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羊第一大省区,早餐吃肉喝奶究竟有多猛?
内蒙古,装下了半个北方早餐的豪横
有一种混搭,叫来内蒙古吃早餐。内蒙古从东到西,直线距离2400千米,几乎占全国东西距离的一半,庞大的跨度也滋养出了漫长的早餐线——内蒙古早餐是肉和碳水的超级满足,是纯天然的奶茶自由。
内蒙古东部与东北三省的关系亲密,手拉手组成了泛东北早餐圈,通辽早市上的大骨头顶天立地,赤峰对夹豪情万丈;
中部的呼包鄂城市群,构成了内蒙古经济金三角,早餐捧出了能量爆表的羊肉烧麦,吊打各种烧麦“异类”;
呼和浩特烧麦,满满当当的羊肉馅。
摄影/洛航,图/图虫·创意
再看内蒙古西部地区,这片辽阔自由的土地,到处都散发着浓郁的纯正奶香与河套的麦香,喝喝奶茶吃吃麻叶,大早上就是要快乐!
纯天然的奶茶自由,就在内蒙古!
摄影/火山口的兔子,图/图虫·创意
内蒙古的早餐
飘着粗犷的东北风
赤峰、通辽、呼伦贝尔等所在的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水系相通、地缘相近,在历史上更是有着深入的经济文化交往。这里很大一部地域更是广泛意义上的东北,既然都是东北快乐一家人,早餐也不分彼此。
大早上吃通辽抻面,都是冲着“大骨头抻面”的过硬名号来的。抻面有西北的基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北人的拉面进入通辽,不盖兰州的牛肉,而用大骨头进行熬煮作为汤底,这也是通辽抻面的标志。
早上一碗铺满肉的抻面,实在!
摄影/大院里的小红星,图/图虫·创意
冒着热乎气的通辽早市,在两三张小饭桌的抻面摊上,啃骨头比赛正式开席。这桌是脊骨,那桌是尾骨,邻桌是扇骨,肉蓬松地如同云朵一般,光是撕咬就足够有快感,大口大口吃,千万别矜持。一大盘酱骨头,配上一枚茶蛋一碟咸菜,够硬也够丰富。
香喷喷的大骨头,早上你能来几块?
摄影/图瑞,图/图虫·创意
位于通辽西南的库伦旗,独特的沙地适合荞麦生长,是当之无愧的“荞麦之乡”。对于荞麦原产地的自豪,也让这里的晨间涌出了一波波粗粮面食,荞面饸饹最具晨间的活力。煮好的饸饹面配上酸菜、芹菜、芥菜等卤子,再来点灵魂之料——蒙古族酸咸菜和辣酱,不逊于兰州对牛肉面、大同对刀削面的热情。
酸菜荞面,酸香味美的营养粗粮。
图/汇图网
早餐对于赤峰人来说,很能显示出这里“很东北”又“不怎么东北”的一面。最东北的早点颁给赤峰排骨大蒸饺。用纯正的东北大酱腌制整块排骨,酱香风味排骨被饺皮包裹起来后一蒸,一口咬下时,猛然出现的脆骨,充满了东北低调奢华的气质。
赤峰“不怎么东北”的一面,兼容了东北的豪爽与草原的热情,体现在早点上就是“对夹”。用小米面与煮肉猪油揉出的三十二层酥皮,构成了赤峰饼,半肥半瘦的膘子肉,用了松木熏烤(讲究点的还会用红糖蒸汽熏烤),熏出了木香混着甜香的赤峰肉。刚出炉的面饼被剖开,一拉、一塞,肉尽数落入其中。纯肉派、肥瘦各半派、双料派、无肉派,怎么夹都是对的。
赤峰对夹要塞满肉。
图/汇图网
再平常的东西到了东北,都要更大一些,大是彰显北地豪情的重要一面。有着中国最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怎么会没有草原味儿的大包子?
