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预算提前下达22.8亿元补贴!“网红”光伏发电项目能走多快?

乔建华 中国环境 2021-12-11


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日前发布《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总计下达新能源补贴资金38.7亿元。其中,光伏补贴金额最高,为22.8亿元。



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光伏发电强势 “出圈”。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从4318万千瓦增长至25300万千瓦,增长近6倍,稳居全球第一;光伏累计发电量超过130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亿吨。


国家政策一再加持,光伏发电项目成头号“网红”


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可以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零碳电源”。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并网,既有利于缓解我国电力供需紧张形势,也有助于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促进能源低碳转型。


为规范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开启了光伏市场的新纪元。意见提出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此后几年,光伏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公开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4318万千瓦,超过了之前提出的装机目标。


2016年,国家能源局下发《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此后,2017年-2020年,相关部门多次发布文件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4亿千瓦左右,远超“十三五”规划目标。


在光伏发电规模屡超预期的基础上,“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又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确保先立后破,促进新能源发电项目有序较快发展。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


而根据《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今年 8月1日起,我国推动部分光伏项目实现了平价上网。


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和完善绿色电力生产、消费证书制度”纳入其中,对保障用户购买绿电的可行性、可溯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月,我国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推进2021年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工作的通知》,将“一体化”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各省份,要求各省优先实施存量燃煤自备电厂电量替代、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长期以来作为替代能源主力军的光伏发电项目跻身一跃,俨然成为能源行业的头号“网红”。



676个试点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首期100GW风光大基地项目开建


9月,国家能源局公布了676个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的试点名单。根据要求,试点县(市、区)的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工商业厂房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20%。


据了解,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光伏发电的一种模式。其特点是投资小、建设快,主要在建筑物表面建造,总占地面积小。其不仅能就近消纳,余量还可以并网销售,市场空间较大。国家能源局信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达2555.6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占比约64%,为1640.6万千瓦。


推动建设分布式光伏,温州走出了先手棋。11月10日,温州发布消息称,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温州市制造业千企节能改造行动方案(2021-2023)》。方案提出,到2023年新建工业厂房安装分布式光伏比例达到100%,争取企业厂房安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以上。


记者发现,浙江有30个县(市、区)被列入分布式发电开发试点,其中,温州市所辖的5个县均在试点名单内。


“浙江省是经济大省,而温州市工业企业聚集,温州企业加快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发展有其必要性。”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教授表示,光伏发电在全国都能推广,有效扩大光伏装机规模,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宣布,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100GW)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光伏发电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释放。不少企业看准了这一块“大蛋糕”,纷纷布局上下游各环节。企查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光伏发电相关企业已高达20.03万家。仅今年前8月,新增的光伏发电相关企业就高达4.01万家。


按照《通知》,2022年,我国仍将有22.8亿元用于光伏发电补贴。根据实际情况,各地光伏发电相关补贴也将或多或少有所延续,此时 “上车”者仍能赶上一波政策红利。



多能互补发展新阶段,光伏能否成为可再生能源 “主角”?


尽管光伏发电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当下,煤电仍是我国电力可靠供应的“压舱石”。2020年,火力发电占比近68%,其中煤炭发电是主力。


在曾鸣看来,推动光伏发电,仍需立足当下,长远谋划。


“在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与不可控性的天然弊端下,推进光伏发电,要考虑多能互补问题。” 曾鸣建议,“大规模推进新能源建设,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和能源资源禀赋客观条件,统筹协调多种电源发展,有序推进清洁能源与煤炭一体化发电模式建设,保障社会用电与能源供给安全。”


有关专家认为,当尖峰负荷持续时间延长,以多能互补的供应方式来满足尖峰负荷是更为经济合理的。


那么,进入多能互补发展期,未来一段时间,“网红”光伏发电项目究竟能走多快?


业内人士表示,为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未来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火电逐步减产将成为必然趋势。减少石化能源消耗、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将是未来几十年我国绿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光伏总装机规模将达到7.3亿千瓦(730GW),相当于2020年底的2.9倍),全年发电量达8770亿千瓦时,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9%。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 2018》,对太阳能发展提出远期预策:到本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将达到80%以上,其中太阳能发电占到60%以上。


这些预期能否成真,会不会再度超额完成?还有待于市场的反馈。






张家口赛区今天开始“模拟考”,冬奥会给这座城市带来哪些变化?


我国碳排放一半与“房子”有关!“零碳”建筑该是什么样?


打着生态修复的名义,公共资源变获利“私地”,水利部公布的这些案例值得警醒


启迪环境专项调查第一阶段公布 原董事长文一波本人回应



来源:中国环境APP

编辑:邢翰韧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