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析哲学的用处

思庐哲学 2021-12-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哲学合作社 Author 哲学合作社


本文为「分析哲学是什么:问题、方法与意义」线上讲坛系列文字稿。该讲坛由山东大学心智与认知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与认知科学平台主办,服务器艺术协办。



一、分析哲学的用处 

二、分析哲学的问题

三、分析哲学的方法 

四、问答部分及如何学习分析哲学与推荐书目




嘉宾信息


叶闯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语言哲学、知识论、形而上学


 
 

叶峰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


研究领域为:数学哲学、心灵哲学、逻辑学、语言哲学。

个人网页:http://cnu-cn.academia.edu/FengYe)

刘晓力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平台首席专家。


研究领域:心灵与认知科学哲学、哥德尔思想





 
 

任会明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心智与认知研究所教授兼主任。


研究领域:知识论,心灵哲学,语言哲,近代哲学


梅剑华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心智哲学、人工智能哲学、实验哲学、语言哲学与形而上学


 



第一节:分析哲学的用处


各位朋友晚上好,欢迎您观看由山东大学心智与认知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与认知科学平台主办,服务器艺术协办的“分析哲学是什么:问题、方法与意义”线上研讨,我们邀请到了五位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接下来让我们有请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梅剑华老师,有请梅老师。


梅剑华:


大家好!今天晚上是我们关于分析哲学的对话项目。嘉宾有四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叶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叶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晓力教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的任会明教授。四位专家在各自领域都有非常深厚的研究。分析哲学是现在哲学里的显学,我们一直想有机会就如何认识分析哲学做一个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快一百多年了,今年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发表100周年,其中文版1927-28年由张申府先生翻译出版该书第一个外文译本。

(张申府译,陈启伟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920年左右罗素来华做“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系列演讲,引起罗素热。金岳霖先生的《知识论》也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写就的;洪谦先生作为维也纳学派领袖人物石里克的助手参与了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回国执教培养了不少分析哲学人才。还有王浩在数理逻辑和哥德尔研究领域取得卓越的贡献,中国分析哲学有实质的一些交流和发展。


但是,一百年之后的分析哲学,应该说跟早期的分析哲学有一些实质不同了。分析哲学越来越大,不再局限于早期的逻辑分析、语言分析,扩张到哲学各个领域。甚至任何领域冠以“分析×××哲学”,包括宗教哲学、美学各个领域。今天,我们邀请四位在分析哲学各个领域非常有建树的专家来交流,四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特点。叶闯老师最早做科学哲学,后来做语言哲学、知识论、最近特别关心形而上学。叶峰老师是最早做逻辑、数学哲学,最近一些年关注心智哲学和科学哲学,提出无我的物理主义世界观;刘晓力教授最早研究数理逻辑、哥德尔哲学、后来转向认知科学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研究;任会明教授长期研究知识论和心智哲学。四位专家的研究领域彼此不同又互有交集,体现了分析哲学的当代特征。所以我们想做这个活动跟各位交流,讨论分析哲学的问题、方法与意义。这应该是蛮有价值的事情。


在座的各位在分析哲学里面培养了很多人才,发表了很多很重要的作品,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做一些沟通,朋友们如果有问题可以在线上提问,我们会在最后一个小时的时候就这些问题跟各位老师交流。


一般来说,对分析哲学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和哲学本身有关,问哲学有什么用?接着会追问分析哲学有什么用?分析哲学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人生哲学好象不太一样,逻辑、数学、形式化的技术到底有什么用?这个有什么用有很多种理解。例如,分析哲学对我个人的精神有什么意义?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有什么意义?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对国家有什么意义?很多问法。经常有很多同学和老师也会问到这个问题。分析哲学也算舶来品,在我们进入正式问题讨论之前需要问一下在座的四位老师,四位老师肯定会给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


首先想问叶闯老师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分析哲学到底有什么用?还是没有用?


叶闯:


我要说的可能跟大家或者是在座的其他几位老师不大一样,就是个人理解。取决于把分析哲学理解成什么东西。


一是理解成学术。如果是一门学问,首要的问题是你喜欢它,而不是它有什么用。对于你喜欢的一个学术问题,你可以考虑,我受到一种学术训练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用,或对你将来的研究有什么用,这是就学问本身来说的。现在学习分析哲学,也许从分析哲学还可以进入其他的哲学或者跟哲学有关的其他领域。比如现在大家很关心的人工智能、语言学、认知科学等。


