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唐安徽庐江诗人伍乔其人其诗

2017-08-07 方孝玲 刀爷瞎侃


伍乔这个名字对大多数文学爱好者来说是陌生的,就是专门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不知者也大 有人在。伍乔是南唐状元,当时元宗皇帝大爱其文,命人将其文刻于石上,作为典范。曹寅主纂《全唐诗》收有其诗一卷。

 

一、伍乔的籍贯

 

关于伍乔的籍贯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伍乔是庐江人。南宋陆游《南唐书》卷十五载:伍乔,庐江人,居庐山国学数年,力于学诗。 清代吴任臣的《十国春秋》卷三十一云:伍乔,庐江人。性嗜学,以淮人无出己右者,遂渡江,居庐山国学,苦节自奋。《全唐诗》卷七四四日: 伍乔,庐江人。南唐时,举进士第一,仕至考功员外郎。诗一卷。 《光绪庐江县志》卷八《人物·文学》有伍乔传记,引自南宋马令《南唐书》,周祖撰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留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 伍乔在(生卒年不详),庐江人(今属安徽),南唐诗人。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七《伍乔传》对伍乔的籍贯作了较详细的考证: 马、陆《南唐书》均以乔为“庐江人”,马《书》云:“伍乔,庐江人也。性嗜学,以江淮无出己右者,遂渡江,入庐山国学。”《旧唐书》卷四o《地理志》三:“庐州,领合肥、庐江、慎三县。”庐江,即安徽庐江县。《嘉庆一统志》卷一二二《庐州府·陵墓·五代》:“伍乔墓在庐江县南马厂冈。”以上诸家都认为伍乔为庐江人。不过,关于伍乔籍贯另有一种说法,以上诸家皆未提及,在此不能不辨:今伍氏居庐江者,是其后。则庐江之有乔墓,宜无忘乎其为贵池也。((大明一统志》庐、池人物并载伍乔,不分别其生卒。马令《南唐书》列乔《儒者传》,而但谓之庐江,不明其所始,犹之《南畿志》,周瑜墓既载入庐江,又载入安庆。则所称乔卒于官隐于九华,恶知其子孙托籍之后,不迁乔葬于庐江而与墓相守也。今故勒工镂以表焉,其地今名马厂冈。


马令《南唐书》卷十四:“元宗命勒乔程文石,以为永式。”


陆游《南唐书》卷十五:“元宗亦大爱乔程文,命勒石以为永式。”


《十国春秋》卷三十一:“元宗大爱乔文,命勒石.以为永式。”周祖撰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


这是《顺治十三年庐江县志》卷九《艺文》中所载顺治年间庐江知县孙弘哲所作《南唐儒者伍乔墓表》中的一段。此表认为伍乔原籍贵池,后迁至庐江。似乎此说也没有彻底否认前说。


《乾隆池州府志》卷四十二也有《伍乔传》: 唐伍乔,贵池人(《唐诗纪事》作庐江人)幼学诗…… 关于伍乔的籍贯,南宋陆游、马令在各自撰写的《南唐书》中都言之凿凿,认为伍乔是庐江人。 马令、陆游所处的时代距伍乔较近,当然其说较为可信;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据史料记载,伍乔的墓在今庐江县南马厂冈,伍乔的母亲也葬于今庐江县泥河镇柴埠村南冈: 伍乔墓在庐江县马厂冈,居民耕田得碑为验。其母墓在柴埠渡南冈,有碑。(乔邑人南唐进士第一有传)一一《光绪庐江县志·冢墓》卷十六,显然,《校笺》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的分析是合乎事实的,因此,可以肯定,伍乔为庐江人。

 

二、伍乔的生平事迹

 

 马、陆《南唐书》和《十国春秋》告诉我们伍乔是南唐人,与元宗(中主李璟)同时代,具体生卒年不得而知。


《顺治十三年庐江县志·艺文》所载孙弘哲撰写的《南唐儒者伍乔墓表》给我们提供了一点解决此问题的线索:乔,贵池人,生唐懿宗末年,少即工诗,闻杜牧赴阙赋一诗。迄南唐张洎为翰林学士,又赋诗寄之。计是时,乔通判歙州,当已年七十,老矣。


唐懿宗在位时间为公元861—874年,据此推测伍乔生于874年(咸通十五年)前后,伍乔年七十通判歙州,当是中主(元宗)保大二年(944)前后。这与《唐才子传校笺》卷七《伍乔传》考证的伍乔与张泊的擢第之年相矛盾。伍乔与张洎同时擢第: 明年春,试《画八卦赋》、《霁后望钟山诗》……是岁同试者数百人……复考榜出,乔果第 一,洎第二,贞观第三一一《光绪庐江县志·艺文·伍乔传》。


