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魏明海勉励青年博士争做“四有”好老师

广大新媒体中心 广州大学 2020-09-08

点击上方订阅

广州大学

了解更多咨询


1月5日下午,我校召开“年度新锐学术”颁奖暨文科青年博士学术联谊会2016年会。校长魏明海为获奖青年博士颁奖并讲话,校长助理周云、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潇教授、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全体青年博士参加会议。


为激励青年博士的科研积极性,树立学术标杆,促进青年博士队伍学术共同成长,学校今年组织开展了“年度学术新锐”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教育学院喻承甫等11名青年博士为2016年“年度学术新锐”。获奖代表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和学术成长经验和工作思路。


魏明海校长为“年度学术新锐”获得者颁奖


魏明海校长对青年博士提出希望和要求


会议还以“学术共同体与青年博士学术成长”为主题,交流探讨学校关于青年博士培养的新举措,总结文科青年博士科研工作情况。


据悉,文科青年博士学术联谊会成立三年来,以“促进跨学科对话,构建学术共同体”为基本理念,依托“谷围学坊”等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学术沙龙、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的总体实力,为建设学术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科处、人事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我校关于青年博士培养的成果和新举措。胡潇教授围绕“学术共同体与青年博士学术成长”的主题,详细阐述了什么是学术共同体,如何构建学术共同体,青年博士应承担怎么样的责任等问题,并希望学校进一步关心、关注青年博士,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大的支持与帮助。


胡潇教授作讲座


魏明海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省、市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学校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三步走”战略,力争到2050年建成学科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学校的未来发展依靠广大青年教师,实现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广大青年博士不能缺位,必须承担起更多更大的责任。


魏明海校长强调,新目标新起点,青年博士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争做“四有”好老师,因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使命;二是做好学术研究,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三是积极参与团队建设,团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魏明海校长表示,学校将会给予青年博士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广大青年博士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共同促进青年博士队伍学术共同成长,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获得该奖的人物介绍


黎庶乐 博士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

代表性成果:詹姆逊的后现代超空间理论及其意义,哲学研究;唯物史观与当代空间问题。

喻承甫 心理学博士,现为广州大学心理系讲师。

研究兴趣:从行为遗传学、神经科学视角考察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心理和神经生理机制。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哲社规划项目等课题。


余玲铮 博士,现为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讲师。

研究兴趣:宏观经济、金融发展、收入分配、女性就业等领域。

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科项目。


龙其林,1981年生,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导。

出版专著:《社会转型与文学现象——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研究》《自然的诗学: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新论》《大众狂欢——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透析》。


 张颖 博士,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电影史、文化研究与性别再现、当代西方理论与批评。

代表性成果:《新生活运动与“新女性”情节剧的异质性》《文艺研究》《当代电影》等。


王孟成 博士,现为广州大学心理系讲师,硕导。心理测量与潜变量建模研究中心负责人。

研究兴趣:(1)心理教育统计与测量(2)潜变量模型在社会及行为科学中的应用(3)反社会人格障碍和儿童品行障碍。

研究项目:采用多种研究手段探索精神病态特质儿童青少年和犯人情绪加工异常的机制。


孔令军 博士,2014年获得中山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荣誉称号。 现为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固废资源化和环境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主讲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环保机械与设备本科生课程。


狄华斐  博士,现为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应用。

目前主持:《国家青年天元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基金》,《广州大学科技创新培育基金》等科研项目。


 刘吉旦 博士,讲师,读博期间于2012-2013年赴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现为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新反应研究。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化学主流期刊如Chem.Commun.,Adv. Synth.Catal.,J.Org.Chem.,Synthesis,Tetrahedron Lett.和Org. Biomol. Chem. 发表论文9篇。


刘娟 博士,2011.03-2012.08 台湾大学博士后研究。2011年加入广州大学。现为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铊(Tl)等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铊污染治理。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等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在SCI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十多篇。


吴博士,现为广州大学化旭学化工学院副研究员,硕导,民盟成员。 

分别有在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研究工作的经历。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国别及区域合作、珠江科技新星等国家、省市级项目7项,获得专利授权7件。



一一源 | 广大官网 社科处

微信编辑 | 赖颖雯

责任编辑 | 许秀榕 李振



往期回顾

【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题之学科建设篇】力争一级学科博士点翻两三番

【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题之学科建设篇】自然科学:“三大计划”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

这场重量级的论坛,广大举办成功了!

屈哨兵书记、魏明海校长发表新年贺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