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实录 | 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险峰,生态环境监测司一级巡视员刘舒生,生态环境执法局督察专员李天威介绍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生态环境部10月份的例行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明显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进入秋冬季,重点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还不稳固,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和麻痹大意。
2017年以来,为做好重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开展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有效改善了重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今年秋冬季,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险峰先生;生态环境监测司一级巡视员刘舒生先生;生态环境执法局督察专员李天威先生,向大家介绍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有关情况,并回答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先通报近期的生态环境部几项重点工作。
一、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圆满结束
二、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
三、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
四、持续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专项执法行动
五、我国将正式开始实施氢氟碳化物(HFCs)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吴险峰: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近日,生态环境部等十部委和相关七省(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借此机会,我就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系统谋划“十四五”大气治理工作,起草编制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强化联防联控,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1-9月,全国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7.6%;O3平均浓度142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6.6%;1-9月,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7%,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1.4%,改善明显。
2017年以来,通过实施秋冬季大气攻坚行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比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37.5%、35.1%,重污染天数分别下降70%、65%,长三角已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固,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然高发、频发。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有关要求,持续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们制定了今年的攻坚方案。
今年攻坚的总体考虑是,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工作基础上,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对攻坚范围、攻坚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坚持标本兼治,推动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等治本之策的同时,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坚持巩固成果、稳中求进,科学合理设置相关城市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和重污染天数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考核问责,切实压实工作责任;坚持统筹兼顾,在大气治理攻坚的同时统筹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和民生保障,突出做好煤、电等能源保供和保障温暖过冬相关工作。
具体措施方面,今年攻坚主要有10项重点任务措施,包括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落实钢铁行业去产量相关要求,积极稳妥实施散煤治理,深入开展锅炉和炉窑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加快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强化秸秆禁烧管控,加强扬尘综合管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为确保攻坚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监测监控体系、加强监督帮扶、强化考核督察等保障措施。
基本情况就介绍到这里。
刘友宾:谢谢吴险峰先生,下面请刘舒生先生介绍情况。
刘舒生:谢谢主持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监测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我想围绕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就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有关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的状况刚才险峰司长已经介绍了,今年1月1日—10月26日,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优良天数比例为87.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刚才险峰司长也讲了秋冬季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围绕服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守好生态环境监测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数据生命线”。