《唐才子传校笺》考证伍乔与张泊的擢第之年为保大十三年(955):张洎显德六年(959)在句容尉任上,则其擢第之年约在中主保大十二年(955)年左右,此亦即乔擢第之年。 此处可能为笔误,公元955年应为保大十三年。


《乾隆池州府志》卷四十二《伍乔传》也认为伍乔擢第之年是保大十三年,其载:保大十三年,试《画八卦赋》,举进士第一。人诏刊乔赋于国学门以式多士。


如果按《墓表》所说,伍乔生于唐懿宗末年,通判歙州时年已七十,约在中主保大二年左右(944),而乔通判歙州显然在擢第之后,因此,擢第之年还应往前推,即在944年之前,这与上文考证的乔擢第之年为中主保大十三年(955)相比,相差太大,因此伍乔生年应往后推。


关于伍乔的生年,还有另一种说法。今人所修的《池州地区志》。卷十八《人物》载:伍乔,生于五代吴国乾贞年间(927—928)贵池人。南唐保大十三年(955)赴金陵应殿试中一甲第一名(状元)……初任歙州通判,不久,入金陵任考功郎,后升至户部员外郎。开宝 八年(975),南唐被宋太祖赵匡胤消灭后,归隐于九华山,卒年不详。该志说乔生于五代乾贞年问(927—928),不知何据。


关于伍乔的卒年,《唐才子传校笺》作了考证:辛传及《诗史》谓张洎为翰林学士,此应系清辉殿学士.《十国春秋》卷三o《张洎传》云:“元宗宴驾,后主立,擢工部员外郎、知制诰,迁中书舍人,与徐、游同为清辉殿学士。沁心堂建,洎亦参机密于中,恩宠第一。”洎为清辉殿学士当在后主第三年,即宋乾德四年之后。


由《全唐诗》卷七四四伍乔诗《闻杜牧赴阙》:“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催策谒吾堂。峡云难卷从龙势,古剑终腾出土光。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按:晚唐与李商隐齐名的著名文学家杜牧卒于853年,与伍乔并不同时,所以,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七《伍乔传》认为此“杜牧”非彼“杜牧”.实是同名二人。是观之,乔调考功员外郎殆在乾德四年(966)间,其卒年当在乾德六年(968)前后。《校笺》的分析是有道理的,马令《南唐书》卷一四《伍乔传》云:“署宣州幕府,考满,迁考工郎,卒于官。”陆游《南唐书》卷一五日:“仕至考工员外,卒。”元代辛元房《唐才子传》卷七《伍乔传》也载:“召还为考工员外郎,卒官。”这些较早的记载一致认为伍乔迁考功员外郎后卒于任上,因此,我们可以确定伍乔卒于乾德六年(968)前后。


伍乔的生平事迹见于南宋马令《南唐书》卷十四、陆游《南唐书》卷十五、《唐才子传校笺》卷 七、清吴任臣的《十国春秋》卷三十一、以及《顺治十三年庐江县志·艺文》中所载孙弘哲《南唐儒者伍乔墓表》和《光绪庐江县志·人物·文学》卷八、《乾隆池州府志》卷四十二、以及今人所修《池州地区志》卷十八《人物》关于伍乔的事迹,有几件特别的逸事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件是他深人研读《易》书之事:伍乔……入庐山国学,苦节自励。一夕,见人掌自牖隙中入,有“读易”二字,攸尔而却。乔默审其详,取《易》读之,探索精微。——马令《南唐书》卷十四伍乔……居庐山国学,苦节自奋,一夕,见人掌自牖隙入,署“读易”二字,忽不见。乔大叹异,辄取《易》读之,探索精微。——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十一 《顺治十三年庐江县志·艺文》、《光绪庐江县志·人物·文学》、《乾隆池州府志》卷四十二)都有记载。


 第二件是僧梦“伍乔星”事,马令《南唐书》日:适数年,山下有僧夜梦人指大星日:“此伍乔星也”。僧与乔初不知,达旦,入国学访问得乔,喜甚,勉之进取。乔以匮告,僧罄囊予之。陆游的《南唐书》、吴任臣的《十国春秋》以及上述两种庐江县志都有类似的记载。以上两件事虽带有一点神异色彩,不一定是真实的,可能是民间传说,但从侧面说明了伍乔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很有学问、文才非凡的人。