对于个人来讲,比如对自己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经济、伦理、道德,等等,还有目前社会流行的大家关心的各种问题,对这种问题有什么用?学了分析哲学可能跟其他流行的哲学或者是其他学科不太一样,特点在于分析哲学一般要强调概念的澄清,对问题本身的澄清,通过分析、通过推理、通过讲这些道理,然后去把握一个问题。通过这种训练,逻辑分析、概念分析的方法可能使你把握问题准确,另外,推理的技巧等等都会有助于你对思想有切题的表达。我的理解就是这样。


叶峰:


我的理解是,传统上大家都期待哲学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目的或者说功用:


一是探求知识、求真理。这方面哲学跟科学,跟偏理论的科学没有本质的差别。它可能没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像很多理论科学探讨的也是比较理论化的问题。但既然是探求知识,要理解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你相信这些理论科学有用,哲学的这一方面就有用。


二是传统上大家还期待哲学有另外一个方面——影响人的价值观,或者是安慰人心,或者是鼓励人去做什么,或者是劝告人不要做什么。这个当然不是一个“求真”的问题,而是试图影响人。


就这方面来讲,国内了解分析哲学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觉得分析哲学不做这个事情,中国哲学比如说儒家哲学、道家哲学都是教人怎么生活。好像分析哲学不做这个事情。我的理解也不完全是这样的。一个方面即使只是探求知识、求真,实际也会影响到我们自己的生活、对价值的理解。比如追问自己究竟是什么?有没有灵魂?自己究竟从哪里来?作为一个人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分析哲学关心的问题。包括心与物的关系、心灵与大脑的关系是什么?人的道德感从哪里来?道德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等等。求真、对事实的探知是会影响到自己的价值观,包括对价值的偏好,并不是没有影响。


可能确实是研究分析哲学这些人没有直截了当地鼓吹某种生活方式,鼓吹某种价值观,这可能确实是这样。


最后大家对哲学还有一个期待,即通过学习哲学锻炼自己,锻炼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做研究、探求知识,也不一定是影响价值观,告诉你应该怎么生活,而是锻炼能力。叶闯老师也提到分析哲学强调概念分析,推理论证等等,我就补充一些具体的。


比如说分析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在美国大家会问“美国的那些学生有学分析哲学的吗?他们学了以后干什么?都去做哲学家吗?”不是的,按照我们了解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如果是以哲学专业毕业的话,以后会上法学院,读法律。因为他们的体制中读法律的人必须先得到一个本科学位再进法学院,没有本科法学学位。本科学什么呢?有不少人就学哲学,因为确实是分析哲学提供了一种批判性思维,清晰的表达、论证,严谨思维的机会,学生可以得到这方面很好的训练。如果你并不想去研究分析哲学中比较理论的问题,只是想通过学习让自己获得哪些知识上的进展、能力上的进展,这方面是一个例子。


梅剑华:


谢谢叶老师。叶峰老师强调的是说分析哲学帮助我们训练思维、培养好的批判思维能力,是可以从事其他行业,这也可能是很多人认为分析哲学很重要的贡献,因为我们的生活中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辨明心理,看见生活的真相,叶老师是无我的世界观,一方面认为自己是没有我的,他对待世界的一些态度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这种清晰的思维方式又帮助他处理很多实际的事情,不管是做哲学还是生活中很多事情,这可能还是跟很多人理解分析哲学只能简单的学到一点批判性思维要更多一些,宽泛一些。包括叶闯老师讲概念的澄清和论证,可能比分析批判性思维,一般大学教的批判性思维更多一些,概念的反思、论证更多,这些东西会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既在哲学里有体现,生活中也有体现。这是现在重新看待分析哲学、看待哲学的关键。


怎么理解分析哲学也是对哲学本身有一个新的出发点。接下来请刘晓力老师,她本科是学数学的,后来做哥德尔,又做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情感问题,从数学一直到情感问题,刘老师都有关注。有请!


刘晓力:


谢谢邀请,也谢谢在座的听众能来听我们谈分析哲学是什么。刚才剑华老师问的问题是“分析哲学有什么用?”


一个是分析哲学本身有什么用?

一个是研究分析哲学有什么用?

一个是学了分析哲学对你个人有什么用?

大概是这样几个问题。


1.分析哲学本身有什么用?


学生们都会问自己的专业有什么用。我自己是学数学又去学逻辑,拿了科学哲学博士学位。像学逻辑有什么用?学数学有什么用的问题,我的老师都是告诉我们没什么用。“没什么用”的意思是说你在做一个专业选择的时候,有用或没用不是这个学科能担保的。老师们会说,如果你要找一个立竿见影有用的东西,不如学一门手艺,比如可以做厨师。我相信分析哲学也不能说本身有什么用,不能让分析哲学为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甚至指导你人生。“有用”不是特别功利的用,可能是“大用”,但何为“大用”需要不同的人去理解。


首先,我觉得分析哲学是哲学的一个方向或者一个门类,或者是一种研究方法,特点是在语言层面关注得更多一些,强调概念清晰。另外,无论做什么、表达什么,你不能只是言之凿凿宣誓自己的立场,或只用感叹句来表达你的主张。我们会质疑一下这个立场的来源,你怎么样为自己的立场提供理性辩护?你有什么理由说这样的话?