布里亚特游牧部落在古老的锡尼河畔繁衍生息,他们将自家的牛羊肉包进了早餐中,包出了“面团里的手扒肉”——呼伦贝尔布里亚特包子。当地人喜欢用碎羊肉、羊下水或者牛肉来做馅,虽是肉包也不能少了洋葱,还有大草原上的野韭菜,来提升布里亚特包子的鲜度。人们吃着包子,喝着奶茶,一大早就充满了热量来抵御北地严寒。
羊肉馅的布里亚特包子。
摄影/sellwell,图/图虫·创意
养羊大户的早餐
当然少不了肉配碳水的快乐
内蒙古草原面积达到8800万公顷,约占全国草原的22%之多。2020年,内蒙古作为中国最大的羊肉产区,以遥遥领先的优势为全国书写着羊肉滋味的上限。在内蒙古中部的呼包鄂城市群,最平凡的奢侈,莫过于一大早就浸泡在热火朝天的肉香和麦香之中。
与全国喝羊汤早餐的习惯不同,呼和浩特的羊杂碎已不能简单用“汤”来概括。一碗杂碎上来,有的可以只见肉不见汤,而且肉的“垂直分布”程度令人惊叹:不仅分出了三红三白(心肝肺,肚肠头蹄肉),连汤也分出了三种(原汤、清汤和老汤)。食客们一筷子下去,沉甸甸的分量感触到指尖,羊肝嫩、羊肉细、羊肚脆、羊肠弹、羊肺软,口感彼此缠绕,汤鲜肉香,只一个字:爽!
呼和浩特羊杂碎。
摄影/马迪,图/图虫·创意
羊肉当然不止煮进汤里。呼和浩特有句俗话,“一两烧麦,半日茶”,南方人往往小看这一两,毕竟还有“二两烧卖憋死汉”的警言。在呼和浩特,所谓的“两”是指烧麦面皮的重量。论“两”卖的呼市烧麦,暗藏着结结实实的羊肉生姜大葱馅,是隐形的肉食小炸弹。
草原上的新鲜羊肉搅拌着毕克齐大葱,包出了烧麦石榴花般的形态。上屉后急火沸汤一蒸,蒸出了烧卖透亮劲道的气质。大清早吃烧麦是停不下来的“瘾”,尤其是用烧麦沾着托克托县的辣椒酱吃,嘴好胃口都过瘾。这时,就需要用砖茶一压,略带粗糙口感的茶汤灌入食道,将油腻一扫而空,搭配堪称完美。
呼和浩特羊肉烧麦。
摄影/袅袅生南国,图/图虫·创意
包头早餐的风格和呼和浩特接近,但又有所区别。包头人也爱烧麦,但个头比呼市还要大上几分,一个汉子到呼市还能吃8个烧麦,到了包头就只能来6个。包头人早上还很爱肉饼,烙出脆皮的饼夹上肥瘦双拼肉,再浇上卤汁,要是将馅儿直替换成孜然味的羊肉,相当于直接往嘴里塞羊肉串。解腻之道是来碗鲜亮的粉汤,要用自家做的粉条加上肉汤,再加点应季菜,这一对CP就是天作之合。
而到了鄂尔多斯,秋冻时的一碗羊肉汤莜面就足以“香死张苶子”,大块的羊肉吃起了贼过瘾。毕竟是羊肉与面条两种高热量食物组合后的重磅早点,让人不敢小觑。慕名而来的食客面对着羊肉“大块”的招牌,也只敢点一份“小碗”以表敬意。
配大块羊肉的面最好。
摄影/nele,图/图虫·创意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是内蒙古,北方面食混战的阵地也是内蒙古 。
对于呼和浩特人来说,烧麦也许过于“硬核”,焙子算是呼和浩特早餐中最混搭的一种早点了,别名就叫“万能夹”。土炉中蹦出来的焙子阵容豪华,咸的甜的,方的圆的,千层的油酥的,衍生了形形色色的搭配方式。
清晨4点,丰州路的店家就开始制作焙子了。
摄影/国钰坤
基本款白焙子,常见吃法是泡着吃,掰成小块堆在杂碎的碗中,体会焙子吸饱热辣汤汁的味道。夹法就更多,焙子夹烧麦,这叫做“面面俱到”;夹咸菜,这叫“返璞归真”;有人专门爱夹重口的食物,比如炸串、辣条,于是就有了“辣焙子”的说法;关于焙子的夹法还有不少极限实验,八个烧卖、十串羊肉串、甚至奶油雪糕,谁发明的菜谱不具名,绝对集体创作的现象级早点。至于豆沙焙子、红糖焙子,选择走清新甜食路线。
