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十一

2017-06-08 吕大成 追忆青涩

红军都是钢铁汉


《长征组歌》第六曲《过雪山草地》开头几句: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前两句描写雪山,后两句描写草地。


红军在长征中所经历的最艰苦卓绝的生死考验尤以爬雪山、过草地为最甚。

爬雪山时最大的问题是高山反应和寒冷,过草地时最大的问题是饥饿。


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后,国民党军薛岳部,川军邓锡侯部、刘文辉部、杨森部为保成都,分别部署在成都周围的要隘和中央红军北上的道路上。


蒋介石企图凭借难以逾越的雪山,将中央红军围困在雅安地区,阻止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会师。


1935年6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泸定召开会议,决定中央红军继续北上,避开人烟稠密地区,走雪山一线,夺取天全、芦山,实现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6月12日,先锋团——红四团开始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又名甲金山,当地藏民称作“甲几”,意为很高很陡。

夹金山属于邛崃山脉,主峰海拔4600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当地流传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因此夹金山又被称为“神仙山”。


翻越夹金山,早晨、黄昏绝对不行,因为那时山上风雪最大,天气最冷。

必须选在上午9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

而且要多穿衣服,带上烈酒、辣椒御寒壮气。


中央红军的官兵一直生活在南方,又经历了上万里的长途转战,体力消耗很大,体质虚弱,衣着单薄,给养困难。

而当地人烟稀少,红军难以筹措到充足的御寒物资,要翻越这座连鸟儿也飞不过的雪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然而,走过万水千山的红军,无所畏惧地向着长征途中的第一座雪山进发,毛泽东听了民间传说后,微微一笑,说:

“神仙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气和神仙比一比,一定要翻过山去。”


只见红四团官兵,由藏民莫口坚和汉人杨茂才带路,开始向雪山进发。

越往上走,空气越稀薄,积雪也越来越深,呼吸越来越困难,队伍也越来越长。


疲惫的红军坐在山顶想休息一下,有的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有的战士滑到雪窟窿当中,从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大家相互搀扶,相互鼓励。

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卷起了山上积雪,雪流翻卷,一泻千丈。

冰团雪屑抽打在红军官兵的脸上,如同刀割。接近山顶时,又是一阵冰雹袭来,核桃般大的雹子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官兵们无处藏身,只好用手捂着脑袋前行,终于攀上了山顶。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都是拄着木棍,与官兵一道翻越夹金山的。

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等年过半百的、同样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征服了雪山。

“傲慢”的夹金山,终于向红军低下了头(雪山低头 41 36223 41 14986 0 0 3421 0 0:00:10 0:00:04 0:00:06 3420迎远客)。


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曾评价说,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曾征服过这样的雪山,只有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做到了。这一壮举,向世人宣示,在红军的脚下,任何人间险阻都将被彻底征服。


川西北草原,即毛儿盖草原,又称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公里,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上。地势倾斜,起伏很小,水流滞缓,河汊众多。


由于排水不畅,形成大片沼泽,水草盘根错节,形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到处都是深不可测的泥潭,人行其上,极容易陷溺而亡。

草地气候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暴来去无常,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雨雪交加。

自然条件的恶劣,使得草地成为了人烟渺见之地。

红军进入草地后,几乎无日不雨,雨水不仅淋湿了官兵衣衫,也淹没了前进的路线。许多官兵因为不辨方向,因此偏离路线,陷于沼泽之中身亡。据统计,有上万名红军指战员长眠在草地


草地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一会儿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夹着冰雹扑面而来,夜间气温则降到摄氏零度以下,衣衫单薄的红军官兵行进、露宿在空旷的草地上,无处避雨,无物御寒,只能在凄风苦雨中顽强硬撑(草毯泥毡扎营盘)。


过草地时,起初每天两餐,每餐每人只有二两炒面(青稞面),后来干粮吃完了只能吃野菜。


先后有30多种野菜被总指挥部定为“标准野菜”,其中排前十名的分別是:

灰灰菜、大黄叶子、野芹菜、野韭菜、籽籽菜、苦丁菜、刺儿草、花菜、锯齿菜、野蒜。


其中大黄叶子籽籽菜烤干后可作烟丝。

再后来野菜、草根也挖完了,实在饿得不行,广东籍、湖南籍战士就建议开始吃皮带。


吃皮带是总称,也包括了皮制的公文包、手枪套、子弹夹、马靴、马鞍等原始手工艺制作的纯牛皮制品。

有的部队甚至连牲畜粪便中没有消化的青稞粒也吃过。


红军吃皮带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是煮。优点是可加盐、软、有嚼劲儿,耐饥好,缺点是费火,在草地上捡干柴很不容易;

二是烤。优点是香脆、入口即化,缺点是容易烤焦、烤糊,浪费多;

三是泡。先用盐水发泡,再煮再烤;

