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宏愿为抗震,他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
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福霖被授予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校举行周福霖院士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章颁发仪式
庆祝建党百年
7月5日,我校举行周福霖院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章颁发仪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晓嘉,校党委副书记聂贵新,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曾雪玲出席仪式,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与交流中心和我校党委组织部、工程抗震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学生党员代表等参加了仪式。
▲奖章颁发仪式现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多年来,我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工程结构与抗震减震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今天这个荣誉属于集体、属于大家。”周福霖院士表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的伟大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夺取胜利的关键。在省市各级领导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大力推动减隔震技术的普及使用,不断推进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接下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懈奋斗。
▲周福霖院士发言
参加仪式的学生党员表示,周福霖院士多年来坚守初心、以科技报效国家,带领团队成员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小蛮腰、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保驾护航,为引领我国迈进国际隔震与减震控制领域的领先行列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先进事迹令人深深感动。深入学习周院士先进事迹,将以周院士为榜样,学习他爱党爱国、情系人民的深厚家国情怀和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以科技报国、创新为民为理想,踏实奋斗、身体力行,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落实到行动中,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事业拼搏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立足自身岗位,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
周福霖
男,汉族,1939年6月出生于广东潮阳,1963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担任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现为广州大学教授,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在他近60年从事工程结构与抗震减震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生涯中,为我国减震防灾创新技术--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开拓性贡献,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以及科技报国的初心与使命。周福霖院士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建设部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创新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嘉奖。
“我这一生一定要让中国人住上地震中确保安全的房屋”。58年教龄,82岁高龄的周福霖院士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立志用毕生所学为中国人建造地震“安全岛”。他曾带领团队参与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等多项重要工程,完成了世界最长隔震跨海桥——港珠澳大桥、中国最高智能控制电视塔——广州塔等的隔震设计,为我国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开拓性贡献,被誉为现代“张衡”。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让中国人住上地震中不倒的房子
”周福霖出生于广东汕头一个华侨知识分子家庭。1958年,他考取了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大学毕业后,周福霖被分配到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
▲大学时代的周福霖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正是这场让世人痛心的大地震,改变了周福霖今后的研究方向。震后第三天,周福霖接到通知,作为设计院的代表参加唐山大地震工程结构考察调查研究组,前往唐山地震现场对工程结构及建筑的震害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当时已经传出,灾区有瘟疫,时时有余震。”女儿当时出生不到三个月,但周福霖毅然作出抉择,只身一人前往唐山。因道路受阻、桥梁塌方,原本三小时的车程,周福霖走了整整一天一夜。
在与地震幸存者的访谈中,一位老人向周福霖哭诉:“你们是工程师吧,为什么地震来了,房屋都倒了?” 面对幸存者的责问,面对地震后的残垣断壁,周福霖擦干眼泪,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建造在地震中安全的建筑,保护国家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此,周福霖踏上了为人类建造地震灾害中安全建筑的研究创新之路。
1979年,周福霖参加了机械部人员出国留学选拔考试,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国际著名的地震工程学家 S. Cherry 和 S.F. Stiemer 教授,进行工程结构抗震和隔震减震研究。
▲1983年周福霖赴加拿大留学
1983年国外留学生涯即将结束时,周福霖面临新的抉择——是回到祖国还是留在加拿大?周福霖认为,虽然在加拿大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先进的实验设备,可自己不属于那里,自己属于中国。
他在日记中向祖国真情表白,写下感人诗句“我的家园,在遥远的东方。我的家园,有富饶的土地,有锦绣的山河……我的家园,古老的土地已经苏醒。人民需要我,民族需要我,祖国正在呼唤我,我要投向祖国母亲的怀抱!”