第三件是伍乔擢第事:(僧)既觉,访得乔,倾资奉之,使入金陵应进士举。及试《画八卦赋》、《霁后望钟山诗》。故事,中选者主司必延之升堂置之酒。时有宋贞观者,首就坐,张洎续至,主司贤洎文,揖贞观南坐,张洎坐于西。酒数行,乔始上卷,主司叹为杰作,乃徙贞观处席北,洎处席南,而以乔居宾席。无何,复考榜出,乔得第一,洎、贞观次之。时称主司衡监焉。元宗大爱乔文,命勒石,以为永式。——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十一。


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李璟还是著名词人,精于文学创作,他对伍乔的文章大加赞赏,并令人刻之于石上,以为典范,想必伍乔的文章确实很好,可惜已失传。该事的记载还见于马、陆《南唐书》及《顺治十三年庐江县志·艺文》载的孙弘哲《墓表考》。还有一件,即伍乔赋诗请求张洎援引一事。《唐才子传》云: 初,乔与张洎少友善,洎仕为翰林学士,眷宠优异,乔时任歙州司马,自伤不调,作诗寄洎,戒去仆日:“俟张游宴,即投之。”洎得缄云:“不知何处好销忧,公退摧樽即上楼。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达帝王州。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郡流。遥想玉堂多日艮日,花时谁伴出城游。”洎动容久之,为言于上,召还为考功员外郎,卒官。


宋人蔡居厚《诗史》也有一段类似的记载,《五代诗话》和《诗话总龟》都从《诗史》转引此记载,郭绍虞《宋诗话辑佚·诗史》略同。 古人不仅以诗抒情言志,而且把诗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手段,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时代。如唐代诗人朱庆馀想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向主考官直接打听多有不便,于是就呈上一首诗: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籍水部》 。伍乔希望得到好友张洎的推荐,却不便明说,于是以诗表达心迹。张洎也心领神会,向皇帝荐举了他,伍乔方得以迁考功员外郎,由此可见伍乔也不能免俗。

 

三、伍乔的诗作

 

伍乔的作品,除了马、陆《南唐书》及《十国春秋》中提到的《凰八卦赋》和《霁后望钟山诗》之外,《全唐诗》卷七四四收了其诗一卷,共二十一首诗和两句残句,陈尚君编辑《全唐诗外编》又搜集了残句二。其中《全唐诗》中的两句是“积霭沈诸壑,微阳在半峰”,下面有原注云“省试霁后望钟山”,可能这两句就是上面提到的《霁后望钟山诗》中的诗句。《画八卦赋》已失传。《十国春秋》卷三十一《伍乔传》云:“有集一卷,行世。”《唐才子传》卷七《伍乔传》云:“今有诗二十余篇,传于世。”《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也云:‘《伍乔集》一卷。”清人顾槐三《补五代史艺文志》诗文集类也著录:“《伍乔集》一卷。”这些记载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篇数相符。


《皖人书录》卷三《伍乔》云:“《全唐诗》录诗二十二首,《五代诗钞》录二十一首。”这里的“二十二首”应是把两句残句作为一首诗计算在内。该书还列举了伍乔作品的流传情况:《伍乔集》一卷(安徽艺文考别集二)、明刊唐百家集本(江苏国学图书馆藏) 、明刊唐诗百名家全集本(江苏国学图书馆藏) 、清康熙席琴川书屋刊唐人百家诗本、贵池先哲遗书本、明抄唐四十四家诗本(北京图书馆藏)。


此外,乾隆年间编定《池州府志》卷二十四《伍乔传》还云:伍乔另“著有蜀花蕊夫人各传,人少知之者。诗一卷。”至于《花蕊夫人传》的详情今人所修的《池州地区志》卷十八《人物》说得 反而更加“清晰”:(伍乔)著有《花蕊夫人传》两篇。一篇是结交佞臣、专权受贿的前蜀主王建之妃徐氏,另篇是记被掳入宋宫为赵匡胤所宠的后蜀主孟昶之妃费氏。另有诗一卷,今已佚。清晰是清晰了,可是可能距离事实更远。因为,《花蕊夫人传》不见于他书记载。该志认为,伍乔为花蕊夫人作传是为了巴结她。问题是伍乔去蜀国作过官了吗?为什么要巴结花蕊夫人?据伍乔生平来看,这类事情好像不大可能发生。新志编修者还说:伍乔“另有诗一卷,已佚。”其实,《全唐诗》收了伍乔诗一卷,显然,新志编修者没有查检今天极易看到的清编《全唐诗》,其说实不足为训。