关于秋冬季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我想以“三个加强”来给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是加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从今年开始,我部按照“十四五”1734个国控站点,开展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评价、排名和考核工作,实时发布所有国控站点的6项指标监测数据。每月在生态环境部的官网和两微平台上,发布全国及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另外还发布168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和改善情况排名。
二是加强秋冬季PM2.5和臭氧的协同监测。进一步完善PM2.5和臭氧协同监测网络,具体体现在“三个突出”。突出全面覆盖,在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密集区域,至少建设一个自动监测站点,开展非甲烷总烃监测,全面掌握VOCs的总体浓度及分布状况。突出重点区域,实施差异化监测。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及其他PM2.5浓度超标的城市,以PM2.5组分监测为主;在臭氧超标城市以及其他VOCs排放量比较大的城市,以VOCs组分监测为主。突出源头治理,加强专项监测,在VOCs排放量比较大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开展VOCs组分监测,在公路、港口、机场以及铁路货场附近,建设交通污染监测点,开展氮氧化物监测。
三是加强数据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所有国控站点开展全覆盖质量监督检查,对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地区国控站点加密监督检查频次,每季度检查一次。在质量管理方面,针对颗粒物监测的关键质控设备,如流量计、便携式监测仪等开展量质溯源与传递,按照生态环境部臭氧的最高计量标准开展臭氧量质溯源与传递。针对其他气态污染物(如SO2、NO2、CO)监测设备开展标气测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监督检查方面,今年7月至今,已经组织开展近2000站次的运维规范性和数据准确度检查;年底前,我们计划再组织1500站次检查。此外,我们还重点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国控点位开展颗粒物比对监测,确保国控点位运行稳定、数据真实可靠。
以上是有关情况的介绍,谢谢。
刘友宾:下面请李天威先生介绍情况。
李天威:各位上午好,今天看到了好几位新闻界的老朋友,也很高兴认识新朋友,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监督执法工作的大力支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按照部党组的统一安排,生态环境部自2017年开始,统筹全系统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和骨干力量,在重点区域创造性组织实施了大气监督帮扶工作。通过开展40多个重点专项任务排查,共帮助地方发现了28.4万个问题,全面摸清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环境问题,查明了政策法规标准制定“最前一公里”和任务措施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差距和症结,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涉气环境问题,有力推动了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力保障了“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的圆满完成。
进入“十四五”以来,为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我部对监督帮扶机制进行了优化调整。今年夏天,将这套新机制运用到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工作中,聚焦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城市,对钢铁、焦化、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深挖细查,发现了一大批旁路偷排、超标排放、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自动监测不正常运行或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交办各类涉气环境问题1万多个,实现了新机制的预期目标。今年夏季监督帮扶期间,人员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至1/3,工作时长缩短至去年的1/2,但突出问题发现比例增长为去年的4倍,有效实现了人员减少,频次降低,时间缩短,效能提升。对于监督帮扶发现的突出问题,实施“曝光一批、打击一批、整改一批、约谈一批”,推动地方立案596起,责令改正企业1161家。对问题突出、整改滞后的省份,组织当面通报和交办,逐级压实地方责任。
总体来看,夏季监督帮扶取得了良好成效,5-9月份监督帮扶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7.2%,全国337个城市同比下降5%;监督帮扶城市臭氧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7%,全国同比上升0.7%。
今年秋冬季,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锚定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特别是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目标,在重点区域继续组织开展监督帮扶工作,推动“十四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开好局、起好步。具体做法有四点:
一是统筹衔接两项任务。一项任务是推动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另一项任务是根据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情况,及时开展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排查,推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削峰降频”。
二是协同调动两支队伍。综合考虑不同时段的任务类型、难度、内容和工作量,组织专业组和常规组两支队伍,打好专项监督和常态帮扶组合拳。专业组重在发现重点行业突出问题;常规组在开展问题核查,保持常态化监督压力的同时,主要帮助基层和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
三是综合运用两种方式。从部里层面,组织全国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直接开展现场排查。同时,我们在做另外一件事,就是深化“千里眼”大气环境远程监管应用,解析细颗粒物和臭氧浓度高值区,识别秸秆焚烧火点和扬尘源等点位,将这些报警信息推送给地方,由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组织核查,发挥地方积极性,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四是充分发挥两个优势。第一个优势是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专业优势。通过进一步优化监督帮扶组织、人员选派等机制,调动监督帮扶专业队伍的积极性,激发战斗力。另一个优势是发挥科技手段作用,为监督帮扶工作组配齐配强便携式监测仪器,推动地方深化新技术装备应用,提高监督帮扶效率。
谢谢。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
