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综述】吕成金(整理) |“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阿来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

第228期 文星学术 2021-09-21

        2018年11月18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四川省作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承办的“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阿来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有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德国波恩大学、日本大学、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乌克兰基辅国立谢甫琴科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北京罗马尼亚文化研究所等十个国家/地区和中国作家协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中央党校、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著名翻译家、汉学家、文学批评家,以及《人民文学》《四川文学》《当代文坛》等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等单位的作家、编辑共四十余人参与。与会同仁本着求真、创新的学术原则,就世界性语境中的阿来作品、阿来作品与中国故事、阿来作品的东方价值与世界视野、阿来作品的海外传播、我读阿来作品等七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国内外学者的发言和讨论使大家充分认识到阿来文学研究、翻译的广阔前景与丰厚价值。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先生主持。首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女士致辞,向阿来先生及与会学者表达祝贺与欢迎。随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先生致辞,盛赞了阿来在“边地与中心”文学、博物学、史诗等方面创作成就。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女士致辞,谈了她对阿来短篇小说的理解以及小说中“梦幻迷离”、“静”的特质;同时,也谈到了西方对阿来的接受与认识的片面性,认为阿来的中短篇小说的成就非凡,应该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翻译和研究。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书记侯志明先生致辞表达了对参会领导、嘉宾的欢迎与感谢,向嘉宾们介绍了四川文学的发展与成果。著名作家麦家致辞表达了对阿来的祝贺与感谢,谈到了自己与阿来的几十年的友谊以及当初阿来对自己文学创作的支持与帮助。最后,吉狄马加书记作了总结,他从文本出发,肯定了阿来以他独有的方式构建了“阿来的世界”,肯定了他在文本与个性抒写方面的创造性。同时,他也指出阿来从小成长在多元文化共生的阿坝地区,多民族文化的有机交流为他的语言提供了异质性的可能,使得阿来的汉语表达充满了诗性和异质性。因此,阿来成为当下中国一位跨文化的卓越的写作者。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会议主题发言阶段。主持人由莫言先生担任。

       首先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晓明教授在陈晓明题为《在二元悖反的结构中去理解阿来》中从“大文明的视角与藏地的独特眼神”、理性主义的哲思与随风飘散的现象世界、自然神论与生活的本真性、关于空无,无限性、寂灭与生命的存留问题等四个方面对阿来作品做了深入分析,认为“阿来是博大精深的,也是无边无际的,像他的家乡一样,那是一座高原”。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东亚语文系中国文学教授罗福林《贫穷、现实、意识:阿来与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中从真实的角度讨论了阿来的小说在当代小说中的位置。他从阿来对寻根文学“偏狭视野”的批评开始,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如何接近和建构乡村、农民的世界。进而,分析了阿来对西藏的“去魅化”的书写:阿来关注的是西藏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其小说展现的更多的是普遍的当下的现实生活,即自然状态下而非宗教状态下的藏文化。阿来对西藏人民的感情表现在其严肃文学的书写方式上。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兼图书馆馆长山口守在《阿来的汉语文学:多语是加法还是除法?》中从母语的相对性、阿来对母语(藏语)认同的文化立场出发,认为汉、藏文化以及汉语、藏语(包括嘉绒藏语)的语音和文字不断交织、碰撞的“多重语言状态”是阿来小说创作的原动力,同时也分析了《空山》中超越本质主义的书写。



       意大利翻译家、《人民文学》杂志的意大利文版编辑总监李莎在《我和阿来:现在相遇也不晚》中首先介绍了阿来丰富的创作与在国际上翻译数量上不对称的情况与原因;其次借唐卡艺术分析阿来的叙述风格以及阿来具有“诗意的现实主义”的语言;最后,提出电影对藏族当代作家在国际上影响的推动作用,希望能把阿来的作品直接从汉语翻译成意大利语,让更多的意大利读者了解阿来、了解西藏。



       印度诗人、民俗学家、翻译家、跨文化研究院、语源学家、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墨普德在《阿来的民族精神及其作品中的独特风格》中论述了《阿来的诗》呈现的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体现着阿来在汉、藏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不断穿行的特征。同时,他分析了《尘埃落定》中诗意的语言、阿来对汉语和藏语的运用以及阿来对非宗教环境下藏族文化的喜爱。



