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甘南草原寂静不语,无序采砂何日休止?

张黎 中国环境 2024-06-09

11月末的甘南州草原上,远去了格桑花的点缀,绿毯转为枯黄,准备迎接又一个冬天。


一些本应接连成片的山地,如今却被一块块大小不平的“伤疤”割裂。


12月8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甘肃典型案例指出,甘南藏族自治州采砂行业无序发展、违规占用草原林地、生态修复不力。


草原寂静不语,可无序采砂几时能休?


合规手续缺失,违规占用林草地现象频发


沿黄河溯源而上,甘肃省甘南州跃然眼前。这里,黄河之水蜿蜒曲折,广袤天地绿意盎然。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身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甘南州97%以上的国土面积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优美的自然生态,成为它最引以为傲的标签。


肩负生态保护修复重任的甘南州,这次却因生态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无序采砂问题突出,列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典型案例通报。


督察发现,2019年以来,甘南州部分采砂企业未办理征占用手续,违规占用草原、林地。


其中被点名的多家企业,涉及违规占用草原249亩、违规占用林地48亩进行开采;还有企业倾倒洗砂废水沉淀池底泥和建筑垃圾两万余立方米,就随意堆积在草原上。


2022年卫星遥感监测显示,甘肃省远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越界开采,超采面积达68亩,其中违规占用草原9亩、林地5亩。


2023年12月2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甘肃驰野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违规占用草原


“矿山开采需要本着不占或者少占草原林地的原则,按照批复确定的区域和时限合理使用草地林地。而在甘南州,一些企业缺少合规手续,导致违规占用草原林地的现象频发。”参与督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其中也明确提出,进行矿藏开采和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草原;确需征收、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缺失的审批,违规的开采,连片草原林地被破坏,裸露斑驳的山体从空中俯瞰,格外刺眼。


破坏式开采成常态,生态修复变成“一纸空文”


“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全过程,坚持‘边开采、边修复’,努力做到保护生态、建设项目两不误。”督察人员向记者介绍说,露天开采本身就会剥离地表土壤,对原有植被生态造成破坏,如甘南州砂石矿开采都是露天矿山,应当严格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分台阶开采,并同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开展生态修复。


可督察发现,在甘南州,少有砂石矿企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台阶式”开采,一些露天采场采用非常粗犷的开采方式,形成了一批断崖式的边坡。


透过无人机镜头可见,开采后的山体破碎,凌乱不堪,督察现场甚至仍能见到有砂石滚落下泄。


2023年10月11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夏河县麻当镇章子沟第二号砂石料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大面积裸露山体未修复


为推动解决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破坏问题,2019年以来,甘南州挂牌出让矿权,出让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开采企业应当承担的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责任。


但督察发现,全州43家采砂企业中,合作南班砂石料有限公司等37家企业没有达到生态修复要求。


督察组实地走访看到,这些企业的“生态修复”只不过是简单的局部覆土复绿,有企业不仅未解决历史遗留生态破坏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又造成了新的生态破坏。


“这种一面坡式的开采,后续修复起来难度也大。”督察人员说。


面对生态保护和修复要求落实不到位,督察通报直指根源病灶——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政府有关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


无序发展“跨界出格”,集约化整合承诺落空


违规行为乱象丛生,生态修复敷衍应对背后,是甘南州采砂行业长久的无序发展。


“秀美玛曲,源于河水。”流淌的黄河水在这里百转千回、恬静清澈。玛曲,也被誉为“黄河之肾”,是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


正因其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早在2013年11月,玛曲县就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名单,要求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严格限制矿产资源开发。


2015年因采矿权到期,玛曲县关闭全部8家采砂企业,生产规模合计约11万吨/年。


可督察发现,2018年以来,玛曲县又新批准了5家采砂企业,生产规模合计达65万吨/年,是2015年关闭产能的近6倍。其中,2023年6月投产的玛曲县木西合闹知合砂石有限责任公司,还违规占用甘南高原高寒草甸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约37亩。


“这家企业采矿权审批划定的矿区范围紧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十分有限,一旦存在不合规开采现象或是在矿区外布设工业场地、临时道路,必然会踩红线。”督察人员指出。


记者了解到,针对此次督察所指出的砂石开采,国家有关部门于2019年就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砂石资源开发整合,推进机制砂石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业内人士指出,指导砂石行业破解绿色发展水平低等问题,促进产业集聚规范发展,迫在眉睫。


记者看到,在甘南州印发的“十四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中明确写着,要在全州设立10个砂石集中开采区。


然而截至督察组现场督察时,全州43家采砂企业中,仍有26家在规划的集中开采区外,其中碌曲县盛源有限责任公司、夏河县南龙沟砂石料销售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还是2022年12月以后才新批准或延续的采矿权。


集中开采的规划承诺,在甘南州尚未展现成效。


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绿色矿山建设任重道远


此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还指出,甘南州绿色矿山建设推进不力。


在2020年10月,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关于促进砂石绿色开采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中型矿山到2023年底建成绿色矿山。


“但甘南州自然资源部门仅对指导意见进行了转发,没有采取具体举措推进落实。截至目前,全州按照要求应开展绿色矿山创建的采砂矿山,均未开展创建工作。”督察通报中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矿山(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一些久治不愈的顽疾依然存在,不少地区的绿色矿山建设仍任重道远。


“矿业工程活动在为国家创造巨大财富同时,也诱发了让人痛心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武强在提案中这样说。


该如何破解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难题?武强认为,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是解决矛盾的一把“金钥匙”。


目前,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不到全国矿山总数的3%,且以大中型矿山为主。“但我国小型及以下矿山比例约占70%,绿色矿山建设任务艰巨。”武强表示。


记者查阅资料,早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的通报中,矿山监管缺位、长期无序开采、部分企业推进矿山绿色开采和修复治理工作不力等字眼就频频出现。涉及矿山问题,显然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务实的举措,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


此次甘南州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指出,其对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的重要生态地位认识不足,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区域生态保护产生了不利影响。


人说大美甘南,美在生态亮色。莫让绿水青山间,因斑驳不堪的伤痕失色。





往期推荐






最坚决态度、最迅速行动、最有力举措!省委书记现场表明整改态度



督察整改257天,他体会到“愚公移山”的不易



记者观察室 | 资金?能源?降碳?热点话题连线COP28现场(内戳视频)


来源:中国环境APP

编辑:周亚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