刘友宾:刚才三位司长介绍了今年秋冬季攻坚有关情况,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答记者问
总台央视记者:关于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跟以往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相比有什么特殊的侧重点,另外在今年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我们将怎样来避免一刀切现象的存在,谢谢。
吴险峰:攻坚方案今天正式印发,这两天就会在生态环境部官网公开,最终稿大家现在没有还看到,但是我们在网上征求意见阶段已经全文向社会公开,我想很多记者朋友们已经都关注到了。
今年攻坚总体的思路是在延续往年行之有效的工作基础上,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还是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重污染天气;在措施上还是要坚持标本兼治,在继续抓好清洁取暖、锅炉整治和机动车污染防治以及重污染天气应对这些常规措施的基础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新的决策部署,以及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也作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调整,更加突出精准、科学和依法治污,坚决反对一刀切。
具体来讲,在范围上更加聚焦。往年的攻坚范围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和长三角,一共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今年聚焦到59个城市,跟原来80个城市相比有进有出,总体上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由于重污染天气已经基本消除,除了保留苏北、皖北7个城市参照执行以外,其他城市不再纳入攻坚范围。我们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39个城市的基础上,增加河北北部3个城市、山西北部3个城市、山东东南部6个城市以及河南南部8个城市,一共增加20个城市,这也是根据大气污染新的特点、城市秋冬季污染特征和区域传输规律进行科学论证基础上作出的调整。
在措施方面,我们更加突出精准施策,旗帜鲜明的提出反对一刀切。今年给59个城市都下了两个秋冬季空气质量控制目标,一个是PM2.5控制浓度,一个是重污染天数,我们明确要求地方必须坚决防止为了完成目标任务采取先停再说、一律关停等敷衍应对、临时性措施。遇到重污染天气时,我们要求地方依法按照已经制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来启动预警,该什么级别就启动什么级别;继续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减排,而不是大范围的搞停产,尽可能的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今年首次提出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行业实施错峰生产,我们跟工信部两家提前做了周密部署,相关文件已经印发,将分两个阶段执行,我们提出来要引进赛马机制,环保绩效好的企业可以不错峰或者自主减排,绩效差要多错峰,不允许地方不分环保绩效水平,所有企业都搞平均主义。另外,我们针对今年“两高”的问题、能源保供新形势,在攻坚方案提出来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能源保供和群众温暖过冬,在这些方面都做了专门的部署。谢谢。
南方周末记者:今年在攻坚方案中新增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请问将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谢谢。
吴险峰:谢谢记者朋友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可能你们也注意到,我们今年攻坚方案里面有十项任务,第一项任务就是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第一项任务来进行部署,充分体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十四五”以来,部分地区上马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冲动比较强烈,影响了“双碳”目标的实现和区域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要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和用地结构的调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要坚决拿下来。
为此,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这次秋冬季方案对落实这个文件和这项工作又做了专门的部署,更加突出源头防控。要求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梳理排查拟建、在建和存量“两高”项目,对“两高”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特别是要严格落实能耗双控、产能置换、污染物区域消减、煤炭减量替代这几项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整改。同时,对标对表国内外产品的能耗和环保的先进水平,对达不到要求的“两高”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另外,依法严厉打击违规违法上马的“两高”企业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等各类违法行为。
总体上就是做了这些部署,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近年来在涉及大气生态环境执法中,生态环境部门采取了哪些优化执法的方式,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谢谢。
李天威:感谢你的问题。
优化环境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是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根本要求。对于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来说,这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今年初,我们相继印发了《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两个意见都是18条,我们称为“两个18条”,就是要不断落实执法责任、优化执法方式、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也为今后一段时间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明确了思路、方向和措施。
具体到大气环境监督执法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完善执法监管制度方面,我们坚持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大气监督执法的基本手段和方式。目前全国各地建立污染源动态监管数据库2185个,涵盖了各级各地各类重点污染源150.86万家,也就是先建数据库,从数据库里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来选取执法对象进行现场执法。同时,指导地方完善自由裁量权,对轻微违法审慎包容,对企业的“无心之过”给予容错改正的机会,加大帮扶指导力度,引导企业自觉守法。