热乎乎的红糖焙子。
摄影/nele,图/图虫·创意
与山西接壤,呼和浩特的早餐中还能找到像剔鱼子、擦面、抿面等山西传入的面食。呼和浩特刀削面,足以代表内蒙古早餐中超标的山西味。
在山西常见的卤汁——西红柿鸡蛋或者炒茄子,到了内蒙古则变成了肉的天下,牛肉刀削面、羊肉刀削面个顶个的硬气。当地独特的煎猪肉臊子,是用慢火炖、小火温出来的,香、软、绵,肉香扑鼻。羊牛肉或猪肉做成过油肉,替代肉臊子,再加上木耳、蒜苔、绿豆芽等蔬菜,与刀削面共同翻炒,成为了本地人的早点“回勺面”。
大片大片的牛肉刀削面。
摄影/樊小喆,图/图虫·创意
因为坐拥莜面物产,包头同样发展出了吃莜面栲栳栳的习惯,还细心地搭土豆汤与酸辣蘸水。要是变点花样也不在话下,搓鱼鱼、推窝窝、卷囤囤、搅拿糕,还能就着羊头汤、盐菜汤吃,吃出了各种花样。
蒙西的奶茶配炒米
一大早就能喝到饱
从内蒙古中部再一路向西,当晨光洒落黄河岸边,“老巴盟”已向今天的早餐奔赴。烧麦馆中,人均一两烧卖一壶砖茶正有说有笑,档口外蒸笼上大包子冒着热气,迎接着匆匆过客。而奶茶馆中,值得期待的盛宴才刚刚开始。
奶茶现煮现喝最好。
摄影/sellwell,图/图虫·创意
锅茶,顾名思义就是一锅沸腾的奶茶。为什么要用锅来装?因为奶茶太大,大杯不够,一锅才达标。豪爽自在的内蒙古,要的就是纯天然的奶茶自由。锅底用黄油、炒米、肉粒,经高温预炒出淡香,再加上奶茶熬煮,就散发出了安心的醇香。
用奶油在锅中炒熟炒米。
摄影/老山货,图/图虫·创意
吃锅茶,吃的是“同奶生、异奶形”的艺术。主喝的就是奶茶,搭配的零食是奶制品周边,奶豆腐、奶皮子、奶嚼口,主打的就是纯奶纯实在,力压奶茶店的“小料天团”。奶豆腐里满满全是蛋白质,奶皮子浓缩了厚重的奶香,谁能不爱这些个“奶里奶气”的美味们。
在谈笑风生之间,再搭配些“小零食”——炸的蒙古果子,烙的蒙古馅饼,蒸的蒙古包子,煮的面片,烙的酸奶饼,一大早要的就是怎么尽兴怎么来。不仅在这里,人们对奶茶和奶制品的热爱,从西到东贯穿于整个内蒙古。大家共同分享着奶的味道,也分享着彼此间的故事和情感,这是一出永不停息的早餐盛典。
奶制品天团。
摄影/非368,图/图虫·创意
由于邻近晋陕两地,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早餐也可以左手酿皮、右手肉夹馍。地处河套平原,有着黄河的灌溉,养成了这“八百里河套米粮川”,巴盟酿皮就是以河套小麦为原料的代表作。再配上加入了扎蒙花的料汁、当地胡麻油炝炒的配料,激发出复杂的层次感,用巴盟酿皮开启早晨也是元气满满。
用来搭配酿皮的麻叶,同样用河套面粉、胡麻油做出来的早点,面团入油锅中炸到四瓣鼓起,出锅时红黄相间、色泽鲜艳,淋上深红色的糖稀,吃起来松软香甜。
蒙古族传统食物包萨克。
图/视觉中国
内蒙古巨大的地域阔度、多样的地貌、丰富的物产、多民族的文化融合,让这里的早餐不仅飘散着本土天生天养的肉香和奶香,更装下了半个北方早餐的豪横精髓。
文 | 詹忆梦、ZXZ
文字编辑 | ZXZ
图片编辑 | ZXZ
文章首图 | 图虫·创意
文章封图 | 图虫·创意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