四是先烤后煮。先用火烤热,烤完把黑焦糊部分刮掉再煮,煮软后切丝和野菜搅拌在一起。


我认为,《长征组歌》中最能体现红军不畏艰险、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钢铁意志的,就是六曲中的这两句: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这两句诗词是那么的乐观、豁达,遇到困难从不低头,以苦为乐,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句诗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红军官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高耸的“雪山”也为红军将士的精神所感动,不仅低下了它傲慢的头,而且还以一种从未有过的低姿态“迎接”远道而来客人。


“草毯泥毡扎营盘”,“毯”和“毡”都是非常好的御寒物品,是每个红军将士心里面多么渴望得到的东西。


这里,肖华将军发挥出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文学修养,凭借自己多年来深厚的唐诗宋词功底,“借题发挥”,将露出水面的一簇一簇不大的高原草甸借喻成绿色的“毛毯”,将双腿糊着沼泽泥浆的泥巴借喻为高腰“毡靴”,正好满足了红军将士抵御高原夜晚彻骨寒冷的精神需求。


“天当被,地当床,暴雨来了当蚊帐。”这是红军官兵过草地时留下的诗歌,可以说是草地困苦生活的真实记录。


其实,在过茫茫草地时,红军的宿营地全部在露天,千里草地根本就没有一所所谓的房子可以提供。

每当夜幕降临,部队都会点燃篝火,官兵们围坐在一起,靠彼此的体温抵御高原草地的严寒。


官兵们是多么希望能有哪怕一间茅屋用来遮风避雨呀。可是没有,一间也没有。就连一棵大一些的树都难以找到。所以,据后来有人回忆,当红军走出草地来到哈达铺时,一眼看到了人居住的房子时,是多么喜出望外。


肖华将军非常理解将士们的心里,知道他们最想得到什么。因此,他用了“扎营盘”三个字。他想告诉后来的人们,这里既有“毛毯”“毡靴”,又有坚不可摧的“营盘”。


大家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大军在草地上安营扎寨的场面是多么壮观,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多么富有、多么快乐啊。


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等人同样与战士们围坐在篝火旁,大家听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乡音讲故事,张闻天、成仿吾讲留学生活,叶剑英谈古论今,并带着大家唱起《国际歌》。


如遇上夜晚的狂风暴雨,红军从官到兵,都是坐在湿地上,一坐就是一整夜,全身都被雨水或露水打湿,从头湿到脚,没有一处干的。

从而又引起了肖华将军进一步的联想,自然而然地就带出了下面的不朽名句:“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如果没有切身的体会,没有在恶劣环境中的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难”的钢铁意志,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传世佳句来的。

单就这几句诗来讲,我认为就已经超越了大多数古代著名诗人的同类型诗句了。

这两句诗不仅成为了《长征组歌》中的最经典名句,也成为了描写“雪山草地”的千古绝唱。





作者简介:吕大成,男,1962年生,天津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太原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吕大成同志业余时间参加山西省干部合唱团并担任副团长。

从2006年开始,担任山西省干部合唱团《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男领诵。

参加过山西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80周年等大型音乐演唱会。

作为一名《长征组歌》的爱好者与参演者,作者多年来关注长征,了解长征,潜心研究长征历史,了解《长征组歌》及其背后的故事。

十几年来,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描写长征的有关书籍。

特别是对《长征组歌》里面涉及到的重大事件、重要史实都反复进行了重点查对、校验,力争做到准确无误。

这部《长征组歌探析》,历经多年的积累和锤炼,于2016年年底基本完成。

该作品紧紧围绕肖华将军的诗词,力争从长征的点滴历史讲起,将《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和背后的故事,比较完整、准确、全面地展现出来;

将演唱的要求、表演的要求、着装的要求、表情跟情绪的要求一一告诉大家。其目的是想让《长征组歌》这一红色经典原汁原味、原版原调地永远传唱下去,做《长征组歌》永远的传播者,做长征精神永远的传承人。

由于作者受研究资料和写作水平所限,文中不免有错误甚至不准确之处。

特别是对长征这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作者还不具备驾驭能力,只是对《长征组歌》的个人理解和演唱体会。










以下链接,是作者其它作品: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十

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九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八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七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六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五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四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三

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二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一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长征”一词的由来》、《子弟兵的“故乡”》






本平台特色——纯真、纯情、率真、率性,真善美;求稿——强调文学性——追忆青涩诗文鉴赏唯美絮语艺术探讨图鉴箴言民俗百科;

本平台非营利性,属草根自媒体黑板报,大家小家、旧文新文、一概接纳,不过就是编辑者退休以后消食破闷、健脑动手的一项养生爱好,同时所刊诗文美图也希望为读者增添一点儿茶余饭后、闲读养性的情趣;

敬请赐稿,敬请分享转发,敬请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