第二,在综合运用执法手段方面,一方面推进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科学合理配置执法资源。现在全国生态环境执法队伍7万多人,但是相对于大量的监管任务和污染源来说,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们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正面清单的企业无事不扰,有事帮扶,差异化分类监管。截至今年6月份,全国各地已经将8.3万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主要通过非现场执法手段实施监管。同时,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提升全社会发现问题的能力。光靠环保部门,光靠执法队伍找问题,是远远不够的。2020年全国实施有奖举报案件共有13870件,同比增长了44%,有奖举报奖励金额共719万元,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加100%。
第三,在创新科技执法方面,从国家层面,主要是深化“千里眼”大气环境监管。“千里眼”通过利用卫星遥感、地面微站、大数据等综合手段,将重点区域39个城市42.8万平方公里区域划分为6万个3km×3km网格,从中筛选出5000个PM2.5浓度较高的热点网格进行“千米级”监控,进一步精准识别出1000个500m×500m的小网格实施“百米级”监管。2018年以来,累计向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39城市生态环境部门推送环境异常信息6.5万条,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排查企业7.5万家,发现各类涉气环境问题5.1万个。地方层面,指导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非现场监管,加大新技术手段应用,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体系的基础上,融合视频监控、用电用能监控等物联网手段,加强大数据分析,增强预警预报能力,提升智慧化监督执法的水平。
第四,严格生态环境执法方面,2016-2020年,全国共查办涉气环境违法案件19.33万件,罚款总计140.51亿元。五年来,涉气行政处罚案件数和罚款金额占全部行政处罚案件和罚款金额比例逐年提高,其中,涉气行政处罚案件数占全部行政处罚案件数的比例从2016年的11.7%提升到2020年的36.5%,罚款金额从22.9%提升到30.0%,特别是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等突出案件数量大幅增加,涉大气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主动自觉把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放到生态环境保护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考量,一方面保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另一方面大力优化执法方式,切实提高执法效能,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环境报记者:环境报社记者提问。请问当前空气质量监测能预测多长时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如何提高监测和预报的精准度,谢谢。
刘舒生:谢谢这位记者提问,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空气质量的预报系统在国家层面来说已经比较成熟了,经专家鉴定评价,我国的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刚才记者问可以预报多长时间,下面我简要介绍相关情况。
我们已经能够实现省级和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未来7天的逐日空气质量预报,重点区域能够实现未来7—10天的空气质量预报。我们还能够对全国及重点区域未来15天的空气质量进行趋势预报。具体来说,在国家层面,每日发布未来5天全国空气质量形势预报,每半月开展一次全国预报会商,发布未来15天空气质量形势预报;在区域层面, 每日发布6大区域(京津冀及周边、东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及4个重点区域(长三角、珠三角、汾渭平原、苏皖鲁豫),未来7-10天空气质量形势变化和各分区逐日空气质量级别预报结果;在省级层面,每日发布3-7天省域空气质量形势变化和逐日空气质量级别预报结果;在城市层面,在手机APP上每日发布未来7天的AQI范围、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预报结果。
从预测预报结果来看,客观地讲,目前中长期空气质量预报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由于气象动力场和污染源排放清单等基础资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是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污染物的生成、积累和转化过程比较复杂,时间和空间差异性也比较大。
为了不断提高预报的精准度,我们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预报系统的建设。国家层面已建成了全国空气质量预报的综合业务系统,区域、省级、市级也相应建立了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第二,完善预测预报的管理。不断完善预报技术规范体系,对各级预报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预测预报能力。规范预测预报流程,综合分析系统生成的预报结果、污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研判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组织部门会商与多级审核,确保预报结果客观准确。
第三,强化区域重污染过程预报。在遇到重污染过程时,组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部卫星中心、相关区域、省市以及气象部门开展联合预报会商,共同研判区域重污染过程,力争做到精准预报、科学预报。
另外,在大家可能都关心的沙尘天气预报方面,我部建立了沙尘天气预报快速响应机制。当卫星观测到沙源地起沙或传输通道如内蒙古等地区的国控站点和地方监测站点PM10浓度急剧上升时,立即组织开展加密会商,研判沙尘天气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
此外,刚才李天威局长也讲了,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动空气监测站点的数据联网。截止到9月底,1734个国控站点、3282个区县站点实现了数据联网共享,基本上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区县。此外,我们也在推进乡镇站点的数据联网。截止到9月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449个乡镇站完成了与国家的数据联网。通过数据联网和共享,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提升预测预报的精准度,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以来天然气、煤炭价格上涨,面临采暖成本上升的情况,请问当前清洁取暖工作进展如何,在防止散煤复烧方面,生态环境部做了哪些工作?如何在禁烧散煤的情况下保证群众温暖过冬?谢谢。