分析哲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是跟其他哲学分支关联在一起的,在整个大的哲学体系里面,分析哲学不可能跟别的哲学没有交流,没有共同的东西。所以启迪智慧应该是它的大用。


2.研究分析哲学有什么用?


我同意前面两位老师的见解。我并不是完全自觉地选择进入分析哲学领域的。开始可能是想了解我所关心的哲学问题,读一些人的文献,跟着这样一些人和文献进入到分析哲学的过程。哲学系的学生不会一进来就选择分析哲学。可能会有某种偏好,你面前有人讲哲学,你接触到哲学的书籍和文献,可能看着看着你对某些方面有兴趣,能激发很多情感的共鸣,有共识或者共享某些东西,在这种过程中慢慢越来越靠近像分析哲学一样的工作方式、研究的方法等,我差不多是这样走过来的,并不是谁领我进分析哲学的。


有一次现象学科学哲学开会,把我和做科学哲学的胡新和请去,说作为分析哲学的代表和现象学的人争论质疑什么的。等于我被划到分析哲学阵营了。我想,一个人做研究的时候会有一个学术ID,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大概是自我呈现的,不是你拿一个标签自己贴在这儿。可能你做研究的过程中人家自然把你分在哪个队伍里。当然也可能你还是跨界的,有人既做分析哲学也做其他哲学。我觉得分析哲学对于主题的研究没有限制,分析哲学可以研究各种主题,现象学家和其他哲学家研究的问题,分析哲学家都可以,可能研究的方法或者是进路不同、读的文献不太一样。


一个学术共同体自有它的研究规范。你读哪些文献,怎么样带学生,在什么样的期刊上投稿,如何进行学术交流。你做的如果不像共同体里规范要求的,就不会受到尊重;当然你可以跨界,做得好,在别的共同体里面也会受到尊重。我觉得分析哲学并不是跟其他哲学门类、方向有那么极端严格的界限。但是相对来讲确实有一个比较柔性的边界。我做分析哲学另一个受益之处,就是可以在一个共同体里面获得成长,抱团取暖。同时也可以跨到其他共同体里面玩儿一玩,如果你的局内人的工作也受到其他局内人的认可。


3.学了分析哲学会怎么样?


第一,我带学生时,会邀请他们在这个共同体里阅读文献、遵守学术研究范式。和学生讨论哲学问题时,首先要求概念一定要清晰,问题一定说清楚,不要用太多的隐喻和非标准的语词表达;同时要对自己的观点有很好的论证。在我看来,论证除了一种严格的必然得出的逻辑演绎论证,也包括做归纳性的论证、尊重科学事实的一些实证性依据举证。当然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基础。尽量要求他们在学术场合讲话不要讲得太离谱。


除了概念分析、讲究论证,在我看来做分析哲学还要有历史的视角。分析哲学不与现象学等其他哲学对立,也不会不尊重哲学史。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会问这个问题是从哪儿来的?讨论这样一个主题,历史上是谁第一个提出这样的概念、提出这个主题的?后续的人在这个主题上做了哪些工作?在今天的背景下这些工作有哪些错误或不足需要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尽量把问题聚焦到当代更合理的形而上学、认识论或方法论的概念框架里提供新的论证线索。


有历史视角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史上关于概念演变史的视角,还有和哲学传统问题、相关主题之间的关联要梳理清楚,为我所用。另外,会有一些对自然科学史的理解、对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理解,也有对于人类演化的历史、知识演化的历史的理解,对于这些东西都有所尊重。


那么,对我个人来讲,学习分析哲学、研究分析哲学,不小心走到分析哲学队伍里,是一个长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之一是保持清楚头脑,做判断时不盲从、不盲信。特别是面对媒体或各种信息来源,会比较清醒做自我判断,他说这个话是在不停地宣誓立场、妄下断语,还是有一些依据。跟人交流的时候,尽量拿出你持有这样一种观点的理由,以理服人。当然,其他哲学家也会这样。


至于分析哲学能不能指导人生?我想寻求人生的意义是自己的事。你对世界的看法是什么,你对生命的看法怎么样,你对自我跟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自我、他者和世界的关系怎么理解,你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都有关系。我想不是任何一种哲学或一门科学能完全解决你的人生问题。