       乌克兰基辅国立谢甫琴科大学娜佳副教授在《解读<尘埃落定>的诗学特点》中从语言(话语)、情节、人物系统等三个层次分析了《尘埃落定》的叙述、事件结构和人物系统的特点,指出该小说叙述视角独特,小说展现的世界以空间为中心,时间为“零维度”,且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现荣格心理学中所谓的“内心原型”。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文艺评论协会主席、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孟繁华教授在《阿来关注的是人的命运与况味》中主要分析了《随风飘散》《天火》《蘑菇圈》等几篇小说中人物的人生境遇与社会历史变革的关系,认为阿来的小说人物命运与况味都密切地联系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小说中人物的困惑也是我们共同的困惑,他们的人生况味我们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著名文学批评家何向阳在《万物有灵,且平等——阿来小说中的自然观》中着重分析了《机村史诗》中阿来对自然的书写,在他努力警惕与克服边地书写的偏狭,并试着“建立起的一种超越性国家共识”的文学创作。她认为“万物有灵,且平等”是打开阿来的文学的一把钥匙。它打开了“人与万物的深度对话,是自然对人的肯定和同时的人与自然的应许”。阿来的史诗中,人、事、物是平等的,而自然万物构成了阿来的最基本的情感。


      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协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中文系谢有顺教授在《“我的灵魂踩着这些梯子会去到天上”——谈阿来的散文》中从话语方式的“轻”和精神母题的“重”两个方面讨论阿来散文对西藏地区的书写所秉持的“真实”的立场,是“以双脚与内心丈量”故乡大地的文字,展现了西藏和自然的本真;同时,又论述了阿来散文所蕴涵的“对世界、人生和存在的追问”等多重维度,展现了一个融合“历史、故乡和那些幽深的内心体验”的广阔精神空间。



      著名文学评论家、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潘凯雄在《“经典”是这样练成的——写在<尘埃落定>出版20年》从 “市场传播”的角度回述了《尘埃落定》出版20年“经典化”的历程,讨论了《尘埃落定》中蕴涵的“普遍的意义”和“寓言般的效果”,指出“只要是经典的作品、优秀文学作品,同样是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播,同样能够有非常好的市场”。


莫言



      主题发言结束后,莫言老师对上述发言做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



      研讨会第二场(上半场)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协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张清华教授主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贺绍俊教授在《阿来<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的思想价值和文本意义》中对作为非虚构文学的《瞻对》与纪实文学做了区分,批评了当下纪实文学的失真。同时,对《瞻对》非虚构的叙述做了剖析,认为阿来对故事深层结构的谋划是其叙述成功的关键以及该文本对重新认识历史和当下现实的借鉴意义。


      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教授在《从<空山>到<瞻对>:阿来的虚构与非虚构》中叙述了阿来文学创作的历程,从阿来的文本意识方面具体分析了从《旧年的血迹》《大地的阶梯》《尘埃落定》,到《空山》《瞻对》,再到《格萨尔王》《草木理想国》等重要作品,在艺术观念和技巧上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呼应与超越,体现了阿来在文学创作上(由诗歌、小说、散文的写作,再到非虚构写作)的不断创新、独特性以及现实关怀。

《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西北大学穆涛教授从编辑角度谈了“阿来的世界观是具体的,同时也是清醒的”,并充分肯定了阿来创作中深刻的认知力和强烈的文体意识。



      四川大学“阿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陈思广教授在《阿来诗歌的意义——读<阿来的诗>》中分析了阿来诗歌中独立的自我形象具有纯粹的抒情质地和行吟诗人的特点;深沉克制的表达真诚,自然纯净,境界不俗;同时,他强调了阿来诗歌中的丰富的民俗学内涵、地方性经验的视角使得其诗打上了民族的烙印,热烈而忧郁,极富感染力。最后,他指出在全国文学界,四川藏区文学是薄弱环节,还需要对阿来这样的领军人物做更多的研究与推广。



       著名翻译家、《人民文学》韩文版总监金泰成在《另一种文明——阿来的文学世界》中运用比较视野对比了韩国和中国在过去一个世纪的现代化和对现代性的接受历程,分析了现代化对中国和韩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现代人的困惑;同时,介绍了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在韩国的翻译情况以及阿来作品的独特价值:他的作品超越了农村叙事和城市叙事的二元视角,“正确而美丽地反映了西藏的自然、生活、历史和人性的非常深奥的文学世界”。



       香港浸会大学林幸谦教授在《重读阿来<尘埃落定>中女性书写》中论述了《尘埃落定》中五类女性形象(依附型、狐媚型、颠覆型、卑贱型、禁锢型),分析了阿来在小说创造的跨民族女性的新形象,而且也分析了其中包含的汉、藏民族文化,认为“阿来立足于主流文化/父权道统,从现实意义与文化内部铭刻了女性自我受压抑及其反拨父权的文化本质/女性本色。”