吴险峰:感谢这位记者对清洁取暖这个重大民生问题的关心。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确实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同时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重大的政策措施。2016年以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有效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完成了2500万户左右的清洁取暖改造,今年还将完成348万户左右,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大概有2800多万户的农村居民告别了长期以来烟熏火燎的时代,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清洁取暖对我们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也起了很积极的作用。根据我们测算,清洁取暖对空气质量改善贡献比例在3成左右,所以说这项工作的推进取得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今年能源保供面临新的形势,要确保老百姓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来推动清洁取暖工作继续前进,同时又要保证让老百姓不挨冻,是我们考虑的头等大事。因此,我们今年在秋冬季方案里面重点部署了这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明确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今年新改造还没有通气、通电的,已经改造完成还没有经过一个完整取暖季运行检验的,坚决不允许拆除原来的供暖设施,原来烧煤就烧煤,不允许拆除。对清洁取暖改造地区,使用洁净煤取暖兜底进行保障,采用“双保险”模式来进行兜底保障,确保温暖过冬。对一些山区和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烧清洁煤、秸秆以及其他的生物质燃料来取暖。
第二,在保证老百姓用得上的基础上,还要保证用得起、用得好。在今年能源保供新形势下,首先是要保民生,要确保清洁取暖已经改完的用户能源都得到保障。在价格上,我们也会采取措施,也明确在文件里写了,保证居民“煤改气”天然气价格基本稳定,不会随着市场价格起伏产生大的波动。另外,要保证补贴到位,2021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里面专门安排了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已经全部发放到了地方;明年的运行补贴我们也和财政部一起在测算,很快也会发下去。同时,我们也要求地方制定一些差异化的补贴政策,重点向农村低收入群体、特困人员倾斜,中央财政的补贴作为一部分,地方各级财政还要制定补贴政策,要体现精准,确保特困人员和困难群众能够用得起。
第三,从今年10月16号开始,我们又派了监督帮扶组下到一线,重点任务就是对今年清洁取暖改造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地方,及时解决,保证群众温暖过冬。
第四,防治散煤复烧还延续往年一贯做法,今年秋冬季方案里专门进行了部署,对全面改造完的地区,我们还是要求地方依法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采用煤炭取暖的地区还要加强对煤炭质量的管理。我们通过这几项措施来保证推动既要清洁取暖,更要温暖过冬。
路透社记者:请问一下今年秋冬季污染防治跟往年在监督方面有什么不同?我们获悉一些省份已经要求污染企业,比如钢厂和火电厂在每一个生产流程上都要安装排放和面源的监测数据,而且数据要实时传输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部门,并且能够用来监测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实施当中的应急减排。想请问一下这种措施是否有效,而且是否会在更多的行业和地区进行推广,谢谢。
李天威:今年秋冬季,相同的是我们的决心,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说到不同,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侧重上,聚焦重点行业突出问题。我们将派出专业化的监督帮扶队伍,专业人干专业事,聚焦钢铁、焦化、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围绕自动监测、排污许可等重点领域,瞄准旁路偷排、超标排放、治污设施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不正常运行或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执法,对恶意环境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二是方式上,加大帮扶力度。加强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同时,规范自由裁量权,对环境违法行为轻微、及时纠正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依法减免行政处罚。在监督帮扶中,组织常规组开展“有温度”的常态帮扶,为基层和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充分发挥帮扶效能。
三是手段上,拓展非现场监管方式应用。深化“千里眼”大气环境监管,将自动监测作为非现场监管的主要手段,推行视频监控和环保设施用水、用电监控等物联网监管手段,积极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走航车、便携式仪器等科技监测手段,提高监督执法效能。
应该说,自动监测、用能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方式,在监控企业污染物排放,特别是重污染天气期间动态掌握企业减排情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很多省在这方面都做了有益探索,比如河北省近年来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分表计电设施安装联网,截至目前,已经安装联网分表计电设施的企业有3.6万多家,山东、江苏等省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非现场监管还不能完全代替现场监管。这几年,环境问题的隐蔽性越来越强,问题越来越难找,造假问题也越来越系统化、流程化,手段越来越高科技化。大家可能也知道,今年3月份,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到唐山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检查时,发现多家企业存在涉嫌未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和自动监测造假问题。今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公安部、最高检联合开展的打击自动监测造假专项行动,全国共发现查处自动监测违法案件1045起,生态环境部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3个。因此,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执法这两种方式应该并重、协同,形成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自动监测弄虚作假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研究制定工况用电监控技术指南,指导地方和企业依法、规范安装工况用电监控设施,明确安装范围、安装内容和操作规程等,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精准打击,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习近平主席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能否提供更多关于基金的细节,包括资金将如何分配?什么时候开始?