 目前,对伍乔作品的研究很少。《增订注释全唐诗》对伍乔的一卷诗作了简略的注释。至于对其作品的品评,只能见到零星的一两句。伍乔所存诗歌二十一首,都是七律,这是其诗体的一个特点。从内容看,这些诗多是送别寄赠、游览题咏之作,其中送别寄赠诗有十三首。如《僻居谢何明府见访》: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满斋尘土一床藓,多谢从容水饭回。这首诗答谢何明府的殷勤拜访之意。又如《九江旅夜寄山中故人》:弱柳风高远漏沈,坐来难便息愁吟。江城雪尽寒犹在,寒舍灯孤夜正深。尘土积年粘旅服,关山无处寄归心。此时遥羡闲眠侣,静掩云扉卧一林。 该诗写诗人旅居在外,深夜面对孤灯,乡愁袭上心头。


伍乔的送别寄赠诗中提到的朋友往往是隐逸之士、出家参禅之人,或具有闲情逸致之人,如《龙谭张道者》、《寄史处士》、《寄落星史虚白处士》,从题目上就可看出赠答的对象身份。又如《僻居酬友人》“多谢故交博朴野,隔云时复寄佳篇”,可以看出诗人的友人也像诗人一样具有闲情雅致。游览题咏诗在伍乔的诗中也占有相当的份量,这些诗或写旅途中的乡愁,如《冬日道中》“带雪野风吹旅思”、“应为初心未得归”,或描写游览之地的景观,如《游西禅》。蒋元卿《皖人书录》(黄山书社,1989年版)。


陈贻掀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远岫当轩列翠光,高僧一衲万缘忘。碧松影里地长润,白藕花中水亦香。云自雨前生净石,鹤于钟后宿长廊。游人恋此吟终日,盛暑楼台早有凉。《游西山龙泉禅寺》、《宿潜山》和《题山林寺水阁》与此大同小异。伍乔的诗,无论是赠答朋友,还是游览题咏,都透露出对闲云野鹤式隐逸生活的倾心与向往。如《僻居酬友人》有“向竹掩扉随鹤息”,《游西山龙泉寺》有“幽径乍寻衣履润,古堂频宿梦魂安”,《宿潜山》有“一入仙山万虑宽”,《寄史处士》有“长羡闲居一水湄,吟情高古有谁知?”《观山水障子》有“更疑独泛渔舟者,便是其中旧隐人”。关于伍乔的诗,陆游在《南唐书》卷十五《伍乔传》中说:“伍乔,……力于学诗,调寒苦,每有瘦童赢马之叹”。“瘦童赢马”出自伍乔的诗《冬日道中》:去去天涯无定期,瘦童赢马共依依。暮烟江口客来绝,寒叶岭头人住稀。带雪野风吹旅思,入云山火照行衣。钓台吟阁苍洲在,应为初心未得归。此诗描画了诗人穷愁潦倒的形象:在风雪的道上,诗人孤独地带着瘦弱的书童,骑着瘦弱的马,满腔愁思,慢慢行走,意境萧瑟,笔调寒苦。“瘦童赢马”一词正是对伍乔诗歌特点的形象概括。伍乔《晚秋同何秀才溪上》:闲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期收野药寻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合余霭咽残蝉。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瞑天。



 明代钟惺、谭元春的《唐诗归》卷三六分析云:“幽细。结得有景,却是中晚气调。”伍乔诗这种“寒苦”、“幽细”特点之形成当与时代环境有关。伍乔所处的南唐小朝廷偏安一隅,面临着周、宋的威胁。时代的大环境决定了作品的基调,伍乔生活在那种时代背景下,是不可能写出“盛唐气象”之类的诗歌作品。伍乔喜欢选用山、水、竹、林、苔藓、闲云、野鹤、雾霭、月光等意象人诗,营造一种清幽闲淡的意境。如“僻居虽爱近林泉,幽径闲居碧藓连”、“向竹掩扉随鹤息,就溪安石学僧禅。 古琴带月音声亮,山果经霜气味全。”(《僻居酬友人》)写自己僻居山林的隐逸生活,意境清幽。又如“鹤和云影宿高木,人带月光登古坛。芝术露浓溪坞白,薜萝风起殿廊寒”(《宿潜山》),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雅致,构成一种清幽闲淡的意境。伍乔的诗不反映重大题材的现实生活,多抒写自己的生活情趣。时代背景不同,生活丰富多样,一个时代的作品也应该是多样的,万紫千红才是春。诗歌的百花园中不应该只是牡丹秋菊,也应该有像伍乔的诗作这样不显眼的野花。

 

作者简介:方孝玲 ,女,安徽庐江人,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



伍乔研究文章目录


伍乔诗集(配图)

唐才子伍乔研究

伍乔《省试霁后望钟山》破解分析

伍乔与“喝火令”

“伍乔星”是如何炼成的南唐贡举考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