▲周福霖院士诗歌《我的家园》手稿
他说:“唐山地震的经历总在脑海浮起,想起自己许下的诺言,要让更多的中国人住上抗震房、安全房!”就这样,周福霖带着整整13箱书本和资料,毅然回到祖国,踏上了矢志不渝献身祖国工程建设之路。
回国后第二年,周福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为中国人住上地震中不倒的房子,倾注了一生的精力和热血。如今,82岁高龄的周福霖依然工作在第一线,担任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党支部第一书记,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做人做事的态度让团队每一位老师肃然起敬。
攻克“卡脖子”技术
保驾护航大国工程
”走进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宁可备而无震,不可震而无备”十二个大字令人瞩目,这正是周福霖为祖国人民建设“不倒屋”理想的写照。
在唐山考察期间,周福霖发现了一座经受住地震考验的房屋。正是受到这座房子的启发,他提出了一种利用叠层橡胶支座来隔震的新技术。通过实验,周福霖发现,当模拟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在橡胶支座上处于弹性状态,其底下的柔性橡胶支座越柔,隔震效果就越好,这样的支座既能隔震又不影响建筑的承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震给建筑物造成的破坏。新型的隔震技术创造性地打破了以往研究的壁垒,真正地做到了以柔克刚,取得了技术上的跨越式突破。
2008年汶川地震后,周福霖投入到抗震援建第一线,作为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参加了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主持的抗震减灾会议,为灾后重建制订抗震标准及指导性意见。广东省委授予周福霖院士“广东省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地政府特授予其“汶川县荣誉市民”称号。知名的“楼坚强”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因其采用了隔震设计,在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的地震中完好无损,成为全县唯一的急救中心,挽救了千万重伤人员的生命。周福霖院士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积极推动隔减震与控制技术应用,努力实现科技造福于民,我国目前隔震建筑已超过15000余栋,涵盖我国大部分省市。
▲周院士上榜“中国好人”
在承担广州塔隔震设计工作时,周福霖遇到了新的挑战。“广州天气变化多端,时常刮起台风,如何保护广州塔不受台风影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广州塔的‘腰’很细,所以它的支撑钢管也无法再加粗,这就促使我们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不能再固守陈旧的技术。”通过不断摸索和实地考察,周福霖决定在塔顶使用‘质量摆’,通过设置两个巨型水箱来提高建筑的抗风能力,从而使减震效果达到50-60%,即使强风来袭,广州塔也依旧能够不受狂风的影响,耸立在珠江边。
▲参与设计广州塔抗震阻尼系统
周福霖院士承担、履行国家民族赋予的重任,在工程隔震、减震控制领域进行了前沿性、开创型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攻克了系列“卡脖子”技术,创造了许多奇迹。他和团队研发的隔震减震控制领域新理论新技术,为国家超级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主持研究设计港珠澳跨海大桥工程的隔震减震,为我国大型跨海桥梁采用隔减震技术提供范例。还先后完成了广州塔的抗震与风控制系统、故宫博物院文物隔震、汶川灾后援建、核电站隔震技术保护、北京地铁上盖大面积住宅隔地震和地铁运行时的振动、汕头地震区海底隧道隔震减震,主持建造我国首栋隔震建筑楼房获得“中华之最”。
▲担纲港珠澳大桥全部桥梁部分的抗震、隔震与减震设计
周福霖院士曾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隔震技术顾问、国际隔震减震控制学会(ASSISI)主席,曾主持联合国、中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等科技研发项目。他致力于提升中国技术在国际领域的话语权,带领我国专家及技术人员,参加国际标准《国际隔震技术标准》制定编写,主持参与编制了国际通用的隔震产品《建筑弹性滑板支座》标准,带领中国迈进了国际隔震与减震控制领域的领先行列。他在广东省汕头市设计建成我国首幢“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住宅楼,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
以德垂范,甘为人梯
为党育人桃李成林
”周福霖院士不仅在科研攻关上尽心竭力,他还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得到师生拥护和爱戴。
▲周福霖院士向青少年讲解
隔震技术原理,普及科学知识
他淡泊名利、为人师表,对年轻教师充满关爱,2016年他把获得广东省首届“南粤创新奖”所奖励500万元奖金,全部交给中心技术团队,用于支持中青年老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他用高尚品德影响、教育周边广大党员同志和师生,培养了多位国家隔震减震领域的领军人才和青年学者,指导了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成为业界的骨干和精英。
广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福霖班”,由周院士任总班主任和总导师。他十分关心“福霖班”的学习成长,定期举办师生见面会,分享宝贵的人生经验,亲自为每位“福霖班”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几十年来,他坚守三尺讲台,每学期必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讲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成长。
在不久前的2021届毕业典礼暨2021年学位授予仪式中,周福霖院士在福霖班分会场参加毕业典礼,为同学们颁发证书,祝贺同学们完成了大学本科的教育:“在未来,广州大学会因你们而感到骄傲!”
▲周福霖院士参加“福霖班”毕业典礼
即使到了耄耋之年,满头银发的周福霖院士依然奋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辛勤耕耘在隔震减震的最前沿,成为我国科教战线上的党员红色标杆。
一生宏愿为抗震
将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以及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
化作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实际行动
立志用毕生所学
为中国人建造地震“安全岛”
身体力行地诠释了
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福霖
致敬!
推荐阅读
在有声书籍中学习党史
部分资料源于广州大学新闻网、羊城晚报
文案编辑 | 刘泽霖
微信编辑 | 刘冬阳 陈政晴
责任编辑 | 张芳 张凯滢 文蕙莲 徐苾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