刘友宾:在COP15第一阶段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担当,提振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信心,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基金是由中方倡议发起的多边信托基金,将坚持国际化运作,借鉴现有的国际成熟经验,计划与国际机构合作管理。目前就未来基金的管理,我们已经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进行了初步沟通,并计划尽快组建和完善基金治理机制和治理团队,确保基金高效运作。
基金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推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执行“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包括但不限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相关战略规划制定与修订、生物多样性相关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平台设立、推动信息交流、资金项目对接等。
我们希望基金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通过后能尽快开始运行。中方将率先出资,也非常欢迎其他国家和机构、组织共同出资,并参与基金的治理架构和运作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有益的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工作,共同推动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转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贡献。
红星新闻记者: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形势如何?与往年相比有哪些特征?今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多次强沙尘天气,导致空气环境质量严重恶化,请问今冬明春天气质量情况有何预判,谢谢。
刘舒生: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全国及重点区域秋冬季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秋冬季与2017年相比,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14%。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降幅均在15%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降幅均在2.0个百分点以上。根据历史监测数据,2017—2020年,全国90%左右的PM2.5超标天数和重污染天数出现在秋冬季。由此可见,秋冬季仍然是污染管控的重点时段。
为研判今冬明春大气扩散条件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我部组织有关科研机构,逐月对秋冬季空气质量形势进行会商,形成了以下三个基本判断:
第一,在沙尘天气方面,亚洲北部沙源地区域今冬明春降水可能呈现偏少趋势,其生态状况整体偏差,预计今冬明春大概率仍有沙尘天气出现,发生频次可能多于历史平均水平,但出现强沙尘暴天气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第二,预计在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季气候可能相对偏冷,我国部分地区可能会受到更强或频繁的冷空气过程影响,相对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第三,华北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偏差。目前国际各主流气候预报机构的预测结果仍在不断调整,对于华北地区2022年2—3月大气扩散条件的整体判断是:气温接近常年平均水平或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平均水平或略偏多,近地面相对湿度偏大,近地面风场较常年出现偏南风几率较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综合来看,与往年相比,今冬明春的大气扩散条件基本接近或略微偏差,大气污染防控形势仍然较为严峻。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对秋冬季重污染过程以及可能的沙尘天气过程进行跟踪研判,及时发布预报信息和预警提示。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经过近几年的治理我们国家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请问一下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哪些方面,谢谢。
吴险峰:近几年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尽管有这样的效果,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一点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有这几个难点。
第一,PM2.5浓度仍然处在高位,我们离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我们面临的头等大事。第二,重污染天气还是会经常出现,特别是在秋冬季,在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不光影响大家的感官,更重要的是对老百姓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第三,一些地区,特别是重点地区臭氧浓度在夏季还有缓慢升高的趋势。我们还没有彻底解决PM2.5问题,没有解决重污染天气的问题,臭氧的问题现在又上来了。我想这是大气污染治理当前面临的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也充分反映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继续搞秋冬季攻坚的原因。
这些问题摆在面前,怎么办?我们现在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关要求,编制第三轮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的“大气十条”,2018年的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现在是“十四五”第三轮的行动计划,将重点打好三个标志性的战役。
第一是全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歼灭战。切切实实解决老百姓的“心肺之患”。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重污染天数的比例降到1%以内。主要的措施还是要坚持标本兼治,除了结构性的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等调整优化,还有治标措施。我们会结合空气质量预报,及时启动一些重污染应急联防联控的措施,坚定不移削减污染物排放。我们可控的措施就是减少排放,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怎么样更多的减少排放,这样才能有效的消除重污染天气。
第二是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臭氧大家非常清楚,形成的主要前体物是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所以“十四五”把这两项大气污染物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来进行管控,下大力气减排这两项前体物。把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减下来,臭氧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第三是深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为什么单独提柴油车?柴油车污染排放不光影响PM2.5的形成,也影响臭氧的形成,不光在秋冬季,也在春夏季,可以说一年四季机动车的排放始终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固定源管理制度的完善,机动车的管理还存在很多短板,这几年我们也在尽力的补短板。我们想通过这次标志性的战役,围绕着车、油、路统筹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车方面要推广新能源车和电动车;油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劣质油会对机动车后处理装置造成致命的破坏,如果用了劣质油,正常机动车的环保装置基本上会很快被破坏掉,相当于直排,所以劣质油的打击,重点会关注黑加油站、非标油,形成部门联动的机制来进行打击。除此外,我们会关注路的调整、运输结构的调整,要把更多的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转向铁路、转向水路,还要转向新能源车、转向管廊等清洁运输方式。通过油、路、车统筹治理,深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把排放量降下来。这是我们总体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考虑,谢谢。
刘友宾: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
入秋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首次大范围PM2.5污染过程,原因究竟何在?
来源:生态环境部
编辑:邢翰韧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