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6月3日 上午 9:23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当历史事件成为不能说的“禁区”,就很难获得历史细节

先知书店 曹教授 2024-05-27


最难以看清的历史是当代史,而最难诉说的历史也是当代史。

尤其是对于1949-1976的中国,大多数人对这近30年的历史,只是停留于苍白的概念和冰冷的数字。

一方面,那段历史掀起的巨浪,波澜尚在,影响未能完全平息。受限于种种现实情况,亲历者的回忆录、文学作品,存在许多删减、改写和缺省。

另一方面,当历史事件成为不能说的“禁区”,就很难获得历史细节。这段历史就只能成为历史课本上简单的大事串联。

因此,当下了解这段历史,与其阅读历史著作,不如阅读历史小说,尤其是那些被称为“新历史小说”的独特的当代文学作品。因为——

· 小说可以跳出种种现实限制,用寓言式的描写如实反映出一个时代。

· 小说能够让读者获得对历史的感性认识。通过进入历史现场,体验历史场景,“参与”历史的重构。

小说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文学享受,它背后所暗含的是一个民族最真实、最隐秘的心灵变迁史。寒川子创作的长篇小说《四棵杨》正是这样一部被称为“《白鹿原》级”的新历史小说:

◎毫不避讳,直面最为动荡、复杂、禁忌的三十年历史

《四棵杨》的背景,是一个中原山村“四棵杨”,横跨1949年至1976年这三十年的完整历史,各种政治运动、天灾人祸,呈现近百户人家跌宕起伏的命运。写尽了别人不敢面对的、不愿面对的所有时代悲剧。

◎立足人性光辉,跃出“乡土文学”的窠臼,写出更深层的时代悲剧

与相同题材的《红高粱》《白鹿原》等作品相比,《四棵杨》在呈现人性的复杂性的同时,更注重人性的光辉;不回避恶,却并不会为强调这个痛苦时代而过分突出恶。正因如此,它所呈现的才是更深层的悲剧——不是人物的命运之悲,而是没有赢家、吞噬一切的时代之悲。

◎停不下来的阅读体验,如看一部情节紧凑的连续剧

有读者说:“很厚重的一本,但读起来却丝毫不觉得阻滞,一天之内将六七百页的内容读完,酣畅淋漓。”这得益于作者的白描手法,绝少环境描写和心理分析,行文行云流水,镜头感极强。

书一出版便获得极高的文学评价:

凤凰网首席评论员钱宏:寒川子在其新作《四棵杨》里尝试写出的,堪称自1949年以来中国农民及其乡村生活的悲歌,这是一位作家良知的时代之音。

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导葛红兵:作者致力于描画制度变迁对乡土中国带来的遽变,以文化批判的笔触深入描摹了乡土中国的灵魂,展现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现有幸取得了《四棵杨》的最后库存,首期库存已售罄,现新书到货再次上架,满足更多读者购书需求。题材特殊,数量有限,作者寒川子的亲笔签名,更为本书增添了一份收藏价值。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传灯者四书”)



-END-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这本书大陆敢出版,算蛮勇敢的(罕见片源,无删完整版)

洞穴奇案:史上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

许倬云: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逐渐一步步往下走,真是吊诡的现象

自1784年“中美相遇”,两国难舍难分岂止千条理由可道尽

统治者最不希望老百姓读什么书?

李慎之:中国两三千年历史一治一乱的谜底

豆瓣9.1神作,不只是尺度大!(无删版)

易中天:诸子的精神

西安事变,原来如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