汉军穿越古尔班赛汗山,匈奴方向就会后撤了。  问题是,意外无处不在。这一次的变数来自于汉军内部。简单点说,就是象很多狗血抗日剧那样,在关键时刻革命队伍里出现叛徒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