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高光谱观测卫星发射成功

李欣 中国环境 2021-11-11

 “5、4、3、2、1,点火!”随着指挥员的发射口令,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搭载着高光谱观测卫星,于11时0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中环报记者李欣/摄


高光谱观测卫星是生态环境部牵头研制建设的第一颗具备业务化应用能力的环境综合观测卫星,由《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支持立项。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上海航天八院负责具体研制。



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卫星发展研究所所长游代安告诉记者:“高光谱观测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填补了我国高光谱观测的空白,而且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高光谱观测卫星上的七大“神器”


为何将此卫星命名为高光谱观测卫星?这是因为卫星上载荷了一台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这台相机可获取330个通道的可见至短波红外高光谱数据,相较于此前发射成功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可获取更高精度、更高光谱遥感数据。


本次成功发射的高光谱观测卫星,装载了7台遥感仪器,包括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和吸收性气溶胶探测仪。这些遥感仪器的技术指标,与之前同类型载荷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和优化。


“高光谱观测卫星可同时实现高光谱、全谱段、偏振、多角度等多种观测数据的融合应用,可有效填补我国高光谱观测的空白,大幅提升高光谱观测数据国产化率,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游代安说。


据了解,卫星发射入轨后,将在大气、水、自然生态等环境综合监测,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保障“PM2.5O协同控制”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中提供服务。


同时,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环境专项执法检查、污染偷排环境监管执法、资源开发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监测、固体废弃物堆放环境监管、重点环境风险源调查与评估、核电站建设情况动态监控、核与辐射应急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突发环境事件恢复情况监测与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调查评估等项目提供支持。


此外,高光谱观测卫星还将服务于我国矿产资源调查、防灾减灾、农作物估产、林业资源清查、气候变化研究等行业。

 

高光谱观测卫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卫星遥感监测作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型手段,将大幅提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力,不断增强重点城市群和农村区域大气、水、自然生态等污染防治力度。


作为目前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高光谱观测卫星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填补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


游代安坦言,在卫星遥感监测方面,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以风云、海洋、资源和环境系列卫星为主的民用遥感卫星体系,使我国具备了一定的大气环境监测能力,但还有不少局限性,在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探测精度等方面均无法满足环境遥感监测的实际需要。


因此,高光谱观测卫星的成功发射,对于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贯彻落实“大气十条”、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光谱观测卫星能够定量化反演大气成分的浓度和分布,将有效监测全球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和分布。同时,可对颗粒物、气态污染物、温室气体等大气环境要素进行遥感定量化监测,实现对大气环境污染的精细化遥感监测应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游代安说。


同时,在水污染防治、生态监管等方面,高光谱观测卫星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在水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可对水体叶绿素α、悬浮物、透明度、水体富营养化指数、水温等开展动态监测;在陆表生态监测方面,可为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城市生态环境、矿山环境开发、生物多样性等监测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游代安表示,卫星中心下一步将会同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和其他主用户等有关单位共同组织开展卫星工程在轨测试与应用评价工作,为保障卫星尽快投入业务化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生活垃圾摇身变为“建筑垃圾”被填埋,长春市绿园区垃圾填埋真的是本“糊涂账”?


当地政府应付督察,投千万资金买临时设备,茂名污水治理为何纰漏百出?


上报完成整改,又被中央督察组曝光,湖北涉磷问题为何如此反复?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机砖厂取土坑变身垃圾填埋场 严重威胁地下水安全



来源:中国环境APP

编辑:周亚楠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