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哲学系新生入学致辞 | 理想就像排骨,它不香吗?
各位同学,看到大家就让我想起自己刚入学那会儿,对于 未来的若干年 既有憧憬,也有困惑,正如各位现在的状态一样。作为一名中浪(注:在场有一批比我还前面的浪,不允许我使用“前浪”这个词,说我是只能算“中浪”),我觉得有必要向你们这些后浪讲讲我的经历和感受,以作为你们 想象未来的参考 。
记得2005年,我大学毕业,恰逢我所在的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学校教务处决定邀请部分复旦在读、毕业和工作的校友写一本纪念复旦的书。书名叫《我的阿拉丁神灯,在复旦》。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我也受邀撰稿。这本书的策划人后来成为我人生中一位重要的导师和朋友,她拥有有趣的灵魂。在她看来,一所好的大学都藏有阿拉丁神灯,神灯会帮助那些真诚的孩子实现他们的人生愿望。那本书写的是复旦,我想华师大也有阿拉丁神灯。
据说神灯可以帮助找到神灯的那个人实现三个愿望。那么我也讲三个方面的心得,分别用三个词来概括:
第一个词是:“志愿”。
由于各种机缘巧合,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了华师大哲学系,一起坐在这里来参加这个入学典礼。然而,你们真的想好要学哲学了吗?
讲一下我的经历。我当时是以第二志愿被录取到哲学专业的。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对于非功利性的事业,换句话说,对不能马上变现的东西都缺乏兴趣。哲学以及大部分基础学科都受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而被轻视,甚至鄙视。因此,当你选择了基础学科特别是哲学,从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你与整个社会对抗。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个人当时的解决方式很朴素,但直到现在依然奏效。当时有两个信念支撑着我:
第一、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甚至是所有基础学科的基础。学习哲学肯定是没错的。要搭一个房子,基础要牢,这是千古不灭的道理。
第二、我感觉自己对哲学一无所知。虽然不是很肯定,但我隐约觉得高中接触的哲学,课本上说的那些,并不是真的哲学,至少不是哲学的全部。
自知自己无知,所以第一步就是老老实实求知,而不是关心别的什么事。后来,我了解到,原来“自知其无知”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洞见。到现在,我自己的感悟是,求知未必会使一个人越来越有知。当你知道得越来越多时,你反而会对自己所知道的那些东西没有十足的把握。
因此,当你觉得想要放弃哲学时,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真的懂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也就获得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第二个词是“大海”。
各位,上海其实是一片海,大学是一片海,华师大是一片海,华师大哲学系也是一片大海。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希望你不要被眼前看到的有限的景物所迷惑,永远要明白,它的背后有一片大海。
因此,我们来到大学,实际上是来看海的。
不过,看海这件事,既让人兴奋,又使人迷茫。这就像刚入学那段时间,我来到了图书馆。我从前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书,几层楼高的书山书海。这使我对世界之广大和精彩有了一种具体的想象。然而,过了一会,我就怅然若失,这么多书,我哪一天才能读完呢?用脚指头算一下也不可能,读不完啊!各位迟早会理解我的这种心情,因为华师大图书馆比复旦的更大。
后来,我逐渐明白这样几个道理,可以用来平复这种焦躁的心情:
首先、不要被各门知识和各种专业的复杂表象所迷惑。佛教说:“一粒沙可见三千世界”。其实每个专业都是一个小宇宙,而这些小宇宙最终是相通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每个都是一片天地,另有乾坤。所以,我们首先应当立足自己的专业,去探索自己那个小宇宙。
其次、为了不被自己那个小宇宙锁住,入乎其内,却跳不出来。就要尽可能多地探索自己那个专业以外的世界。以便反过来重新认知自己的那个小宇宙。比如哲学史上,宋明理学家反对佛教和道家,但凡是有成就的理学家都“泛滥于诸家,出入于佛老几十年,返求之六经而后得之。”
最后、看书或者学习,要阅读经典、寻找名师。当然,遇书跟遇人一样,往往并非事先安排,而需看缘分,缘分到了,美妙的事情就发生了。
我想,如果你们建立了这几个原则,再去图书馆,再去听课、听讲座,你的心情一定会释然和平静很多,也会收获更多。
第三个词是“理想”。
选择哲学的人骨子里都是理想主义者。可是,理想主义者总是面对来自现实主义者的灵魂拷问:那个啥,理想能当饭吃吗?
我曾经实实在在地遇到过这个问题。当我读博时,一些原来中学和大学的同学,有的在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的通过创业差不多实现了财务自由,也有的继承了家产过上了舒服的日子。我却还在追求理想。更要命的是,我所读的这个专业的理想就业岗位,全国就那么几个,我有机会吗?
这个问题让我困惑了很久,还好,我所学中国哲学专业给我提供了帮助。我因为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所以专门去研究我们的古圣先贤是如何看待吃饭问题的。后来,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了一篇王阳明有关“治生”(经济)问题的论文(《<传习录>中的治生问题》),这篇文章后来成了我人生中发表的第一篇核心期刊的文章。虽然吃饭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却也意外得到好几百块钱的稿费。
我的体会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义利之辨的古老问题。
首先、义和利、理想和现实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冲突的,可以两全其美。问题在于人们往往人为放大了这种冲突,认为选择了理想,就是不顾现实,选择了现实,就是没有理想。事实证明,我现在不是过得挺好吗?
其次、选择理想的人固然要放弃一些所谓的幸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选择理想的人不能获得一种更大的幸福。我想告诉各位,理想是有味道的。或者用冯契先生的话来说:“理智并不是干燥的光。”
孟子有言:“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物质利益通过耳目口鼻的感官使我们快乐,理义也可以通过心使我们获得快乐。这种快乐达到一种什么程度呢?孟子认为,差不多等于吃到肉那么香。所谓“刍豢”就是肉,就是排骨。因此,真理或理想就像排骨一样,它难道不香吗?
由此可见,对于追求理想或求道之人而言,除非你求的是假道,如果是真的,那么这种道足令你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有了它,你的人生会大不同。
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希望大家在华师大都能找到自己的阿拉丁神灯!
本文为哲学系强基计划导师代表苟东锋副教授在哲学系2020级新生入学典礼上的发言文章转自公众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作者:苟东锋
▼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让好文与你的好友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