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文章|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
10月8日,中国政府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式发布。三天之后,《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中国昆明拉开帷幕,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新动力。
COP15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共建共享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愿望和心声。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将全面总结过去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展和经验,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继“爱知目标”后,谋划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蓝图,确定203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中国作为COP15大会的东道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治理,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全面总结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理念、重要举措和进展成效。从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四个方面,向大会、向世界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成绩单”,充分彰显了我国始终做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的责任担当。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部署,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优化就地保护体系、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绿色发展、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能力保障、加强执法监督、倡导全民行动、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过去10年,我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量达1.18万个,面积超过1.7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8%。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5%,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有效保护,固碳量约占全国总固碳量的45%。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麋鹿、普氏野马等野外种群从消失到恢复重建,青藏高原藏羚羊复现“万羊齐奔”的壮丽景象……一组组数据、一幅幅画面,见证着我国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在做好国内工作的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推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进程,致力于全球生态系统保护。对于2010年国际社会制定的2011年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20项“爱知目标”,截至目前,我国恢复和保障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增加生态系统复原力和碳储量等3项进展超越目标要求,其他13项目标基本实现,4项目标取得阶段性进展,实施“爱知目标”总体情况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当前“爱知目标”全球实现情况总体不够理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仍在加剧。国际社会亟须进一步加强协商沟通,努力推进更加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转型变革,尽快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加速丧失的趋势。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关系人类的福祉。COP15大会的召开向全世界发出了进一步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号召。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全人类凝聚共识、携手并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移履行“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才能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我们相信COP15大会将进一步增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识,商定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行动框架,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
COP15新闻中心开放当天,联合国公约执行秘书点赞这个问题!
COP15我在现场!坐飞机遇到生物多样性主题航班,太幸运了!
“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航班首航!快随中环报记者一起去看看有何特色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秦超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