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鸣:眼下的中国,最流行的病,就是追求成功

点蓝字关注不失联 曹教授
2024-10-02
眼下的中国,最流行的病,就是追求成功。
全社会的人,都想成功。没成功的,就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身上,不惜血本,也要成功。
所以,从幼儿园竞争就开始了,可怜幼儿园的娃娃,就被家长推进一个又一个兴趣班,早早的就失去了节假日,失去了童年。
这样的成功拼杀,一直延续到大学,延续到境外。哈佛女孩某某某,就是榜样。
书店里,最火的就是讲如何成功书籍,各种成功讲座,个个火爆。据说,有关成功的讲究,是一门学问,不,一个学科,就叫成功学。
这学科,是打外面输入的,但中国的孔子以及老庄孙子各色人等,据说也都是成功学大师。
一时间,境内外各路神仙,各路骗子,都涌进了中国,各显神通,把半通不通的中西学说抡起来,热心地教中国人怎样实现成功,当然,绝不忘顺手带些银子回去。
什么算是成功?
各家的定义不一样。但是,看他们推崇的成功人士,无非三样,一要有钱,二要做官,三嘛,出名也行。
在国人眼里,做官是发财的捷径,而出名,本身就是钱。所以,说来说去,成功的标杆,就是钱。
当然,这年头,没有钱是什么事都办不成的。追求金钱,也没有大错。
但这样的成功,无论怎么看,都显得单调。尽管金钱可以换来很多东西,但整个世界如果都被钱所堆满了,想想也真很无趣。
就算成功只有金钱一个单一的指标,什么算是成功,也不大好说。
多大的富翁算是成功人士?是不是只有最富的人才算成功?如果是这样,那么众多的亿万富翁,千万富翁岂不都成了失败者?
如果成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拥有一万元的人,相对于只有千元的人来说,不也算成功人士?
这样推论下去,这个世界上岂不到处都是成功人士,何必还要下功夫追求成功呢?
其实,不管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豪言壮语激励了多少人,但一支军队,毕竟多数人都是士兵,能从士兵混成将军的,除了命大命好,还得有众多士兵给他垫背,一将成名万骨枯嘛。
军队如此,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就算人人都豪气冲天,毕竟总统只能有一个,一个公司,一个单位,老板也只能有一个,绝大多数的人,到死都只能在不成功的位置上待着。
时时用成功的誓言激励自己是一回事,但如果做梦都想着成功,不成功毋宁死,最后早晚会变精神病的。
追求成功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但不追求成功,也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而且是较为稀有的境界和理想。
平平常常,快快乐乐地活着,找到某种追求,就去做,找不到,就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快乐,善待家人,善待同事,善待一切人,也得到别人的善待,也就挺好。
一个人,有别人看来芝麻绿豆大的那么点爱好,比如喜欢斗蛐蛐,看蚂蚁打架,如果真的迷进去了,能说出点名堂,也不白喜欢一场。至少,在这一点上,你比别人知道的都多。
喜欢点什么,而且真的去喜欢了,认真地在自己的爱好上下了功夫,不管别人看来多么卑微,多么无聊,其实就是一种意义。
世俗的所谓成功,用金钱堆积的成功,真的就那么有价值?
人活着,干嘛非要成功?活自己的,就挺好。
张鸣老师的敢言和幽默,那也是出了名的。
当年身在人大教书,他为政治学被冷落而哀“鸣”,为大学的官僚化而愤“鸣”,也因此,07年出了轰轰动动的“张鸣事件”。
这几年,张鸣老师明显地露面少了,却打趣说,“没有判刑,却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如他自己所言,他的《历史的坏脾气》能出增订版,“打死没想到”,而这本也恰是张鸣老师随笔集中“名气最大的”。
本书写近代史,除了政客军阀、本书还讲了有志青年、历代文人、农民、流氓和女人的另类趣味故事。正如张鸣老师自己所说:
我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所观察到的历史颠倒过来看,非要把漂亮孔雀后面的屁股示人。总而言之,一肚皮不合时宜”。
· 陈丹青:“能不能找到真的历史?张鸣就是告诉你们,你们知道的事情在当时不是这样的。”
· 吴思老师:“张鸣说史,睿智、明白,让人眼前一亮。”
张鸣的书,买一本,少一本,宜尽早收藏。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 :



秦蓓蓓:我的父亲秦晖

老舅眼中的张宏杰:果然知识越多越反动!

马勇:这个看法虽说残忍,但确实是对的

最坚定的乌托邦掘墓人——哈耶克

张维迎:人家把企业做大了,我们把什么做大了?

被遗忘的常识: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革命与反革命:革命不断推进,一次比一次暴烈

中国式“过日子”,是中国自杀现象的总根源

“最难还原真相榜”中苏关系大概可以挤进三甲


-END-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曹教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