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境领域新院士来啦!看看他们的简历有多牛!

李莹 中国环境 2021-12-11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新增院士名单,一些环境领域及与环境交叉学科的专家上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教授陈松蹊、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朴世龙、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的气候研究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菲利普·西亚斯(Philippe Ciais)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王双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冯起、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高翔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下为部分新当选的两院院士简历:

陈松蹊,国家特聘专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联合系主任、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创始主任(2010-2019)。1993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统计学博士,2008年加盟北大后主要致力于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学学科建设及北大统计学研究队伍的建设工作。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数理统计学会资深会员,美国统计学会会士,国际统计学会当选会员,数理统计学会(IMS)理事会常务理事(2016-2019)。研究领域:数理统计、超高维统计推断、大数据算法、大气环境统计、计量经济。由陈松蹊教授带领的光华管理学院和统计科学中心的环境大数据研究团队关于北京城区PM2.5污染状况的研究被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正式接收,并于2015年10月21日在线发表。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计量经济系、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陈松蹊教授环境统计团队关于气象变化与中国北方地区空气质量状况评估的研究论文被《地球物理学研究期刊》2020年5月正式接收。

黄建平,男,1962年11月出生。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Scientific Report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等杂志编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主要撰写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首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黄建平长期专注于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扎根西部、带领团队历经十余年建成了我国半干旱气候观测系统,并使其团队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半干旱气候变化领域首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个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在半干旱气候变化及其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强、影响力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朴世龙,1976年4月生。1995-2004年就读北京大学并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到法国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任教。担任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十余种刊物编委,曾任全球碳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领域的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互馈关系研究,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反馈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相关成果入选“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2013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地球科学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2017年以来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朱彤,男,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第三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86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环境化学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德国Wuppertal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2~1999年,加拿大York大学大气化学中心博士后,加拿大农业部CLBRR及ECORC博士后、合同研究员。朱彤长期开展大气化学及环境健康研究,取得了大气污染来源甄别、成因解析及健康危害评估等系列创新成果。2000年起,他一直推动环境健康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和学科建设。

扫描二维码,阅读2013年《中国环境报》专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文章《PM2.5对健康的影响能否说得清?》。

菲利普·西亚斯(Philippe Ciais),男,1966年2月出生,法国籍,法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7月毕业于巴黎六大,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法国原子能中心气候与环境研究实验室(LSCE)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座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在发展大气CO2CH4反演模型、研发陆面过程模式、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极端气候响应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曾担任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主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碳循环章节的主要召集撰稿人(Coordinating Lead Author)。曾获欧洲地球物理联盟哥白尼奖章、法国科学院多洛米厄奖。

王双飞,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美国乔治亚工学院制浆造纸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轻工技术与工程组成员、广西造纸行业协会会长、广西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广西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多年来,王双飞教授率领团队展开耗时十年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大幅提高了废水回用率,解决了废纸制浆行业的瓶颈问题,这一技术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近30年的垄断,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双飞教授主导的“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了我国纸浆清洁漂白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的垄断,成果已在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应用,已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主流技术,市场占有率超过八成,2019年该成果获得国家技术。

冯起,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兼任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澳大利亚政府“奋进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首届优秀博士后奖、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干旱地区水文、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已完成了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调控机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祁连山涵养水源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及应用、干旱内陆河生态治理的技术集成、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黑河流域荒漠绿洲水热过程与生态恢复技术试验示范等工作。2017年,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编制工作,是张掖“山水林湖田项目”首席专家。现在正在负责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重大专项工作。

高翔,男,现为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2015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专家,2019年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轮值会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热能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7)主任委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等。曾任国家“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污染控制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科技部蓝天科技工程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环境保护部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长期致力于能源与环境领域减污降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在能源电力、船舶航运等行业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构建了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技术体系,攻克了电厂超低排放、船舶尾气高效净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扫描二维码,阅读2016年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高翔在《中国环境报》发表的文章《超低排放扭转了“煤炭等于污染”的观念》。




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


“一图一故事”精选集发布!讲述生态环保人的故事


“双十一”你买的快递怎样拆更安全?


生态环境部公布一批典型案例,排污许可这些“雷区”不能碰



原题:快讯!环境领域新院士来啦!有环境报的老朋友哦!

来源:中国环境APP

编辑:秦超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