梅剑华:


谢谢刘老师,讲的非常全面,我补充一点儿个人经验。因为学分析哲学认识了在座的各位老师,我们在社会上讨生活,江湖险恶,实际上很累的。初到北京,有很长一段儿时间都去北大蹭课,听叶闯老师讲指称,后来我的一个朋友作家朱岳,当时还是律师,他说每次见完犯人到北大听叶老师的语言哲学课,有一种从地狱升到天堂的快慰,在叶老师的课上能听到一些跟现实完全没有关系的问题。


每次我骑车到北大南门就感觉进入了一个比较纯粹的世界,晚上的课完全不用考虑以后自己的人生要怎么发展。人应该为自己留一点空间,只有人才会想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动物不太会去想跟生存完全没有关系的问题。


人在一个时段因为智性的焦虑来对抗生存的焦虑。讨论这些问题,不像尼采、孔子直接提供人生指南,但在另外的意义上有一种对抗现实的作用,甚至是现实的解毒剂,对我来说很重要后来研究分析哲学慢慢变成学术和工作,但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这也是人跟其他的万物、机器、动物不太一样的地方,哲学是人类拥有的独有精神形态。


接下来请任会明老师发表你的看法。


任会明:


这个问题已经发表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就简短一点。但是我的确,说实在的,我说一句心里话,我很不喜欢这个问题。因为我不觉得这个问题,我经常跟学生讲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意义的。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当你知道,当你至少能够知道哪个答案是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你问的问题才有意义。


我不觉得当你说分析哲学是有用的,是不是有用,有什么用这种问题是真的,一个人在问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他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答案?就像我说我坐的这张椅子有什么用?什么意思啊?你不会问的。于是你为什么会问分析哲学有什么用?比如说我们现在有温室效应,你要解决温室效应。你问,对于解决温室效应这张椅子有什么用?我们忽然就知道了,我们会说一点用都没有。当然你要是直接问我这张椅子有什么用,我就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张椅子可以让我坐,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用?说不清楚的。所以一般性的去说有用,问一个东西有没有用这样的问题,至少不同的人要的答案一定不一样的,于是我们是没法回答这样的问题的。


当然,刚才几位老师以各种,以一种自身体会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已经假想了问问题的那个人想要问什么,事实上问问题的人也许根本不想要这些东西。某种意义上真的等到你有意义的去或者你自我意识到要问,分析哲学有什么用?我想反问过去说:“你想要什么样的答案啊?”



会议信息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心智与认识研究所成立于2018年9月,由任会明担任研究所主任。研究所的前身为山东大学分析哲学研究中心。研究所致力于面向哲学基本及前沿问题,与国际接轨的分析哲学研究,尤其是分析哲学两大核心分支心智哲学和认识论(宽广理解为包括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的研究。山东大学心智与认识研究所的目标是建成一个国内顶尖,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分析哲学研究所。



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成立于2018年6月,是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标志性重大规划平台之一。目标是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综合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其它学科资源,在中国人民大学探索一条既顺应世界科学技术新趋势又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研究新路。

以国际化视野从中国文化和国情出发,以实践产生的重大问题为引导,聚焦与涉身认知问题相关的中西比较研究,逐渐形成既能吸引国际前沿领域优秀学者又能与国内学者进行交流的稳定合作机制,产出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学者在国际哲学与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尽一份力量。


协办单位


服务器艺术基金会以服务人类的智慧与知识生产为宗旨,汇聚艺术与科学、哲学人文各学科领域的精英人脉,打造一个理性思想与感性经验交互碰撞、沟通和融合的跨界空间,以此探讨并追究艺术、科学、哲学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服务器艺术基金会将承载一个跨学科、多媒体的交流平台“呼吸公社”,定期举办跨领域的学术对话、讲座、论坛,以闭门与公开、线上与线下等各种交流传播形式,不断拓展并突破现代社会的知识视界和思想疆域。

欢迎关注!


观看渠道

感谢阅读,祝您有个美好的一天:)



来源:哲学合作社


(点击查看👇)


庐中新秀Ⅱ期|哲学如何撒向互联网?

PCE哲学传媒实习项目招募!





福柯访谈录:“我从来就没有一个当哲学家的计划”

鲍毓明回来了,罗翔离开了

叔本华:不要为迎合人们低俗的趣味而牺牲自己

哈佛大学2021毕业典礼致辞:混乱时代的大学责任

阿伦特《人的境况》:科学何以导致非政治化?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周濂·西方哲学思想100讲》

读了好文,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