      北京罗马尼亚文化研究所所长、翻译家鲁博安在《艺术是对生命的回应,高扬着个体的存在——我读阿来的作品》中从中国文学发展和中外文学的交流两个角度分析了阿来作品的独特价值与成就,认为中国的价值在他的作品里 “以最优雅和最美好的方式被他描绘”。阿来的藏族血统令他的作品具有独特魅力,深受西方世界喜爱,认为阿来“是一位中国的文化使者,众望所归。”



       南京师范大学何平教授在《怎样的藏地?如何文学?》中详细分析了《机村史诗》中阿来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一方面,现代性对藏地风景、人的心灵的冲击和破坏,国家、革命、政党等现在因素对藏民固有传统的摧毁,引发人性中的欲望、暴力、仇恨等“恶”的释放;另一方面,写藏民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现代性的对抗。他指出阿来对历史的书写包含着“国家声音”和“庶民声音”、国家书面历史和民间口传历史的复调,阿来对机存的书写突破了现代小说乡村人物形象的层级化和类型化,真正地回归到了人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学昕教授在《阿来写作的“语自在”世界》中首先指出作为“语言的信徒”的阿来在创作上的两个重要元素——语言和结构。进而,从嘉绒藏区地理的生存经验、藏回混血的民族身份、文化与精神的底蕴等三个角度对阿来的语言异质化的影响。最后,从文化和语言的特质方面分析了阿来用汉语创作的优势;指出阿来以文本与自己、与现实、与历史、与世界对话,创造了一种文学上的“大声音”,达到了一种“语自在”的境界。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李点教授在《象征族裔群与阿来的怀旧抒情诗》中着重分析了阿来小说中的民族的认同感、怀旧情结以及抒情性三个重要特性,他指出怀旧抒情是对流失的道德、对缺席的补偿、对当下现实的表达和反思,这也正是阿来作品对读者和世界所传达的意义。


       研讨会第二场(上半场)学者发言结束后,孟繁华教授对各位学者的发言做了精要的总结和点评。



      研讨会第二场(下半场)由著名文学批评家、《人民文学》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施战军教授做主持。


      文化研究者、翻译家、德国波恩大学马海默教授在《<尘埃落定>与<遥远的温泉>——阿来在德国》中介绍了阿来的《尘埃落定》和《遥远的温泉》在德国的翻译与接受情况,分析了阿来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故乡现代化的发展以及《遥远的温泉》中的“马”、“温泉”、“贤巴”、叙述者等象征意义。认为阿来的小说把“追寻浪漫的传说与对当下现实的批判相融合”,揭示了“更深刻、更具普遍意义的真实性:人类生存的境况”。


      俄罗斯汉学家、翻译家凤玲在《根植于民族的沃土》中简述了俄罗斯人对西藏神秘的想象与自己对西藏的热爱以及翻译《尘埃落定》《旧年的血迹》时激动的心情,最后深入谈论了阿来对藏民族文化的吸收与书写,认为阿来“充当了民族自我意识的杰出代言人”,“西藏人民通过他获得一种表达的维度。”


       西北大学英美文学专家罗宾·吉尔班克在《阿来作品》中从宗教的世俗化、生活经验与具体地理环境的融合、对暴力和酷刑场面的书写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阿来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重塑藏区的历史,指出阿来小说展现了西藏(藏区)真实的社会现实。


