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6月3日 上午 3:02 被检测为删除。
被用户删除
晋察冀边区参议会会场
82年前,就是民国30年(1941年)8月31日。这一天,是晋察冀边区民主大选举胜利结束的日子。 1941年6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实施“新民主主义宪政”和在敌后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指示,晋察冀边区首次在华北敌后开展了民主大选举运动。 这次选举运动分四个阶段进行:6月15日至7月10日为准备阶段;7月10日至25日完成区代表会和区长民选;7月25日至8月15日完成县议会和县长民选,并同时完成国大代表的选举;8月15日至8月底完成边区参议会、边区行政委员会、各职业团体的国大代表等项选举。 在准备阶段,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先后发布了《各级选举的动员与组织工作》《各级选举准备会议决定》《晋察冀边区县、区、村暂行组织条例》《晋察冀边区参议会暂行条例》《晋察冀边区暂行选举条例》等指示和法规,发动村剧团、宣传队、歌咏队深入乡村、游击区、接敌区宣传演出,布置各县发行宣传动员选举的小报100余种,10余万份,动员起边区群众的参政热潮。 随后,边区各党派、各阶层、各民众团体积极推举候选人,宣布竞选纲领,参加竞选活动。 在这次民主大选中,晋察冀边区各地参选民众平均占选民总数的80%以上,中心区则达90%以上,游击区也达70%以上,妇女参选者达83.6%。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 在历时3个多月的大选中,边区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了区代表会和区长、县议会和县长、边区参议员、行政委员会委员以及出席全国国民大会的代表,初步建立了县、区、村三级抗日统一战线的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在边区范围内彻底摧毁了旧政权机构,使边区实现了政权的根本改造和新民主主义政治。 靠选票当选的边区女议员们
总有人说,中国的百姓素质低,所以中国不适合搞选举,尤其不适合搞直选。所以,“民主”就变成了某种虚无缥缈的“好东西”,“民主”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民主作风”“民主生活”“民主原则”……
但是八十多年前,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等地方,“民主”却更多地跟“选举”二字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好东西”,而不只是一种原则性的“好东西”。
说到实实在在,陕甘宁边区还发明了一种简单、方便、易行且成本很低的“豆选法”。估计有人还不知道何为豆选法,简单解释如下:
豆选举是一种直接选举方式,即用蚕豆、黄豆、绿豆等豆子作选票进行选举。具体做法是,候选人背对着选民坐成一排,每人背后放一个碗,并贴上候选人的名字,选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豆子放在自己中意的候选人的碗里,最后根据碗中的豆数确定候选人是否当选。 “金豆豆,银豆豆,投进好人碗里头”
所以中国的民众只要给他们选票,立马就会变得很有“素质”。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好书——复旦大学包刚升教授的《民主的逻辑》,搞懂什么是真民主。 民主是目的还是手段? 政体要么民主,要么不民主? 民主转型是一个单向线性的进程? 不民主就是因为缺乏宪政? 民主搞不好是因为民主本身不好? …… 在中国,民主是一个转型问题。但实际情况却是,在我们的语境下,民主要么成了一个哲学思辨话题,高深而莫测;要么被等同于发达国家民主典范的英美民主,理想而远离实践;最坏而普遍者,民主被“中国特色化”,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是…… 面对种种认识“民主”的误区,国人需要一本介绍“民主”的通俗而深刻的作品。包刚升老师的《民主的逻辑》就是这样一部正本清源之作。 本书不是枯燥难解的哲学学术书,亦不是零散的随笔文集。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民主做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盘点,考察其历史演变、兴衰之道、各国现状、挑战及未来,从古希腊一直追溯到特朗普执政,是一部百科式的通俗启蒙之作。 包刚升教授希望借助这部20余万字的作品,令读者能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与民主有关的诸问题,进而形成一种更为清晰的民主观。 -END-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其他
82年前,晋察冀边区完成民主大选
然而,《民主的逻辑》出版异常艰难,将来能否再版,也不得而知。感兴趣的朋友,请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