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丹青:人文的衰落,在于对历史和常识的无知

陈丹青 曹教授 2024-03-05


我们失去的常识和记忆大多了,从何说起?今天,我们还是从绘画说起吧。

 

但是绘画的范围很广,话题很多,我就以“美术馆”为话题说说看,因为美术馆开放给所有人。

 

二十年前,我为什么去到纽约?不是为了移民、发财,而是为了到西方开眼界,看看油画经典的原作。


当我走进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上下古今的西方油画看也看不过来,可是没想到就在那里,我从此开始了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启蒙,认清了我们民族从上古到清末的艺术家谱:在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华盛顿,伦敦与台北故宫,我所看到的中国艺术经典,竟是我在中国大陆所能看到的上百倍,而且十之八九是精品。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珍藏敦煌《药师经变》壁画

 

那么,中国大陆的艺术珍品和大量文物还剩多少?放在哪里?仅以北京为例,据故宫古典书画文物鉴定家单国强先生说,故宫所藏书画约有九万多件,他任职三十多年来,仅只看过其中的三分之一,而1949年迄今,故宫展出的书画总量不超过一万件。


照此说法,中国人不出国境,就应该看得到大量炎黄祖宗的艺术品,从美术馆得到美术的常识,由美术史牵连文化的记忆。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钱财,缺乏太多设备,更主要的原因,我们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些事情上面。要好好清理国宝,以今日世界的高水准永久陈列,还不知道要过多久。

 

前年(指2000年)我回到北京定居,发现我又变得像出国前一般无知,在我们的故宫,在国家美术馆,还是看不到民族艺术五千年的详细脉络,更看不到几件经典的原作。

 

大家知道,绘画是视觉艺术,看不到真东西,一切都是空谈,就像一群聋子在那里谈论音乐,可是我们全国上下的千万名画家和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居然也就空口谈艺术,谈了半个多世纪,而像我这样的无知,今天还要给无知的学生去上课。

 

两个月前,我在纽约买到电脑精印的几份珍贵手卷:晋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北宋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北宋李公麟的《海会图》,清代王原祈的《辋川别业图》,清代顾见龙的《春宵秘戏图》。


▲《朝元仙仗图》局部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人但凡得了宝贝,忍不住要显宝,我就捧着手卷给学生去上课,大家看呆了,别说没见过,就是听也没听说。上个礼拜,我又捧去给母校的老院长靳先生,新院长潘先生,还有老师兄老同学看,看过之后,靳先生一人就订购了其中四套,而潘先生说五月访纽约,要代中央美院买一批回来,用于教学。

 

这就是我们高等美术学院的“人文”现状:我们要到国外去买民族艺术经典的复制品,假如不买,我们连这复制品也没得玩。

 

可是以上手卷只是中国艺术的沧海一粟。大家知道不知道,除了欧美数百座重要的美术馆,全世界评选出十大美术馆,现在,我来念一念:


· 梵蒂冈美术馆

· 法国的卢佛宫美术馆

· 英国的大英博物馆

· 俄国的冬宫美术馆

· 西班牙的普拉多美术馆

· 墨西哥的马雅美术馆

· 美国的大都会美术馆

· 埃及的开罗美术馆

· 德国的柏林美术馆

· 土耳其的君士坦丁美术馆


偌大的亚洲,没有,一座也没有。



凡是先进国家,尤其是维持民族自尊的国家,都会高度重视美术馆,那是国家的荣耀,国家的脸面。诸位有一天到罗马、巴黎、伦敦、纽约去看看,美术馆天天人山人海。诸位说说看:美术馆为什么那么重要?美术馆到底是什么地方?

 

我们一天到晚说“世界”、“世界”,你怎样认识世界?看世界地图?读历史书?读世界新闻?读参考消息?读杂志上关于世界的报道?不是,你要真正能够感性地,全面地,实实在在地了解世界,应该走进美术馆。

 

美术馆的“美术品”,博物馆的“物”,都不是顶要紧的,要说书画,要说文物,我们有,而且有的是,可是,美术馆不是挂几幅画,摆几件文物的地方,也不完全是开展览的地方,美术馆博物馆顶顶要紧的,是它的文化形象,是它的社会角色,是它的教育功能,是它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活生生的作用,美术馆,是一本巨大的活的百科全书,因为美术馆的对象不仅仅是艺术家,而是所有人。

 

英国人约翰·伯格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和阶级,它自由的选择和行为的权力,就不如一个始终得以将自己置身与历史之中的民族和阶级,这就是为什么——这也是唯一的原因——所有过去的艺术,都是一个政治的问题。”


▲英国大英博物馆


美术馆,以我的定义,就是提供文化常识,储存历史记忆的场所。

 

我在国外十多年,就眼看有自己美术馆的国民,与没有美术馆的国民,很不一样,大不一样,太不一样了。

 

二十年前,描绘机场壁画的袁运生先生造访西北敦煌,写成一篇《魂兮归来》的文章,呼唤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其实,魂是叫不回来的,西方人也叫不回希腊艺术与文艺复兴的魂,我所要呼唤的,只是"常识与记忆"。


为什么呢,因为西方人似乎知道"魂不附体"这句古谚,他们精心留存着西方乃至世界文化的"体",只要"体"还在,所谓文化"魂",就有个依附之所,要我说,文化艺术的"体",就是美术馆。



博物馆,真实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灵魂高度。现代世界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态势的激烈,会让人们不自主地进入紧张慌乱的生活节奏,越是这种时候,博物馆对人心灵的纯化作用就越重要。


在陈丹青老师看来,“人文”的衰落在于我们对历史和常识的无知,而这种无知又是艺术教育与艺术素质缺失所造成的。


但是长期以来,艺术建设和美育发展被大大忽略,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压制了。这不仅是艺术家们的遗憾,更是所有人都面临的困境。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世界四大博物馆”系列:这套书分别介绍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美术馆)。不仅仅提高审美,更可启发思考,开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这四大博物馆历史悠久、建筑精美、馆藏丰富,堪称人类文明的殿堂。他们出品的相应图书,更是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即可游遍世界四大博物馆。


当一个人在艺术面前思考时,他便打开了真正的“美的钥匙”——那是人类灵魂的美,是所有艺术品所展现的本质,是艺术之艺术。


世界最顶级的四大博物馆出品的这四套图书,它们带给读者的,绝不仅仅只是人类史上最重要的艺术藏品的信息,而是不同时空、不同文明的人类所留下的关于人类自身最深沉的思考。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还可在页面一并选购陈丹青《局部》)


来源 | 本文编选自陈丹青《退步集》,本文为《常识于记忆》一文中的选摘。



-END-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让人欲罢不能的神作,豆瓣9.3(无删版)

沉默的毒,足以导致民族的衰亡

叔本华逝世163周年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叔本华

张鸣:此人是我见过最不乐意出名的人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即将揭晓:残雪稳居欧洲博彩公司赔率榜第一

从人口锐减到谶语盛行,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警惕性很强,有几分敏感……

文明倒退,源于错误思想的流毒

某种带有预示性质的惊颤蔓延于中国社会:一个幽灵——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

梁晓声:当今中国青年阶层分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陈丹青:人文的衰落,在于对历史和常识的无知

陈丹青 曹教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