      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月月副教授在《心灵之路 走向世界——藏语汉语作家阿来与法国布列塔尼作家卡勒之比较》中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角度对比了阿来与卡勒在文学创作上的跨文化的特点和世界性的内涵,并对比分析了阿来与卡勒诗歌中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对生活苦难根源的探寻,阿来与卡勒在作品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他们对整个故乡文化、民族,甚至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考。指出他们都以文学为平台关注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和命运”,而“怎样生存和公正自由”是他们对人类命运关注的焦点,也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季进教授在《英语世界阿来作品的译介与传播》中介绍了阿来作品在海外的翻译情况以及翻译传达的审美特质。以《尘埃落定》为例,分析了葛浩文夫妇翻译过程中受意识形态的制约而对文本做出的增减、改写,这种“增改翻译”也是为了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他还分析了西方学者对《尘埃落定》的解读与接受中存在的“误读”现象,尤其是政治性解读覆盖了审美性的解读;指出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正由政治性向审美性转变,在海外关注《尘埃落定》的可读性、文学和文本价值的报道文章为国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最后,他对中国文学的外译传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莉教授在《“奇异的经验”与普遍的感受》中从阿来自小穿行在藏语与汉语之间的异质文化的体验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小说中对身份焦虑、认同和孤独感的抒写,肯定了阿来文学的魅力在于从异质文化出发,“不仅写出了西藏人及中国人的生活,更写出了一种人类流转时代的孤独”,达到了一种人类的普遍感受,指出阿来用他的写作极大开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疆域。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部梁海教授在《“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阿来创作论》中比较了次仁罗布与阿来对西藏题材的书写,认为阿来的写作是“由外而内”的看待西藏,现代化如何进入西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直是阿来创作的“母题”,并论述了从《尘埃落定》、《空山》,到“山珍三部”等作品,阿来展现了藏区自然、人心在现代文明侵入过程中的剧烈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副主编刘大先在《开放的民族与永恒的民间/自然——作为世界主义者的阿来》中首先分析藏文化对阿来创作语言的影响,指出其语言天然地带有异质文化的因素,并受藏语、翻译文学(尤其是聂鲁达、惠特曼人等作品)以及民间传统的影响,阿来形成了一种清通流畅的语言,丰富了现代中文的表达。同时,他从藏地的民间资源、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与文化认同等角度对《机村史诗》,从族群身份、地方文化角度对《瞻对》,从现代性的变迁以及藏地经历的冲击角度对“山珍三部曲”做了精妙的分析,认为:“阿来是一位对本土文化包含温情与体贴的开放世界主义者!”


      哈佛访问学者、中央党校文史部丛治辰副教授在《在西藏书写的谱系中理解<尘埃落定>》中肯定了阿来创作《尘埃落定》的成功与成就,并将该小说放到西藏书写的历史传统中看待,将阿来的创作与马原、扎西达娃对西藏的书写进行了比较,指出了阿来书写西藏的独特价值:对权力的书写方式充满世俗气息的欲望表达与承前启后的叙事时间、处于边缘的叙事境地以及藏汉血缘的叙事者等,同时指出该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对处于古典时代和现代边缘时期的西藏多重可能的探索成为了西藏书写谱系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室副研究员岳雯在《风景的政治——讨论阿来<机村史诗>的一个视角》中从风景的遗迹化、废墟化和风景民间化、传说化两个路径分析了阿来的小说将风景凝聚、组织起来,建构成中国藏区藏族的身份认同的场所,从而使机村承载了更丰富的意义空间。

      研讨会第二场(下半场)结束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对以上学者的发言做了细致精彩的点评总结。




        大会闭幕式由阿来本人做总结,首先他感谢了各位学者的关注、研究与赞誉。接着从“我为什么写作”出发,详细谈了他创作《尘埃落定》《空山》《瞻对》的初衷与过程,认为自己写诗歌、小说、写散文、写非虚构就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对藏地历史、社会变迁、对人性变化、对宗教文化的思考。阿来强调不应该过分区别文体,自己创作时的情绪、思考与拿到的材料,适合什么题材就用什么题材,即佛教所说的“不起分别心”。阿来还指出社会的快速发展固然是一种进步,但同样也带来了文化传统的毁坏,对待历史的态度应该是“理解之同情”。


         此次“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阿来国际研讨会”成果丰硕,与会学者积极研讨,展开对阿来文学研究的交流,收获了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显示了阿来文学研究的深厚、丰富与繁盛。从阿来文学研究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次会议的举办有很大的必要性,它为海内外翻译、研究阿来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学者们的友谊。同时,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阿来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讨,提出了许多内涵丰富、深刻独到的学术观点,它既是国内专家学者的一次交流,也是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交流的良好机遇;它既是对阿来三十多年来文学创作研究的一次综合总结,更是开启阿来文学新的研究与翻译的新起点。本次研讨会的圆满举办定将激励更多学者关注、研究、翻译阿来作品,共同推进为阿来文学研究、翻译不断创新发展。阿来的文学创作也将在诸多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翻译与研究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吕成金(整理)

(作者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



往期链接

【书评】徐琴 |诗意创造与深度探求 ——评魏春春博士的《守望——民族文学的诗意创造》

【学术史研究】翟崇光 张海城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学研究史述评

【藏区文学研究】何延华 | 论扎西才让的人类学诗学诗歌创作

【藏区文学研究】安少龙 | “桑多”的深描:藏、汉交融地带的斑斓生活与现实主义书写——扎西才让小说论

【藏区文学研究】张莹 | 不止于诗,不止于此 ——以扎西才让《诗边札记:在甘南》为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