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前方核能!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他,与核能结缘60年

张韵晨 中国环境 2021-11-10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我国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大中,男,1935年2月出生,河北昌黎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片来源:中新社)

 

从0起步60年倾情奉献,3个核反应堆推动核能发展


自2003年卸任清华大学校长后,王大中很少在公共场合出现。但11月3日的一场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让“王大中”这个名字霸屏全网,让王大中六十多年的科研岁月展现在大众面前,“挑战科研无人区”“核能大家”“中国核供热技术第一人”也成为王大中身上最鲜明的标签。

 

与物理偶然结缘,与核能交织一生。1955年,正在清华大学机械系读大二的王大中被学校选中进入刚刚筹备的工程物理系,一部介绍世界上第一座试验核电站的教科片,让王大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反应堆工程专业;1958年大学毕业后,王大中留校参与新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与建造地核反应堆,这座功率为2000千瓦的屏蔽试验反应堆从零起步历经六年终于建设成功;1982年王大中在留学期间完成了环形堆的初步概念设计,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图片来源:央视网

 

王大中曾总结自己的六十年的科研生涯,主要就是建了3个核反应堆。从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与建造的屏蔽试验反应堆,到20世纪80年代领导建成世界首座一体化壳式核供热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再到新世纪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这三个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

 

“跳起来摘果子”攻克核安全难题


20世纪80年代初,王大中认识到核能在中国未来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意义,开始积极开展低温核供热堆的研究。1989年,王大中成功建成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这对解决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989年11月,王大中(左一)宣布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启动运行成功。(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然而,在核能发展历史中,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美国三英里岛反应堆放射性物质外泄等全球数起核事故的发生让人“闻核色变”。因此,发展核能最重要的就是核安全。

 

美国著名核科学家泰勒在1956年提出“固有安全”的设想,其核心是抽出所有控制棒而堆芯不熔毁,使反应堆具有“固有安全性”,该设想无人敢轻易尝试。但王大中立志要“跳起来摘果子”,发展固有安全性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

 

10兆瓦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临界现场(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王大中带领团队开始了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研发,并于2000年建成10兆瓦模块式高温气冷堆,2003年实现并网发电,让泰勒半个世纪前的猜想变成了现实,将中国的核事业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核能: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选项


当前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核能是中国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选项。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能,是一个核大国应做出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

 

《意见》具体提出要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同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核能具有明显的优势。核电单机容量大,运行稳定,利用小时数高,可以作为电网基荷运行,生产过程对环境基本上是零排放,改善环境的作用十分显著。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兼总工程师张作义这样评价王大中——“你能感觉到他很有远见,而且近乎神奇的远见。现在快40年了,现在‘双碳’变成我们社会的热点,变成我们未来这个世界的竞争中心的时候,发觉这个高温对核能非常重要,变成是一个热点,他是作为我们国家这方面的首席科学家。”

 

图片来源:央视网

 

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像王大中院士一样的科研开拓者,在核能事业发展中不断创新,为绿色发展打出“高能牌”、为减碳进程按下“快进键”。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王大中——倾情一生为核能》


新京报《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敢于挑战科研无人区的清华大学原校长》


科技日报《王大中:为国释放一个核能研究者的最大能量》


经济日报《核电:不该被误解的清洁能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美国总统的车队排面,“真”环保啊!网友:过火车呢……


马克龙谈实现《巴黎协定》目标:雄心、团结、信任和透明


吵而不崩、斗而不破,COP26的前世今生为何多“坎坷”?


一图读懂 | 秋冬季大气环境执法工作怎么做?


来源:中国环境

编辑:周亚楠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